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之治-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渊:我听说前朝杨素视你为宰相之才,你为什么会劝我废秦王?秦王势力雄厚,废掉他,不是同样会引发不稳吗?
  封德彝:我只是从大局看,而且,废太子,朝廷手续繁杂,牵扯朝廷上下,我为中书令,知道其中的麻烦啊。
  李渊:先到这里吧。李渊问内侍:怎么样?
  内侍:陛下,御医查验之后,确定酒中有毒。秦王饮毒酒之前,已喝了不少酒,毒酒只饮了一口,所以,尚无危险,静养几日即可。
  半晌,李渊问内侍:两只手让你选一只,你选哪一只?
  内侍:陛下,选来做什么?
  李渊:选来砍掉。
  内侍:我确实不知道。
  李渊拿起自己的双手,看了看,放下。又举起来,再看。一夜之间,李渊突然衰老了。
  李渊:我一心想你们兄弟和睦,你知道。二郎,你要是我,有什么办法避免你与大哥的未来之争呢?
  李世民:我不会和大哥争。我近来读了不少书,懂了不少道理。父皇如果免去我的什么秦王、尚书令等等,就可以避免别人猜想了。
  李渊:可是,我如何向天下解释呢?晋阳起兵,你是参与谋划的人,以武力统一天下,你立功无数。一个没有任何过失的皇子,突然免去了一切职务,会引来无数猜测。但是,大郎是长子,做太子已经九年了,我也不忍心废掉他。我觉得你们兄弟之争终究是不会平息的。你读书,这种兄弟相残的事不是有很多记载吗。所以我想,你们兄弟都在长安,难免争斗,只好破国成家了。我要让你到洛阳建天子旌旗,陕州以东归你统属。
  李世民:这可是天大的事!父皇,也许你这样反而是害了我。
  李渊:东西两都,道路不远,你想我就来长安,我想你就去洛阳。文学馆的学士难道没有给你讲汉梁孝王的故事吗?
  李世民摇摇头。
  李渊:汉朝文帝时,窦太后宠爱梁孝王,给了梁孝王大片的土地,有四十多个城市,钱财超过百万,珠玉宝器比长安的还多。梁孝王在他的治地招揽人才,像枚乘、严忌、羊胜、公孙诡、邹阳、司马相如,都跟随他。汉文帝对梁孝王很好,梁孝王到长安来,汉文帝常常让他同坐一辆车,一起去上林苑打猎,这不是很好吗?
  李世民想了想,无奈地摇了摇头:一切就遵从父皇的安排。
  李纲坐在坐席上看着李建成:今天恐怕又是读不成了吧?
  李建成面前案几上摆着书卷,他宿醉未醒。
  李纲:饮酒,人人都饮的,但不是人人都饮酒过量,身为太子,将来要继承君王,尤其不可以过量。过量,会乱性,而读书,是正心正身。我老了,可是还没有进棺材,现在既然陛下让我做太子詹事,我还是要说两句。殿下饮酒过量,非养生之道。做儿子的,一定要孝顺谨慎,安慰父母的心,不宜听受邪说,做与朝廷不适宜的事情。
   。。

贞观之治 第九章(5)
李建成努力清醒。
  李纲摇摇头:殿下,您一身所系,上有朝廷,下有百姓。不可不当心啊。今天只好到此为止。
  李建成拿起手卷,看了几眼,书却掉了。李建成愣愣地呆着。
  李元吉疾步而入:大哥,大哥,大事不好。
  李建成:出什么事了?
  李元吉:陛下决定要二哥到洛阳执行大行台职,建天子旌旗,陕州以东都归他统领。
  李建成:为什么?
  李元吉:为的是避免与大哥争太子啊。
  李建成:二郎愿意吗?
  李元吉:秦王府正庆祝呢。
  李建成:那样的话,父皇百年之后,我们与他开战,有取胜的把握吗?
  李元吉:想都别想,山东地广人众,又可以控制江南。可关中呢,最多再加蜀地、河东,陇右,力量还是不足。所以,一定要把秦王留在长安。他在山东,是只虎,在长安,他就是只狗。
  李建成:对。我去见陛下。你去找大臣,一起劝陛下,还来得及。
  

贞观之治 第五十章(3)
风拂动李世民的白发,他望着:是啊,饮酒,歌诗,足够了。没有丝竹和管弦,足够了。
  武才人:这一天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看万物繁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尽视听带来的欢娱,确实快乐啊。
  长孙无忌和李治轻轻地进入,在李世民身后轻轻跪下,不敢惊扰。
  武才人:啊,与人交往,俯仰一世,或者,每个人怀抱志向,一室之内相谈;或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然取舍殊异,静躁不同,当欣慰于所遇到的,或暂时有所心得,就快乐自足,察觉不到衰老悄然而至啊。到了终于疲倦,情随事迁,只有感慨系之啊。往常为之高兴的,俯仰之间,已经陈旧,却仍用来安慰自己。何况人生短暂,修持随机缘变化,最终却仍然有尽头。古人说:死和生,是大事。知道这样,难道不痛切吗!每次看到前人兴感的理由,如果与自己契合,总是要感叹悼念。我当然知道生死是空虚荒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人看我们今天,就像我们今天看昨天。悲哀啊。所以,写下今天来的人名,记录下他们所写的,我们虽然身世不同,经历的事也不同,感慨却是一样的。后人看到这些诗文,也会有同感吧。
  李世民老泪纵横,嘴唇嚅动。李治哭泣。李世民听见:稚奴吗?
  李治点头,说不出话。
  长孙无忌:是太子。
  李世民:《兰亭集序》留在我身边,即使我死了。
  殿外闪过一匹白马的身影。李世民睁大混浊的双眼,想看个清楚。白马已经消失不见。李世民平静地合上了双眼,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微笑。
  玄奘拿着译好的《心经》向含风殿走去,含风殿里传出痛哭声,玄奘站住,意识到李世民已去世,合十礼拜,就地趺坐,展开经卷,颂经。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初唐第二代帝王太宗李世民,病逝于终南山翠微宫,享年五十三岁。
  贞观时期,唐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诗歌、绘画以及医学、天文学等方面都有伟大的创造和卓越的成就。唐朝对西域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吐蕃、回纥、南诏、靺鞨等少数民族也建立了广泛联系。中外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发展,为唐朝以后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尾声
  白麻布覆盖了李世民的遗容。玄奘诵经声传来。李治抱住舅舅长孙无忌的脖子,哀号痛哭,几乎昏迷。
  长孙无忌拭去眼泪:太子,请立即接管朝廷,安抚内外。
  李治悲哀哭号,不能停止。长孙无忌怒推李治:主上把祖庙和朝廷交给你,你怎么像一介平民,只会哭泣!
  长孙无忌摇头,站起,出去。
  宦官们忙着摆放屏风,挡住李世民的遗体。李治坐在屏风前,悲痛神情未消。长孙无忌坐在李治右首。不多的官员们进入,跪坐。
  长孙无忌示意李治开口,李治慢慢地低下头,泪出,说不出话来。
  长孙无忌略烦:侍卫长,警戒含风殿、太和宫,任何人,没有太子令,不得出入。
  侍卫长:是。
  长孙无忌:请嫔妃们出来参拜。
  在场的官员们一惊,身披白麻孝服,头顶白麻巾覆面的嫔妃们从屏风后出来跪下,向官员们伏拜,官员们惊讶地发出声音。
  长孙无忌慢慢站起来,示意宦官们执李治站起来。
  李治终于站起来:陛下,陛下已,陛下驾崩!
  长孙无忌警惕地巡看着官员们,官员们伏拜,渐渐有哭声。
  长孙无忌:太子令,陛下驾崩,消息封锁。有泄露者,斩。侍卫长,太子令,许卫士持械进殿,卫护陛下遗体!
  李治对宫人宣诏:陛下遗诏,嫔妃一律出家为比丘尼。
  武才人惊。
  长安大出殡。
  高阳公主并不悲伤。
  穿麻葛丧服的李治与武才人对视。李治低下头去。
  感业寺,众嫔妃剃度为比丘尼。梵钟钟声嘹亮,被剃度的嫔妃中很多都在哭泣。唯独武才人没有哭泣,表情严肃,好像已经有了新的打算。以后,将是她的故事了。
  电视剧《贞观之治》主创人员
  出品人杨伟光杨步亭黎瑞刚陈润生
  总制片人韩三平
  总监制刘德鸿陈梁姜涛陈 文
  监制罗立平鲁书潮
  制片人宋振山
  总策划沈向军史东明
  策划林潮翔尹廉钊
  编剧阿城孟宪实
  摄影指导智磊
  美术设计项海明
  剪辑指导周新霞
  制片主任孙颖
  领衔主演马跃苗圃金士杰(中国台湾)
  联合主演马少骅孙宁朱雷马精武
  陆剑民沈孟生(中国台湾)
   。 想看书来

贞观之治 第五十章(4)
导演张建亚
  联 合 出 品
  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北京中视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

贞观之治 第十章(1)
李渊:建成来过了。说他愿意让出太子位给二郎,不愿陷朝廷于分裂。
  裴寂:哦?太子真的这样说吗?
  李渊:他还建议封他为蜀王。
  裴寂:真的吗?
  李渊:你以为如何?
  裴寂:分开二郎与大郎倒是暂时可以避免兄弟相残。
  李渊:我也这么想。
  裴寂:不过,陛下,大郎为何不与二郎拼死一搏?
  李渊:大郎有服输的意思吧,否则不会请求自贬为蜀王。
  裴寂:陛下毕竟有万岁之后,那时候再争夺起来,谁可以制止?
  李渊:是啊,没有人可以制止。
  裴寂:二郎与大郎,小时候打过架吧?
  李渊:打过啊。
  裴寂:多大损伤?
  李渊:小孩子打架嘛。
  裴寂:可现在会是怎么样呢?
  李渊点点头。
  裴寂:将来可是两国交兵啊。
  李渊:那你的意思是晚打不如早打?
  裴寂:我只是说,要争就小争,要打就小打。大打,两国交兵,其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