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传奇英雄:杨度(上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近世传奇英雄:杨度(上卷)-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湘绮先生不但没有大魁天下,连个进士都没中。他自觉无颜见秋云,便绕道江宁回家。三年后再度进京路过郑州,他想见秋云姑娘,谁知她已死去一年多了。老妈子说,秋云骂你寡情,又恨自己命薄,是寻短见死的。先生伤心不已,来到姑娘墓前凭吊,集唐人诗句成挽联一副:竟夕起相思,秋草独寻人去后;他乡复行役,云山况是客中过。一个‘秋’字,一个‘云’字,将姑娘的名字不露痕迹地嵌了进去。”
  “浑然天成。”夏寿田赞道。
  “天衣无缝。”杨度也赞道。
  二人一齐笑道:“讲得好,比唐代崔护人面桃花的故事还动人。”
  曾广钧得意地说:“还有哩,想不想听?”
  

《杨度》第一章 名师访徒(12)
“快讲,快讲,今夜干脆不睡了。”杨度霍地从床上爬起,重新坐在桌子边,望着曾广钧专注地听。
  “那一年,湘绮先生应筠仙丈人之请,到广东巡抚衙门去做师爷。珠江边有一座南天酒楼,近日来了位广西歌女。那歌女二十来岁年纪,芳名叫莫六云,人长得很秀丽,只是皮肤黑黑的。人唤黑牡丹。那黑牡丹歌喉好,婉转清丽,甜润华美,低声如小泉暗流,高声如利箭穿云,把五羊城的歌迷们糊弄得如醉如痴,若癫若狂。每天一到傍晚,南天酒楼便座无虚席,晚来一步就只得站着听了。那些歌迷们就是站得两脚发麻,也心甘情愿。多少商贾巨富想纳黑牡丹为妾,官场上的人物心里也痒得难熬。内中有潮州、惠州、高州、肇庆、广州、韶州、琼州、廉州八个知府私下托人向黑牡丹表示这个意思。黑牡丹均置之不理。”
  “好个有志气的黑牡丹!”杨度又来神了。
  “湘绮先生当时一人离家做师爷,晚上本无处消遣,便在南天酒楼定了一个最靠近黑牡丹的座位,每天准时去听她的歌。听得久了,黑牡丹也和先生熟了。先生常到黑牡丹的住处去玩,给她填歌词,讲典故。一来二往,黑牡丹知先生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又从别人那里听到,这个三十来岁的潇洒师爷,竟是前两年被太后处死的肃顺的西席。又因奏折写得好,被咸丰爷特赐貂袍,成为京师有名的‘衣貂举人’。更难得的是,肃顺死后,这个年轻人用自己卖文的千两银子抚恤过去东家的孤子。黑牡丹对这个师爷又敬又爱,决定将终身托付与他。黑牡丹毕竟是个混迹于舞榭歌台的人,觉得嫁给一个穷文人,在姐妹群中不体面。 于是倾自己的全部积蓄,将羊城最大一家珠宝店里惟一一对名贵的宝石——猫眼绿换来,自己留一只,送一只给湘绮先生。这天,黑牡丹在南天酒楼,对着上千个歌迷宣布,她要择偶嫁人,做一个良家妇人了。一语未了,全场掌声如雷。一班轻薄子弟欢呼雀跃,狂叫乱喊,问她要什么条件。黑牡丹不慌不忙伸出三个指头来。”
  说到这里,曾广钧戛然停嘴了。夏寿田急道:“怎么啦,说下去呀,黑牡丹伸出三个指头,是不是有三个条件?”
  “太累了,睡觉吧,明天再说。”曾广钧也许真的困了,一连打了两个哈欠。
  “那不行,今夜不说出这三个条件,你就别想睡觉。我来给你赶瞌睡虫。”
  杨度边说边起身,用手在曾广钧的腋窝里乱戳,搔得曾广钧忙告饶,只得匆匆说完。
  “黑牡丹的第一个条件是:三十五岁以下的英俊后生。这个条件一出口,南天楼一片沸腾,掌声如暴风骤雨。青年汉子个个脸上红通通的,兴奋得热汗直流。黑牡丹接着又说出一个条件来:举人以上的功名出身。这下掌声大为稀落,绝大多数人泄了气。黑牡丹笑了起来,从衣袋里将那枚猫儿眼拿出,说,我这里有一颗左猫儿眼,谁符合上面两个条件,又能在三天之内将右猫儿眼给我配齐,我就嫁给谁。这第三个条件一说出,全场都哑了喉。识货的人都知道,一只猫儿眼少说也要值三千两银子,况且要在三天之内配对,更是难上加难。黑牡丹两天不上南天楼。到了第三天,她问有没有符合那三个条件的,请亮相。等了许久。不见人上台。这时湘绮先生不慌不忙地走上去,对着大家自我介绍:王辏г耍辏谭嵋颐凭偃恕K蛋眨谀档に哪强庞颐ǘ勰贸觥H×⒓淳袅耍嗣窍蛳壬独锤魇礁餮哪抗猓邢勰降模屑刀实模性奚偷模蟹吲摹:谀档ぷ吖矗炱鹣壬氖郑灾谌怂担馕幌壬俏业娜缫饫删褚棺詈蟾蠹页磺恍桓魑徽庑┠甑呐醭。魅掌鸾⒂吧搅郑胝馕幌壬岚倌曛谩U馐侨昵耙蛔涠阒莸奶卮笱尬拧S泻檬抡咦魇担焊鹨荒豢停逖虺恰R灿械乃担合嬷幸缓澹蒲拱嗣:罄矗谀档そ嵌悦ǘ郾渎簦壬谜獗是谠坪爬霞抑匦陆艘蛔舐シ浚廊唤邢骁猜ァ!
  

《杨度》第一章 名师访徒(13)
“又一个杜十娘!一个命好的杜十娘!”夏寿田击掌叫道。
  大家一齐笑起来,吹灯睡觉。
  一直睡到中午,三个游客才醒过来。盥洗完毕,演珠又摆出一桌好斋席。吃完饭,演珠说:“重伯学士光临,贫僧欢喜不尽,两位孝廉也都是饱学之士,难得有此良机。昨日寒寺送松林方丈回寺,贫僧吟了一首诗送给他。不知要不要得,请诸位方家雅正。”
  说着便把底稿拿出来。众人看时,那上面写的是一首古风:
  三年前见山人来,锡杖挑云到法台。
  参禅弟子环佛地,万松岭上天花坠。
  今日又见山人归,白云常护麦苗依。
  拈花童子合掌拜,水龙陆象齐下界。
  异哉山人之来随云来,山人之去随云去。
  要知山人真行藏,但看白云飞絮处。
  大家看后都说好。杨度说:“一片天籁蕴禅机,自是出自无牵无碍之手,功名场中是作不出这种诗来的。”
  演珠喜笑颜开,说:“阿弥陀佛,承各位硕才夸奖,贫僧今后作诗更有劲头了。今日幸会难再,请三位施主都留下墨宝,好为寒寺增光。”
  说罢不由大家分说,便命小沙弥拿来笔墨纸砚。演珠亲自摊开纸:“哪位先写?”
  曾广钧说:“这是碧云寺的寺规,违抗不得的。这次既是我带二位来的,我就先写吧!前几天与翰苑几个同寅游江亭,回家凑了一首七律,录出来请你们斧正。”
  大家看他写的是:
  节序惊人不可留,网丝檐角见牵牛。
  寒砧和笛同清响,玉露兼风作素秋。
  京洛酒痕消短褶,关河幽梦落渔钩。
  雄心绮思成双遣,拚得红香委暮流。
  演珠率先赞扬,杨、夏也说好。曾广钧说:“我是一个十足的俗人,只能写这样的诗。午贻能够作禅吟,今日写一首送演珠上人。”
  演珠忙说:“请夏施主施舍。”
  夏寿田笑道:“我哪里会作禅吟!重伯既把我逼上西天,只得胡乱作一篇了,还请上人莫笑话!”
  夏寿田凝神片刻,写道:
  青松###树,结庐两三人。各有随缘意,俱成自在身。
  渊明形赠影,临济主看宾。为问禅窠老,于中哪个亲?
  演珠合十说:“阿弥陀佛!夏施主慧根深厚,这诗真正地写得好!”
  曾广钧说:“晳子,看你的了!”
  杨度说:“昨日游西山途中,断断续续地凑了一篇四言古风,还来不及推敲,正要请各位帮忙修正。”
  大家看他先写诗题:西山篇,刺时也。接下去,龙飞凤舞地写着:
  木落高台,草虫悲鸣。心之忧矣,当欲语谁?
  白日西下,暮宿于野。我思河阳,怀忧用写。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念君之反,潸焉涕零。
  月白乌啼,其飞薄天。匪乌伊雉,亦息于山。
  借日执之,莫我能贤。如不执之,自坠于渊。
  鸡鸣始旦,宫门视饭。列戟在庐,鼓钟在殿。
  武骑彪彪,税于西苑。道之云阻,遏云能还。
  凡百君子,胡新胡旧。哀今之政,惄焉如疚。
  兰泽之风,芳于平林。野人作诵,以正帝心。
  式讹尔室,以斥孔壬。
  演珠读罢说:“这才真正是三百篇之遗风,诗之正宗,满篇忧国忧民之心,令贫僧敬佩。”
  曾广钧道:“晳子诗果然不同凡响,回去之后再抄一份给我,我要将它遍示翰苑衮衮诸公。”
  夏寿田也说:“幸而今天不是赛诗会,不然我们都输在晳子手下。”
  三人辞别演珠,走出碧云寺,再四处看看秋山野景,便下山回城了。一路上夏寿田心想:看不出来,晳子平时和大家一样说说笑笑,其实心中这份对国事的忧虑竟然如此沉甸!杨度很少再说话了,他的一颗心,经曾广钧的撩拨,早已飞向南国,飞到了那个曾经胸怀奇志而又风流不羁的一代名师身边!
  

《杨度》第一章 名师访徒(14)
四 王辏г瞬缓鲜币说木俣壕芫
  陆抚台,倒屣迎张铁匠
  号称“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群峰连绵,气势飞动,雄踞于洞庭湖之南。衡山山脉自南向北由七十二峰组成,最南者名曰回雁峰,所以古人赋诗:“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这回雁峰的名气,早在唐代即为世人所知。天才诗人王勃《 滕王阁序 》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使得历史的灰尘不能将它的盛名湮没。就在回雁峰下有一座城池,它因为在衡山之南,便依山命名,叫做衡阳。清代衡州府的府衙设在此,故人们都称它衡州府。衡州府有着两千年的悠久历史,素为湘南第一大镇。湘江从它的身边静静地流过,年年月月给它注以无穷的生命力,又为它不断洗刷去污垢尘痕,使古城得以生机勃勃,与时俱进。
  离城南四五里的江面上,有一个长四百余丈、宽三十余丈的小岛,当地百姓叫它东洲。东洲上有一座古老的建筑和一棵参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