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次午夜梦回,乐昌公主都想以死了却痛苦的生活,但是想到还有和丈夫再见面的机会,她又苦苦地熬了下去。
每年的正月十五,乐昌公主都派人去约定的集市卖镜。
到第三年,乐昌公主几乎已经绝望的时候,卖镜的仆人带回了一面完整的镜子!
但是也带回了一首凄怆的情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桓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哭得几乎昏死过去。
奴婢们连忙将这件事件禀报了杨素。
当杨素从乐昌公主口里得知了一切的时候,忍不住满肚子冒酸水。
但是他也清楚,徐德言在江南文人中的名声地位有多重要。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杨素邀来众多文人雅士,徐德言也在其中。
酒过三巡,杨素突然让人把乐昌公主请了出来。
徐德言和乐昌公主没有料到,久别重逢,居然会是在这样的场合里。尤其是乐昌公主,做为一个女人,这种境况更令她苦楚难堪。四目相对,无奈愁怅。
杨素假做不知,让席上诸人赋诗助兴。
乐昌公主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这首诗打动了席上所有的人,一时闹嚷的场面沉寂了。
破镜重圆:乐昌公主(2)
杨素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也不想再等了,整个宴席间,别说乐昌公主和徐德言难堪伤感,杨素也早就受不了了。
他宣布,自己要成全这对恩爱情侣,放他们归老田园。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如在梦境,向杨素行礼作辞,离开了这座刻满哀伤耻辱的府邸。
杨素这一举动,果然传为佳话。在史书上,也为他不高明的人品加了一笔亮色。
(杨素放归乐昌公主以后,似乎尝到了甜头,于是放妾成瘾。不久,他的另一位宠妾与内史令李德林之子李百药有了私情,被杨素当场捉住。百药当时还不满二十岁,风姿隽秀,杨素便让他写一篇文章考察他的才华。文章果然写得很好,于是杨素不但放了百药,还让他带走了相结情的姬妾,并给了这名逃得自由的姬人数十万钱的陪嫁。李百药虽然品行有玷,但是确实是人才,后来的《北齐史》就出自他的手笔。)
徐德言和乐昌公主回归江南,在民间过着恩爱平静的生活。
唐贞观十年,他们夫妻俩在一年间双双谢世。
与他们合葬在一起,就是那面重圆的铜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历尽荣辱的公主:宣华夫人(1)
与乐昌公主同时被隋军俘虏的陈朝公主还有一位,她就是乐昌公主的妹妹。
陈亡的时候,这位小公主还没有出嫁,而且她比姐姐加倍的聪明、美貌,姿容绝世。所以当陈灭以后,她不象乐昌那样被赠予权臣,而是送进了隋文帝的后宫,很快就被选为文帝的嫔嫱。
当时隋文帝杨坚的结发妻子独孤伽罗还在世。
独孤皇后是中国封建史上首屈一指的女权主义者,把皇帝老公管得象根扁担一样严实。虽然由于制度的问题,独孤皇后也象征性地为丈夫选了一些妃妾,却基本都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的。若是有不经独孤后许可就与皇帝勾勾搭搭的,往往就死到临头了。隋文帝杨坚和后宫的女人们,在独孤皇后的高压政策下,小心谨慎地过着日子。
然而小陈氏却有着非同寻常的聪慧伶俐,她成功地讨得了独孤皇后的欢心与许可,得到了除皇后之外陪伴皇帝的权力和机会,虽然这样的机会少得可怜,但也奠定了自己在隋宫中的地位。
小陈氏非同寻常的身份地位和聪明美貌也引起了晋王杨广的注意。这时的杨广正在阴谋夺嫡,想从大哥杨勇手中抢得储君之位。所以他的心思都用在怎样讨得小陈氏的欢心,使这位跟自己年纪相仿的小庶母能够在父亲面前多为自己说好话。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杨广不但装做不好声色、夫妻情深的模样讨好生母独孤皇后,还常送金蛇、金驼之类的厚礼给小陈氏。
杨广的做作和百般献媚,果然得到了独孤皇后和小陈氏的欢心。于是她们共同努力,在隋文帝的耳边枕畔不停地为杨广说项。
开皇二十年(六〇〇),杨广勾结杨素,诬告太子杨勇造反。早已被爱妻宠妃灌了满脑子浆糊的杨坚面对这桩“罪证”,做出了废太子杨勇为庶人、立晋王杨广为太子的决定。
小陈氏在这场储位之争中,着实为杨广出了不少力气,更是得到了独孤皇后的认可。
仁寿二年(六〇二)八月甲子的夜晚,月亮旁边出现了四重月晕。这非同寻常的天象,似乎在预示着大事将要发生。
果然,五天之后的己巳日夜晚,独孤皇后在永安宫病逝,谥为文献皇后。
?独孤皇后去世了,隋文帝杨坚没有了多年监管严格的结发妻子,对小陈氏的宠爱就更是一日千里。
小陈氏不久就被晋封为贵人,仅次于皇后。虽然同样晋位的宫妃还有一位蔡氏,但是蔡氏的实际地位远远不及陈贵人。
陈贵人得到了隋文帝的专宠,而且代行皇后职责,统率整个后宫,凌驾于其它妃嫔之上。——其实,她除了名份还差一步之外,实际上就是取代了独孤皇后的位置,成为隋文帝的续弦妻子了。虽然年龄悬殊,但这时的杨坚也不过五十来岁,正是男人成熟而富于魅力的年纪,二十刚出头的陈贵人对这位集权力和魅力于一身的丈夫,也是一往情深。
?对于陈贵人的实际地位,宫内宫外都十分清楚,太子杨广对这位小后妈毕恭毕敬,太子妃萧氏更是要向她大礼参拜。陈贵人很清楚,一旦杨坚去世,自己就要成为大隋国的太妃、甚至太后。她陶醉于杨坚对自己的万般宠爱,也陶醉于这人生的巅峰前景。
。 想看书来
历尽荣辱的公主:宣华夫人(2)
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两年。
?仁寿四年(六〇四)七月,隋文帝携陈贵人、蔡夫人和众嫔妃前往仁寿宫避暑。
夏天快过完的时候,杨坚生病了。陈贵人自然要在杨坚的病榻前服侍。与她同在宫中侍疾的还有太子杨广。
杨坚对小妻子的关爱深为感激,将陈贵人升为宣华夫人。
?自从入宫侍父疾以来,杨广每天都与宣华夫人日夜相对,对她的美貌十分动心。
有心人看无心人,杨广只觉得宣华夫人每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别有深意,似是在向自己百般暗示、轻送秋波。终于按捺不住,趁着宣华夫人外出更衣的时候,尾随而去。
宣华夫人面对杨广,万分错愕。杨广却认为夫人早已对自己有情,忍不住便上去动手动脚。宣华夫人终于明白过来,拼命抗拒,杨广一个愣神,她连忙逃走。
她回到文帝的床前侍疾,不但是因为这是她的职责,更是因为情势所逼,认为只有在这里杨广才不会追过来欲行非礼。
????
然而宣华夫人的神情已然有异,杨坚何许人也,一眼就看出不对头,追问之下,宣华夫人终于忍不住泪如泉涌:“太子意欲向我无礼。”
杨坚闻听大怒,捶着床骂道:“这样的畜生,怎么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独孤皇后误了我的大事了!”
于是便让人喊来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对他们说:“快去把我儿子召来!”
柳述和元岩闻听大惊失色,但也只得奉命退下拟诏。
皇帝自认为万事俱备,只消一道旨令就能灭了逆子,谁知自己早被架空,已是空头皇帝一名。柳述和元岩退出寝宫,拟好诏书,先给左仆射杨素看过,再拿去给杨坚过目——杨素可是铁杆的杨广党,给他看诏书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杨素果然马不停蹄地跑去找到杨广,两人密谋之后,决定铤而走险。
心神不宁的宣华夫人正在侍疾,却见大臣张衡进宫,说是有要事向皇帝禀报,支开了寝宫中的宣华夫人以及内侍宫女。
宣华夫人正和众人在另一所宫室中等待皇帝传召,却突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皇帝杨坚驾崩了!
这个消息令宣华夫人如五雷轰顶,她立刻就下意识地明白,杨坚是因为什么原因才突然死去的。这个认知令她惊恐万分。
????
其它的后宫妃嫔虽然不知根底,但看见太子杨广居然不肯马上发丧,也明白大事不好,发生宫变了。个个面无人色,浑身发抖。
正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杨广派遣使者,将一个他亲自用纸封好的金盒子拿来赐给宣华夫人。
宣华夫人既惊且惧,想到自己几个时辰前拒绝杨广并向皇帝控诉的场面,认为这盒中所藏,定是赐自己自尽的鸠毒,怎么都没有勇气打开。使者百般催促,她才颤抖着手揭去了封条。
这一打开,在场的人都非常意外:里面居然是几枚丝绦打就的同心结。
宫人们都立刻转悲为喜,彼此相望,个个满面春风,都说:“这下好了,新皇帝不追究宣华夫人冒犯之罪,我们也可以逃得一条生路。”
历尽荣辱的公主:宣华夫人(3)
知道可以保全性命,宣华夫人松了一口气。但是想到杨广同心结中的含义,她羞怒交加,觉得自己受了莫大污辱,坐在座位上不肯接受。
她爱惜名节不肯接受,一众想要逃出生天的宫娥们却不买帐,一哄而起,连拖带拉,硬是扯着她向使者行礼拜谢,表示已经领受了新皇帝的好意。
就在这天晚上、将要继位的前夕,杨广迫不及待地扎进了宣华夫人的寝宫,“烝”了这个年轻的庶母。
?其实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说,杨广年青英俊,又颇有才华,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然而,宣华夫人曾经是他的庶母,而且还是一个身份与众不同的庶母,这必将引起许多流言。
杨广登基为帝,他的妻子萧皇后对宣华夫人与丈夫之间的关系十分不满,除了吃醋,她还认为宣华夫人影响了丈夫的声誉,丈夫就是因为受了她的迷惑,才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