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识宝-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信阳毛尖可是有来历的,是郝老千辛万苦找到的传说中的‘口唇茶’,密封在一个精美的瓷罐里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据说是民国时期信阳的一名官员为了讨好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特地命人精制而成,几经转折只有这几两的信阳毛尖的‘口唇茶’才落到郝老的手中,今天如果不是遇到刘胜,他还舍不得拿出来喝呢,看到宋老牛嚼牡丹的样子哪能不心疼啊。

    “看你那抠门样子,我那还有几两武夷山九龙窠的岩茶,赶明儿赔给你。”宋老鄙视地看着郝老,他平时不是特别喜欢喝茶,最喜欢的反倒是产于哥伦比亚的蓝山咖啡,所以对已经禁采、论克拍卖的武夷山的母树茶叶送出去丝毫不心疼。

    “那个郝老,咱们什么时候看把小日本留下的刀啊?”看着两人争吵的样子刘胜一阵无语,只好硬着头皮岔开话题。

    “哼,今天看在小刘的面子上不跟你计较。”郝老余怒未消地看了宋老一眼,对刘胜说道“:走,小刘咱们上楼。”

    撇下宋老,刘胜被硬拉着上了别墅的三楼,据郝老自己说他的所有打造得意之作还有一些徒弟们的得意之作都放在三层的阁楼里,那把小日本村正性雄留下的宝刀也放在那里。

    三楼的陈设特别的朴素,只是简单的粉刷了一遍而已,其他的都是一些通风设备,让室内保持通风干燥,防止宝剑被生锈腐蚀。郝老的作品现在被封存在一个大铁箱子里,不得重见天日,上面还贴着封条,可以看出小鬼子的险恶用心,在雪白的墙壁上挂着十几把各种各样的宝剑,宝刀,上面充满了古朴气息,可以看出这些宝剑都有些年头了。

    不用郝老言语,刘胜上前几步在墙壁上随意地摘下了一把宝剑,被鲨鱼皮做的剑鞘包裹起来,长约三尺六寸,剑柄上镶着两颗华美的红宝石,几乎能达到鸽血红的样子。刘胜只是仔细端详了几下,被没有将宝剑拔出鞘。

    “剑长三尺,精钢百锻而成,其纹理若行云流水,江湖草莽、大漠孤烟两股气息萦绕之上,可惜手法略显粗糙,算不得好剑,只能算是中等品质的龙泉剑,生产于明末。”刘胜闭上眼睛感受着宝剑上若隐若现的气息娓娓地说道。

    刘胜这一手叫做亮山门,虽然自己是宋老介绍的,在郝老面前夸得是天花乱坠,郝老他很客气,也认可了刘胜的手段,只是并未真正的相剑,依旧有点儿不自信,毕竟关乎自己的宝贝最后前途,容不得郝老不谨慎。刘胜现在就是用绝技镇场子,树立郝老的信心。

    “啊,对对,这把龙泉剑就是明末著名的铸剑师傅,张有三打造的,据说为他的他的一个江湖朋友特意开的炉,最后被清朝的大将军钟会得到,成了他的佩剑,这鲨鱼皮剑鞘是后配上去的。”郝老被刘胜这一手震呆了,不看宝剑的本身,只凭自身的气息感应,就把这把龙泉剑看得七七八八,这种神鬼莫测的技巧让他如何不惊。

    “嘎嘣。”

    刘胜一按绷簧,这把龙泉宝剑脱鞘而出,在空中闪过一道寒光,森寒的杀气透体而出,他身上的汗毛不由得炸起,果然是一把饮血的凶器,剑身百锻钢特有的千奇百怪的纹理的流水纹若隐若现。

    “古有曾从子、薛烛,今有刘胜,相剑之术神鬼莫测,诚不欺我也。”宋老在一旁鼓起了掌,看着刘胜的精彩表演,不禁兴奋起来。

    “那个郝老,现在能不能让我看看小鬼子留下的宝刀?”刘胜真诚地看着郝老,缓缓地问道。

    “墙壁上的那把武士刀就是。”郝老早就被刘胜的技艺折服了,哪有不同意的道理,毫不犹豫地指了指墙壁上的武士刀。

    日本的武士刀,最初脱胎于唐刀,后来经过多方的改良,才有了今天的样子,全名平面碎锻复体暗光花纹刃,是三大名刃之一,根据长短形状划分为,太刀,打刀、胁差、短刀等,自古以来作为武器使用同时以其造型优美著称,许多名刀都被当做艺术品被收藏,并有武士之魂的寓意。

    刘胜顺着郝老的所指,将墙壁上的武士刀摘下来,发现是典型的太刀,看造型应该是德川幕府时期的东西。

    刘胜没有犹豫顺势将武士刀拔出刀鞘,发现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着许多的经文,不由得高声叫道“:妙法村正。”

    ps:汗,小花今天可没食言,求收藏,推荐,打赏,评价票
第九十三章 不伦之恋
    刘胜没想到村正性雄留下的居然是妙法村正,要知道这妙法村正在村正系列里最为著名,也是日本的国宝,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弄出国门的,当然也不排除这村正是不是真正的妙法村正,要知道在日本的幕府时代后期,许多拥兵自立的诸侯为了响应倒幕运动,都会在自己的兵刃上刻上村正两个字,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附庸风雅之徒仿制妙法村正。

    就在刘胜仔细观察妙法村正的时候,郝老紧张的长满茧子是双手紧紧地攥在一起,头顶上冒出细细密密的凉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刘胜,生怕错过一丝细节,结果就会变得糟糕一样。

    约莫过了一刻钟,刘胜面无表情地将妙法村正重新归鞘,低头不语。

    “小刘,怎么样?”看着刘胜的样子,郝老变得忐忑起来。

    “这确实是妙法村正,只是有点儿复杂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容我卖个关子,给二老讲个故事吧。”刘胜的脸色有些复杂地说道。

    “好,好我老人家最喜欢听故事了,不过故事不好听可不行啊。”宋老闻言顿时来了兴趣,笑着说道。

    “老宋你···”郝老顿时怒了,刘胜小小年纪做出点儿不靠谱的事情还情有可原,你老宋一大把年纪还起哄架秧子,真是叔叔可忍,婶婶也不可忍了。

    “老伙计,瞧瞧你这臭脾气还是那么急,反正小刘一会儿就说出结果了,你那宝贝跟你好几个月都没见了,还差这一天吗。”宋老不为所动,反倒劝起了郝老。

    “唉,好吧。”郝老顿时泄了气,有些恼恨地瞪了宋老一眼,盯着刘胜看他讲什么故事。

    到了宋老、郝老这么大的年纪,本身就是由一个个故事串起来的,又不是什么小姑娘,故事早对他们没了吸引力,不过宋老感兴趣,郝老也不得不按捺着性子听刘胜讲下去。

    刘胜组织了下语言,将照妖镜器灵说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古代日本一直很是崇拜中国的文化,曾经不顾海上行船的艰辛,西渡而来,将优秀的中国文化带到日本,加以吸收利用,期间尤其以唐代交流的最为平凡,一度出现了鉴真东渡和在中国为官的日本贵族阿倍仲麻吕。

    阿倍仲麻吕是日本孝元天皇的后裔,作为阿贝家族的长子,自小才华横溢的阿倍仲麻吕被委以重任西渡东海千辛万苦前来中国,来到长安,这一世界级的经济文化中心,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最重要的目的是窥视大唐军队赖以所向披靡的兵器——唐刀。

    阿倍仲麻吕来到长安,成了国子监的一名太学生,并没有去刺探大唐军队的武器,而是安分守己的学习中国文化,期间也结交了不少当时的风流人物,比如大诗人李白,王维等人,他们一直是关系莫逆。

    后来阿倍仲麻吕凭借着自身的才华,考上了进士,有了为官的可能,唐玄宗当时很赏识他,委任洛阳司经校书,并陪太子研习学问,也使得他有了接触唐刀铸造方案的机会。但阿倍仲麻吕很谨慎,并没有暴露出自己的野心。

    因为一个小小的插曲,阿倍仲麻吕的生活彻底变了,偷窃唐刀铸造方案之后,他喜欢上了大唐的繁华生活,有点儿乐不思蜀的感觉,有些遗忘了在日本的家人,朋友,爱人,他在大唐得到了一切。

    日本遣唐使多治比广成受日本右大臣吉备真备所托给完成了任务的阿倍仲麻吕捎来口信,他在日本的青梅竹马的妻子在多年前就给他诞下了一个麒麟儿,只是由于母亲出身卑贱,遭受了许多的波折。

    阿倍仲麻吕得知之后,立刻归心似箭,无论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他想回去跟自己的妻子、儿子团聚,多次跟唐玄宗请辞,最后才被应允,后来的一场风暴让阿倍仲麻吕彻底失去了回到日本的希望,最后终老长安。

    阿倍仲麻吕在日本的子孙后来没有一个成为读书人的,一个个都投身于铸造兵器的行列里,一度成为专门为天皇打造兵器的御用匠人,专门锻造神兵利器。

    日本战国时代的村正家族就是阿倍仲麻吕后代的一个分支,好在他们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铸造兵器,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作为分支成员村正家族也被完整的传承了唐刀以及后来改良的日本刀的技艺。

    世人都认为初代村正只有三到四人,其实初代村正有六人,其中两个初代村正并不为历史所记载,即使在村正家族当中也没有人了解情况,只有历代的族长了解内幕,并且一代代的口口相传。

    根据阿贝家族的规矩,五服以外的旁支必须搬离阿贝家族另立门户,这也是阿贝家族在战国时代确保自己的血脉能世世代代的繁衍下去的一种不得已的手段。

    村正正熊最后看了看阿贝家族高大的门庭,想到自己以后再也不能生活在这繁华的家族当中,心中有些黯然,但也不得不领着自己的兄妹几人离开阿贝家族,去往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本来作为一个铸剑师家族,村正正熊另立门户,在战国时期也不会太困难,不过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靠山,终究会朝不保夕的,村正正熊只好让自己的二弟村正千叶出家做了和尚,成了当时最有实力的佛门日莲宗的一名僧人。村正家族背靠着日莲宗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