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三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查三农-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感言篇:编者按(4)
(四)总想起一个词:平等
  转眼间,“透视农民看病难”系列报道已接近尾声了,在过去的三个月时间里,一个词始终在记者的脑海里萦绕,那就是“平等”二字。
  因为有“不平等”,所以记者渴望“平等”。
  第一个“不平等”是城乡经济状况的不平等。在记者采访的一些农民家庭,他们有的只是土里刨食,每年收入一两千元;有的是在外打工,用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家人;还有更困难的,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在这种情况下,“小病不看,大病等死”的情形就在农村相当普遍了。然而,城乡经济差别的根源是城乡差别所致,这种差别不是农民造成的,而是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导致的,农民只是受害者。
  第二,医疗条件的不平等。城市有众多好医院,这些医院有着国际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有着医术精湛的医师,然而农村很多地方的卫生所,却只有简单的仪器仪表,医生有很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医学教育,甚至还有一些医生是由兽医改行的。记者在陕西省延安市一些农村采访时看到,一些村庄由于没有卫生所,农民看病需要跑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无形之中增加了看病的成本。
  第三,是人际关系的不平等。记者采访过一个叫王红芬的人,她带着母亲来北京看病,结果在一家大医院等了十多天,都没能挂上号。用她自己的话说,在北京没有认识的人,挂不上号就只能等待。而想想我们这些城里人,如果需要看病,可以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关系,优先挂到号,看上病。
  正是有了这些的不平等,农民看病是难上加难。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这几年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而且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改变这种状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不平等将逐步消失,平等公正的待遇会离农民越来越近。
  (五)解决看病贵得从检查费药费入手
  近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已成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记者对北京、河南、湖南等地农村进行采访时,深切地感受到大多数农民反映的看病难,主要难在了找专家看病,特别是那些有着院长、主任等头衔的名医。
  “在大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大医院往往因为疗效和声誉而使患者趋之若鹜。”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乡卫生院的果院长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患者对小医院缺乏足够的信任。
  “如今看病上医院是我们最害怕的事,不怕别的就怕贵呀。”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农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记者在对一些医院的采访过程中,留意了农民就医的费用单据,费用主要包括挂号费、检查费及药费等内容。
  挂号费:普通医生的挂号费一般都是3元左右,“主任医师”的挂号费也不过15元,看病之“贵”不在这个环节。
  检查费:如今B超、心电图是各家医院中普遍都有的检查项目,做一个B超要花30元左右,心电图20元,而做一项CT则需要300元左右。
  药费: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农民反映“看病贵”的主要体现。同样一个小感冒,记者却看到过两种不同的处方,一个上面开的药只要数元,而另一个却超过了100元。
  很显然,农民们所反映的“看病贵”主要体现在检查费和药费中。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湖南邵阳市中医院的院长胡滨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一方面为了满足病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了增加收入,院方不得不购置大型医疗检查设备。”同时他也坦言,各家医院购置医疗仪器设备的费用过高,存在着医院本身过度服务甚至是故意误导、重复检查、指标缺乏统一认证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正是破题“看病贵”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六)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信任度
  说到农民看病难,就不得不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本身就有一种扶危济困的意味,但现实的情形却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报销额度越高,农民参保积极性也越高;而经济落后地区,尽管农民更需要合作医疗保障,但因为地方经济困难,很难保证资金充足到位,使得农民很难享受到这一政策带来的实惠。
  记者在江苏省采访时,从苏南走到苏北,农村经济条件越来越差,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也越来越低,相应的,医疗报销标准也越来越低。在经济发达的无锡市惠山区,筹资标准为每人130元,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阜宁县,每人的筹资标准只有30元,两地竟相差100元。
  再说筹资方式,记者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强制企业赞助型,以企业用工多为由,要求企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一定的资金。滚动筹资型,个人门诊账户的10元钱自动沉积为下一年的个人出资。目标责任制型,参合比例与基层干部绩效挂钩。
  一位基层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这些做法与合作医疗的自愿原则有些出入,但是每年筹资政府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只能这样将就下去。
  虽然“合作”本身强调的是农民的自愿互助,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过程中,农民却是相当被动的。一方面,农民无法对合作医疗补偿结算、监督管理等主要环节主动介入,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利用职权之便虚开发票,冒领合作医疗补助。另一方面,因为报销程序繁杂,透明度差。虽然每年各地都要发放相关宣传资料,但农民还是很难搞清楚什么药品可以报销,什么药品不可以报销,什么样的医院就诊可以报销,报销比例是多少等一系列问题。
  不论哪种情况,结果都造成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信任。长此以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良性运行机制很难形成。
  第五章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调查
  

宣传中央三农政策开启农民信息窗口
农民接触最多、最喜欢的媒体是电视,农业电视节目特别是作为“国家队”的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10年来,已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
  正值秋收,天津宝坻区林亭口镇账房村的辣椒、棉花和大葱长势喜人。忙了一上午的农民李田,回家匆匆吃了中饭,就端坐在电视机前等着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以下简称CCTV—7农业节目)。
  “秋收最忙,还有心思看电视?”面对记者的疑问,李田说:“现在市场变化快,今年种这个品种赚钱,明年可能就赔了,所以我们得不断调品种,不少信息和思路都是从这里学来的,中央对我们的好政策,也是从这里了解的。所以就是再忙再累,我都要坚持看!”
  此时此刻,很难统计到底有多少农民和李田一样,“坚守”在电视机前。这是CCTV—7农业节目深入民心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全国亿万农民的心声。作为农村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CCTV—7农业电视节目为“龙头”的全国农业电视节目,大力宣传党的农村政策;记录着农村的变化和亿万农民的创造;展示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推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农村新闻人物;深刻影响着农民群体的观念,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农业节目的“国家队”:宗旨最明确
内容数量最多最系统最全面最权威
  提起我国农业电视节目的发展,首先得提起CCTV—7农业节目;提起CCTV—7农业节目,又不能不提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所起的(简称“农影中心”)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正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承担和制作了我国最大份额、最具权威的农业节目——CCTV—7农业节目。
  CCTV—7农业节目,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电视节目群。它于1995年年底试播,1996年元月1日正式播出,目前每天播出8小时,已经成为全国电视媒体中为“三农”服务宗旨和对象最明确、内容数量最多、最为系统、最为全面,并具有相当权威性的国家级农业电视宣传专业媒体。
  在承办CCTV—7农业节目近10年中,农影中心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农业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绿色长城》获得第十六届西柏林国际农业电影节农业和环境类金穗奖、第七届捷克斯洛伐克尼特拉国际农业电影节主席奖;《平湖高产王浆蜜蜂的繁育》获第三十三届国际养蜂大会银奖;《井与盐渍土》获得1997法国比亚雷兹电影节荣誉奖;《稻田养鱼新技术》获得捷克和斯洛伐克第十四届国际农业电影节B类一等奖;《珠算在中国农村》获得1999年捷克“第三十七届国际科学技术与艺术电影节赫拉得茨—克拉洛佛布高等教育学院院长奖”。此外,像《稀土农用》《山碑》《庚官屯的启示》等大批节目获国家政府奖。这些优秀节目的播出,受到广大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在我国农村有着广泛影响。
  除了创作有大量优秀节目,CCTV—7农业节目更在节目创作、管理的体制上下功夫,通过节目改版和加强管理,推出了大量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栏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栏目群。尤其是在2003年11月全新改版后,CCTV—7农业节目以完整的节目体系方式为服务“三农”进行宣传,取得了具有规模效应的宣传效果。
  改版后的CCTV—7农业节目,重点突出了农村观众渴求的政策法规、经济信息、科学技术等内容,并兼顾城乡观众其他收视需求。新栏目群包括《聚焦三农》《科技苑》《每日农经》《致富经》《乡约》《基层瞭望》《法制编辑部》《搜寻天下》《生活567》《乡村大世界》《农广天地》共11个栏目,涉及了政策、科技、信息、经验、人物、组织、法制、资源、生活、综艺、教学等十一大领域。栏目群不仅突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