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为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山为证-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附:陈永和说的,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实际上着仅仅是后人的一点猜疑罢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山西窄轨铁路之成因

  谈到山西窄轨铁路之成因,人们往往与阎锡山的闭关自守政策联系在一起,认为阎为永久称霸山西、抵制省外势力长驱直入,达到进可攻、退可守之目的,才修了正太(河北正定石家庄到太原的铁路,现名石太线)和同蒲(大同到蒲州的风陵渡,现风陵渡划归芮城)铁路,两条铁路都是窄轨。

  事实上,两路修筑窄轨与阎氏封闭闭关政策无关。

  正太路是山西修筑最早的一条铁路。全长243公里,其中在山西境内170.7公里。1898年俄国华俄道胜银行取得承修路的权益,在山西各阶层人民的抵制下,俄人一直未得实现。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沙俄政府立即指使华俄道胜银行派代表璞科等于1902年来华,并通知清政府“已派工程师即来晋开筑”。清政府要该行上海分行就近与督办芦汉铁路大臣盛宣怀接洽,于同年10月签订《正太铁路借款详细合同》,重新取得曾被山西人民抵制的正太铁路承办特权。这时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在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后,瓜分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形势下,俄国取得了筑路权。

  华俄道胜银行原系俄法合资金融企业,当时,俄国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合同订立后不久,银行托词“银行办,名实不符”,私授法国银行公司承办。于是转手让给法国银行公司,采用法国型一米的窄轨,盛宣怀多次与法人交涉,力求采用1.435米的宽轨,但因中国尚处无权无钱贫弱的半殖民地地位,只好听人摆布,使正太路修成了窄轨。

  《正太铁路借款详细合同》签订于1902年,阎锡山才19岁,正考入太原武备学堂学习。显然,与正太窄轨铁路毫无关系。

  同蒲铁路全长862.7公里,以太原为中心分为南北同蒲,是纵贯全省的南北交通大动脉,是继正大之后修筑的另一条铁路。正太开筑后,山西籍在京的翰林院庶吉士解英格、吏部主事李廷扬、湖南候补道刘笃敬等向山西巡抚张曾扬建议:由本省绅商招股自造同蒲铁路。张采纳此建议,奏清光绪皇帝批准,于1907年2月成立“山西同蒲铁路有限公司”。经过三年,仅在榆次到北腰村之间修路基7.5公里。终因辛亥革命爆发和筹资困难而停修。1913年同蒲路由“商办”改为“国办”,并入同成(大同——太原——风陵渡——西安——成都),也向法国人借款修筑。后因袁世凯将款用于内战,经过十年,只开始进行测路,没铺一轨。1927年,阎锡山提出由山西自筹修筑同蒲铁路的计划,先聘德国工程师穆兰&;#8226;壬乃续为测量队长,花三年的间,对全线进行了测量。1930年因阎冯倒蒋的中原大战而停止。1931年,阎锡山由大连退回山西,重掌山西政权,再次决定修筑同蒲铁路。但在修筑宽、窄轨问题上,与南京国民政府对立。南京以铁道部名义提出采用1.435米标准轨的建议,阎则坚持采用像正太那样的窄轨。

  阎为何要修筑窄轨呢?

  第一、阻滞法国资本入晋。蒋介石1932年5月为建立一个北与京绥、南与陇海相接的铁路系统,与法国签订9000万法郎的材料借款,作为修建大(同)潼(关)铁路之用。但山西民间团体反对中央的这一筑路计划,弹劾铁路部长顾孟余的法国借款计划,坚持本省筹资修建计划,然而这样,又显资金不足,只好修筑窄轨。

  第二、阎锡山修筑窄轨,主要还是从经济效益上着想的。1932年阎锡山提出了《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在经济上要“发展公营事业”,铁路也属于公营事业。要修路首先要考虑经济效益,两个测路工程师认为工程艰巨,费用浩大,建议修窄轨,阎分析研究,采用了建议,并于1933年3月专门编成《山西修筑窄轨铁路之理由》一书,阐明投资少。得利快之好处,并以此书上报铁道部,并保证“将来拆除窄轨,由铁道部改修宽轨”。在书中计算:如修货运量38公斤/米的宽轨,全线需投资9000万元。经调查,当时同蒲沿线货运量每年约4万吨/公里,连同客运段收入每年总计约350万元。如以正太铁路运量每年增加30%计算,除去利息支出,损益扣抵,50年内不但赚不了钱,累计还要亏损37亿4千3百万元。若修窄轨,20年内除收回全部投资外,还可盈利670万元,50年内可赚30亿6千3百万元。阎如此核算,坚定了他修窄轨的决心。

  第三、为了尽快实现经济效益,实行修成一段,就先行营运。1934年5月,太原至介休段竣工,7月1日就正式营业,当年就运送旅客76万人,运货57万吨;第二年原平至临汾铺成,就运送旅客27.5万人,运货43.5万吨。1935年营业进款额为178.64万元,货运收入增加78.7%,纯盈利116.4万元,同时为了降低筑路费,还采用了兵工修路的方法,利用部队参加修路。这也是阎氏一招。

  以上三方面原因综合交织,使善于精打细算的阎锡山,决定修同蒲铁路采用窄轨。

第十六章 以血洗耻
“‘窄轨’?什么意思?”李德明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语,觉得很新鲜。难道铁路还分“宽轨”“窄轨”吗?

  “我也不大懂。”陈永和摇摇头:“好象就是两根铁轨的距离比正常的铁轨距离要窄。”按照自己理解的解释了一下,进行说道:“这样我们只能换火车,那窄轨运力又低,整个场面非常混乱。我们装入94节铁皮闷罐车,分成10列,每15分钟一列,由正太路转到同蒲路。同蒲路原定由大同修到蒲州(风陵渡北),此时才从风陵渡修到原平,只能算是‘原蒲

  路’。小火车头小车厢,走得很慢,爬坡时尤其慢,行人可以从后面追赶爬上火车。如今战况紧急,等在晋北和坐在车上的人都心急如焚。

  等到我们赶到析口前线,山西一半的土地都让鬼子占领了。如果我们不是仓猝上阵,我们的牺牲会这么大吗?

  兄弟,你说,全国都在修铁路,他阎长官偏偏修个窄轨,目的不外就是想保持他的割据势利不被消弱。为了一己之私,拒绝中央军增援,拒绝发给你们武器,你说他是不是小人,是不是土财主?”

  李德明当然完全认可陈永和的话。实际上这些话在他们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不过说这么多也够了,他不想在这个打击士气的问题上继续讨论了。他觉得陈永和这个人的知识倒是很丰富,笑着问道:“哎,陈兄,看你的样子,应该读过书吧?”

  陈永和眼里闪出一丝愧疚,摇摇头没有回答,指着那边的士兵:“我去看看他们干得这么样了。”说完就离开了。

  李德明一愣,心里搞不准是不是自己又说错话了。

  那边搬不走的武器基本上已经好了,几个工兵正在做最后的安排。就在这时,李德明看到陈永和、段怀璧指挥着士兵押过来几个被活捉的鬼子军官。

  这些个军官即便是面临死亡的威胁,依旧显得那么的桀骜不顺,一边摆脱着身边士兵们的推攘,一边努力高声叫骂,只是谁也听不懂他们的意思。

  看见仇人被押过来,无论是干活的还是正在休息的士兵都放下手里的东西,围了上来。

  “八嘎亚路!”四个被活捉的鬼子里面军衔最高的一个军官大声骂了一句每一个人都听得懂的日语,努力想挺直了胸膛,可是被捆得想粽子似的他最终没能如愿。

  “我操你妈!”军官的态度惹恼了他身边的士兵,陈永和大骂一声,上前冲着他的脸就是一拳,鬼子惨叫着往后倒去,却又立刻被身后的士兵用枪托砸了回来。

  “跪下!”段怀璧一声令下,早有士兵对准几个鬼子的腿弯处踢了一脚,让他们都跪在了地上。

  “各位兄弟,快点,我们时间很紧。”看见士兵们的神情,不用问,李德明也知道这几个鬼子对俘虏们平日里的所作所为了。他不是不同意这些饱受欺辱的人们的那种快意恩仇,只是作为这次行动的目的,他有些担心,怕为了惩罚这些鬼子耽误的时间太长了,所以开口提醒这些想报仇的人。

  李德明的话让有些暴怒的士兵们清醒了不少。陈永和伸出双手让大家安静:“兄弟们,猪头小队长对咱们的所作所为,我也不说什么了。方才李队长说得对,我们的时间很紧张,算是便宜了这几个畜生。来人,把他们的四肢打断了绑在炮车上,让他们和这些他们守护的东西一起粉身碎骨,永世不得超生!”

  士兵们非常遗憾地发出“轰”的一声不满,却还是不得不执行。当下几个士兵就冲了出来,抡起枪托就死命地砸了下去。其他的士兵见状,也争先恐后地冲了上去,场面有些混乱,骂声掩盖了鬼子发出的阵阵惨叫。

  “我们有不少的兄弟,因为受伤和生病,被那个猪头小队长给当作练刀的靶子,活活砍死了。还有……”见李德明的眉头紧锁,不停地看表,站在他身边的陈永和解释道。要不是顾及身份,他说不定也冲了上去。

  “我明白。”李德明摇摇头打断了陈永和的解释。李德明他当然明白这些曾经当过俘虏的中央军的感受,事实上在马家梁子,柴万红的表情也让他领悟了什么叫报复。

  “鬼子从来不按日内瓦公约对待俘虏,永和老弟说的都是实话。”段怀璧怕李德明还不明白,又补充了一句。

  “别说了,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时间不等人,让兄弟们快点。”李德明说完拍了拍两个人的肩膀,叹了口气。

  他心里有些鄙视这些中央军了,他是听说过这个什么日内瓦公约的,好像是各国约定不虐待俘虏,可是这个世界上,强权才是硬道理。你和一帮子畜生禽兽讲什么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