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
从此以后,左宗棠就再也没有归隐山林的机会了。
太平军占领湘阴后,从西面走陆道进攻宁乡。
曾国藩从衡州率水陆大军浮湘江东下,听说太平军杀到,于3月9日派储玟躬去宁乡抵挡太平军。
储玟躬与候选同知赵焕联一起率部出发,冒着雨雪徒步急行军,打算与太平军争夺宁乡城。
3月11日,储玟躬身先士卒,来到离县城十来里的地方,听说太平军已占领县城。宁乡县城本来就没有城墙,官员都已逃走。储玟躬下令火速驰援。身边的人商议,认为太平军势力大,湘军不是对手,应该停下来驻扎,等待后面的部队。
储玟躬激奋地说:“自从贼寇兴起,他们攻占了一百多座城池,官军都让他们得到休整或掠夺饱足了,弃城而去,现在朝廷不用绿营兵,起用义勇军,为什么警报来了,大家却踯躅不前?”
储玟躬见大家默不作声,又说:“贼寇不走正道而从小道进攻,人数一定不多。我自从领兵以来,都是打击土匪,现在遇到大贼寇,却不攻打,以后怎么带兵?”
他不由部属分说,立刻拨出五百人,亲自率领,分三路奔赴宁乡。湘军到达宁乡县城时,太平军正分散掠夺财物。储玟躬见太平军不多,便下令发起攻击。他率领勇目喻西林和文生杨英华等人,奋力夺西门而入,转战县城南北,一通砍杀,太平军尸填街市。
太平军遭到突袭,纷纷夺路而走,逃到城外。
储玟躬下令在郊外扎营,部队休整开饭。而他自己率领十多人穿街走巷,安抚难民。
先前从宁乡县城外出的太平军,不知湘军杀来了,刚刚回到城内,见街上尸体横陈,大为震惊,又从东门出去,正好遇到储玟躬一行人,便簇拥在一起,把城门堵塞。
储玟躬立刻挺矛上前,与太平军厮杀。太平军前后夹击,围困多层,储玟躬体力不济,身中十多枪而死。十八人全部阵亡,其中也包括喻西林和杨英华。
太平军不知湘军主将已死,奔走相告:“来的这支部队,只有几百人,就打败了我们几千人,现在他们驻扎下来等待后面的大军,势不可当啊。”
太平军当夜撤退。从湖北蒲圻开来的太平军部队,闻讯也开始北撤。
长沙和湘潭的军民听到太平军攻占了宁乡时,非常惊恐,后来又听说太平军撤走了,都知道是因为储玟躬的一战,家家户户交口称赞储石友。 txt小说上传分享
1854年,咸丰四年(6)
曾国藩上疏,说储玟躬在宁乡一战,以五百勇丁搏战三千名太平军,斩杀太平军几百人,而湘军只有十八名阵亡。太平军大为惊恐,连夜撤退,宁乡才得以保全。全城都感激储玟躬,为他修建祠堂。储玟躬先前已在蓝山和道州立下战功,正打算保荐他为直隶州的同知,巡抚还没来得及奏报,储玟躬就已经捐躯,请求朝廷给他加级,并予抚恤。
文宗下诏,追赠储玟躬四品道员职衔,并授予“忠壮”称号。骆秉章已经修建忠义专祠,祭祀安徽巡抚江忠源等人,又请朝廷允许将储玟躬附祀,文宗批准。
54
储玟躬在带兵打仗的湖南书生中,也在先驱者之列。他从1849年作战湘南,到他战死宁乡,已有五年的战龄。但他作战的对手,都是小股的起义军和会党,所以没有引起清廷的重视。尽管他率领一支不到五百人的乡勇转战省内,作战十分勇猛,仍然默默无闻。
自从1851年太平军起义以来,清廷不断擢拔的湖南书生,都是直接与太平军作战立下战功或捐躯沙场的人。储玟躬在湖南本省打了五年仗,就因为没有接触太平军,直到他战死的时候,还是一个不入流的芝麻官。
现在,储玟躬终于参加了湘军大举北伐的第一次战斗。在1851年太平军穿过湖南以后,这是湘军第一次在省内与太平军交手。他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死去,曾国藩大力向清廷陈述他的英勇,而清廷也就立刻给了他殊荣。
储玟躬的事迹再一次表明,湖南书生通过战场在仕途发迹的路子,是与太平军的存在密不可分的。
但是,储玟躬和江忠源一样,在走上了似乎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之后,就匆匆离开了人世。这是他们的不幸,也是所有靠战争来发迹的书生的不幸。
谁都知道,通过在战争中冲锋陷阵来建功立业,是一场风险极大的赌博,所下的赌注是最可宝贵的性命。自古以来,军人的基本素质是不怕死,但这并不是书生的素养。清朝末年,中国有那么多书生,唯独湖南出了大批书生带兵打仗,至少可以说明,湖南的书生是有决心效法军人的,或者说,他们和其他省份的书生相比,多了一份不怕死的精神,愿意用性命来博取功名。
曾国藩知道,要把湘军建成有文化的军队,必须靠书生带兵打仗,如果书生怕死,那么湘军的路子就走不通。曾国藩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这一点。1853年,他从派往南昌增援江忠源的那批书生身上,看到了不怕死的精神,因此听到他们的死讯,他就看到了希望。
储玟躬的战死,无非再一次向他证明:湘军的路子走得通。
储玟躬死后,他的部队由他二十二岁的同乡戈鉴统领。七品训导戈鉴是储玟躬的学生,从此他跟老师一样,走上了血与火的不归之路。
湘军誓师北伐,浩浩荡荡直抵长沙,又在宁乡打了第一个胜仗,给清廷带来了希望。湖南巡抚骆秉章率满城文武出城迎接。清廷批准了曾国藩的奏请,塔齐布被任命为长沙协副将,取代清德的位置。
在长沙,曾国藩稍事停顿,便命令湘军开拔,继续向北推进。骆秉章派朱孙贻和王錱率部一同北上。湘阴和岳州的太平军听说湘军大队人马杀到,也都向北撤去。
湘军开到岳州城下,探子来报,太平军三万人已卷旗退出。曾国藩的前军到达岳州。湖南驻防军朱孙贻和王錱所部已经进驻岳州城。王錱见太平军仍在撤退,以为他们望风而逃,便提议进兵。他未经曾国藩同意,擅自率部离开岳州北上。
他没有料到,太平军这时发起了反攻。崇阳和通城的太平军大举出动,从蒲圻向岳州推进。
于是,王錱一生最大的耻辱,也是他戎马生涯中唯一的一次大败,就在前面等待着他。
55
战乱的岁月里,一个人的命运,似乎更多地取决于偶然性,染上了更重的宿命色彩。
益阳人胡林翼在湘军史上的出场,就是世事无常、阴差阳错的结果。
早在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的时候,湖南巡抚张亮基就想把胡林翼从贵州调到湖南办理军务。贵州巡抚说胡林翼正在本省对付造反者,关系到全省大局,不肯放人。
吴文镕调任湖广总督时,又调胡林翼带领黔勇到湖北办理军务,御史王桂发也说胡林翼捕盗锄奸,见识不凡,所练的勇丁一可当十,请清廷将他调到湖北带勇作战。 。。
1854年,咸丰四年(7)
3月份,胡林翼升任贵东道,没有留在任上,却率领一千名黔勇来到湖北金口。到了湖北省城的门口,他才得知把他调来的总督大人已经不在世上了。他奉命率部前往与湖南交界的通城。
胡林翼兴冲冲地来到湖北,吴文镕的死讯犹如一瓢冷水从他头上浇下。他不知道何去何从。
这时,曾国藩派人给他送来一封信,要他返回湖南。曾国藩上奏,推荐胡林翼的才干,说朝廷可以依靠他与太平军作战。文宗巴不得有这样的人才。胡林翼后来经营湖北,主持东征大计,就是曾国藩为他铺设的道路。
胡林翼率部抵达通城以后,正值湘军第一次北伐。他马上接到作战任务。曾国藩命令他带领贵州勇丁攻击湖北东南部崇阳和通城的会军,塔齐布率部协助。
曾国藩本人也向北边的战场推进。他于3月30日随同水师抵达岳州。
同一天,太平军一支大部队开到湖南平江,攻打林源恩的营垒。林源恩率部出营,大举反击,获得大胜,追杀到几十里外。
胡林翼很快就表现出了书生带兵打仗的本领。4月3日,他和塔齐布各率自己的部队,分别在上塔市和白港打败太平军。塔齐布的部队于4月4日攻占通城。
但是,曾国藩遇到两件令他非常恼火的事情。
由于天公不作美,湘军水师出师不利。4月4日那天,湘江上北风大作,湘军在岳州的水师遭到风灾打击,二十多艘战船沉没,其他战船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曾国藩命令水师后撤。从向荣的川勇营中调来一名二十六岁的兵勇,名叫鲍超,在湘军水师的长龙战船上任哨长。曾国藩看中了这个四川年轻人的勇猛。但是鲍超受不了湘军纪律的约束,犯下了死罪,曾国藩要将他斩首。年初进入湘军幕府的桂阳人陈士杰竭力进谏,鲍超才得以保全性命。陈士杰此举,为湘军留下了一员未来的大将。
湘军水师受挫撤退,王錱却要迎难而上。他的部队不受曾国藩节制,是骆秉章派到岳州的,而且比曾国藩的部队先到。曾国藩拿他无可奈何。4月5日清明节,王錱轻敌冒进,率部抵达湖南和湖北两省交界处的羊楼司。
石祥祯和曾添养的部队正在夜色里悄悄等待敌军到来。寂静的夜晚,突然响起号角声,太平军漫山遍野地杀来。未经大战的湘勇全面溃退,丢下两百多具尸体。
王錱率部退向岳州城,埋伏在岳州附近的二万多名太平军突然出击,趁夜掩杀,湘军大败,王錱率部退守岳州,与邹寿璋的部队会合。
江忠源的表兄邹寿璋见王錱到来,便说:“城内空虚,没有食物,不能防守。”王錱不听,偏要固守岳州。邹寿璋只得率部出城。
4月6日,太平军大举围攻岳州。三十七岁的善化人邹寿璋率部退到南津,部队大乱,被太平军包围,火药也快用完。双方短兵相接,邹寿璋所部无力支撑,拼死突围而出,带领残兵败勇奔向水中逃命。太平军追到,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