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为王爷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好一个甘兴霸,刘辩没有看错人,果然是人中豪杰呀。还有这一班兄弟,也个个都英雄了得,大家都起来吧。不过今天本王没钱买酒了,不然非得与大家共醉一场不可。对了,甘英雄,我听说你手下有八百兄弟,怎的如今仅有此数十人呢?” “王爷不知,江淮之间洪水来时,声势浩大,浩浩荡荡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无数的村庄被掀翻,无数的百姓被冲走,无数的庄稼房屋被洪水淹没。我们兄弟个个都是好水性,所以当时我们四处救人,虽然救起了一些老百姓,但是却因为洪水势大,不少兄弟是累得没能起来呀。” “王爷,我们兄弟从洪水里面救起了数千老百姓,那些兄弟虽然没能从水里爬起来,但是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他们没有白死。” 甘宁的话才说完,旁边就有一个大汉哭泣着补充道,顿时刘辩对他们那肃然起敬,其他人听了也非常感动,能够不惜民性命去救那些老百姓,这些汉子个个都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呀。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为老百姓所做的一切,更谢谢那些牺牲了的英雄们。如今天下乱贼四起,他们有的人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但是行的却是自私自利的事情。而你们虽然被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称为锦帆贼,但是行的却是侠义之事,是正义之举,是天下人应该学习的榜样。” 刘辩对着甘宁和所有的锦帆贼弯腰鞠了一躬,声音诚恳地对他们说道,让甘宁他们感觉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决心。
………【三十四、向大臣借粮(三更)】………
————————————感谢“莘县。瑷擎”“lifecat”两位兄弟的评价票和打赏,我是今天才知道签约之后还可以打赏的,也多谢其他兄弟的支持了。不过推荐与点击相比太少了呀,请兄弟们每人每天投一张推荐票吧。———————————————————————— 随后,刘辩将甘宁叫到了自己的书房,与他单独地谈了半夜,第二天一大早,甘宁等人就从史府消失了,然后不知不觉地回到了难民之中,而且是分散到了不同的大棚里。 下午的时候,十余万难民全部到了洛阳城外,后面已经再没有难民了,但是这十多万人中有近半的难民还没有住的地方,尽管前面的那些大棚里面的百姓挤了又挤,但是还是有三四万人无法住下,更不用说多出几万人后需要的粮食会更多了。 “父老乡亲们,大家先喝点稀饭暖暖身体,本王马上回洛阳城去想办法为大家准备大棚和粮食,一定在天黑之前为大家准备好一切,请大家先忍耐一下吧。” 刘辩向大将军何进要了一千羽林军将士,然后带着他们回到了洛阳城去,于皇宫之外的中东门旁边设下一个高台,而后他端坐高台之上,让人安排下文房四宝,然后动手写下了一张张借条。 “来人,带着本王的借条,去大将军何进的府上借粮食五百石。” “向宗正令刘虞借粮食四百石。” “向车骑将军何苗借粮食四百石。” “向左将军皇甫嵩借粮食三百石。” “向太仆弘农邓盛借粮食三百石。” “向大司农张温借粮食三百石。” “向光禄勋沛国丁宫借粮食三百石。” “向中常侍张让借粮食五百石。” “向中常侍赵忠借粮食五百石。” “向司空张济借粮食三百石。” “向太仆河内张延借粮食三百石。” “向永乐少府樊陵借粮食三百石。” “向射声校尉马日磾借粮食三百石。” “向后将军袁隗借粮食五百石。” “向骠骑将军董重借粮食四百石。” “向谏议大夫刘陶借粮食三百石。” “向大司农曹嵩借粮食三百石。” “向尚书卢植借粮食三百石。” “向光禄大夫许相借粮食三百石。” “向司徒崔烈借粮食五百石。” “各位将士们,城外的老百姓还等着这些粮食救急呢,让各位大臣家里在天黑之前准备好本王所借的粮食,若没有足够的粮食的,就用家里面的值钱的东西抵押,所借的粮食本王以后必定双倍奉还,若有不愿意借的,你们就说本王有令,若要本王亲自登门来借的话,恐怕到时候就没有双倍的赔偿了。” 刘辩命令一下,顿时八百名羽林军将士分成数十股,纷纷急驶而去,拿着刘辩的借条跑到了各位朝廷大臣的府上去叩门了。 “大皇子弘农王向文武大臣借粮食了。” “大皇子弘农王向文武大臣借粮食了。” “大皇子弘农王向文武大臣借粮食了。” 那些羽林军士兵一边飞驶一边高声地喊道,不久之后他们的声音就惊动了整个洛阳城的人,包括王公大臣,包括卿相布衣,包括凡夫走卒,甚至是还在朝廷之中大堂之上争论不休的众臣以及听得昏昏欲睡的汉灵帝,也全都知道了此时此刻,大皇子弘农王正带着大批羽林军向朝廷各位大臣家里面借粮食呢。 当然,这是刘辩故意让人传出的消息,他的目的就是让人知道,而且还要让整个洛阳城的人都知道,更要让那班朝廷大臣们知道。 “什么?大皇子弘农王殿下向我们府上借粮食,以后双倍偿还?” 顿时,所有的朝廷大臣们都震惊了,他们个个脸色难看,纷纷望向了坐在上面的灵帝,只是此时灵帝却仿佛没有听见一样。 “圣上,臣等在此商议赈济灾民之事,但是大皇子他却派遣羽林军到我们府上去借粮食,这算什么事呀?” “就是呀,明说是借粮食,但是借粮食还带着羽林军,难道是要抢吗?” “请圣上为我们做主呀,不能寒了大臣们的心呀。” 于是,一群大臣趁机向灵帝请命,顿时朝堂之上乱成了一团,不过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十常侍一伙的,而大将军何进等人一见连忙说道: “圣上,大皇子此举虽然有些莾撞,但是却也是善意之举呀,想那城外十余万难民,已经聚集了数日,全靠大皇子一人在主持大局呀。要是没有他的话,这十多万难民进了洛阳城里,大家能够想象那个情景吗?” “是呀,大家可以想一想,十多万难民这三四天来要用掉多少粮食,而大皇子虽然封了王爷,但是才封多久呀,他能够拿出多少钱粮来呢?” “对呀,我可是听说昨天大皇子殿下为了粮食,已经将自己的紫金冠和金蟒袍都给拿去换了,而我们这些朝廷大臣在干些什么,已经在这里扯皮扯了几天了,还没有扯出任何结果来呢。” “不错,大皇子殿下再怎么说,也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他能够为难民们做这么多,我们这些食君禄的大臣们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孩子吗?” “咳,各位爱卿说得都非常有理呀,不过说得再多也不如做实际的事情呀,各位还是回家去看看吧,大皇子要是急了,可能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的,不过他毕竟是孩子,一个孩子能够做到这么多已经不错了,以后就看你们的了。” 汉灵帝终于开口了,不过他表面上似乎在责备大皇子刘辩,但是却并没有对他怎么样,反而有纵容他的意思,大臣们如何听不出来呢。 “圣上,臣回去之后,马上让人准备粮食送到大皇子那里去,而且借的粮食以后也不要大皇子还了。”大将军何进首先表态说道。 “请圣上放心,臣家里再怎么艰难,还是拿得出一些粮食来的,必定不让大皇子白跑一趟的。” “是呀,现在是到了我们为圣上和大皇子分忧的时候了,请圣上相信我们。” 顿时,就有许多倾向于支持大皇子刘辩的大臣们,在大将军何进的带领之下表了态,而灵帝笑呵呵地听着,然后望着中常侍张让、赵忠等人,他们也不得不连忙表示愿意借粮。 “有意思呀,朕的辩儿有意思。”退朝下来的大臣们都没有听到,灵帝一边向宁安宫走去,一边却是开怀大笑着的。
………【三十五、甘宁入禁军】………
天还没有黑下来,刘辩派出的借粮大军纷纷回来了,他们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有一些朝廷大臣拿出来了比刘辩要求的更多的粮食。 就是那些对刘辩不满的朝臣,也没有敢于反抗不借,因为他们一边让人准备着,一边却互相打听着其他大臣家里的情况,发现大家都在借出粮食,就没有人敢于不借,生怕惹急了大皇子刘辩,到时候来个抄家什么的,恐怕亏得更大了。 随后,羽林军大军将这一批粮食运送到了城外的难民安置点,此时数十个新棚已经搭建起来了,将所有的难民都安置了下来。 而且有了这一批粮食之后,至少可以为这些难民提供五天左右的生活保障了,刘辩也暂时放下心来了,他相信五天之后朝廷已经有了对策了。 回到了难民点后,刘辩再次巡视了一遍所有的难民,虽然他没有下马,但是巡视一遍也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累得他不得了,不过也在其中看到了甘宁等人,他们都暗暗地向刘辩点了点头示意。 刘辩将甘宁等人安排回了难民营地,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因为他听说了西园禁军要在难民中招收一批青壮年补充兵力,使整个西园禁军达到三千之数。 而此时的西园禁军不过千多人而已,还需要补充近二千人,而且这些难民经过了灾难之后,能够活下来的都是一些能力不错的人,禁军从他们中征召也可以防止一些别有用心之徒混入。 刘辩知道,历史上的灵帝将在八月设置西园禁军八营,挑选八名勇武之士担任西园禁军的校尉,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园八校尉。 本来灵帝的意图是利用西园禁军来对抗大将军何进的羽林军的,所以将统领西园禁军的首领安排为小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