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馈
农村大学生话农民看病难
看了《透视农民看病难》系列报道后,安徽大学学生高应华给本报发来邮件。他说:“看了你们的报道感触很深,我家在偏远的农村,农民看病也很难。主要是交通不方便,看一次病要走几十里山路。如果交通方便了,农民看病就会减少许多麻烦。期待你们的报道能引起高层的重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能得到很好解决。”
在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上学的学生刘叶说:“她有一个患乙肝的叔叔,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大的在上高中,最小的还在上小学。叔叔既要保持病情稳定,又要供三个孩子上学,生活非常拮据。叔叔和婶婶除了种好自家承包的地外,还要四处找活干。”刘叶感慨:“叔叔一年到头没休息过,他害怕自己有一天会倒下去,老婆和孩子没人管。所以许多农民为了省钱有病也不去治疗。”
“我们那儿;看病有两个问题:一是没钱;二是没医生。”湖北大学生李文说,“没医生,主要是没医术好的医生。好的医生都不会留在农村。生病了,村里人一般都到小诊所去看,要是得了大病,都坐几十公里的车去市医院。但是去市医院,最让人担心的就是药价了。医生大笔一挥,一场小感冒也得花近百元。要是需要住院、动手术什么的,没个万儿八千的根本回不了家。我伯父去年冬天动一次手术花了两万多元,把家里多年的积蓄都花光了。”
探讨篇:农村医疗改革让获嘉农民看病不再难
获嘉县医改前后部分资料对比
改制前改制后
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2所勉强生存
8所难以为继
4所已无法生存
农民看病难现象突出各乡镇医院旧貌换新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农民在家门口就可看病,达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医疗设施增长情况各乡镇卫生院设施陈陋,大多为危房,医疗设备老化。有158万平方米医疗用房,160台(件)医疗设备,350张床位,3辆救护车引入资金2070万元,新建医疗用房187万平方米,增长119%。增置千元以上医疗设备100多台(件)。新增急救车9辆,较改制前增63%。63张床位,增长80%
全县医院年业务收入465万元1066万元,较改制前增长130%
农民参保情况无人参保全县去年参保农民25万人,占农业人口的754%
农民满意率不太满意97%
儿童免疫接种率96%99%
儿童系统管理率80%83%
计划内孕产妇系统管进率78%81%
获嘉是河南省的农业大县,两年前,获嘉也和全国不少农村一样面临着农村卫生资源匮乏问题,乡镇卫生院因投入不足,各种设施陈旧,生存困难。而许多村级卫生所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因素,更是杂乱无序,给当地农民就医造成了困难,农民因病致贫、因医返贫现象较突出。看病难成了该县农民最头痛的事。大力推进农村医改,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重振乡镇卫生院,规范村级卫生所已成全县卫生事业的当务之急。
获嘉县针对每个乡镇卫生院的状况,以有利于保证当地农民群众就近获得医保,有利于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有利于乡镇卫生人员工资发放为出发点,坚持乡镇卫生院所有制性质不变,功能任务不变,管理职能不变的原则,分别以委托管理、能人领办、举债发展三种方式,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改革,全县形成了县级医院,乡镇医院,医生之间的竞争格局,打造了一些特色医院和特色门诊。
经过两年多的有力改革,获嘉县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焕发了勃勃生机。近3年间,全县乡镇卫生院通过多种渠道,共引进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濒临倒闭的黄堤镇、位庄乡、大辛庄乡卫生院注入资金后,一座座现代化的门诊大楼在废墟中拔地而起,还投巨资引进了200MAX光机、三导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彩超、C臂X光机、CT机等先进的诊疗设备。去年全县乡镇卫生院门诊量达20多万人次,年住院1万多人次,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农民就医,同时医院取得良好的发展,年业务收入较改制前增长了108%,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及当地农民的称赞。
2003年获嘉县被河南省确定为全省25个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截至2005年上半年,全县共有24万人次享受了新型合作医疗补助,补助资金10613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状况,增强了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能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探讨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怎样才能让农民积极参加
今年61岁的湖南省隆回县桃红镇铜盆村八组村民刘凤香,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者。去年1月21日,她突然得了脑溢血,在县人民医院住院一周共花了5907元的医药费。出院后,家里人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点报销住院和医药费,本想着就交了10块钱,肯定报不了多少,结果给报销了1531元。村里人得知情况后纷纷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记者在河南省首批县(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巩义市了解到,截至去年6月底,全市农民参合率已达到81%。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率已达92%。然而,记者在河南、湖南等地农村采访时发现,这一好政策要让农民真正满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政策宣传一定要到位
农民不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原因就在于一些基层干部对相关政策把握不准,入户宣传和动员工作做得不实,使得不少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服务、报销等程序不清楚,一些农民思想上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疑虑。
在河南省鹤壁市郊区,村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多数表示不太清楚。在姬家山乡李家顶村,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李改地一脸的茫然,“俺们乡还没跟俺们提到过这个政策。”当记者告诉她后,她说:“俺们在山区种地,本来就没多少地可种,一年收下来的粮食还不够全家人吃,哪有钱交啊。”“那你们生病了怎么办呀?”记者提出了疑问。“我们这些贫困山区的农民,生病了有钱就看,没钱就不看了。”她这样回答了记者的问题,接着她讲了一个两年前发生在她们乡的故事:“离我们家五里地以外的龙港村,有一个名叫胡明的人,当时也不知道是吃什么坏东西了,闹肚子了,他们村在深山里头也没有村卫生所。听说当时他们家里没有钱,他家里人想着是小病,也没带他去乡医院看病,没想到过了几天人就不行了,后来死在家里,如今他老婆也改嫁了,这一家人算是完了。”
在随后对该村的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村民中没有一个人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只有少部分从外面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告诉记者,在他们打工的地方,他们看到当地的农民参加了这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至于这项制度是什么内容,加入后有什么好处,他们也都表示不太清楚。
考虑到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几次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尝试的失败,在农民心里留下了阴影,部分农民担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被挪用,担心医疗费用升高,得不到实惠等等,影响了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湖南省隆回县桃洪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主任肖琦告诉记者,针对这种情况,他们采取了找人带头加入的办法,就是先到村干部家里做工作,向他们讲明国家的这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后,让他们带头加入。“我们在做好这个工作的同时,通过村干部组织,我们讲解的方式让村民都渐渐明白这项政策的好处后,村民才开始不躲我们了。后来许多人还主动找上门来咨询。”肖琦告诉记者“那时的工作是真难做啊,我们几乎天天在村里,回家一般都是深夜了”。
探讨篇:扬中市农民“参合”率咋会是108%(1)
江苏省扬中市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8%,市长陈晨对这个数据表示怀疑,在一次会议后,特意把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主任陈立金叫到一旁,“你们的那个数据,到底实不实?涉及到农民看病的大事,不能有半点虚假。”陈立金肯定地说:“数据完全真实。”
按说,即便每个农民都参加,最多也只是100%,怎么会是108%呢?陈立金形象地给记者列了一道算式:总“参合”人数1752(万人)÷应“参合”人数1628(万人)≈108%。可是,记者还是不明白,多余的124万人又是从那里来的呢?陈立金解释说:“全市应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人口是1628万人,实际达到了1752万人,超出的124万人是外来务工农民。”
陈立金介绍,近10年来,扬中市坚持贯彻基本医疗从城市逐步走向农村,城乡统筹人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筑起一套完整的全民医疗体系。
2003年,该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通过调查发现,虽说全市已初步构建起了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但是,大多数农民仍然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依然是农村突出的问题。2004年,该市农村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个人每年按照有关规定缴纳一定费用,政府财政每人补助20元,因病住院给予40%~60%的补偿。
“我们觉得还是不够。”陈立金告诉记者:“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全市农民的‘参合’率达到了100%,但是还有空白。如,有相当一批城市非农业户口的事实农民;外来打工农民等。他们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市的公共卫生事业就不算成功。”于是,扬中市2004年8月又出台了《扬中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将学生、外来务工农民等统一纳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范畴,实行城乡统筹,人人“参合”。去年,全市的338万名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