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是皇上,连出生都被神化了   

  在安徽地区,关于朱元璋的神话流传甚广,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作为朱元璋的家乡人,对本地出了个皇上,无不津津乐道,仿佛这个人就曾经生活在他们当中,而且曾经和他们一样普通、平凡甚至贫穷。而朱元璋与普通人的唯一区别是他身旁总伴随着灵异。   

  有一部明朝人写的讲述朱家皇帝家世情况的书,叫做《天潢玉牒》,里面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后世人称陈太后,但是当时还是个村妇而已)正在麦场上干活,忽然看到从西北方向来了一个道士。这个道士长得什么模样呢?修髯,也就是留着长胡子;簪冠,用簪子把头发梳起来插上;红服,一身红色的道袍;象简,手里还拿着一个象牙做的板子,一般当作记事本来用。这位道士走到近前,就坐在了麦场当中,拿出自己手中这个象简,又掏出几粒白色的丸子放在手里头。   

  陈氏看见道士手里的白丸,就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东西?”道士回答说:“这是一颗丹药,可不是一般的丸药,不过呢,你要是想要,我就可以给你一颗。”陈氏想也没想,就伸手接过来,放在眼前仔细地看了看,没想到这颗丹药就像有生命了一样,直接就跳进陈氏嘴里去了,她稀里糊涂地就给吞下去了。陈氏还没有闹明白怎么回事,再一看,道士也神奇地消失了。   

  这事过去了没多久,陈氏就莫名其妙地怀了孕。后来在生小孩的时候,据说有一股白气自东南方向上飘来,穿过陈氏家的屋子,并且伴随有异香,整整一夜都没有散去。   

  还有的传说更奇怪,说是在朱元璋诞生的时候,屋上“红光烛天”,就是说那房子上空的红光把天穹都照亮了。在他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皇觉寺(这个寺院的名字就很耐人寻味),寺院里的僧人被冲天的红光惊醒,都以为是“回禄”了。所谓“回禄”,就是火灾的代名词。一大群和尚跑到那里一看,结果根本没火灾,而是这户人家喜得贵子了。和尚们都是啧啧称奇,连声唱诵“阿弥陀佛”。   

  有这么神奇的出生经历,这个孩子当然是天赋异禀了。陈氏所生的这个小孩就是日后的明太祖朱元璋。   

  贴士   

  先是,陈太后在麦场,见西北有一道士,修髯、簪冠、红服、象简,来坐麦场中,以简拨白丸置手中。太后问:“此何物也?”道人曰:“大丹。你若要时与你一。”不意吞之,忽然不知何往。及诞,白气自东南贯室,异香经宿不散。    

  诞时二郎神庙徙去路东数十步,携浴于河。忽水中浮起红罗一方,取为襁,今名红罗幛云。圣祖始诞,屋上红光烛天。皇觉寺僧望见之,惊疑回禄也。明发扣问,告以诞。   

  —《天潢玉牒》   

  陈氏家里的境况很差,连温饱都算不上,纯粹属于赤贫家庭,但是刚落地的小孩,怎么着也得给他好好地洗个澡啊,于是陈氏就抱着刚刚出生的朱元璋,来到她自己经常浆洗衣物的河边,就在这儿开始给他洗了起来。         

虹桥书吧BOOK。  

第6节:第二讲 一个穷孩子降生,却有那么多故事(2)         

  这时候就又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从河的上游正好漂过来一方红罗,要多巧有多巧,正好漂到陈氏的手边。她当时也没多想,从水里头把这块红布捞起来作为襁褓,给朱元璋包裹身子。大家细想一下,这可是皇袍加身的兆头啊!于是,在朱元璋称帝以后,这个地方被后来的人们传得神乎其神,并且从此落得了一个地名,叫做“红罗幛”。   

  正史,反映的是统治者的意志   

  听到这里,有的朋友就会提出问题了:现在你说的故事都是出于野史、笔记,可是我们看到的可是一部堂堂正正的正史—《明太祖实录》。   

  我要提醒大家认清这一点,正史是为当朝的统治者服务的。   

  《明太祖实录》是由明朝的建文帝(也就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和后来的永乐帝(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先后三次来组织人手进行编修的。《明太祖实录》记载了明太祖朱元璋从出生到最后起兵成功,做了皇帝以及做皇帝期间的所有政事,是一部大型的史书。有人觉得,这样一部正规的、官方的历史书,里面所记的还能是假的吗?  

  大家要记住,古代的官方文字,都是经过选择的。统治者对于自己有用的东西才要记述,没有用的反而要删除,需要为他们的统治制造言论的,他们要编造,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个《实录》竟然采用了当时民间流传的传说!所以《实录》当中也有母亲奇怪地受孕、朱元璋出生的时候满室红光等传说。   

  甚至到了清朝的时候,在官方修订的《明史》当中,居然也保留了这样一些记载。为什么清朝人也要这样记载呢?同样是出于他们的统治需要。你想,清朝的皇帝拿下了本来属于明朝的江山,明朝的江山是朱元璋打下的,朱元璋是如此了不起的一个人物,那么,取代朱元璋而得到天下的人,当然更是了不得。所以,惺惺惜惺惺,英雄惜英雄,清朝的帝王就也指示史官,把朱元璋的出生经历,描写为皇权神授,弄得非常神秘。这实际上也同样是为了提高自己作为帝王的身份。   

  出生地:凤阳与盱眙之争   

  关于朱元璋出生地在濠州钟离之东乡这件事,在明初是没有疑问的。明朝大臣危素根据朱元璋口述写的《皇陵碑》中写道:“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明太祖实录》的一些记载也这样说。   

  但是后来,朱元璋的出生地在传说中逐渐发生了歧异,形成了一种“朱元璋生于泗州盱眙县”的说法,而且种种灵迹越来越丰富,二郎庙(土地庙)、红罗障、跃龙冈等地名都可以在盱眙地区一一找到。   

  看来,不论是濠州钟离还是泗州盱眙都想争得这份“龙兴之地”的光荣。   

  在明朝弘治年间的文人—文林的一本著作《琅琊漫抄》当中,对朱元璋出生于盱眙的种种传说所述甚详。他在书里记载道,明太祖朱元璋是出生于盱眙县灵迹乡的土地庙。当地的老乡们中间流传着一个传说,说是朱元璋“生时夜晦,唯庙有火光”。生的那一天正是月亮不亮的时候,“夜晦”,意思就是当时没有月色,天非常黑,只有这个土地庙附近有一片红光冲天。“明日,庙移至东麓”,朱元璋一出生,这个庙自己就移了位置,非常神奇。而且庙宇移动了以后,庙原来所在的地方,大约有方圆丈许,从此,寸草不生。这个地方叫什么呢?叫灵迹乡。为什么叫灵迹乡呢?因为这里有神灵。   

  后来,到了正德、嘉靖年间,又是几十年过去了,又出现了更加神奇的传说。   

  泗州有一个杨家墩,墩下有个土窝,朱元璋的祖父曾经躺在里面休息。有两个道士经过这里,他们是师徒二人。师傅指着朱元璋的祖父躺着的地方说:“如果有人在死后被埋葬在这里,他的后代就会出天子。”徒弟问:“为什么呢?”师傅回答说:“此地气暖。不信你拿枯枝栽种在这里,十天之内一定会长出树叶来。”   

  这时候,朱元璋的祖父却突然从土窝里爬了起来,道士看了就问:“你听见我们的话了吗?”朱元璋的祖父假装耳聋,连连摆手。于是这两位道士在那里插了一段枯枝之后就离开了。朱元璋的祖父把道士的话记在心里,每天就在这里等候枯枝生叶。十天过去,那枯枝果然长出叶来。         

→虹→桥→书→吧→。  

第7节:第二讲 一个穷孩子降生,却有那么多故事(3)         

  朱元璋的祖父很有心计,他不愿让别人知道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就把长出树叶的枯枝拔去,又另外插了一段枯枝。两个道士又来到土窝处,徒弟就问:“为什么不生树叶呀?”师傅说:“一定是被在这里睡觉的那个人给拔去了。” 这时朱元璋的祖父又来到了土墩,他看事情瞒不住,就承认了。道士说:“你这个人有福,死了以后应当埋葬于此,你家将会出天子。”   

  朱元璋的祖父回家了以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朱元璋的父亲,朱元璋的祖父死后就被埋葬在这里。埋葬时,泥土自动壅起,成为坟堆。半年后朱元璋的母亲就怀孕了。杨家墩方圆丈许,至今不生草木,人们都说此墩有天子气。   

  贴士   

  泗州有杨家墩,墩下有窝,熙祖尝卧其中。有二道士过,指卧处曰:“若葬此,出天子。”其徒曰:“何也?”曰:“此地气暖。试以枯枝栽之,十日必生叶。”呼熙祖起,曰:“汝闻吾言乎?”熙祖佯聋。乃以枯枝插之去。熙祖候之,十日果生叶。熙祖拔去,另以枯枝插之去。二道士复来,其徒曰:“叶何不生也?”曰:“必此人拔去矣。”熙祖不能隐。道士曰:“但泄气,非长支传矣。”僧曰:“汝有福,殁当葬此,出天子。”熙祖语仁祖,后果得葬。葬后土自壅为坟。半岁后孕太祖。皆言此墩有天子气。仁祖徙凤阳,生于盱眙县灵迹乡。方圆丈许,至今不生草木。   

  —(明)王文禄《龙兴慈记》   

  你看,这些传说不是互相矛盾吗?一个是说因为土地庙东移而方圆丈许寸草不生,一个是说在朱元璋祖父的坟旁方圆丈许寸草不生。这传说的真实性不是令人怀疑吗?   

  到了万历年间,有一本书叫做《帝乡纪略》,把这些传说都完完整整地描述得非常清楚,而且正式把泗州盱眙说成了是朱元璋的出生地。这些记载一直传到清朝,清朝康熙和光绪年间先后两次编写的《泗州盱眙县志》都有这样的记载。   

  既然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朱元璋生在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