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知青史-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第一个回合/1
  一从头说起/1
  二动员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4
  三榜样的力量/10
  四一条可行的道路/18
  第二章
  向荒地进军/26
  一对苏联“共青团城”的向往/26
  二“北京庄”和“共青社”/31
  三随移民大潮迁往边疆的青年垦荒队员们/36
  四经验和教训/40
  第三章
  不平常的夏天/46
  一1957年的升学就业形势/46
  二城市中的待业青年/49
  三统筹兼顾的原则/53
  四社会的反响/59
  五改造的历程/67
  第四章
  一条崭新的就业道路/71
  一先行者/71
  二“摸着石头过河”/74
  三下乡以后/81
  四创办青年农场/87五回乡的知识青年们/89
  六“大跃进”前夕/90
  第五章
  难忘一九五八/96
  一把边疆建设成美丽的花园/97
  二各地垦殖场的知识青年/101
  三半工(农)半读,培育共产主义新人/104
  第六章
  大办农业大办粮食/117
  一城市精简人口/117
  二邢燕子,好榜样/122
  三城市知识青年的精简下乡/128
  四到国营农场去/133
  五江西共大与青年农业生产建设队/138
  六问题和特点/141
  第七章
  到农村去安家落户/144
  一15年的安置规划/144
  二决策出台前的探索/148
  三教训和经验/151
  四动员和安置模式的正式形成/155
  五从集体插队到“集体户”/164
  六为农村基层组织树立的典型/169
  第八章
  知青群体的形成/172
  一先进典型与先进知青代表会议/172
  二青春无悔/176
  三城市知识青年队伍的构成/181
  四“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190
  第九章
  走在与农民结合的道路上/199
  一谁改造谁?/199
  二靠什么来保护自己?/206三回乡知青的处境/216
  第十章
  这条路能够走到底吗?/225
  一“两种教育制度”/225
  二有了准备再下乡/233
  三当农民以后/238
  四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243
  五军垦战歌/251
  第十一章
  第一次返城风/255
  一余波/255
  二返城风潮/256
  三反对经济主义/265
  四“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271
  五返城风的平息/274
  六先驱者/278
  第十二章
  从红卫兵到知青/287
  一十七年的教育/287
  二真诚的探索者/295
  三从天安门起步/300
  四吹响上山下乡运动的号角/306
  五最初的实践/311
  六殊途同归/316
  附录/323
  再版后记/327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头说起(1)
第一章
  第一个回合
  20世纪50年代曾以热气腾腾、充满希望的时代形象留在一些过来人的记忆中,留在文人的笔下。但50年代有50年代的社会问题,50年代形成的模式几十年难以扭转,错误和偏差也影响了以后的几十年。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在50年代作为一项政策的出台,就是这样的大树结下的一个苦涩的果子。
  这项政策是从动员家在农村的中小学生回乡务农开始的。
  一从头说起
  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有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农业互助合作运动,都与知识青年的前途紧密相关;但关系最直接的,还是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教育制度。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方针。但工业的起飞却面临着一个尖锐的矛盾:落后的农业经济满足不了人民生活的需要,更适应不了工业发展的要求。1953和1954两年农业减产,明显地在拉工业的后腿,粮食的短缺已构成牵制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旧社会已经存在的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导致了来自贫困农村地区的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自发涌入城市,使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就业发生困难,终于使国家把注意力又一次转向了农村。
  这种情况对教育的发展也构成了影响。解放初的几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很快,至1953年底为止,与1949年相比较,全国小学增加了50%,小学生增加一倍多,中等学校增加了13%以上,中学生增加了近两倍。但这种势头维持时间并不长,问题很快就显示出来。
  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制度,以学习苏联为主,从一开始就存在几个问题: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没有摆对
  我们今天通常把教育与经济发展,比喻为母鸡和鸡蛋的关系,人人都懂得“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道理。这个道理,发达国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认识到了,而且不惜代价地付诸实行。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就是这样迅速地实现了经济起飞,并迈入了世界经济强国之列。可惜的是,当时的我国却不知道或不肯接受这个道理。在50年代,我们振振有词地向人民宣讲的,明显与这个大趋势背道而驰。我们强调说,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谈得上大办教育。
  刚刚站起来的人民急切地要求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虽然已经增加了很多,但他们认为还不够。他们呼吁国家办更多的学校,希望自己的子女得到比在旧社会更多的升学机会以便将来有更好的前途,而国家是这样回答他们的:
  情况是这样,要想满足今天所有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要求,不是添办几所或几十所学校的问题,而是要添办几千几万所学校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大量的干部,还需要很大的一笔钱。国家用钱是有个统一的预算的;要想教育经费大量增加,就必须把别的开支大量减少……把哪方面的预算大加缩减好呢?有人想到目前国家用在经济建设方面的钱最多,是不是把这笔钱先拿来发展教育呢?按着这个办法做,国家把主要的财力和人力,不拿去办工厂、开矿山,不去修铁路公路,也不去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而去开办学校。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要我们国家不要什么钢铁、石油和机器,少生产些大米、小麦和棉花。这就是要我们国家的工农业生产永远停留在落后的水平,要我们大家的物质生活永远没有什么改善。这就是要削弱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力量……我们若不首先去发展和巩固这个物质基础,而把主要力量拿来办教育,这就本末倒置了(竟将教育放在“末”的位置上——著者),说要满足人民的文化要求自然会落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从头说起(2)
经济建设经费不能挪用,国防事业费更挪用不得。因为那样削弱了我们的国防力量,就是放纵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大胆发动侵略战争。战争,我们缺乏防御力量的战争,意味着工厂、学校、城市、村庄大量的遭破坏,老年人、青壮年、妇女儿童大批地被屠杀,我们的学校就是办得再多些又有什么意义呢?
  挪用国家任何其他方面的预算来办学校,都会破坏国家的整个建设计划……这就是说,我们今天无法满足所有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要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无法满足,这种情况要一直存在下去,直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力量发展到可以满足这种要求的时候为止。《关于如何看待子女的前途问题向家长们进一言》,《中国青年》,1954年第14期。
  将教育经费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开支描述成这样一种不能相容的关系,未免有些绝对,事实上何至于此?就拿1956年亦即建国初期教育事业发展最快、最为“冒进”的一年来说,教育经费也不过占国家总支出的714%。这并不是很高的数字,但有些人已经认为太大了,不得了了。他们将此与行将垮台时的国民党政权相比,说在国民党教育发展最高年份的1946年,教育经费在国家总支出中连1%都不到。基于这种认识,经济发展一遇挫折,首先就紧缩教育经费,甚至将大批适龄儿童不能入学、十二三岁小学生不能升学的现象视为“正常”,这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失策。
  2不重视教育本身的规律
  延安时期群众化、大众化的教育模式,给了毛泽东以深刻的影响;而解放后从苏联接受下来的一套教育制度,又是以培养工业和科技方面的精英为目标的,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两套不同模式的同时采用,不能不在招生、教学等种种问题上发生冲突,而时而偏向这方,时而偏向那方的结果,就是教育所出现的不断的摇摆。或追求数量忽视质量,一味贪多求快,或强调通过统一化、标准化提高教学质量。而当后一种意见占上风的时候,不是增加教育投入以求提高水平,而是采取压缩的办法,以减少学生人数、放慢训练教师的速度为代价来进行“调整”,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的矛盾,从此便埋下了种子。以后的十余年,这一矛盾愈演愈烈,不仅在青年中间造成地位上的不平等,也导致了领导人之间严重的意见分歧。
  摇摆不定的直接后果,造成了解放后学校招生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当经济发展进入高潮时期,或普及教育的意见占据上风的时候,招生人数就迅速增加,甚至超过在校学生的人数;而当经济发展遇到问题需要整顿,或培养精英的意见占据优势的时候,招生人数又会急剧减少,1954年、1957年和1962年,就是最突出的几次低潮。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却几乎成了规律,而因此出现的“不公平”,正是造成青年和家长严重不满的原因,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3教育形式的单一化
  50年代的宣传媒介在谈到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问题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