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湘军-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胜保和袁甲三于6月份上奏说:一年来江南清军屡打胜仗,太平军的气焰已经衰减,而江北的清军之所以没有迅速攻克金陵、肃清安徽北部,都是因为李兆受纠集了两三万人,拦截清军,增长了太平军的势力。他们与北捻军有联系,成为太平军的援军。现在清军正在攻打上蔡的太平军和捻军,李兆受请求清军进兵舒城,他愿作为内应。
  他们还说,宿州以南的会党,经过苗沛霖的攻击和安抚,已经不再擅自行动。袁甲三即可南下扼制淮河,合力攻打太平军。
  清廷批准胜保招抚李兆受的部队,于是胜保亲自到达清流关,李兆受率领弟弟和十几个头目迎见。清廷在淮南和淮北的形势缓和下来。清廷仍然任命胜保为钦差大臣,到庐州整训军队。
  153
  到6月份为止,湖南的援军深入江西,从西到东,横扫千里,攻克四座名城。李续宾攻克九江,李元度防守广饶,水师防守南昌,曾国荃围攻吉安。曾国荃所部已肃清吉安周边,攻克了东北方的吉水和南边的万安。刘腾鹤率部驻扎吉安西南面,挖掘长濠,将城内的太平军长久围困。
  江西到处都有湘军,大部分由湖南和湖北提供军饷。
  抚州和建昌的太平军多为临时凑合的部队,散布在乡野,湘军发起攻击时,他们就从各处包抄袭击。可惜他们的作战能力较差,所以当各路湘军联合攻击时,他们就相形见绌了。他们落败后,决定放弃江西,向东挺进,进入浙江和福建。
  湘军各部决定再加一把劲,将太平军逐出江西。李元度率领七百人在玉山的子午口击败太平军。
  浙江的清军也在努力扫清浙江西部。李定太率部攻克了金华西北方的寿昌。文宗顾虑周天受资历尚浅,难以统辖各路部队,命令和春指挥浙江的军事。可是和春患病,未能成行。
  胡林翼和骆秉章由于在军事方面的建树,在总督和巡抚中出类拔萃,他们也更加以扫平太平军为己任。两人联合上奏,请求清廷重新起用曾国藩,统帅萧启江、张运兰、王开化三人的部队,以援助浙江和福建,由湖南和湖北分别为他们提供军饷。文宗准奏。
  李续宾本来要回湖南,但他听说李续宜由于兵力单薄,无法攻克麻城,便于6月3日取道黄陂前往,约李续宜夹击。两兄弟率部发起攻击。于6月12日在黄安城外获捷,迫使太平军于6月14日夜间弃城撤走。

1858年,咸丰八年(7)
李续宜和舒保的部队在麻城作战经月,终于打败太平军,扫平五十八座壁垒。清廷将李续宜加授按察使官衔。
  李续宾返回武昌。蒋凝学率部追赶太平军,直达河南商城,升为道员。
  唐训方和丁锐义等人的部队驻防蕲州,于6月18日在界牌击退太湖的太平军。
  陈玉成的太平军被湘军压回了安徽,致使安徽的清廷官府感到沉重的压力。文宗下诏,说安徽太平军势力很大,将与捻军会师。袁甲三与胜保都号称大帅,但兵力不足,命令李续宾率部协助胜保,唐训方率部协助袁甲三。
  胡林翼提出,九江已经攻克,安庆在所必争。他奏请分几路向安庆进攻。
  清廷命令将军都兴阿和总兵鲍超率领骑兵和步兵,从宿松向安庆推进,命令李续宾率部从英山向太湖推进。命令杨载福的水师在江面支援。
  李续宾无法回家探亲了,便打算把父母接到军中奉养。他的父亲给他回信说,既然军情紧急,就不要牵挂家里,一心一意作战报国就行了。
  杨载福的水师迅速行动起来,于7月1日再次攻克安徽东流,进驻黄石矶。
  154
  石达开从1857年5月下旬离开天京以后,一直在各处流动作战。他在太平军当中仍然享有很高的威望,能把各路太平军集合在他的旗下。他由于贪图兵多,尾大不掉,行动迟缓。几十万部众无法长期屯驻一地,总是避开清军行动。
  洪秀全连失悍将,任命蒙得恩继任杨秀清中军主将的职务。同时,他努力争取杨辅清的支持,又任命杨辅清取代蒙得恩任中军主将。
  石镇吉的部队于7月初和杨辅清的部队在福建浦城大会师。杨辅清虽然已跟石达开会师,但他摇摆不定,对石达开仍然自称“东殿”,不受石达开管辖,石达开深为不满。
  杨辅清决定继续为洪秀全效忠,截杀石达开部五六千人,率部
  进入江西,打算救援天京。
  太平军活跃在浙江与福建,和春又因病不能前往,文宗于7月1日下诏,命令曾国藩率领江西的湘军入驻浙江,指挥军事。他把福兴召回京城,让刘长佑率部留驻江西。
  文宗说,湘军已经收复江西的抚州和建昌,只剩下吉安府有待收复,但有曾国荃的部队继续围攻就行了。浙江的情况却非常糟糕,浙江提督周天受资历尚浅,恐怕难以统领各军,所以要派曾国藩过去,江西的湘军全部归他统领。
  曾国藩回家为父亲守丧,已经超过一年,他于7月17日接到诏书,立即启程。
  7月22日,骆秉章派主簿吴国佐领兵跟随曾国藩从长沙出发。吴国佐是左宗棠提拔使用的人才,当时带病驻扎在省城长沙外面。
  曾国藩写信命令萧启江、张运兰、王开化等人率部在铅山县河口镇集结待命。
  曾国藩回乡以后,清廷内外,官员们都写奏章,请求起用这个湘军大帅。曾国藩上奏辞谢,向文宗发了一通牢骚。
  曾国藩说,指挥军队的人,权力总是轻于总督与巡抚,州县官员敢于怠慢,不服从命令,因此军饷得不到保障,而军队将领为人侮辱。安徽和浙江的巡抚故意质问他,他所刻的关防,是不是起先误写了“钦差大臣”四字,然后再刻上“文正”二字。这是用曾国藩的名字来挖苦他。
  所以,他久居江西,而收效很小。湘军到达江西之后,之所以接连攻克八座府城,那是因为湖南援军的军饷,全部由湖南巡抚供给。战事一起,如果打算逃避失败,最好的办法就是率领一支军队,但是如果打算成就事业,就必须兼任总督或巡抚,湖南和湖北的情况,就是实际的例证。
  实际上,曾国藩带领一支湖南的军队,客居在江西,作战的对手是太平军中石达开和韦昌辉的精锐部队,而清廷的地方官员又处处给他为难,他所遭遇的艰难险阻,所受的窘迫侮辱,都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但他为了维护一个好汉的形象,只能打脱牙齿和血吞。
  曾国藩部下的将领,由于屡立战功,有的做到了三四品的大官,但是江西州县的小官吏,每每对他们大呼小喝,全不放在眼里。曾国藩曾命令举人彭寿颐率领一支部队,巡抚大怒,将彭寿颐抓去,关进牢房。他们提供军饷误期,湘军便向民间募捐,在收条上盖印章为凭,州县官员说是伪造的官印,将捐输的人家抓去审讯,大加辱骂。 txt小说上传分享

1858年,咸丰八年(8)
按照惯例,钦差大臣都由清廷颁发关防,其他“督办军务”的官员,虽然也是钦差,但没有铜符,都是自己刻木印作为凭证。那些封疆大吏故意质疑曾国藩假冒钦差大臣。曾国藩含羞忍诟,都是为了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他说,一定要有总督和巡抚的官位,握有考察官员的权力,才能治军筹饷。后来清廷采纳了他的提议,凡是任命大将,都给予封疆大吏的官位,所以几年间在军事上就有了显著的成效。
  曾国藩有牢骚,但清廷和江西的巡抚却有顾虑。湘军是曾国藩首创的,将领们都跟着他转,福兴等人征调湘军,他们都置之不理,但只要得到曾国藩的一纸手书,他们就会千里赴急。胡林翼起初也是跟随曾国藩。如今他坐上了高位,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仍然打算依靠曾国藩平定两江,频频上奏倾诉委屈。
  文宗也许是出于人之常情,也许是有所猜忌,也许又是对臣子发牢骚有所不满,没有马上强令为父守丧的曾国藩出来效命。直到浙江军情危急时,才下诏叫他统领江西的军队前往增援,而两湖和江西都争着为湘军提供军饷。
  曾国藩一年多没有插手军事,手里没有老部队,各位名将都是后起之秀,全是罗泽南和王錱过去的部下,只有水师还隶属于彭玉麟与杨载福,而杨载福已升为提督,官品高于曾国藩。于是曾国藩尽管肩负清廷重望,仍然郁郁不得志。他对自己以前的清高孤傲颇为后悔,决定与各地的官场改善关系,获得人心。
  由于骆秉章将公务委托给左宗棠,湖南的各位将领,这时都看左宗棠的脸色行事。胡林翼治理湖北,军饷最为富强。江西巡抚耆龄过去曾经在曾国藩手下恭谨效力,现在曾国藩要前往浙江和福建,也就更好相处。
  曾国藩离开长沙以后,李续宾也要领兵启程了。清廷根据胡林翼的疏请,令李续宜留驻湖北。李续宾率领八千人开拔。临行前,他握着胡林翼的手说:“我恐怕没有机会再见父母了!”
  胡林翼等人听了,都很感动。
  部队开拔以后,李续宜和李续宾的谋士们说,出省作战,应该增加兵力,形成四翼,每翼三四千人。李续宾自己则率领中军,分五路并进。
  李续宾认为军饷难筹,没有照办。
  李续宾在蕲州遇见了奉诏重新出山的曾国藩,派部将朱品隆和唐义训分领一千人,作为曾国藩的卫队。
  谋士们又说,应该把湖北的守碉勇调到九江和彭泽换防,腾出在这两地驻防的六千名湘军,随李续宾一起到安徽作战。
  李续宾说,调兵换防需要时日,决定率领守碉勇前往安徽。
  李续宾所部且战且行,攻克黄梅,进军安徽,太湖、潜山和桐城一线的太平军都很震惧。
  155
  石达开的部队围攻衢州达三个月之久,挖掘了五条地道,都没有成功。缪梓和饶廷选屡次将太平军击败,石达开见军粮已尽,便于7月14日率部撤走,衢州解围。
  李元度所部继续东进,会同江南清军于7月15日攻克浙江常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