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件事,因为封继被押回南京后,居然被李善长给藏匿了起来。
同年五月,封继再度被捕。招出这件事。太师李善长自然就给牵扯进去,与此同时,他的家奴卢仲谦,以及陆仲享的家奴封帖本等人,纷纷向朱元璋告密,说李善长、陆仲享等人曾参与胡惟庸的“谋反”,是“胡党”中人。
于是,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的罪名,将李善长、陆仲享、毛麒、赵庸、郑遇春、黄彬、陆聚、金朝兴、叶昇、李伯昇、丁玉等人全部诛杀,受到株连的有三万余人。并以《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这时候的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朱元璋念他年纪已老,赐他自缢,而他的家属七十多口全部被诛杀。
第二年,虞部郎中王国用上疏朱元璋,为李善长申冤。由此可见,当时人们认为李善长等人是被冤屈的。
从根本上说,胡惟庸案的发生,来自于朱元璋的猜疑和不信任。而朱元璋这种猜忌心理很早就形成了,早在农民战争期间,他就严密防范部下将领,为防止他们叛变,凡是将领出征,就把他们的妻子留在京城做人质。就这样仍不放心,还派心腹去监军。即便如此,也是防不胜防,在严酷的战争中朱元璋也确实没少经历部将谋叛的事件。咱们就说其中的两个事件,第一个——邵荣谋叛事件。
绍荣是与朱元璋一同起事的战友,骁勇善战。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绍荣和徐达一起攻克宜兴,至正十九年败张士诚军于余杭。《明通鉴》记载:“太祖自起兵,所任将帅最著者,徐达、常遇春与荣为三,而荣尤宿将善战。”因为屡立战功,绍荣被擢升为中书平章政事,地位在常遇春之上。
可是,至正二十二年的时候,绍荣自处州平定苗军叛乱回应天,与参政赵继祖密谋击杀朱元璋,被宋国兴告发。朱元璋立即派兵搜捕了绍、赵二人,用铁链锁着,备下酒食,然后和二人一起喝酒,朱元璋问:“我与尔等同期濠梁,望事业成,共享富贵,为一代之君臣,尔如何要谋害我?”
绍荣回答说:“我等连年出外,取讨城池,多受劳苦,不能在家与妻子相守同乐,所以举此谋。”
赵继祖接着说:“若早为之,不见今日,猎狗在床下死,事已如此,泣何益,惟痛饮。”
朱元璋听了以后,就把他们二人缢杀了。
再说第二个——谢再兴谋叛事件。
谢再兴也是朱元璋的旧将。而且,他还是朱元璋侄儿朱文正的岳父。朱元璋称他为“亲家。”
至正二十二年,谢再兴守卫诸暨。当时,金华、处州的苗军反叛朱元璋,张士诚乘机派张士信率军进攻诸暨。谢再兴苦战二十多天,打败张士诚军。这次战斗后,谢再兴派自己的心腹左总管、糜万户两人私往张士诚的占领区杭州贩卖物品,结果被朱元璋查获。朱元璋怕泄露军机,就杀了这两个人,并且把两人的头颅悬挂到谢再兴的办事厅里,这对谢再兴来说,是一种侮辱性的警告。
这之后,朱元璋又擅自做主把谢再兴的次女嫁给徐达,又派参军李梦庚去节制诸暨兵马,降谢再兴为副将。这让谢再兴愤怒至极,连续受辱,明摆着拿人不当人,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谢再兴捉了李梦庚,到绍兴去投降了张士诚的部将吕珍。
这两起反叛事件,对朱元璋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他在当皇帝之前,就考虑到如何对待功臣宿将的问题。明王朝建立后,为了使王侯将相忠于他的朱明王朝,为了预防臣僚的反叛,朱元璋采取了种种手段和措施,可是他总是不放心。因此,胡惟庸一案的发生绝不是偶然,此案的发生,既是官僚各派集团的权利斗争所致,更是朱元璋对王侯将相、昔日部将始终不信任所致。
朱元璋是一个只相信自己的帝王。这样的帝王,最终成为冤案的制造者,即便胡惟庸一案不是冤案,但牵连甚广,使太多无辜者都付冤屈中。
建文帝失踪疑案—(明)(1)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6月13日。
这一天,燕王朱棣统领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南京金川门。当燕王来到皇宫时,惊异地发现,整座皇宫已是一片火海。这是他始料未及的,更想不到的是,建文帝也不知去向,他失踪了。这位皇帝使用的玉玺,也同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常见的观点,也就是正史的记载,建文帝是在宫中*而死。在后来,燕王朱棣登基,成为明成祖后,他给朝鲜国王写了一封诏书,书中说:“不期建文卫权奸逼胁,阖宫*。”
可是有两点很奇怪。首先,太监们在火灾现场的灰烬中反复搜检,只找到了马皇后和太子朱文奎的遗骸,而建文帝的尸骸始终没有找到。其次,建文帝使用的玉玺下落不明。
这个建文帝是死是活,若是死了,却不见尸;若是活着,那他上哪儿去了呢?
先说说建文帝这个人。他叫朱允炆,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孙子。他的父亲是朱元璋的长子,也是当时的太子朱标。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故,朱元璋为了避免出现兄弟争夺皇位、自相残杀的惨剧上演,他就立朱标的长子,也就是朱允炆为皇太孙。
在这一点上,朱元璋是学习汉高祖刘邦的做法。大封同姓王,巩固朱姓天下。封了多少呢?看一个记录就知道——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分封第一批皇子9人。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分封第二批皇子5人。
洪武二十年,公元1391年,分封第三批皇子10人为王。
至此,朱元璋诸子全部被封为王。这些诸王驻守各地军事、经济重镇。其中有9位分别镇守西起甘肃,东到辽东的广阔地域,称为九边,具有很厚的实力。尤其是驻守北京的燕王朱棣最有权势。他招兵买马,铸钱养民,手里掌握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皇太孙的叔叔们对朱棣很不服气,但因为父皇在上,只好隐忍不发。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无疾而终,他在遗嘱中称赞皇太孙朱允炆处世聪明,恪守孝道。同时,朱元璋叮嘱诸位大臣尽心辅佐这位皇太孙。他还强调,封地的诸王都驻守原地,不用赴京会葬。
同年闰五月十八日,朱允炆继承皇位,改年号为建文元年,史称建文帝。
登基以后的建文帝朱允炆以太祖朱元璋的遗诏为由,禁止诸位王叔入京。当时燕王朱棣已经到了淮安,听到这个诏令,只得转回北京。之后,在诸王方面,有了传言,说有人想挑拨皇帝和诸位王叔的关系,于是,诸王们惶恐不安,开始日夜操练兵马。
朱允炆很紧张,他向心腹大臣兵部尚书齐态请教对策。得到的对策只有一个,就是削藩。先逐步解除诸王的武装,剪除燕王朱棣的羽翼,再集中力量消灭燕王。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6月,建文帝开始实行削藩,首先废除了燕王同母所生的弟弟周王的王位,将之贬为平民,发配到遥远的云南。这之后的一年之内,建文帝又相继废除了代王、岷王、湘王、齐王。燕王知道,下一个就是自己,早晚的事儿,因此他积极备战。
燕王朱棣也确实有夺取皇位和天下的野心。不但有心,且有实力。他手下兵多将广,武器精良,更牛的是,他还有个足智多谋的高僧兼能臣的姚广孝,为他出谋划策。
明太祖朱元璋周年祭的时候,朱棣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熙、朱高燧到南京参加典礼,尚未返回北京,考虑到儿子的安全,朱棣不敢轻举妄动。他写信给建文帝,以自己生病为由,请求放还儿子。建文帝的智囊之一黄子澄认为,如果放还燕王的三个儿子,可以消除燕王的疑心,而后出其不意一举擒之。
建文帝失踪疑案—(明)(2)
建文帝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
燕王没想到儿子能如此顺利地返回北京,喜出望外。认为是上天的庇佑。很显然,建文帝的决定是错误的,他这一举动,不仅没有消除燕王的野心,而且还使燕王再无后顾之忧。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11月,建文帝派工部侍郎张昺任北平布政使司,谢贵、张信掌管都指挥使司,控制燕地兵权,监督燕王行动。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3月,燕王府小官倪谅告发燕王府将领于谅、周铎。两人被押解到南京正法,建文帝下旨斥责燕王不法。朱棣为掩人耳目,假装得了疯病,在大庭广众屡屡出丑,但这一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由于燕王府长史葛诚告密,张昺等人了解了全部内幕,建文帝决定抢在燕王之前动手。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张信投向燕王,泄露了朝廷的全部计划。
同年7月4日,燕王借口身体康复,大宴宾客。这次宴会,可以说是明代的“鸿门宴”。席间燕王将张昺、谢贵以及告密的卢振、葛诚等人全部擒杀。足足花了三天时间,燕王朱棣才平定了北京城。接着,他以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齐态、黄子澄为由,打出靖难的旗号,废除建文帝的年号,续称洪武三十二年,设立完备的中央机构,打这儿起,靖难之役正式开始。
7月24日,建文帝以“伐燕”诏告天下,把军务全权托于齐态和黄子澄。这里要说明一点,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中央军事力量大力削弱。因此,建文帝“伐燕”战争一开始就节节败退。虽然战场上硝烟弥漫,建文帝却醉心于在深宫和老师方孝孺探讨周代礼制,按《周礼》更改官职,搞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宁。
由于这两个因素,建文帝不败是不可能的。
经过4年的战争,燕王朱棣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全面胜利。他进入南京城的皇宫后,建文帝就不知去向。如果建文帝已死,必有陵墓。朱棣也曾做祭典建文帝的表面文章,可是后人都不知道建文帝的陵墓在哪里,连明代皇帝也搞不清楚,明末的崇祯帝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建文无陵,从何处祭典?”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