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政界往事系列:前清秘史(上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政界往事系列:前清秘史(上部)-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肯定不够精确的算法折算下来,这个价钱,大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大米卖到了160元人民币一斤。
  就这样,一向堪称富庶的辽东地区出现了“人相食”的景象。社会秩序混乱,偷盗风行于世,凶杀、抢劫也已见惯不怪。当时,有人建议皇太极采取严厉手段予以镇压。皇太极叹息道:“老百姓要饿死了,所以才偷才抢啊。”(王先谦《东华录》,天聪元年六月。)因此,他一再下令,不许使用暴力镇压,而是要推行民族和解政策。在我国数千年帝王制度下,如此明白事理的皇帝并不是特别多。
  皇太极采取的措施温和而又坚定。他派人丈量土地,把各处多出来的土地归公,不许再立庄田。然后,下令将原来编为一庄赐给一个牛录——备御的十三个汉族壮丁加上七头牛,改为八个壮丁加上两头牛。将其余多出来的壮丁编为民户,安置到那些丈量后多出来的土地上去,恢复了他们自由农民的身份。再然后,则是派遣汉族官员前去管理,减少了种族间的荼毒与仇恨(《清太宗实录》卷一)。
  与历史上匈奴、突厥等游牧部族国家一样,女真的后金汗国同样依靠战争和抢掠为其获得奴隶与财富的主要途径,这也是这些部族国家成不了气候的主要原因。历史记载显示,“后金国开国之初,俘掠的辽东之民,全部变成了满族的奴隶”一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实的(昭梿《啸亭杂录》)。而化奴为民、化解种族间的仇恨、逐步加大自由民的数量、减少编民为奴的人口,越来越严厉地限制满族人歧视、荼毒其他民族等等政策,可能是在皇太极继位之后就开始实行的。此后,在他执政的十七年间,其国政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若没有这一条,后金汗国想发展壮大,最后走进中原,可能就会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统一东北一样,没有那么容易。
  事实表明,皇太极的努力,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到他执政的中后期,史料中已经开始颂扬:“由是汉人安堵,咸颂乐土”——因为皇太极的这些政策,辽东汉人安居乐业,大家开始传颂这儿是一片乐土了。
  在选拔和使用汉族人才方面,皇太极做的就不是一般的好了。他的作为可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最优秀的帝王比肩。
  譬如范文程。范的先祖是北宋名臣范仲淹,曾经写下过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遂使一篇《岳阳楼记》成为千古绝唱。范文程的曾祖父高居大明兵部尚书之位,祖父和父亲在辽东为官,这才落籍当时的沈阳县。
  范文程是在抚顺战役后来到后金国的,可能是第一个既有大明官僚家世背景,又有学历背景,却投奔了努尔哈赤的汉族知识分子。这十分不容易。
  当时,在大明帝国君臣眼中,努尔哈赤是十恶不赦的叛逆,是跳梁小丑,是被捕获之后要凌迟处死、诛九族的贼酋。假如不是富有胆识魄力,真正具有远见卓识,并且看透了大明帝国的腐烂,从而彻底失望的话,很难想像这么一个读了一肚子诗书的人,竟然会去投了贼。卿本佳人,奈何做贼?这简直比一个沉鱼落雁、冰清玉洁的女孩儿,偏偏死心塌地地爱上了一个小流氓,还要令人惋惜,还要不可原谅,还要令人怒不可遏。何况这个烂仔还不是汉人,还是一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女真“奴虏”!
  范文程来投之后,据说努尔哈赤很高兴,当场对大家说:“他是名臣子孙,咱们要好好待他。”于是,一时间,诸王贝勒们竞相优待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令范文程着实混了一副好下水。可是,时间一长,这帮子刀头舔血,只有在马背和女人肚皮上才会感觉快乐的凶猛战士,包括努尔哈赤,可能觉得和这位名人之后在一起厮混,实在无聊乏味得很。于是,就把这位满腹经纶、不用出家门便知天下事的秀才安置在一个章京的位置上,一放就放了八年。章京这个官衔可大可小,一般小章京指的是那种文书类办事员,大体上相当于今天中央政府机构里科级主任科员或副处级调研员之类。搞得范文程在八年时间里,都好生无趣,相当寂寞,直到努尔哈赤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走向智慧之宫(5)
皇太极继位后,很快把范文程找到自己身边,让他参与了军国大政。
  据说,为表示尊重之意,不论人前人后,皇太极对范文程一律以“范章京”称之,每逢议事,若范文程不在场,皇太极必定会问“此事范章京知道否?”臣子的奏议若有不当之处,皇太极便会建议他:“何不去找范章京商量商量?”倘若奏事大臣回答“此事范章京已经同意了”的话,皇太极就会立即批准按照范章京同意的去做。有时,如果范文程生病,皇太极甚至会将一些事情延后,等范章京病好后再作裁决。后来,皇太极对于范文程的信任已经达到这种地步,凡是范文程起草的文件,他不再过目便予批准,他说:“我相信范章京不会出错。”就此,范文程成了真正的大章京。
  史书中记载了不少这一对君臣之间知音默契的事迹,的确十分动人。据说,皇太极时常将范文程召进宫中议事,这种议事经常长达几个时辰。我们知道,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也就是说,这一对君臣时常会在一起商讨事情达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有时,范文程深夜时分方才离开宫中,回到家里刚刚歇下,皇太极又派人来请范章京入宫议事。在我国历史上,皇帝若能白天正常工作,已属帝国臣民之万幸。君臣如此夙兴夜寐,除了皇太极的死对头崇祯皇帝之外,国家能够不兴旺发达的,倒是不太多见。
  有一次,皇太极为了犒劳范章京,让范文程陪自己吃饭,饭菜极为丰盛,有不少“殊方珍味”,可以理解成是很罕见的地方风味、土特产、山珍海味等等。范文程迟迟不动筷子。皇太极一看,立即下令将这桌子美味撤下去,火速送到范章京府上,赏赐给范文程的父亲和全家吃。范文程则向皇太极拜谢如仪。
  皇太极至矣尽矣。当年刘先主与诸葛孔明之间的际遇也不过如此啦。
  一般说来,但凡正派和有出息一点的中国读书人,一生中期盼的就是这种君臣之间的风云际会,头悬梁、锥刺骨,一生只为这一天。他们没有苏格拉底、柏拉图那样的哲学头脑,没有文艺复兴之后、启蒙运动以来的那种人文情怀,也没有“天下王侯千千万万,贝多芬只有我一个”那种人类觉醒后的气概。他们之中的那些最优秀分子,讲究的却也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讲究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讲究若以国士遇我则必以国士报之,讲究虽千万人吾往矣,讲究为酬答知己则生死以之……
  作为大清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汉人大学士,范文程对于皇太极、对于大清国,也算是呕心沥血、肝脑涂地了。从后金汗国到大清国到入主中原,当时中国历史的每一步重大发展,似乎都能看到这位范章京的影子。袁崇焕的死,具有极为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但最初的那个反间计,可能就是他帮皇太极出的坏主意。皇太极死后,范文程在历史发展极为关键的时刻,给多尔衮写了一封信。以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洞察力,为多尔衮指明了方向。平心而论,这封信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恐怕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如果没有这封信,那帮子满清贝勒、大人、老爷们可能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呢。
  在努尔哈赤的铁血政策下,太多辽东汉人沦为女真人的奴隶,读书人为了逃避屠杀,隐名埋姓,沦为奴仆。皇太极下令,以科举考试的名义,在这些奴隶中选拔富有学识的人。并严令不许任何王公亲贵阻拦他们手下的奴隶参加考试。结果,数百名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被充实进各级政府部门。其中,就包括了前清时代的名臣,如宁完我等人。
  发生在祖大寿身上的故事则应该算是另一类典型——
  与北宋末年出身于显赫的军人世家、自己也成为优秀军人的老种经略种师道一样,帝国著名将领祖大寿,则出身于大明晚期的祖氏家族。这也是一个显赫的军人世家,帝国优秀的高级将领中,好几位都是从这个家族中走出来的。那位当时威名赫赫、备受尊敬,后来名声又坏到了极点的吴三桂,也是祖大寿的外甥。
  

走向智慧之宫(6)
同样是一位优秀的军人,皇太极对祖大寿很欣赏,可能是惺惺相惜,也可能是为了做给其他祖氏家族的军人们看。
  大凌河保卫战中,祖大寿弹尽粮绝,不要说军马,全城军民连草根、树皮、皮甲都吃光了,木头、柴禾也烧光了,后来已经开始用死人骨头当柴,烧着吃老人和孩子了。为了保全追随自己的一万多军民,祖大寿硬着心肠杀死一位誓死不降的助手何可刚,投降了皇太极。然后,又欺骗皇太极,说是要回去招降自己的部下亲族,皇太极同意了。结果,祖大寿跑回明军防地锦州后,再无下文。十余年过去了,在松锦大会战中,祖大寿又一次弹尽粮绝,再一次落到皇太极手中,皇太极依然给予了这位虽然欺骗过自己、但确是一位好汉的败军之将以极高礼遇。
  当时,两次和祖大寿在一起的还有副将祖泽远。祖泽远面对皇太极,恐惧至极,因为他不但上次违背诺言,和祖大寿一起欺骗了皇太极,而且,在后来两军对阵时,还曾经专门将炮口对准了皇太极轰击。皇太极对于惶恐得要死的祖泽远表现得挺大度,说:“你明知道是我,还要对我开炮,的确是太对不起我,太过分了。不然,我也不会说你。我对人有什么看法,总是要在心里反复掂量,然后,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过去了就再也不存在心里。你年轻,以后好好干吧,就算是报答我了。”据说,祖泽远感动得泪流满面。(王先谦《东华录》,崇德七年五月。)
  这种事情,说说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