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之章(3)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信长为西方的问题紧锣密鼓地准备的时候,北国又扑来了一阵冷空气。这股冷空气非常诡异,它只会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来制造麻烦,在冬天积雪的时候,他就销声匿迹了。冷空气的名字叫 “越后之龙”上杉谦信。
信长收到了天正五年(1577)北方第一号冷空气“越后之龙”的活动报告后,立刻派出豪华阵容“抗寒救灾”:柴田胜家、泷川一益、丹羽长秀、羽柴秀吉。这群如狼似虎的家伙集体出动,可以说是“最高待遇”,表现了信长对上杉的重视。事实上,上杉谦信确实不是好惹的,不过他冬天下雪的时候,出于客观原因(大雪封路),就必须闪人回春日山城过冬,所以,信长只需要把他限制在北路的能登国一带,撑到冬天就万事大吉。
然而,在大敌当前的时候,“猴子”羽柴秀吉竟然和“猪武士”柴田胜家闹了一场“猴猪大战”,两人为战略问题大吵一架,埋下了未来两人兵戎相见的种子。在吵架过后,猴子一个人脱离大部队,带着手下回到北近江,闹起了别扭。信长大怒,命令猴子停职反省。
如果没有下面的事情,没准日本的历史都会改写。猴子在犯错误的时候,竟然有个人跳出来救了他。要知道,以信长暴躁的脾气,对猴子如何处理还是个未知数,可偏偏这个时候,这位福星给猴子一个机会去证明他还有使用价值,也能立功赎罪。而且这个人跳出来的时机是如此恰到好处,又是如此不合时宜。这不能不让许多阴谋论者怀疑猴子和这家伙背地里有一腿。山冈庄八先生在他的名著《丰臣秀吉》里干脆就直接把猴子和这个人写成了策划这一戏剧性事件的导演和同谋。
这个人就是松永久秀。他偏偏在这个时候又跳出来谋反,说他恰到好处,是因为猴子正好在反省,松永一反,信长立刻就让猴子停止反省,戴罪立功。说他不合时宜,是因为他选择这个时候谋反实在太奇怪,根本看不出谋反的目的何在,成功的希望也是微乎其微。如果说是配合上杉吧,上杉谦信的习惯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配合上杉根本捞不到什么好处,这家伙可是冬天要回家的主,上洛这个野心好像没有。说是要自立一帜吧,撑死了也不过就是个信贵山城城主,和在信长手下有什么区别?!所以那群阴谋论者就认为这是猴子和枭雄演戏,猴子故意吵架,脱离柴田的领导,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而松永则用性命赌上,帮助猴子解决和柴田闹翻以后的一系列问题。
如果松永真是拉猴子一把,那他这次的代价可就大了。八月十七日,松永举起反旗,信长立刻把他作为人质的两个孩子押去砍了脑袋。同时,织田信忠带领细川藤孝、明智光秀、筒井顺庆等近畿一带大名火速平叛。十月一日,在细川家的奋战努力下,织田军很快攻克了松永的片冈城,羽柴秀吉也赶到战场,完成了对信贵山城的合围。
十月十日,信贵山城在织田军的攻击下陷落,松永久秀自杀身亡。
松永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织田信长剜去了腹心中的一个烂疮。松永败亡以后,北国的战事也渐渐平息。九月,救援能登七尾城的柴田胜家在手取川和上杉谦信对阵,展开了织田和上杉之间的第一场大规模的直接交手。上杉谦信取得了能登国的守护畠山家的支持,畠山家在重臣游佐续光的操纵下,完全投靠了越后,柴田胜家被迫退出能登国,将之让给上杉。织田军的仓皇撤退造成了一定损失,但胜负未分。而恰恰是这个时候,冬天来临了,这位特立独行的“越后之龙”立刻闪人回春日山城过冬。从此再也没有出来——他在次年春天死在了春日山城。北方的隐患消除。
本能寺之章(4)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向着有利信长的一面发展。西线本愿寺的战事在沉寂了一年以后,于天正六年(1578)又一次爆发了。
三、铁甲船出闸
天正五年(1577)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松永久秀葬身火海以后,羽柴秀吉率竹中半兵卫重治、小寺官兵卫孝高(即黑田孝高)等名将西进。他们面对的敌人非同一般,中国霸主毛利家自从毛利元就去世以后,由毛利辉元领导,而他的两位辅佐者却是赫赫有名:小早川隆景和吉川元春。这两位可以说是继承了毛利元就的全部优秀血统,毛利家因此而成为中国地区的统治者。羽柴大军的中国地区攻略,其主要敌人就是毛利家。
羽柴秀吉的初步成果还是非常不俗的,他很快越过熊见川,连克上月城和福冈野城,扶植了毛利家的死敌尼子家,尼子家的忠臣,著名的山中鹿介也重出江湖,进入上月城辅佐尼子家的遗孤尼子胜久。播磨、但马两国完全落入信长之手。
从初步成果来看似乎不错。所以,信长在天正六年(1578)开春的时候心情也很好,还组织了一场大茶会,帐下的将领从近畿、尾张、美浓、近江、伊势等地纷纷赶来参加新春茶会,宾主尽欢而散。欢乐过后,痛苦的事情也随之而来,羽柴秀吉经营了两个月的西国大局在新年伊始就陷入了危机之中。
事情的起源还是在于两个人的叛乱,在此前已经发生了矶野员昌出奔事件,矶野员昌是浅井的家臣,曾经给信长造成了很大麻烦,而在浅井灭亡以后,矶野就投降了信长。降臣的心理状况是非常复杂的,他时刻担心信长算旧账,天正六年(1578)二月,矶野员昌突然出奔,从此音讯全无。《信长公记》中对于他出奔的原因只记载了一句:“违背上意”。具体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从这句话看来,实际上也是矶野得罪了信长,他深刻知道信长暴躁的脾气,加上自己的降臣身份,所以仓皇避祸出逃。这个事情可以从侧面看出信长的性格使家臣普遍有种畏惧的心理。天正六年(1578)二月,播磨国的别所长治突然举起了反旗,别所氏所在的三木城顿时成为信长和以毛利为代表的中国地区大名争夺的焦点。毛利辉元和宇喜多直家、小早川隆景、吉川元春对三木城叛乱立刻做出反应,三万大军立刻东向包围了尼子家的上月城。羽柴秀吉想要援助上月城,却又要防备三木城的别所长治捣乱,只好求助于信长。
此时的信长对叛乱的容忍度已经大不如前,在他年轻的时候,他能饶恕反对他的柴田胜家,他也能一次又一次容忍松永久秀。但一个人,经历了弟弟、小舅子、亲信等人的叛乱以后,很难想象他的心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剩下多少信任度。在天正五年(1577)以后,信长对叛乱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一次比一次更坚决,这也加深了家臣的恐惧感。
四月,以织田信忠为首的织田大军倾巢而出,织田信雄、织田信孝、泷川一益、明智光秀等悉数上阵,眼看一场织田VS毛利的空前大对决就要展开,老天爷却跳出来捣乱,五月十一日,一场大雨使畿内的河流统统暴涨,掀起了一场大洪水,把一场战略决战的好戏给彻底搅黄。信长只能望洋兴叹。
俗话说:“兵贵神速”,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拖到了六月,对信长一方来说,麻烦就大了,织田军在六月才刚刚突入播磨等国,重重包围神吉城,到七月,靠丹羽长秀的“土龙攻”地道战术才把这种弹丸小城拿下,进而包围三木城。但拖的时间太长了,尼子家的上月城已经被毛利所攻克,尼子家彻底灭亡。尼子家上月城的陷落使羽柴秀吉在天正五年(1577)最后两个月中的努力几乎全部化为泡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本能寺之章(5)
更麻烦的事情在后面,天正六年(1578)十月,摄津守护荒木村重突然也举起了反旗。荒木村重也是一名降臣,和明智光秀有着姻亲关系。他靠自己的能力获得了摄津守护,在中国地区攻略中,成为羽柴秀吉的同事。他的反叛使中国地区攻略计划进一步陷入了泥潭。荒木的反叛使信长暴跳如雷。信长的手下人立刻展开活动,一方面希望解决困局,另一方面也希望保留荒木的性命。羽柴秀吉派出黑田孝高前往劝说荒木村重,明智光秀也建议信长在保留荒木性命的前提下允许其悔过投降。但荒木村重认为自己的有冈城坚固无比,加上毛利大军的支援,只胜不败,所以对他们的好意一概拒绝。荒木村重的顽固进一步激怒了暴躁的信长。十一月,信长派军平叛,荒木的手下、“切支丹大名”高山重友首先在天主教神甫的劝说下投降,有人带头吃螃蟹,荒木村重的摄津国立刻就土崩瓦解。有冈城几乎是瞬间就变成了孤城。十二月,信长大军包围了有冈城,荒木望眼欲穿的毛利援军想要到来援助看来已经是希望渺茫。
此时,信长决定以控制濑户内海的制海权为突破口。在木津川口惨败给训练有素的毛利水军以后,痛定思痛的信长意识到了要胜过毛利水军,彻底切断石山本愿寺的海上补给线,就必须在船只性能上有所创新。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著名的水贼九鬼嘉隆。
信长和九鬼嘉隆鉴于上一次海战中遭遇雨点般火矢和焙烙弹袭击导致败北的教训,同时吸收了以往战船和中国明朝船只的经验,在建造的船只外面包上了铁皮,内部则用密封舱设计,放上三门大炮和大量铁炮作为武器。同时,采用人力驱动的大轮子作为动力,去掉了多余的桅杆和风帆。新的船只庞大而又防火,足以令日本国内其他的船只相形见绌。铁甲船的设计是日本造船史上的一大突破。顺便提一下,韩国人吹嘘他们的龟船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甲战船,我看恐怕不确,光是日本的铁甲船恐怕就比壬辰卫国战争中龟船的出现就要早很长时间,值得注意的是:铁甲船的发明还是吸取了中国船只的经验。而在中国明朝的《日本考》中,对日本船只的制造水平是不屑一顾的。最早的铁甲船,恐怕在中国的宋元时期就已经出现雏形了。
天正六年(15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