《中国人民解放军首部军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部军史-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东军区海军于1949年8月15日,在南京创办了华东军区海军学校。张爱萍兼任校长和政治委员,学校担负的任务主要是对国民党海军起义人员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时对从陆军调来的人员和新参军的青年知识分子进行短期技术培训。9月14日开学。该校先后突击培训了4800余名学员。1950年12月,华东海校扩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归海军直接领导。夏光任校长,孔繁彬任政治委员。联合学校下设兵器、机械、通信和舰务4所分校,均担负培训水面舰艇军士和水兵的任务。
  1950年6月,在青岛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学校,11月1日开学。赵汇川任校长,桂绍彬任政治委员。学校的任务是培训海军航空兵空勤和地勤人员,空勤分水鱼雷轰炸机驾驶、领航、通信和射击等专业。1952年8月,学校扩建为第一、第二两所航空学校,分别培训空勤和地勤人员。第一航空学校由赵晓舟任校长,桂绍彬任政治委员。第二航空学校由胡鹏飞任校长,何辉任政治委员。
  1950年8月,在青岛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炮兵学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快艇学校。炮兵学校培训营连排指挥干部和各专业兵。同年10月9日开学。王效明任校长,宋景华任政治委员。快艇学校培训鱼雷艇艇长以上的指挥干部和轮机长、水手长,以及各类专业兵。同年10月9日开学。邓兆祥任校长,朱军任政治委员。
  1952年11月开始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校,1953年8月在青岛正式成立,旅顺潜艇学习队大队长傅继泽兼任校长,李克明任副校长,吴西任党委书记,何明智任副政治委员。1954年3月28日开学。该校主要任务是培训潜艇指挥干部和专业水兵。
  随着人民海军各级指挥机关、各种部队和后勤保障力的建立和发展,培训海军中、高级指挥干部、政治干部、专业勤务干部和各类技术人员的任务又提到了议事日程。为此,1952年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设立海军系,以培训海军中、高级指挥干部。同年5月30日开学。谢立全任系主任,林遵任系副主任。1952年7月,在青岛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干部学校,培训海军舰艇、海岸炮兵、航空兵部队营连级政治干部。同年10月15日开学。海军副政治委员刘道生兼任校长,阙中一任副校长。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校,培训后勤各专业勤务干部。刘仕香任校长,袁超任政治委员。1953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又设立了海军工程系,培训海测、舰炮、指挥仪、水雷、鱼雷、无线电、有线电、雷达、声纳、造船和船机等工程技术干部。黄景文任代理系主任。
  1954年4月,大连海校所属的两所分校正式分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机械学校。指挥学校培训舰艇航海、枪炮、鱼水雷和观通部门长,李东野任政治委员,白兆麟任副校长。机械学校培训舰艇机电部门长和造船等专业干部,于笑虹任校长兼政治委员。
  此外,人民海军还先后成立了6师预备学校,组织从陆军调来的工农学员补习文化,为他们转入本科学校创造条件。
  到1957年8月,海军共有10所学校,6所预备学校,另有军事学院海军系和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海军建军初期,各方面条件均十分困难,海军学校所以能迅速地建立起来,是因为首先得到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关怀和各方面的支持。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副主席签署了创办第一所正规海军学校———大连海校的命令。1951年6月,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在大连接见了大连海校副校长张学思,并乘坐炮艇视察海岸。周总理勉励他说:“刚才看你指挥炮艇航行就很熟练,你工作很不错嘛!边干边学,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下苦功,钻它三五年,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名海军的优秀指挥员。”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聂荣臻、粟裕、罗瑞卿、谭政等中央军委和总部领导人也多次视察海军学校。其次,在创建海军学校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另外得到了苏联专家的帮助。海军学校创办初期,从制定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编译教材、培养教员、研究教学方法、筹办教学设备、建设实验室,到教学的组织领导、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学员的正规生活养成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苏联热情的帮助和指导。直到1953年,由于海军各学校提高了独立办学能力,教学工作已逐步走上了轨道,苏联专家数量才逐年减少。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二、海上长城……人民海军(5)
  5、组建海军各兵种部队
  人民海军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技术复杂、装备现代化的新军种。海军领导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领导全体海军指战员,经过努力奋斗,自力更生,并向苏联海军学习,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海军的各个兵种,初步形成了一支用于近海作战的轻型的海上战斗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和陆战队等兵种以及各种勤务保障部队组成。其基本任务是抵御海上入侵之敌,保卫祖国海疆,捍卫领海主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水面舰艇部队的组建。水面舰艇部队包括驱逐舰、护卫舰(艇)、导弹艇、鱼雷艇、猎潜舰(艇)、布雷舰、扫雷舰(艇)、登陆舰(艇)和各种勤务舰船。任务是:消灭敌舰船,破坏敌岸上目标,输送登陆兵在敌岸登陆,以及进行侦察,巡逻、警戒、反潜、布雷、扫雷、护航、护渔、救生和运送人员、物资等。
  第一支护卫舰部队的组建。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支护卫舰部队是1949年11月正式组建的,当时叫第一舰大队和第二舰大队。部队的舰艇都是渡江战役后接收、征用的一些陈旧舰艇,舰型不一,装备也极其简陋。舰艇上人员2/3是在华东军区海校经过短期学习的陆军官兵,1/3是原海军人员。1950年4月扩建为华东军区海军第6舰队。1955年10月改名为护卫舰第6支队,下属3个大队,拥有护卫舰14艘。这支部队是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种子”,以后,陆续组建了驱逐舰部队、猎潜艇部队、潜艇部队和鱼雷艇部队等。
  第一支鱼雷艇部队的组建。1950年8月,成立了快艇(鱼雷艇)学校,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培训,共培训出学员897人,配备了42艘鱼雷艇,成立了4个鱼雷艇大队。海军第一支鱼雷艇部队就此宣告诞生。
  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的组建。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的筹建工作开始于1954年3月。海军利用陈旧舰艇,特别是以华东军区海军护卫艇6舰队为基础,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基地第一、第二训练大队。这就是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的前身。1954年7月22日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驱逐舰大队。1954年10月底又组建了第三、四训练大队,舰员由华东军区海军护卫舰第6舰队和海军联合学校的部分人员组成。
  潜艇部队的组建。潜艇部队包括常规动力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等。主要任务是消灭敌人的运输舰船和大、中型战斗舰艇,摧毁敌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还可以进行侦察、反潜、布雷、巡逻和运送人员、物资等。作为水下突击兵力潜艇,技术装备复杂,操作要求比水面舰艇更为严格,基地各项设施也必须配套。海军建设初期首先组建的是常规动力潜艇部队。为了培训潜艇人才,海军于1951年4月成立了275人的潜艇学习队,到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驻旅顺潜艇分队学习。在学习期间,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罗瑞卿等中央和军委领导人先后到学习队视察。
  中国人民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1954年6月19日宣布成立。6月24日,接收了向苏联购买的2艘旧式潜艇,分别命名为“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同年7月,又接收了苏联的另2艘旧式潜艇,为潜艇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增加了力量。
  海军航空兵部队的组建。海军航空兵包括水鱼雷机、轰炸机、强击机、歼击机、侦察机、反潜机、运输机、各种专业飞机和防空部队。任务是消灭敌舰船,破坏敌基地、港口和岸上目标,掩护、支援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战斗行动,参加沿海要地防空,保障海军基地的安全,以及进行侦察、巡逻、反潜、布雷、扫雷、通信、引导、救生和运送人员、物资等。
  第一支航空兵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第1师,于1952年5月在上海组建。这是一个混编航空师,以海军航空学校毕业的第一期空勤学员为基础,接收陆军第30师第90团团部全部人员,以及空军第9师第25团团部和所属3个飞行大队,组成水鱼雷轰炸机团和歼击机团,配备苏制杜…2型水鱼雷轰炸机4架、乌拉…2型教练机2架,乌拉…9型驱逐机19架、乌拉…9型教练机2架。这个航空师的建立,标志着人民海军航空兵部队正式宣告诞生,它为整个海空突击力量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海军高炮部队的组建。海军第一支高射炮兵部队的前身主要是第四野战军高射炮兵第1师第2团第2营。1950年12月26日,海军高射炮兵第一团成立。这个营以海军高射炮兵第1团第1营的番号在青岛驻防。该团第2营和第3营,分别以青岛基地文化训练队和警卫团炮兵连为基础扩编而成。海军对空监视营于1951年1月,组建于青岛,以目力观察手段掌握空情动态,这是海军雷达兵部队的前身。到1954年3月,组建了海军第一个雷达营。与此同时,探照灯部队和航空场站保障部队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岸防兵部队的组建。岸防兵包括海岸炮兵和海岸导弹部队。任务是保卫海军基地、港口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