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方面,林徽因还必须得指出,不管“中国建筑”是一种多么稳定“泰然”的体系,它终究是有历史演变的。前面提到,梁启超认为“非历史的人种”是没有“进化”希望的,只能被其他“有历史的人种”排挤。梁思成和林徽因显然认为建筑也是如此。而西方学者如福格森、弗莱彻尔等不光无视中国建筑内在的结构理性,还否认它有历史的演变过程—梁思成和林徽因要展开的历史研究不正是要驳斥这种“非历史性”的“浮躁轻率的结论”吗?37那么,究竟如何定位中国建筑体系的演变历史呢?林的想法是,这种范式自身有一个有机生长—衰落的过程,建筑史家们要研究的就是这过程。如果说,前面提到的梁思成的生物体隐喻尚不清楚源于何处,从林徽因的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断定,一定是受到了温克尔曼的“起源—发展—变化—衰亡”循环周期理论的影响:
大凡一派美术都分有创造,试验,成熟,抄袭,繁衍,堕落,诸期,建筑也是一样。初期作品创造力特强,含有试验性。至试验成功,成绩满意,达尽善尽美程度,则进到完全成熟期。成熟之后,必有相当时期因承相袭,不敢,也不能,逾越已有的则例;这期常常是发生订定则例章程的时候。再来便是在琐节上增繁加富,以避免单调,冀求变换,这便是美术活动越出目标时。这时期始而繁衍,继则堕落,失掉原始骨干精神,变成无意义的形式。堕落之后,继起的新样便是第二潮流的革命元勋。第二潮流有鉴于以往作品的优劣,再研究探讨第一代的精华所在,便是考据学问之所以产生。
第11节:
中国建筑的经过,用我们现有的,极有限的材料作参考,已经可以略略看出各时期的起落兴衰。我们现在也已走到应作考察研究的时代了。在这有限的各朝代建筑遗物里,很可以观察,探讨其结构和式样的特征,来标证那时代建筑的精神和技艺,是兴废还是优劣。38
显然,林徽因不像傅斯年那样认为“史学就是史料学”,而是坚持史学家在遗物里不光“探讨其结构和式样的特征”,还要做审美和价值判断—“标证那时代建筑的精神和技艺,是兴废还是优劣”。这是为什么呢?林从事的建筑史有极强的目的性:为的是通过“研究探讨第一代的精华所在”,促成产生“新样”,使之成为“第二潮流的革命元勋”。林文在结尾部分更清楚地表明目的:ノ米ノ花ノ书ノ库ノ ;http://__
现在我们方在起始研究,将来若能将中国建筑的源流变化悉数考察无遗,那时优劣诸点,极明瞭的陈列出来,当更可以慎重讨论,作将来中国建筑趋途的指导。39
我们还必须追问的是,是什么使得1932年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刚刚展开中国建筑史研究时,就如此确信或期待,他们的研究成果就真的能促使中国建筑传统在现代的复兴?光靠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显然是不够的,他们其实还抓住了一条非常具体的线索。而这就可以直接解释为什么梁思成和林徽因要以“结构理性主义”为中心建立起“中国建筑”的范式。为明确表达,我把它总结为这样一个“梁林猜想”三段论:
1.中国建筑中典型的木框架结构,在原理上是与西方哥特式建筑相通的;
2.既然西方哥特式建筑,经过18—19世纪西方建筑史家的诠释和建筑师的探索,利用铸铁、钢和钢筋混凝土等新材料,实现了向现代框架结构的转化,催生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
3.那么,中国木结构是不是也同样有向中国现代建筑转化的潜力?
林徽因文章的结尾,无比清晰地表述了这个想法,而这将成为他们以后建筑史研究的中心支柱:
关于中国建筑之将来,更有特别可注意的一点:我们架构制的原则适巧和现代“洋灰铁筋架”或“钢架”建筑同一道理;以立柱横梁牵制成架为基本。现代欧洲建筑为现代生活所驱,已断然取革命态度,尽量利用近代科学材料,另具方法形式,而迎合近代生活之需要。若工厂,学校,医院,及其他公共建筑等为需要日光便利,已不能仿取古典派之垒砌制,致多墙壁而少窗牖。中国架构制既与现代方法恰巧同一原则,将来只需变更建筑材料,主要结构部分则均可不有过激变动,而同时因材料之可能,更作新的发展,必有极满意的新建筑产生。40
要全面分析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这个三段论,我们还必须跳到他们思想源泉的另外一头,仔细梳理欧洲18—19世纪“历史主义”史观和“结构理性主义”建筑理论对他们的影响—我将在本书其他篇章中探讨—现在我们只需要明了的是,虽然梁、林与傅斯年一样重视实物史料,但他们治史的走向几乎与傅斯年完全相反。傅反复强调“史学就是史料学”,反对用史观“疏通”史料。而梁、林的建筑史研究立场和方法,从一开始就为他们的史观和目的所主导。他们不光是泛泛地为了“再造文明”,而去“整理国故”。而是更进一步,将他们关于“再造什么样的文明”的一些假定,反推回去,深刻地决定了他们“整理国故”的方法和策略。
第12节: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他们如何评判中国建筑的“兴废还是优劣”了。这就是所谓的“结构理性主义”标准:当结构与审美高度统一时就是优,当审美装饰性压倒结构性表达时就是劣。而在这个评判体系中,对斗栱的评判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审查中国建筑各时期的“起落兴衰”的最关键、有效的手段:
斗栱的演化,每是技巧上的进步,但是后代斗栱(约略从宋元以后),便变化到非常复杂,在结构上已有过当的部分不过当复杂的斗栱,的确是柱与檐之间最恰当的关节,集中横展的屋檐重量,到垂直的立柱上面,同时变成檐下一种点缀,可作结构本身变成装饰部分的最好条例。可惜后代的建筑多减轻斗栱的结构上重要,使之几乎纯为奢侈的装饰品,令中国建筑失却一个优越的中坚要素。417米7花7书7库7 ;www。7mihua。com
《汇刊》同一期发表的梁思成的《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在谈到斗栱时更直截了当:“斗栱发达史,就可以说是中国建筑史。”根据他当时看到的关于汉石阙、北魏北齐至隋唐石窟、唐代砖塔遗物和敦煌壁画、宋《营造法式》,以及明清建筑遗物等资料,已基本构筑出一个斗栱“由简至繁”的历史发展脉络:早期的比较简单,唐宋的斗栱“复杂”“成熟”,符合结构真实性,而明清的斗栱追求装饰性,致使很多构件失去“结构的价值”。在这个脉络中,他认为唐代建筑理应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当时却没有足够的实物史料加以证明。他说“唐代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是黄金时代”,但人们熟知唐代绘画、雕塑的成就,却对唐代建筑了解甚少。他甚至对在中国国土上还能否找到唐代遗构都不乐观,只能通过解读敦煌壁画,与日本保存完好的奈良法隆寺相比较,推想中国盛唐都城和建筑的成就,文字间充满神往和景仰。42
如果说林徽因论文的重大意义是理论性的—首次确立以“结构理性主义”读解中国建筑的原则—那么梁思成一文的重大意义是历史性的。在大致描绘中国建筑史演变的脉络时,梁思成实际上已经将三条思想线索强有力地扭结在一起,形成他们考察中国建筑史的中心线索:历史主义—温克尔曼式的“起源—发展—变化—衰亡”艺术发展周期;结构理性主义—由斗栱的“由简至繁”代表的中国建筑有机生长—衰落的历史;民族主义—晚清以来中国民族主义者们对中国文化命运兴衰的判断,即中国文化从上古起源,到盛唐达到高峰,在宋进入“醇和”之境,自明清开始衰落,这才导致晚清以来备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境地。而今只有努力“整理国故”,才可能“再造文明”,用林徽因的话就是促成“第二潮流的革命”。当这三条线索汇集在一起,梁、林及其营造学社同仁们以后十几年的建筑史研究就顺理成章了。
很自然地,对中国古建筑中的木结构,尤其是斗栱的研究成为他们开展田野调查和写调研报告的焦点。比如,1933年刘敦桢和梁思成合写的《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说:
我国建筑之结构原则,就今日已知者,自史后迄于最近,皆以大木架构为主体。大木手法之变迁,即为构成各时代特征之主要成分。故建筑物之时代判断,应以大木为标准,次辅以文献记录,及装修,雕刻,彩画,瓦饰等项,互相参证,然后结论庶不易失其正鹄。本文以阐明各建筑之结构为唯一目的,于梁架斗栱之叙述,不厌其繁复详尽,职是故也。43
第13节:
林徽因在1934年为梁思成出版的《清式营造则例》写的《绪论》,以更清晰、自信的语言,更严谨的行文结构和最新获得的史料,重组和强化了她两年前《特征》中的观点。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强调所有中国建筑单体都由三段式构成:台基+柱梁或木造部分+屋顶,木框架是最主要结构形式。她此时频繁将“中国建筑”与西方各大建筑体系相类比。她重申中国木构架与现代盛行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通,但这次她指出哥特式因为采用部分木框架和部分砖石拱券,不如中国木框架之“彻底纯净”。她还说中国自宋开始,将斗栱构件尺寸作为度量整个建筑的基本单位,这与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发展出的以希腊罗马柱式的柱径为基本单位的模数制极其类似,“所以这用斗栱的构架,实是中国建筑真髓所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