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之治-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魏征倒有点愣,随即谢恩。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贞观之治 第十七章(1)
朝堂上,百官陈列。李世民正襟危坐。
  李世民: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房玄龄举笏板出列:陛下,太上皇已经逊位多日,至今仍居住在太极宫内。臣以为,应该给太上皇安排一个新的居所。
  李世民:这件事我不是没想过,却没有想清楚。正好在这里,既然已经提出来了,你们就议论议论吧。
  李世民看着裴寂:不知太上皇陛下本人的意愿如何?
  裴寂知道李世民是在暗示自己,沉默片刻后说:我可以代陛下去问太上皇陛下。
  李世民:如果太上皇陛下也愿意徙迁,你们看,搬到哪里合适呢?
  杜如晦:陛下以为弘义宫如何?
  李世民:好,就弘义宫。不过,要改名,从今以后,弘义宫改名为大安宫,让太上皇在那里颐养天年。
  大殿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人举笏板出。此人名叫孙伏伽。
  孙伏伽:陛下,既然要征求太上皇的意见,为何太上皇的意愿还未问明,陛下已经连殿名都改好了呢?
  百官见孙伏伽如此大胆,都惊诧。李世民面露不悦,召唤身边的宣礼官。
  李世民:这是什么人?我不认识。
  宣礼官:此人名叫孙伏伽,原来在万年县,刚刚调入京师,所以陛下不认识。
  李世民看着孙伏伽: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孙伏伽:我以为陛下此举不当。此事当询问过太上皇后再作决断。
  李世民阴沉着脸。百官都屏息凝气,不敢说话。
  李世民思索了一段时间,终于说话:传旨,将兰陵公主园赐予孙伏伽。
  李世民:我重赏孙伏伽,不是因为他说出了什么治国的高论。他所说的,大概也是你们当中很多人的想法,只不过你们不敢说罢了。我赏孙伏伽,是因为他是我登基以来,敢于当面指出我的不是的第一人。就为这个,我也要重赏他。为的是要你们将来能在朝堂上畅所欲言,无所顾忌。朕的意思,你们应该明白了吧?
  百官拜。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八日,玄武门事变之后,###厥乘机进犯唐朝,抵达关中渭水边,直逼长安。
  李世民:突厥陈兵渭水,长安大敌当前。一年前,我在豳州领兵阻退突厥,说来有些侥幸,这次,诸位有什么良策?
  尉迟敬德:就是一个打字,突厥,你不打,他就不退!他将手中的笏板在腿上猛烈折断:陛下,马上发兵吧!
  房玄龄:即使这次退了,之后再屡屡进犯,永无宁日。陛下,一劳永逸,当然是彻底击溃,这次,若不能彻底击溃,就要有临时的策略,解燃眉之急。
  李靖:突厥毫无信用,大唐目前兵力足以与突厥抗衡、解决突厥,否则大唐永远会被无信用者纠缠!
  魏征:不知是否有突厥民心可为我所用?王道……
  李靖、尉迟敬德哈哈大笑。
  尉迟敬德:魏先生永远是民心,民心,民心,突厥人闲起来了,牧牛放马,战时,人人皆兵,什么是他们的民心?
  魏征摇摇头,不说话。
  房玄龄:先是汉朝匈奴,又是北朝鲜卑,现在是突厥,大漠以北,民情确如尉迟将军所言。突厥在隋朝时,分为东西突厥,所辖地域远比大唐辽阔,铁器铸造,非常精良,骑军战术,非常娴熟。兵法上,并不固守一地,来之能战,困则远走。我大唐以耕织为本,譬如乔木,不利移动。
  李世民点点头。
  房玄龄:两方立本不同,以目前说,大唐既然以耕织立国,还是以和为上策,国力强大,才能处理突厥。
  尉迟敬德:以大唐目前的兵力,一举解决突厥,以后随它耕织多少年,没有忧虑,不也是上策吗?
  房玄龄:如果不能一举解决呢?
  李靖:我请命,一举解决,以头担保!
  房玄龄:我相信将军可以一举解决,我也相信将军不惧战死沙场,若仍未一举解决呢?
  李靖气结。
  房玄龄:如果不能一举解决,以目前大唐的国力,已不能再战,陛下登基不久,倘若数年之内,积聚国力,到那时,以将军的武略,即使一举不成,可以再举。
  群臣沉默。
  李世民:晋阳起兵时,我们军力不够,太上皇派刘文静联络,借兵突厥,突厥始毕可汗派了两千骑兵,兵虽不多,但是很有声威,只是,太上皇向突厥称臣,面子上我们不好看,但建立了唐朝。
  裴寂对李世民提到太上皇称臣不满:倒不能这么说,当年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举凡逐鹿中原者,无不对突厥称臣,无非是都想借突厥之力,夺取中原,倒不是只有太上皇才对突厥称臣。说起突厥,要说前朝,隋文帝时,###厥被隋文帝所败,纳贡称臣。可是隋末大乱,结果突厥复兴,到颉利可汗,突厥已有百万兵马,和,战,已经都不容易对付喽。不管是谁坐天下,都不好对付。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贞观之治 第十七章(2)
李世民:房玄龄说的是实情,我们还赌不起。现在不赌,未必输,将来赌,肯定赢。肯定赢,就不是赌了。若赌,我会以一军之力去赌,譬如豳州一战,却不会以大唐一国之力去赌。今天,就是这种情况。朕,忍辱,继续纳贡,以求国力之转圜。
  李世民:我记得,前太子的琵琶女还在宫中,召她携琵琶入太极殿,奏《破阵乐》。
  执失思力随礼官向太极殿走去。太极殿传来琵琶弹奏声。执失思力疑惑:陛下在宴会吗?
  礼官:没有,陛下一直在与文武大臣闲聊。
  执失思力:嗯,这个曲子我知道,它是《破阵乐》,应该是陛下还是秦王的时候,出征时演奏的。
  礼官:我没有随陛下出征过,我只知道,它是陛下凯旋时所奏。
  执失思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门后随礼官指引坐下。
  琵琶女继续演奏着。文武大臣诵唱《秦王破阵乐》。执失思力有些不知所措。演奏完毕后,李世民抹了一下髭:嗯,演奏得好。赐缎一匹。我听说,你弹奏突厥曲最好,我们等待突厥使者来的时候,不妨先听听突厥曲。
  执失思力欲站起,被旁边的礼官按住。
  宦官靠近琵琶女:陛下的意思是弹突厥怨曲,悲凉的。琵琶女点头。
  琵琶女调整弦轴,轻弹测音,之后,起手弹拨,曲声哀怨。
  执失思力没有想到在这种场合听到家乡曲,不禁渐渐入神,终于流下泪来,哭泣出声。
  李世民望向执失思力,知道已经完全挫了他的锐气,微笑了一下。执失思力悲痛不能抑制。
  李世民装作惊讶:这是谁如此悲痛?
  礼官站起:突厥使者执失思力,已在此恭候。
  李世民:啊,难怪。这是他的家乡曲啊,请他到前面来。
  礼官引执失思力进到李世民面前,执失思力以突厥礼拜。
  李世民熟悉突厥人,以他们的方式柔性开始:草原的鲜花,已经开过,百灵鸟为什么还会飞来?
  执失思力:百灵鸟的翅膀娇嫩,陛下,外面飞来的,是颉利大可汗与突利可汗。
  李世民:啊,我的朋友们来了,你是否带来他们的祝福?
  执失思力:陛下,我带来的是,雄鹰和遮天蔽日的乌云。
  李世民:雄鹰的家乡不止一处,乌云也不在一处停留。
  执失思力:陛下,大唐的雄鹰,翅膀还未丰满,大唐的乌云还不能遮蔽四海,陛下,我们这次是百万雄鹰。
  李世民:百万雄鹰?确实是乌云,不过,我来算一下,一只战斗的雄鹰,需要四只雄鹰来帮助它,它才会击败敌人。但是,它们在自己的家乡,不必四只雄鹰来帮助它,两只就够了。也许,以大唐的人口,我们可能会是六只雄鹰来帮助它,是这样吗?
  执失思力眼睛转来转去。
  李世民语气转强:我不明白,我们与你们屡次结盟,送给你们金银绸缎,至今不计其数,而你们为什么屡次毁弃盟约?!突厥人原来是不信守誓约的吗?
  执失思力不知如何回答。
  李世民:今天,我们并没有毁弃盟约,意思是,我们不会不送给你们金银绸缎,于是朕,大唐天子,要亲自去斥责你们的可汗!
  执失思力恢复一些镇定:那么大突厥颉利大可汗会非常钦佩陛下的勇气。
  李世民:既然是毁弃盟约,我想我们不必客气了,命侍卫入殿,扣押突厥使者执失思力。朕回来之后,立即斩首。
  裴寂:陛下,执失思力毕竟是使者,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希望事情还有转圜。
  李世民:皇帝旨:朕前往渭河前线,尉迟敬德率长安兵马,列阵渭河南岸外一里,左仆射萧瑀、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将军周范、李五随我前往。
  群臣:遵旨。
  李世民头戴黑翅乌纱帽,身穿皇帝便装,红色腰带,软皮靴,勒住马,巡视着突厥大军,再望向远方,理了一下髭,策动马。
  突厥军士入神地看着过来的李世民。突厥军士中不少人受到震慑,纷纷下马,跪在地上。
  李世民勒马慢行至颉利的对岸处。房玄龄等六人在李世民身后不远处,环卫成弧形。
  颉利凝视着。
  李世民高叫:阿史那咄苾!(颉利的突厥名字)
  颉利一惊,疑惑地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我要过桥。李世民策马到桥头,唐军守军让开,惊讶地看着李世民驰上便桥。李五紧随在李世民身后,将军周范在桥头兜来兜去,布置守军。李世民驰到桥中,勒马,停下来。马咴咴鸣叫,李世民拍拍它,它开始打响鼻。
  房玄龄等也驰上桥,立在李世民后。
  颉利疑惑地策马到桥的另一头。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贞观之治 第十七章(3)
李世民:我刚刚即位,你来朝贺,不必领如此多的人马。
  颉利微笑:我听说你们争夺太子位,长安不是很平静,这种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