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湘军-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忠派部队赶到寿州,要求进入,杀死五名守门将领。宋庆等将领为了报复,斗杀李世忠部将朱元兴和杜宜魁,用器械拘捕蒋立功,乘胜进占下蔡,捣平苗家老巢,将苗氏家族及苗沛霖的妻儿押送僧格林沁的军营,全部处死。
  12月12日,蒋凝学和成大吉的部队攻克颍上。
  12月14日,毛有铭的部队攻占正阳关,康锦文和程文炳率部一同入城防守。
  12月16日,蒋凝学的部队移驻正阳,还不知道苗沛霖的余部已经献关,而守关的驻军却把蒋凝学部误当成敌人,隔河发炮阻击。毛有铭后来发觉对方是自己人,连忙下令停火。
  僧格林沁上奏,说将领们为了争功而发生械斗。清廷把此事交给曾国藩处置。曾国藩认为,陈国瑞和李世忠的部将械斗,杀伤人数,彼此相当,而李世忠已经领着他的部队回滁州了。因此这个案子,只要杀掉苗景开,就可以结案。至于正阳的那场战斗,由于两军没有通气,发生误斗,并非出自有心,请求免议。于是外省军队全部从淮河南北撤走,湘军部队分别回到皖南和湖北。安徽的捻军各部,有的被消灭,有的投降,事情就此平定。
  清廷颇为担心安徽北部民圩众多,命令唐训方筹划善后。僧格林沁又请求在蒙城和亳州的中间地带,增设文武官员,添加驻防部队。唐训方上奏,请求将凤台县交给下蔡管辖,把涡阳县的县治改为雉河集。清廷大臣们都打算趁势铲除李世忠的势力,僧格林沁请求派李世忠的部队协助攻打金陵,责成李世忠交出城池和盐卡。吴棠则请求从豫胜营中挑选几千名精壮军士,分别由曾国藩和唐训方管辖,把他们混杂在湘军部队里,观摩熟悉营规。
  曾国藩上奏说,李世忠成为众矢之的,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心怀叵测,第二是因为专门从扰民中取利。他从同治元年阴历九月开始统领李世忠的部队,仍然担心他倒行逆施。后来搜获太平忠王的文书,发现李秀成极力主张攻打江浦和浦口,以打通北伐的道路,才知道李世忠确实没有私通太平军。
  曾国藩虽然肯定了李世忠没有对清廷怀有二心,但他反对借用李世忠的兵力征讨太平军。李提督没有二心,他的部众却决不可用。李世忠发表檄文声讨苗沛霖,慷慨请行,似乎是因为他已知道世人容不下自己,借此来表明他的歉意。他的部队到了寿州和下蔡,接连与友军发生争端,他的部将蒋立功被捕,朱兴元和杜宜魁被杀,李世忠仍然出语谦逊,不像往年那般倔强,似乎知道自己大祸将要临头,只能委曲求全了。
  但是,这次作战,李世忠部在怀远与寿州一带,焚烧抢掠,令人惨不忍睹,民怨沸腾,实为众所周知。试论其中的原由,还在于胜保当初纳降时,处置不尽妥当。收留一万八千人,听任他们盘踞几座城市,养成桀骜不驯的脾气。胜保认为天长、六安、滁州和来安,本来是造反者出没的地区,便放手让李世忠纳税收厘,又上奏令李世忠用盐供给月饷,自捆自卖,形成风气,习惯而成为自然。
  曾国藩说,自从袁甲三和他接管李世忠的部队以来,也不能筹发官饷,来改变以前的做法。于是在李世忠势力范围之内的几个县,田地荒芜,百姓离散,再也无可盘剥了。淮河航运不通,卖盐的利润也就减少。今年征讨苗沛霖,路途上竟然买不到大米,任何部队驻扎在这种地方,都不可能不侵扰百姓,何况驻扎在这里的是李世忠的乌合之众呢?

1863年,同治二年(24)
因此,曾国藩认为,李世忠刚刚协助清廷消除了苗沛霖的势力,可以追究他骚扰百姓的罪过,却不必怀疑他会背叛朝廷。
  曾国藩还说,凡是降将骄兵,当他们力量有余时,必然会骄横跋扈,无法制约;当他们力量不足时,就会破坏法纪,连累朝廷。借助别人的力量,是军事上的大忌。淮河上游的往事,就是因为清军无能,导致权势下移。现在李世忠的部队,实力比不上湘军,朝廷何必依靠他们呢?何况僧格林沁曾经征调过苗沛霖的团练,他们从来就不听从调遣,反而刺激他们生变,毫无益处。
  他提出的办法是:命令李世忠遣散部队,交还城池,退出厘卡,停止供给饷盐,放他回归乡里,安享晚年。
  僧格林沁对李世忠还不放心,派人到五河侦察他的动向。发现李世忠已经在执行曾国藩的命令,大家才打消了疑虑。
  刘长佑在这一年里提出建立直隶六军。各个行省编练军队的做法,就是从这里开始。
  275
  曾国荃于10月下旬命令萧庆衍等部结扎筏子渡水,扎营扼守天京东路。可是,萧庆衍发现,太平军已窥破曾国荃的意图,抢先占据河东阻截。萧庆衍下令隔河开炮轰击,朱吉玉与李祥和率部占据西岸,修筑三座壁垒,与太平军相持。
  11月1日,李祥和率部从上游渡河,萧孚泗的吉字营从下游渡河,攻破太平军的五座壁垒。城内太平军出兵增援,萧庆衍命令部队边作战边筑垒,在东岸构成防线。
  11月5日,太平军又分几路出击,萧孚泗、彭毓橘和陈湜等人率部扼守双桥门以东,萧庆衍率部进击中路。交战之后,太平军稍有退却,湘军将士们奋臂高呼,太平军掉头退走。萧庆衍指挥骑兵截断太平军的退路,攻克上方门和高桥门。
  在右路方山与土山作战的太平军,被熊登武的部队挫败,也放弃壁垒逃走。
  在这种情势下,驻守七瓮桥的太平军各部也想撤走,萧孚泗和彭毓橘率部挡住了东边,李臣典率部拦住了西边,不让他们逃走。城内的太平军着急了,出动大部队营救,与湘军搏杀。双方伤亡惨重。
  萧孚泗命令部队趁夜放火,太平军顶着烟雾突出营垒,湘军进占七瓮桥。
  接下来,湘军从方山南进秣陵关,攻打博望镇。在这里,太平军环绕全镇修筑了七座壁垒,上可以接应水阳,旁侧可以控制金柱关。
  金柱关守将朱南桂听说鲍超在水阳作战,邀约朱洪章等人的部队出兵小丹阳,以袭击博望镇,使博望的太平军无法增援水阳。朱南桂率领所部八营趁夜衔枚急进,于拂晓抵达博望,攻克两道关卡。
  太平军开壁大战,溆浦人武明良率部绕过第一垒,袭击军营。太平军回头一看,七座壁垒已换挂了湘军旗帜,大为惊慌,狂奔逃走。朱南桂率部追到长流觜,太平军战士多半淹死。
  湘乡人朱南桂是罗泽南旧部,此战以后,因功以总兵记名。
  曾国荃见博望已经攻克,只有中和桥孤零零地处在湘军包围之中,便于11月6日派赵三元率领七个营的骑兵和步兵,南袭秣陵,到达中和桥,一举攻占。秣陵关的太平军正在吃饭,见湘军骑兵和步兵突然杀到,拔腿便逃。湘军追到河干,被水阻挡,无法渡河,斩杀来不及渡河的两百多名太平军。
  从此以后,紫金山西南方没有了太平军的壁垒。
  11月8日,曾国荃来到孝陵卫勘察地势,准备调部队扎营合围。太平军从朝阳门和太平门出兵袭击,萧庆衍和陈湜分别领兵拦截,萧孚泗和李臣典所部从侧边杀入太平军阵列。激战正酣,一名太平军将领出来督阵,曾国荃派枪手将他击毙,太平军阵势大乱。天国章王和顺王退入城内。太平军余部奔向淳化镇。
  安徽宁国和太平的太平军进驻高淳与溧水,企图南攻芜湖。彭玉麟亲率水师攻打高淳以南四十里的水阳,杨岳斌率部前来会师,两军联合攻克窑湾、金宝圩、水阳、新河庄和塘沟的太平军壁垒。
  11月12日,湘军水师攻克沧溪和长乐,太平军将领杨友清投降,湘军进占高淳。
  11月15日,曾国荃派兵攻克淳化、解溪、隆都、湖熟和三坌镇,捣毁太平军的二十多座壁垒。于是天京东南侧几乎全被湘军占领。
  11月17日,彭玉麟、杨岳斌和鲍超的部队攻克高淳东侧的东坝,接着攻克高淳以北的建平和溧水,解散数以万计的太平军。 。 想看书来

1863年,同治二年(25)
李秀成于10月下旬又集结了###万兵力扑向后宅,命令各位王爷率部自己的部队,从望亭与后宅扎营,交替前进。李鹤章领兵攻打后宅,无法撼动太平军。李秀成又将各路大将的主力集结在西路,企图保住无锡,增援苏州。
  程学启与戈登正在率部攻打苏州五龙桥。五龙桥位于宝带桥以西五里处,太平军靠着这座桥,可以从澹台湖和鲇鱼口到达太湖,然后前往浙江。
  程学启亲率水陆四千兵力,从宝带桥攻击五龙桥左面,戈登的轮船从鲇鱼口攻打五龙桥右面。李朝斌率水师进入澹台湖,攻破太平军的六座壁垒。
  谭绍洸从盘门出兵增援,被张遇春的部队击败。谭绍洸邀约嘉兴与湖口的太平军到达同里,攻打太湖东南侧的平望,为苏州太平军声援。
  程学启叮嘱戈登率部防守五龙桥,自己率领水陆三路南下平望,在八坼会师,大败从嘉兴与湖口开来的太平军。天国会王和荣王只身逃脱。程学启令陈有升等部驻守五龙桥,于是苏州从盘门进入太湖的道路也被断绝。
  李秀成所部占据了后宅、西仓和马塘桥,李世贤所部靠北占据了惠山和高桥,向南抵达坊前和梅村,队伍排列几十里,攻击猴山。
  李鹤章令周盛波和刘铭传所部攻打坊前,令张树声和郭松林所部攻打梅村和麻塘,自己率领洋枪队援应。三路出击,都获大捷。只有李秀成设在麻塘的石营无法攻克,郭松林负伤,部队撤回。
  276
  李鹤章于11月下旬催促各部轮番进攻,逼近东亭,攻击李世贤的太平军。刘铭传所部击毁太平军军营的几丈营墙,刘盛藻率领亲兵越墙而入,遭到火枪的猛烈射击,仍然无法攻克。
  围攻苏州的湘淮军已攻克浒墅关,太平军接到军报,无不惊慌。
  浒墅关在苏州西北方三十里处,由天国来王陆顺得防守。程学启和戈登率部越过苏州进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