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崛起-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
  宋太祖读罢,对花蕊夫人刮目相看,佩服她才色俱佳,也不管她同意与否,就将她强行收入后宫。7天之后,孟昶暴死于宅第。花蕊夫人闻听悲痛欲绝,在宫中挂上孟昶画像,以示纪念,宋太祖问起,花蕊夫人扯谎说是“张仙送子图”。据说后人盛行供奉“张仙送子图”,就是由此而来。
  关于花蕊夫人之死,历史上有不同的版本:“或说,宋太祖死,赵光义继位,逼花蕊夫人侍寝,花蕊夫人不肯,被恼羞成怒的赵光义一箭射死。”或说,“她年长色衰,郁郁而死。”
  970年9月,宋太祖命令大将潘美带领大军征讨南汉。南汉建都广州,占有现在的广东全境和广西东部以及越南北部。南汉国君刘玢,生活极其奢华。小小的一个岭南王国,王宫里的宦官居然有7000多人,而且广州城里的宫殿多如繁星,里面装进了上万名各色各样的美女。其中,最受国主宠爱的则是一位来自波斯国的女子。这位美女有一个奇特的嗜好,就是喜用一种产自海底的珍珠装饰宫殿。为了满足这个异国妃子的爱好,南汉国民葬身海底者不计其数。因为南汉久无战事,“兵不识旗鼓,人主不知存亡”。当潘美一举攻下贺州,进克昭州,乘胜占领桂、连二州时,南汉主得报,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对左右说:“这些州本来是湖南地。宋兵得此即足,不会再南来。”一点危机意识也没有。谁知潘美马不停蹄,又直取韶州,还没有停下的迹象。971年2月,又攻占英、雄二州,直逼广州城。南汉主大惊,这才慌忙将200多个妃嫔和金银财宝装上几十艘大海船,停泊在珠江口,委托自己最信任的一个大宦官乐范负责把守,预备着打不过时远走海外。结果,等到兵败如山倒,他到海边一看,才发现乐范已经带着全体海船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气得当时就昏厥过去。万般无奈之下,南汉主才投降了赵匡胤。南汉平。
  974年9月,赵匡胤命令大将曹彬出征江南。和后蜀的骄躁轻敌不同,南唐自始至终就向宋朝屈服以求自保。每年都要向宋朝贡献大批金银锦绮珍玩。宋朝每次出兵攻灭其它割据政权,南唐后主李煜也都一无例外地遣使贡献犒师。当宋灭了南汉后,李煜知道,下一个就是他了,大为恐惧,向宋朝上表,自动削去南唐国号,称江南国主。企图以对宋朝的奴颜婢膝来换取苟延残喘。李煜是一位天才的文学艺术家,很会写词,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绝对辉煌的篇章。却无治国才能,他以为一味恭顺,宋朝就会容忍他的割据政权存在,真是文人的天真。赵匡胤在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便毫不犹豫地发动了毁灭南唐的战争。李煜束手无策,整天在后宫与僧徒道士谈经,求佛保佑。一天,自出巡城,见宋兵旌旗满野,大为惊慌。派使节徐铉质问赵匡胤:南唐何罪之有,要受到其它割据者同样的待遇。赵匡胤毫不掩饰地对徐铉说:“江南无罪,是天下非一姓之罪。须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统一南方(3)
这年11月,宋军攻进金陵,李煜降,南唐亡。
  占据现在浙江、江苏一带的吴越国主钱俶,也和南唐一样,竭力向宋朝进贡表示恭顺。当宋攻伐江南时,令吴越出兵助攻。李煜就写信给钱俶,让他记住唇亡齿寒的道理,说:“今天没有我,明天岂能还有你。早晚你也是汴梁一布衣耳。”钱俶哪管那么多,连忙把李煜的信交给宋朝以邀媚。南唐灭亡后,宋太祖让钱俶到开封来,钱俶连忙带着妻子到东京入朝,宋朝大加款待。两个月后,钱俶要回杭州了。临行前,赵匡胤送给他一个黄包袱,他打开一看,里面都是宋朝大臣请求扣留他的奏疏。他非常恐惧,但也对宋太祖非常感激,回国后又派遣使臣送去大批财物。吴越对宋朝唯命是从,构不成一点威胁,叫出兵就出兵,叫入朝就入朝,只为保留一个国王的称号。但这点可怜的欲望,在宋太祖死后,马上就破灭了。钱俶贺宋太宗即位去开封朝见时,被宋太宗毫不客气地扣留了下来,被迫献出了吴越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的全部土地和人民。
  至此,南方只剩下了留从效割据的泉、漳等州。留从效死后,部将陈洪进夺取兵权,978年4月,他派人向宋朝进贡,并献出了泉、漳二州十四县地,江南最后一个割据势力也被消灭了。
  赵匡胤从963年起,前后只用了10多年的时间,就消灭了南方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宋朝完全统一了南方各地,就把主要的兵力转向了北方的北汉和辽朝。从此,宋、辽进入对峙时代。
  北宋的统一,虽然结束了五代时期混乱争斗的局面,使得中原地区进入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百姓从频繁的战火中解脱出来,开始正常的生产生活,为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宋朝所走的是一条舍弃武备建设而专心发展经济实现富裕的道路。因此,“兵虽多而战力弱,国虽富而兵不强”,自始至终受制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在多次收复幽云十六州无望后,不得不暂时放弃,而将眼光向内,改变了历朝以来,通过开拓领土来实现国家富强的老路,转而立足现有领土,通过在国内大力发展经济、发展贸易的新路。据史书记载,北宋的国民生产总值,居然是清“康乾盛世”的两倍多,都城汴梁“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集市“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四大发明宋朝就占三项并开始得到广泛使用。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感叹:“谈到十一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富裕文明使大宋成为当时世人仰慕的国度。虽然是一个庞大的经济巨人,但宋朝的立国精神、国家政权体系和国防政策是限制武官、防范武将。这就造成了军事的无能,军威的不振,处处防范将帅,处处分兵防守,面对强敌,只能屈辱求和,也冲销了经济发展的气势。所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军力作保障,图存尚且困难,要实现社会长期健康的发展,更是痴人说梦!在强大的外敌连续打击下,北宋,一个如此先进的文明社会,最终被异族的铁蹄所蹂躏,所灭亡。其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党项之羌

  在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曾游牧过许多少数民族,羌族就是其中最古老的一支。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在殷商的甲骨卜辞和《诗经》里,都有关于羌人与商人、周人作战的记载。如《诗经·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说明羌人很早就臣服于商朝。
  羌族世居青海,分为三支,东汉时进入西藏的一支叫发羌,后建立了吐蕃王朝,另一支党项羌也曾进入西藏,但却遭到了唐旄羌的阻止,不得已又退回到了松州附近游牧,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党项羌人是以原始的氏族血缘关系为纽带,逐渐形成了拓跋部、黑部、雪山部等八个部落,其中拓跋部最为强盛。
  西晋时,北方鲜卑族慕容部的首领吐谷浑因与鲜卑大单于慕容廆不和,率所分1700户人家,西迁到青海一带。吐谷浑有子60人,皆力大如牛,羌人和匈奴人畏之如虎,长子慕容吐延嗣位,建立吐谷浑汗国。为笼络党项羌人,吐谷浑部落世与拓跋部通婚。党项羌由此壮大起来。后吐谷浑为唐李靖所灭,党项羌开始内附,其首领拓拔赤辞降唐,赐国姓李,迁其族人至庆阳(今甘肃庆阳),加封号为西戎州都督。
  唐初,吐蕃崛起,不但压榨欺侮党项民族,还多次袭杀党项拓拔首领。党项各部落又被迫内迁,依附中原政权。经过这两次内迁,党项部落逐渐集中到了今甘肃东部、宁夏和陕西北部一带。迁居夏州的部落,称为平夏部,仍以游牧为主。党项人善养马,“党项马”声名远播,骑手都以能拥有一匹“党项马”为荣。唐时,对少数民族的管理,主要是采取羁縻州政策,往往以部落首领充任州刺史或节度使来管理本部事务。
  895年冬,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党项平夏部首领拓拔思恭随李克用父子攻入长安。其弟拓拔思忠战死。唐僖宗嘉其忠勇,升夏州为定难军,令划夏、银(今陕西榆林)、绥(今绥德)、宥(今靖边东)、静(今米脂东)等五州地区为定难军领地,擢拓拔思恭为节度使,晋爵夏国公,复赐李姓。从此,党项族才算真正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根据地,成为藩镇。拥兵自雄,割据一方。此时,党项族还处在氏族部落时期,散居各地,以游牧为主,没有形成真正统一的部落联盟。但拓拔思恭被朝廷任命为定难军节度使之后,无疑成为党项族众望所归的领袖。也因为有了自己的领地,一些党项部落遂进入汉地,入居州城,党项族的社会形态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些放弃游牧,接受汉族生活方式,从事农业和工商业的党项部落成员及贵族酋长,被称为“熟户”。仍居留原地的、继续从事游牧活动的氏族和部落,则被称为“生户”。虽然党项贵族们进城了,但原始民族的本性依旧,掠夺成性,拓跋氏集团依靠武力,频繁劫夺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口和牲畜,逐渐积累起大量的财富和奴隶,由此形成了党项贵族的奴隶主集团。
  五代中原战乱,王朝走马灯似的更换,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党项族所居的夏州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拓拔思恭的后裔继续继承唐时定难军节度使的称号,相反,梁、唐、晋、汉、周等中原政权,为了各自的利益,又无不对拓跋氏集团施以怀柔之策,恩赏有加,连续被招封,在定难军节度使名号上再晋爵为西平王。960年宋朝代周而立后,又马上加封定难军节度使李彝兴以太尉的称号。拓跋氏集团就在这种逐一内附中,不但多次度过政权危机,也使得夏州集团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