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湘军-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胜。中国聘用西洋人操练军队,就是从吴煦开始的。
  薛焕继任江苏巡抚后,手下还有几万兵力,然而纪律散漫,冗员充塞,不可指望。侍郎庞钟潞提议由民团防守常熟,其他地方如江阴和太仓的乡民也偶尔出兵攻城。

1860年,咸丰十年(11)
6月24日,常熟知县周沐润招募沙勇,攻克江阴。
  湘军外江水师营官陈金鏊,联合江南水师攻打大枭矶太平军军营,大获全胜。
  松江和嘉定也被清军和民团攻克,但由于清军没有后援,太平军又重新进占了这些地方。
  李秀成的部队从敌军那里缴获到不少洋枪洋炮。这一年,李秀成率部解青浦之围,杀死洋兵六百多人,得到二千多枝洋枪和十多尊洋炮,他的部队战斗力大增。
  182
  江南清军的命运,特别是在1860年前五个月的剧变,充分说明战场上风云变幻,胜败无常。同时也充分说明,单是靠着骁勇善战,而没有韬略在胸,是无法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的。
  自从1851年内战爆发,清军将领大多软懦胆小,听到喊杀之声便受惊逃跑。太平军走后,又虚报战功,大帅不将他们问罪,还给予奖赏提拔。但是清军中并非完全没有能征善战的将领,向荣和张国梁就是两员虎将。他们从太平军兴起之初,就以勇战闻名,后来在江苏围困天京,更是立下了威名。
  然而,他们仗恃自己善战,分兵远征,屯兵于坚城之下,却没有进行战略的思考。他们差一点攻克天京,却终于被太平军打败,就是因为贪图战功,而不会心存畏惧,寻求谋略。因此,他们只是前方作战的将领,而非运筹帷幄的统帅。
  向荣和张国梁既是猛将,又统帅八万清军,取江苏和浙江的财富供给部队,摧坚陷险,攻无不胜,似乎是一支无敌的军队了,但最后还是因为胸无成算,导致全军覆没。
  和他们相比,湘军统帅曾国藩的个人素质,具有明显的优势。他敬畏战争,谨慎用兵,勤于思考,三思而后行。从他的奏疏中可以看出,他每当决策之前,必定彷徨四顾,高瞻远瞩,而不会急功近利。但他一旦确立了战略抉择,就会坚定不移地去执行,有时甚至要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他的成功,在于眼光和学识。
  曾国荃率领一支孤军,单独对付百万太平军,兵力比向荣和张国梁的部队少了很多,而且军饷时常拖欠,军中瘟疫盛行,经历的危险,也比向荣和张国梁大了几倍。但是,面对强大的敌人,部队并不惊慌,军饷匮乏,军士也不哗变,就是因为湘军是一支有文化的部队。
  清军江南大营在本年的溃败,许多人归咎于和春,怪他不该扣发军饷。然而,月饷减少三分之一,在湘军中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失败的原因恐怕不全在这里。张国梁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和江忠源一样,都是因为不间歇地作战,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轻易远征。
  曾国藩的部队虽然暂时无法开进江苏,但在安徽东南部的许多战略要地,驻防的清军等待着他来增援。
  李世贤乘着太平军在江苏的新胜之威,于6月23日率部包围了宁国,分兵攻打金坛和南陵。清军提督周天受所部驻守宁国,总兵萧知音和参将周天孚等部防守金坛,陈大富所部仍然驻守南陵。太平军号称几十万,清军兵力不敌,各自血战死守,等待湘军增援。
  贵州在5月到6月间四处燃起了战火。石达开的部属从广西西北角上的西隆渡南盘江北上,袭击贵州西南角上的兴义,向东北方推进,袭击贞丰,北上归化。
  石达开的另部则袭击贵州东部边界,沈宏富在石阡的六井山阻击,攻破二十一座壁垒。沈宏富屯兵石阡以北的思南瓮溪。
  太平军调集全部精锐部队攻击,沈宏富设下埋伏,将太平军击退。太平军分兵攻占西南方五百里处的广顺,以及广顺西南两百里处的永宁。
  英军在这时侵入大连湾,法军侵占山东烟台,封锁渤海湾。可是,湘军的统帅们还在热衷于内战,无暇考虑建立海洋水师,抵御外侮。
  183
  太平军在年初攻打浙江,是为了牵制江苏的清军。李秀成在攻占苏州以后,决定挥师南下,攻占浙江。这时他已摧毁清军江南大营,没有后顾之忧,只是为了拥有两块连成一片的占领地。
  太平军于6月15日从苏州南下,攻占浙江嘉兴,清廷官府再次陷入恐慌。王有龄命令张玉良收集残兵一万二千名,想把嘉兴夺回。
  6月26日,杨辅清率领十万兵力,从宜兴、溧阳和太湖进兵,攻占长兴,围攻浙江北部重镇湖州。赵景贤只见城外火光冲天,刁斗声不绝。他并不惊慌,下令闭城坚守。

1860年,咸丰十年(12)
萧翰庆的湘军已到安徽南部,既然浙江巡抚拒绝湘军增援,张芾便留下了这支部队。于是萧翰庆听从张芾调遣,攻克旌德、石埭、太平和广德。
  萧翰庆攻克安徽南部的几座城市之后,分派韦志俊的部队原地驻扎。但是,他听说湖口被围,在籍道员赵景贤正在竭力防守,于心不忍,便带兵过去增援。部队从石埭在太平军占领区转战五百里,赶到距湖口二十里的虹星桥。杨辅清的主力赶到,将湘军重重包围。萧翰庆率部力战,因战马摔倒,死在乱军之中。部将李楚才突围进入湖州,与赵景贤一起,收集三千多名散兵,湖州兵力稍为增强。
  这时太平军已包围湖州五座城门,赵景贤率队开北门出战,血战几昼夜,斩杀众多太平军。杨辅清下令撤围。清廷下旨,将赵景贤以道员记名简用。
  一个月后,赵景贤听说张玉良率部攻打嘉兴,便出兵南浔,进攻吴江的平望镇,攻破太平军的十几座壁垒,驻扎防守。他还想立刻攻克苏州,立下不世之功。但是,陈玉成所部忽然从太湖向湖州推进,赵景贤连忙回兵救援,被陈玉成部击溃。太平军夺回平望,进攻南浔镇。赵景贤召集民兵,将陈玉成部击退。
  曾国藩这时急需人才,想起了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于6月29日上奏,请调这位干才,由他差遣。
  曾国藩在奏本还说,自古以来,要镇压长江以南的造反军队,必须占据长江上游,取得高屋建瓴的形势。自从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金陵,向荣与和春都是从东面进攻,本意是打算屏蔽江苏和浙江,可是屡次进攻,屡次受挫,至今仍未能攻克金陵,反而失去了苏州和常州。原因并不在于兵力单薄,而是没有占据有利的形势。
  现在,清廷要收复苏州和常州,江南的部队要从浙江北进,江北的部队必须从金陵南下。而要收复金陵,则必须先攻克长江北岸的安庆与和州,以及长江南岸的池州和芜湖,才能得到以上制下的形势。
  曾国藩说,他所部的一万多人,已经逼近安庆城下,如果撤走,那么各路防御部队都会后退,军气就会衰颓,而太平军的气势就旺盛起来。那时不但湖北边界难以保住,就连安徽北部袁甲三和翁同书的各路部队,也会觉得孤立无援。因此,围攻安庆的这支部队,目前关系到淮南的全局,将来就是攻克金陵的根本。所以他认为万万不能撤走。
  他说,他奉命暂时统辖两江,必须驻扎在长江南岸,以巩固江苏的人心,声援徽州和宁国。他打算在长江南岸分兵三路:一路从池州进攻芜湖,与杨载福和彭玉麟的水师相连结;一路从祁门向旌德和太湖推进,进图溧阳,与张芾和周天受等人的部队相连结;一路分别防守广信、玉山以至衢州,与张玉良和王有龄等人的部队相连结。
  曾国藩说,他函商官文和胡林翼,先带一万人起程,一面派军官回湖南招募勇丁,要到8月份才能到齐,9月份才能出兵。从前在金陵周边的清军大营,以苏州和常州为根本,粮饷军械,源源接济。现在从安徽南部进兵,应以江西为根本。他在6月和7月两个月里,会竭尽全力办理江西、湖北和湖南的防务,等到兵勇陆续到齐,部署逐步完善以后,就会尽力与太平军作战。巩固三省的防务靠着这一点,收复安徽三吴也是靠着这一点。
  曾国藩说,现在太平军的气势刚刚兴旺,人心大震,所以只求立足坚定,而不论造反者的气氛如何扩张。
  文宗览奏,欣然接受他的看法。
  184
  左宗棠得到清廷豁免之后,回到长沙,与夫人周诒端商议,离开是非不断的官场,回到湘阴柳庄终老。但是,形势的发展比他预料还要快。他回家不到十天,就听到两个重要消息。
  第一,文宗任命他为四品京卿,到曾国藩的湘军大营襄办军务。这意味着左宗棠人生中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他不再是某位高官私人聘请的师爷,而是一个四品京官,由朝廷委派,堂堂正正地到湘军统帅部任职,解决了编制和待遇问题。
  第二个消息就是清廷对曾国藩的任命。这意味着曾国藩这个湘军大帅的人生,也发生了一个飞跃,第一次成为朝廷的封疆大吏,一下子就总揽了安徽、江苏和江西的军政大事。左宗棠知道,只要他跟着曾国藩作战,只要曾国藩愿意提携他,他从此也可以扶摇直上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860年,咸丰十年(13)
人一顺了,利好消息就排着队来。曾国藩给左宗棠发来公文,同时知会湖南巡抚,要求左宗棠迅速招募训练一支五到六千人的军队,尽快赶到安徽南部,参与对太平军的作战。
  左宗棠放弃了终老田园的念头,广泛联络湖南的湘军宿将,如张运兰、王开化和陈士杰等人,请他们或者出山,或者出力,或者为他推荐良将健卒。他知道,这些人身经百战,都是可靠的干才,若能让他们为自己带兵,胜算就大多了。他恳请亲家王开化为他统领一支部队,用半年时间来带他这个徒弟,等到他“略谙打仗路数”,“即以安车送先生归里”,决不会找借口“作无益之纠缠”。
  但是,尽管如此,左宗棠仍然是左宗棠,他做事不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