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无异于承认,自己当年和文宗玩了一次文字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他成了赢家,于是湘军的创建,得到了圣谕恩准,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了。
曾国藩在这份奏折中提到,要把各县经过训练的乡民征集到省城,其中就包括罗泽南和王錱训练的湘勇,也就是由湘乡知县朱孙贻以县衙名义操办的团练。曾国藩把这支一千多人的队伍,加上江忠源留下的楚军,按照戚继光的成法,分为中、左、右三营,分别由罗泽南、王錱和邹寿璋统带,号称“湘勇”。这就是湘军正式的创立。
在这里,“湘勇”的“湘”,和“湘军”的“湘”,是有所区别的,不可一概而论。前者的“湘”是指湘乡,因为当时有江忠源的宁远“楚勇”、塔齐布的宝庆“宝勇”和林源恩的平江“平勇”等名目,于是湘乡的团练就称为“湘勇”;后者的“湘”,才代表湖南。因此,湘军这个称呼,应该是指湖南的军队。
31
战火烧到湖北以后,湖南暂无大的战事。代理巡抚潘铎立足于他的本位思考,不愿意多养军队,多供军饷,奏请清廷撤兵二千多人,只留下一千七百名沅州兵防卫本省。 。。
1853年,咸丰三年(11)
曾国藩却不管江苏人潘铎怎么想,他要趁着湖南处在战争的间歇中,抓住时机,加紧招募兵勇,进行训练。他见清军在湖南兵力空虚,便有了进一步扩充湘军的理由:他要用团练勇丁来弥补本省兵力的不足。他呈告清廷,湖南的标兵都调往追赶太平军的清军大营去了,这里兵少将寡,只能靠团练勇丁来支撑局面。
曾国藩重视扩军,更重视训练。他不但训练湘军,还命令绿营的城防部队,每月六次集合操练。抚标中军参将塔齐布,每当曾国藩检阅部队时,总是穿着草鞋,带刀侍卫,勤勉有加。
三十六岁的满洲镶黄旗人塔齐布生性沉毅,见识不凡,素来为已故都统乌兰泰所器重,并向江忠源提及。在1852年的长沙保卫战中,因守城有功,被提拔为游击,清廷赏给他蓝翎,令他代理中军参将。
现在,塔齐布引起了曾国藩的注意。曾国藩与他交谈,对他的见识不凡感到惊奇。考试他所带的兵勇,发现训练有素。
与此同时,曾国藩决定依靠湘军的武力,整顿全省的治安。只要州县报警,他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几百名湘军,当天就要轻装出发,路上不许停留,所到之处,立即平息事端。湘军不但镇压会党,还就地诛杀不法的官吏。
3月份,自称普南王的道州天地会首领何贱苟,派出部将何禄与吴玉老十,在长沙以南约四百里处的常宁,袭击杉树村的清廷驻军,得手之后,乘胜攻打道州,斩杀清军把总许德禄和典史吴世昌。
曾国藩派刘长佑率领五百名楚勇,王錱率领三百名湘勇,一同开往常宁。湘军还没开到,常宁本县团丁已将会党打散,俘虏了吴玉老十。
曾国藩又接到报告:江西上犹的会军西进湖南,攻击桂东。他令罗泽南率部镇压。
罗泽南率部抵达长沙以南约两百里处的衡山,得知草市有刘积厚的一千多名会党起事。罗泽南和王錱配合刘长佑的楚军前往镇压,擒获刘积厚等二十多人,很快就平息了事端。会党余部逃往衡山以东三百里处的攸县。
罗泽南率部继续向东南方推进,抵达桂东,将江西的会军赶出省界。
在湖南的东南部,永兴、安仁和茶陵有会党劫狱,烧毁官署。消息刚出,刘长佑、张荣祖和塔齐布带兵前往镇压,会党随即溃散。清廷奖励塔齐布,赏换花翎,记名以副将使用。
曾国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于3月21日上奏,专论如何对付湖南的会党。
这位团练大臣说,太平军在湖南走了一遭,这里的会党,多半都随太平军去了,但仍然有串子会、红黑会、边钱会和香会聚集闹事,如东南部的衡州、郴州和桂阳州,南部的永州,西南部的宝庆和靖州,都是崇山峻岭,有利于会党的孕育。当地官府知道会党的势力无法遏止,都不想自己的辖地里发生祸患,千方百计地加以遮掩,苟且偷安,留下了几十年应杀而没有杀的人,听任他们横行霸道。现在乡下的无赖刁民,气焰高涨,他们见有人命在身的强盗首犯,常常逍遥法外,又见太平军势力强盛,朝廷没法制止,便以为法律只是一纸空文,起不了作用,官员也就不再可怕。因此,如果不采用严刑峻法,就无法打击他们的气焰。
曾国藩说,他打算采用严厉的刑法,铲除强暴势力,良民才会有安生之日。他虽然因此会得到残忍严酷的名声,也在所不惜。当今的急务,要使全省没有破不了的案子,清除大小各路会党,就可以指望涤荡一切污浊。对于那些曾经有过抢掠、拜会、结盟行为的人,当即正法。只要清除了内奸,太平军从外省再次打来,也无法有什么作为了。
文宗非常赞同曾国藩的看法,觉得他讲出了自己心里的话,立即批复:“办理土匪,必须从严,务期根株净尽。”
曾国藩动员全省大小官员,积极整顿社会治安。他只要接到有关官员贪赃枉法、玩忽职守的举报,马上将犯罪的官员逮捕斩首,他的行馆成了审案的公堂。此后三个月,他杀了五十多人,文官和司法官员大为不满,叫苦不迭,又非常惊悚,不敢不打起精神料理公务。
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表明自己的认真,曾国藩在所有的布告上,都署上他的大名。他勤于给府县下发公文,请官员们招贤纳才。湖南的知府和县令们,虽然旧习难改,但有的人慑于曾大人的严厉,只好照他的办法去做。有的人则是因为亲眼见到曾大人这样的高官,也与乡民诸生平等相处,也就为自己高高在上、脱离民众而稍有悔悟。于是,各地官员都开始探查当地的利弊,并时常向曾国藩报告兴利除弊的情况。 。 想看书来
1853年,咸丰三年(12)
民间的有识之士,感念曾国藩的一片诚意,虽然也许不去参见他,但人人都认为,一旦有事,便可以找曾公讨论。这样一来,湖南的社会秩序,很快就有了好转。
32
太平军摧垮陆建瀛的水陆防线后,在金陵以西,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支起义之师的进军了。他们打垮了清廷的一名钦差大臣,清军只有另一名钦差向荣,率领部队跟在太平军后面。
3月5日,阴历惊蛰日,太平军兵临金陵城下。他们环城修筑二十四座壁垒。威武的船队,从新洲和大胜关延展到七里洲,水师和陆师一起,号称百万大军,昼夜攻城。
城外的民团几次出击太平军,犹如以卵击石。守城的军士开炮援助民团,却把炮弹误射到团勇队伍里,民团死得不明不白,失魂落魄,四下逃散。江苏布政使祁宿藻听说了这件事情,气得吐血而死。
太平军又用挖掘地道埋火药的老办法攻城,派出许多湖南的矿工来执行任务。
3月19日,太平军引爆仪凤门下的地雷,城墙崩塌,一千名太平军战士登上城墙。但是,地道内所埋的两处地雷,刚才其实只爆炸了一处,现在另一处爆炸,反而把登城的太平军炸死了。清军连忙跑上去割下死者的耳朵,拿去献功。
不过,另有一支太平军已从三山门越过城墙,进入城内,攻占了金陵外城。清军提督福珠洪阿战死,陆建瀛逃进内城。
内城的守军,是将军祥厚和副都统霍隆武率领的满洲军士。但他们也只支撑了两天。太平军攻进内城,杀死祥厚、陆建瀛、霍隆武和其他官绅,歼灭了所有的驻防清军。
清廷的江苏巡抚杨文定,主动请求防守金陵下游一百五十里处镇江对岸的瓜洲,文宗任命他代理两江总督。
太平军攻占了金陵全城,军威雄壮,清廷朝野畏惧,几千里之外的居民,都有人忧心忡忡,举家迁徙,在山上修筑岩寨,进去躲避。清廷在京的官员,许多人借口有病,回归乡里,不敢再为满清效力。
金陵既得,太平天国又派丞相林凤祥、罗大纲、李开芳和曾立昌等人,率部攻占了金陵东北面长江南岸的镇江和北岸的扬州,更向东北方面发展。
杨文定丢了镇江,还向清廷虚报战功,说他率领水师乘风攻击太平军,把丢失城池的过失都推到将领们身上。
天王洪秀全坐进了金陵,拥有百万雄师,认为太平天国已经无敌于天下,立刻把建都的事情提上了议事日程。
东王杨秀清说:“河南居天下之中,是古代的东京,我们应该在那里建都。”
洪秀全认为他说得有理,便提议留下部队防守金陵,自己带领大军,从金陵北面三百里外的淮安向北挺进。
唐正财作为太平天国的水师指挥官,听说洪秀全要在河南建都,大为震惊。他连忙觐见天王,陈述自己的看法。他说:“北路不利于水师作战,而且田地贫瘠,民风剽悍。我们应该建都金陵,先平南路。”
杨秀清有一天来到江边,听到一位老船夫呼喊道:“河南缺水又缺粮,若被敌人围困,无法突围。金陵有长江之险,城高池深,百姓富裕,粮食充足,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而要跑到河南去呀?”
杨秀清听了,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他改变了主意,劝洪秀全定都金陵。于是,太平天国将金陵改称天京,将清廷的总督署捣毁,建立王宫。颁布十条法令,称为“天条”。
太平军非常注重对天条的宣传。他们每到一处,就开设讲坛,派人坐上高台宣讲,叫做“讲道理”。天条禁止祭拜耶稣上帝以外的邪神,禁止杀人害人,禁止不孝敬父母,禁止奸盗,禁止欺诈,禁止贪心,禁止夫妇同宿,禁止母子交谈,禁止出城挑担,禁止兵入民房。
湘军组建之后,曾国藩为陆师制定了七条禁令。第一禁洋烟,凡吸洋烟者一律开除,卖洋烟者赶走。第二禁赌,惩罚打牌押宝的人。第三禁喧哗,临敌不得高声说话,有人晚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