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武田执著于冲击信长阵地的时候,鹫之巢山的武田军阵地出现了一股浓烟,原本胜赖将部分兵力留在鹫之巢山监视长筱城,但信长却秘密派酒井忠次配合长筱城端了这个据点。这个据点的失陷是对武田军士气的又一次打击。
在设乐原,战役已经到了胶着阶段,疯狂的武田军硬是在崎岖狭窄的设乐原突破了两道拒马栅栏。这得益于马场信春、内藤昌丰等猛将的实力。虽然武田胜赖下达的是傻瓜命令,但这群虎将愣是把傻瓜命令给打出了效果,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马栅栏和铁炮已经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了,武田军和织田军混战在一起,双方拼的是士气和意志力,信长再次投入柴田胜家、羽柴秀吉、丹羽长秀三支队伍加入战团。山县昌景从侧翼杀入,被德川手下的本多忠胜发现,本多忠胜立刻指挥铁炮队将这名叱咤风云的猛将击毙。山县昌景的落马使武田军一阵惊愕,他们连日作战,加上数次疯狂自杀性的冲锋,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早已到了极限。猛将山县昌景的死则是给他们在精神上最后的一次重击,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武田军陷入崩溃,向凤来寺方向逃走。
在混战中,小幡信贞、真田昌辉、真田信纲等数十名武将倒在了设乐原。信长发起了追击行动,在途中,内藤昌丰阵亡。马场信春为掩护胜赖撤退,突入敌阵战死。
长筱合战的结果,对武田家而言是悲剧性的,尤其是山县昌景、内藤昌丰、马场信春三名重量级人物的阵亡,对武田家打击尤其巨大,武田家的人才储备力量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殆尽,从此一蹶不振。
有人认为,信长的胜利是由于创造性地发明了“三段击”和马栅栏相结合的战术。这其实只是一个原因。“三段击”并不稀奇,在中国和欧洲,这个战术已经不再新鲜。信长的胜,还是胜在战术上,胜在对地形、对兵种配合和战术的有效应用。而胜赖一开始强攻坚城,糜师费时,然后强行决战,又避己所长,扬敌之短,轻率冲锋,战术单纯而弱智。他的指挥失误实在是武田军在长筱合战中一败涂地的根本原因。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本能寺之章(1)
一、平安乐土
长筱合战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之战,标志着昔日给信长造成大麻烦的信长包围网至此完全瓦解,信长彻底摆脱了元龟年间的劫难。在这场疯狂的斗争中,这位战国的风云儿突破了重重敌人的围困,从血泊中站了出来,昂然挺立在时代的最前位。
长筱以后摆在信长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越前一向一揆。天正二年(1574)正月,昔日朝仓的领地越前国发生了一向一揆。其主要原因在于越前国的前波吉继在领地内横征暴敛,搞得*人怨,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朝仓氏家臣富田长繁乘机勾结了北方的加贺本愿寺,两大势力一拍即合,在正月十九日发动叛乱,攻克一乘谷城,前波吉继战败身亡,监守越前的明智光秀等人率领残败军队仓促退出越前。
占领越前的富田长繁因为在越前国铲除异己而引起新一轮不满,同时,信长忙于长筱之战,无暇分心,就默认富田的越前领主地位。富田昔日的盟友加贺本愿寺可不想对信长俯首听命,他们再次起事,攻杀富田长繁,越前国成为一向宗的天下。
天正三年(1575)八月,完成长筱合战以后的信长于盛夏出兵,织田军的柴田胜家、明智光秀、丹羽长秀、羽柴秀吉等倾巢而出,杀气腾腾地扑向越前。信长深知一向一揆的麻烦,在剿灭长岛一向一揆的时候,由于信长伪为许降而又背信杀戮,导致无数一向宗信徒疯狂地向信长本阵做自杀性冲锋,信长一门损失惨重,他的庶兄织田信广、弟弟津田秀成、叔父津田信次等人尽数阵亡,这场屠杀不但使长岛本愿寺毁于一旦,也让信长对一向一揆的威力刻骨铭心。这一次,他重拳出击,倾尽全力,甚至出动了比长筱更为庞大的军队。
因为本身在兵力上的优势,织田军在这场剿灭战中相对顺利。八月十五日夜,织田军趁夜发动突袭,越前国一片大火,羽柴秀吉和明智光秀一马当先,歼敌2000余。十六日,信长突进敦贺,二十三日进入一乘谷,完全控制越前国,一向一揆势力溃散。加贺本愿寺的坊官下间筑后守赖照和下间和泉守赖俊等越前一向一揆组织者全部被牵出斩首,同时对越前国进行了一次完全的大清洗,从肉体上彻底铲除一向宗信徒。
剿灭越前一向一揆后,信长重新安排了越前国的领土,将柴田胜家任命为越前北ノ庄城主,领越前国八郡,同时任命佐佐成政、前田利家和不破光治分领府中地区,这一分封不但稳定了北陆的局势,能有效防止越后上杉家可能的入侵,而且还奠定了安土桃山时代越前加贺地区的势力范围。信长制定了越前国领主的法规,对领主的权力做出种种限制,使越前分封完全有别于室町时代的那种一盘散沙式的大名领主制。
越前一向一揆的平定,使天下真正进入了相对安定的时代。天正三年(1575)十一月,信长将家督位让给长男织田信忠,在此前,信长接受了朝廷大纳言的职务,日本新秩序的建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为了体现这种新秩序,信长将原本织田家核心的象征岐阜城正式转让给家督信忠,同时于天正四年(1576)元月责成丹羽长秀修筑新城作为居所。
安土城取“平安乐土”之意,位于风光秀丽的琵琶湖畔,城依安土山而建,居高临下,极其壮观,安土城的天守阁称为“天主阁”,而仅仅这一天守阁就高达七层。第一层放置粮草为仓库,第二层有204根柱子支撑,墙壁上包着华美的金箔;第三、四层则分别有146根和93根柱子,二、三、四层分别绘满了花鸟和人物;第五层为三角形;第六层则由信长亲自设计,外柱红漆,内柱包金;第七层则金碧辉煌。据说整个城堡的绘画出自日本绘画名家狩野永德之手。安土城虽然现在只剩遗迹,但仍然可以看出当年那气魄辉煌的气势,可以说是日本史上前无古人的建筑巨作。
本能寺之章(2)
安土筑城是一个新时代的象征,这个时代被日本史学家称为“安土桃山时代”,它的开始是以室町幕府的灭亡为标志,而安土城,作为信长称霸天下的标志物则成为这个时代最辉煌的象征。
当然,安土城的修筑,并不意味着“平安乐土”的真正来临,日本乱世距离结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天正四年(1576),正当安土城在琵琶湖畔破土动工的时候,信长又开始了西向的征程。
二、西进!西进!
天正四年(1576)四月十四日,正当安土城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大兴土木的时候,信长又派军西向进攻石山本愿寺。历来凡是宗教发动起来的武装,都具有非同一般的力量。在东方,光是中国,从陈胜、张角发明这一套开始,孙恩、方腊、韩山童、洪秀全,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在西方,且不说十字军的疯狂,光捷克出了一个胡司,就足让一大群武装到牙齿的封建领主头痛上好一阵。而在日本,本愿寺应该是最好的例子了。
荒木村重、细川藤孝、明智光秀和原田直政在天正四年(1576)四月的这场攻击以败绩而告终。本愿寺的和尚们用数千门铁炮好好伺候了一下不可一世的信长大军,把四名统帅之一的原田直政直接打死。原田直政是信长的亲信卫队赤母衣众的一员,他的死把信长气得暴跳如雷,他立刻抄起家伙亲自来找本愿寺算账。
五月五日,信长亲自出马,分兵三段,以老将佐久间盛政、枭雄松永久秀和细川藤孝为先锋,猛将泷川一益、羽柴秀吉、丹羽长秀等作为后继部队,信长亲统亲兵“御马”压阵。信长亲自带队果然很能激励士气,一群猛将对着本愿寺的和尚们一阵穷追猛打,突破本愿寺的外围防线,把大坂地区包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中国古代有个很著名的典故,叫“唇亡齿寒”,春秋时的晋国故意向小国虞国借道去打虢国,虞国的大夫宫之奇说:“我们两个小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的关系,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了。现在晋国去侵略虢国,怎么可以借道给他呢?”本愿寺对中国地区(日本把本州岛西部今广岛、冈山、山口、岛根、鸟取数县的地区称为中国地区)的大名们来说,可以看做是“唇”,一旦本愿寺消失,中国地区的大名就将直接面对信长的威胁,这是值得他们慎重考虑的问题。中国地区的毛利家很快就考虑完了,他们决定支持本愿寺,七月十五日,毛利在濑户内海水贼众来岛的支持下,派出大约七八百艘巨型大船从水路支援石山本愿寺,本愿寺发动陆上攻势配合毛利水军的行动。拥有巨型船只和水贼众支持的毛利水军在海上如鱼得水,操着小舟小桨的织田水军只有三百来艘船只应战,在木津川口惨败而归,几乎寸板不回。
木津川口的惨败对信长打击很大,他第一次认识到了水军的重要性。于是他暂时延缓了对本愿寺的侵攻。同时要求臣服于己的九鬼嘉隆秘密研制新型武器,这种武器就是著名的铁甲船。天正五年(1577)正月,信长出兵转向杂贺,杂贺众以使用铁炮出名,他们在以往的战争中,给信长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干掉杂贺众,本愿寺的实力将大大削弱。在这场战役中,信长用武力做后盾,又打又拉,加上杂贺根来众的秘密投诚,对杂贺众进行了分化瓦解。到三月下旬,杂贺那群黑社会分子的主要领导人:土桥平次、铃木孙一、冈崎三郎大夫、松田源三大夫、冈本兵大夫、岛本左卫门大夫、栗本二郎大夫全送上了誓书,他们按黑社会规矩和信长订下了盟约,宣布效忠信长,立约为信。杂贺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本能寺之章(3)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信长为西方的问题紧锣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