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大道上行进时,有六位妇女从二楼窗户前伸出大清国的龙旗向游行队伍挥动着。这立即引起了总督的注意,他微笑着向她们点头示意,表示接受她们的礼遇。
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是你能从观看游行的观众中分辨出他们的身份来。在西区,从事海上事务的人居多,而在百老汇大街上主要是银行经纪人和商人,在中城以城里的纨绔子弟和酒店客人居多。形成对比的是,越到上城,观众的热情越低。据统计,大约有50万人观看了此次游行。
美国前国务卿和华商在华尔道夫饭店迎接
李鸿章从炮台公园到达华尔道夫饭店的情景与先前一样的隆重热烈。“圣路易斯”号邮轮抵达纽约以及李将从百老汇经过的消息很快传到那些想一睹清国政治家风采的人们那里。游行开始时,由骑兵开道,进入三十三街时遇到了许多民众。警察及时采取措施,通道才被疏通。
骑警队进入三十三街后,立即沿街道南侧排成一列担任警戒,跟随在马车队伍后面的美国第六骑兵旅的骑兵则直接进入第五大道靠饭店的一侧列队,他们身着佩有黄穗带的蓝制服,骑在装饰过的战马上。
在第五大道靠饭店的一侧有两面巨大的黄色清国旗帜在风中飘扬,其中一面呈三角形,旗上分别缀有一条绿色的龙和一条青色的龙。警察随处可见,他们表现得很称职。当载着总督、卢杰将军和助理国务卿诺克赫尔的马车从第五大道驶入三十三街时,从人群中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受到大清国驻美领事和纽约侨界的欢迎
大清国驻美领事已为总督在饭店举行招待会做出安排。来自六个公司的华商代表排成两路在专供总督一行使用的电梯口等候,他们像军队一样整齐地站着,面无表情地等待着尊贵的客人。
当第一辆马车到达饭店门口时,美国前国务卿约翰·W。佛斯特迎上前去,两人像老朋友一样亲切握手,并肩进入饭店。从前厅大堂到走廊,各处都挤满了饭店的客人。夫人们也跟着鼓掌欢迎清国总督。但所有这一切好像都未能感染总督,他环视左右衣着时髦的上流妇女,面容表情严肃。尤其当他穿过华商们夹道欢迎的队伍时,对他的同胞也没给什么好脸色。电梯缓缓而上,他被引进客房,格兰特上校已在那里迎候。
厨子多多、行李多多
紧随总督进来的是随侍人员,包括秘书和译员,然后是厨师。代表团带来了十几个厨师,厨师长是一位个头很高、年纪不详、表情木讷的男人,身穿晦暗的黑长袍,他的作派像是总督的下属官员。可能是因主子身居要职之故,他也不随便与饭店的人讲话,而且好像也看不出他有交流的愿望。他只是简单地环顾四周,显示出对周围环境很满意的样子,然后上楼,等候着主子的吩咐。
待代表团所有成员都进入客房后,施领事和组成迎宾团的六位华商公司代表才去拜望总督。他们在那里足足待了半小时,所有的人都穿着有马蹄袖的宽松长袍。
总督一行的行李、厨师的厨具和总督的专用座椅也很快到了。由于挤在三十三街上看热闹的人太多,行李车过不来,行李只好从第五大道的旁门抬进饭店。尽管守卫的军警已经撤离,无甚稀奇事可看,但在饭店周围的街边还是滞留了一大群人不愿离去。接见完当地侨界代表后,总督回房歇息。其他人也一样,只有厨师例外,他们正安装厨具并立即着手为总督准备晚餐。
新闻特稿:李鸿章访问纽约记(8)
总督就寝很早
昨晚当李总督准备进晚餐时,清国大厨走进华尔道夫饭店的厨房,他带了两名助手和许多厨具,还有很多从天津带来的奇特食物。厨师们准备着晚餐,并把做好的饭菜送进李的卧房。晚餐有燕窝汤、烤鸡、鱼翅和米饭,还有一杯淡葡萄酒。李的私人医生总建议他要少吃正餐。他在美国第一个晚上做的事使人感到怪异,这也使他的名声大增。
李总督大约7点钟开始用餐,8点钟刚过他就睡了。据说他总是早上6点钟便起床,昨晚也无人拜访,就是休息、吃饭、睡觉。
总督秘书林桐福昨晚向记者透露了有关总督的许多情况。他说,总督对美方的接待表示非常满意,他感觉到在美国受到了“热烈欢迎”,他为美利坚合众国的美丽、强盛和伟大深感欣慰。
曾为总督当过四年医生的乔治·马克博士非常和蔼、有礼貌,他从天津医学堂毕业,英语异常流利、准确。博士不相信巫术能治病,他学识渊博、医术超群。
克利夫兰总统乘“蓝宝石”号游艇来纽约会见
布查得港,8月28日。从詹姆斯·斯第尔曼公司包租的“蓝宝石”号游艇昨天中午12时45分载着克利夫兰总统驶往纽约。他将在艇上为清国总督李鸿章举行招待会,陪伴总统的是###官哈蒙和总统私人秘书弗尔伯。
总统一行在游艇上吃的午饭,他的整个旅程大约需要13小时。总统打算星期日返回格里加堡。
美国总统将在惠特尼的寓所接见李总督
坐落在第五大道五十七街一角的前国务卿威廉·C。惠特尼的漂亮住宅昨天准备就绪,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将在这里为清国总督李鸿章举行一个盛大的午宴,惠特尼先生也因此将住宅借给政府使用。
午宴会将在金碧辉煌的宴会厅举行。届时,总督与总统将并肩站在壁炉架旁。镀金的美国鹰饰国徽悬挂于壁炉之上,衬托着两面清国国旗。在此之上是星条旗。整个宴会厅周围和入口处都摆放了棕榈树盆栽。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装饰,因为这座房子内部本身的装饰已非常别致,任何临时多余的布置都将会破坏整个环境的和谐。
装饰宴会厅的棕榈树非常漂亮,它们大多是从清国引进的。在厅外的月形阳台上,还有两棵精致的清国棕榈树标本,在它们两旁是据称有千年寿命的澳大利亚紫萁树。
请柬是美国国务院专为接待国宾而特制的。午宴具有最正式的官方性质,而不能等同于普通的公务应酬。它与在华盛顿接待各国外交使节的规格完全一样。
总督此行没带棺材
当《纽约时报》记者昨晚针对李总督总带着棺材旅行的传闻发问时,李总督的发言人哈哈大笑。他说:“这是一个编造的故事。”其实总督根本没从清国带棺材来,他在俄国、德国和法国出访时也未带棺材。这位助手说:“你可否认有关棺材的整个故事,有关他所带行李的事倒可以说说。他带的行李不超过两打箱子。”
“总督的身体怎样?”
“很好,他已经74岁了,当然必须注意他在一个陌生国家的饮食。他的医生只允许他在一天之内吃一顿西餐。我们总是坚持让他吃清国饭,吃少量清式风味的饭。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只因他年事已高,必须格外小心才是。”
当他被问及:“你称的适量饮食对一位清国的政治家意味着什么呢?”
这位发言人说:“是指鱼翅、燕窝、烤鸡和米饭,这也是今晚总督所吃的。他每顿饭几乎都这么吃,他的生活极为简单。”
“他喝什么呢?”
“他只在饭后饮一点葡萄酒,是产于法国的红葡萄酒。”
他的姓氏和官衔
马克博士讲了一些有关李总督之称谓和官衔的有趣故事。他说,总督的真实姓名叫李鸿章,但因他的官衔而通常在报纸上被称为“李中堂”,意思是李总督(“中堂”意指宰相)。他补充说,清国人称他为“老先生”,意思是“尊敬的导师”之意。
新闻特稿:李鸿章访问纽约记(9)
博士的英文名叫乔治·马克,他的中文姓名叫梅盛清(译音,Mai Shen Chin),“梅”用清国其他地方方言来读可能是“马或莫”。在一些场合,他宁愿被叫做乔治·马克。
马克博士还谈到了在纽约的清国人。今天清国商人在迎候总督时,他告诉他们,如果需要的话,清国公使或领事会在礼仪方面给予他们指导或帮助。如果总督不与他们握手,这并不表明他无礼或故意轻视他们,这是因为清国官式礼仪不允许这样做。他们在总督面前下跪时,就很好地表达了他们的敬意。
总督的日程安排
马克博士还透露,李总督的日程已经敲定,从现在起到返回清国的安排都全部做好了。五天后他将赴华盛顿,中途在费城稍事停留。访问华盛顿后,他将去尼亚加拉大瀑布,然后访问加拿大的温哥华,再乘船赴日本的横滨。返回清国的官船将停泊在那里等他。他打算不迟于12月回到天津。
负责华尔道夫饭店活动安排的米尔斯上尉昨晚说,李总督今天的娱乐活动要等到克利夫兰总统来后才能敲定。总统可能上午来纽约。
在惠特尼寓所举行的午宴将于今天上午10点30分至12点钟举行。萨米勒上校将率领他的骑兵卫队于10点30分准时到达华尔道夫饭店迎候。他将负责护送总督的马车至惠特尼寓所,午宴结束后再返回饭店。
今晚将在饭店由前驻清外交使节为总督举行晚宴。他们之中有前国务卿约翰·W。佛斯特、助理国务卿诺克赫尔、乔治·F。斯马德和约翰·R。扬。出席者还有卢杰将军、麦尔斯、海军司令马修、约瑟夫·B。安琪尔、伊思特斯公使和财政部长约翰·G。卡莱尔。
昨晚从德尔蒙尼科处获悉,周二还将为欢迎总督举行晚宴。菜单正在准备,但将是正宗美式大餐,没有鱼翅和燕窝。
纽约侨界准备招待他们尊贵的同胞
那天穿着清式华丽长袍去美国航运公司码头迎接总督的纽约著名华商有李·B。诺克、李洲甫、罗烈丰、于仲金、冯洪和李柚(以上均为译音)。
当李·B。诺克被问及总督与商人们聊了些什么时,他说,总督问美国人对他们好不好。他们回答,清国人在这里受到很好的待遇。事实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了,他们与美国公民享受同等的法律保护,他们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