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黄巢率兵朝长安进发。队伍才到渭桥,就看到唐廷群臣立在道路两旁迎接,并奉上黄金銮驾、宫城印信等物。黄巢见状自然喜不自胜,戎服兜鍪,昂然入城,后面的众将官也都锦袍绣带,盔明甲亮。十几万兵马浩浩荡荡进了城,黄巢唯恐义军取得胜利后滋生骄傲情绪,骚扰长安百姓,于是颁布严刑峻法,申明军律,不让军士劫掠百姓。同时把大明宫门也封闭起来,不让军士出入。黄巢以身作则,没有进宫居住,只待在田令孜府上。
义军中有个把投机分子看进了长安,却不能随心所愿,不由得有些怨言,于是就在军中撺掇其他士兵,纠集出来骚扰百姓,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城内各处还是发生了规模或大或小的骚乱。军士们横冲直撞,骚扰百姓,一些下级军官起初还制止属下,后来眼看不能约束,竟然也率众哄抢财物、焚掠都市、杀人满街,城中稍微富裕一些的人家,十室九空。
黄巢进了长安后,忙于处理各方事务,听说长安城中有骚乱,便问是怎么回事。下属们知道他治军严厉,唯恐他知道真相后要严厉惩罚,便伪称有潜伏的敌人在兴风作浪。黄巢下令严加整顿,下属们得了这道命令,更是有恃无恐。过了几天,黄巢才知道是自己手下的兵士惹了乱子,盛怒之下连杀了好几个为首的将领,这才把长安城内的骚乱平息下来。但是可怜的长安城已被玷污得一塌糊涂。
BOOK。←红←桥书←吧←
第10节:后梁枭雄录(10)
朱温因在历次战斗中作战英勇,加上信州献计突破重围,深得黄巢信任,被委以将军一职,随后率领军队又攻下了南阳。那时唐廷诸道兵马歃血为盟,合兵进发长安,黄巢又令朱温出任同华防御使,以抵御西面攻来的敌人。华州已经归黄巢所有,那同州驻守还是唐廷军士。朱温于是屯兵城外,命令军士日夜攻城。城中军士守了几日,终于抵不住朱温的攻势,有人暗自出城送信,自愿为内应开城。朱温巴不得这样,自然爽快地答应,于是里应外合,同州也陷落了。朱温领兵入城,这同华防御使才算是名正言顺。他高兴地坐在将椅上,几个亲兵神秘兮兮地跑进来,拱手说道:“恭喜将军,真是天大的喜事啊。”
“哦,什么喜事?说来听听。”这些亲兵名义上是下属,但多年跟随他作战,出生入死,都是过命的交情,朱温在他们面前从来都没有什么架子。
亲兵嘿嘿笑着,朝外面吼了一声,立刻有人拥着一位姑娘从外面走了进来。因为背光,朱温看不清姑娘的长相,但从她那曼妙的体态和走路时摇曳的风情,就知道是个美女。朱温的好奇心立刻消失了很多。这帮小兄弟,每次攻打下城池之后,都各自出去逍遥快活,干些抢男霸女的事,完了以后怕他责怪,都给他献几个民女暖床。看来,今天他们又抢了一个来堵他的嘴了。
看到朱温一脸的不以为然,亲兵们互相使了个眼色,一个亲兵凑上前来:“将军,你仔细看看这姑娘,是不是旧日相识?”朱温一听,立刻走下台阶来到那女子面前,俯身仔细打量,惊喜交加地问道:“姑娘莫非张氏女?”
那姑娘连忙把头抬了起来,正是当初在河上所遇的张氏女。多日不见,她形容憔悴、面黄肌瘦,全不似当日那般英姿飒爽。她这时也看清了面前这人,原是当日在河上碰到的客商,禁不住悲喜交加,眼前一黑竟然晕了过去。
朱温连忙叫人把张氏女送到后堂休息,并找大夫过来问诊。大夫仔细诊断后禀告朱温,说姑娘只不过受了惊吓,同时心力交瘁,现在一时急火攻心,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只要补养几日就好了。大夫开了清火解毒安神的方子,朱温安排人去抓药后,悄悄坐到张氏女的床边,安静地看着她熟睡的样子。自从在汴州和张氏女分别,他虽一直忙于作战,却从未忘记她。本想这兵荒马乱的,再没有相逢的机会。没想到刚进同州,就碰到魂牵梦萦的人儿。朱温心潮澎湃,真想就这么永远守在张氏女的身边,但不知怎么,又生怕对方突然醒来,心里边不停地打鼓,最后终于起身离去,吩咐左右找几个使唤丫头来悉心照料。
过了一两日,张氏女的身体好转了许多,看到朱温过来看她,便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原来张氏女的父亲张蕤调任汴州后不久,得了一场大病,最后不治而亡,正好同州有个亲戚,于是前来投奔。却不想亲戚一家已经搬走,孤女寡妇人生地疏,很快就把为数不多的积蓄使用一空。贫病交加之下,母亲撒手人寰,张氏女孤零零一人也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朱温攻下同州,原来曾在齐水上见过她的几个亲兵恰好碰到了张氏女,知道主子一直念念不忘她,于是领了过来,这才得以相见。朱温又问起了王大篙,得知王大篙将张氏女送归汴州后,便独自返回齐州。
朱温感慨万分,心想这是上天的缘分吧。他现在还未娶妻,做事又向来痛快,于是找人做媒下聘,就要迎娶张氏女。张氏女知道了朱温的身份,也喜欢他英雄了得。这天下大乱官贼不分,而自己父母双亡,亲戚又没有下落,于是竟然自己接受了聘礼并回谢媒人,颇有巾帼气概。择好了日子,两个人衣着一新,吹吹打打就进了洞房,从此朝欢暮乐,快活非常。虽然唐廷河中军队近在咫尺,又听说诸道兵马都要来收复长安,但朱温蔑视他们不堪一击,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他离开黄巢时间太长,听说黄巢身边的近臣屡屡有不利于他的言辞,张氏女家族久经宦海,从小耳濡目染官场之争,常提醒他要提防小人。朱温姑妄听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11节:后梁枭雄录(11)
蜀地行宫内一片凌乱,蜀王陈敬暄和田令孜还有几个大臣正在大殿内激烈地争吵,唐僖宗愁眉不展地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些没有风度的大臣们,暗暗慨叹手下无人。自从逃到蜀地以后,他的精神一落千丈,而这几个人每天除了吵闹不休,对战局没有任何帮助。当初他仓促出宫西行,凤翔节度使郑畋独自求了一道口谕收复长安,据说也干得有声有色,打了不少胜仗。到了成都,田令孜觉得郑畋并非心腹,几次上书以郑畋没有正式任命作为理由要求朝廷起用高骈去收复长安。蜀王陈敬暄本来是田令孜的嫡系,自从独自镇蜀以来,心中也有了盘算,想把皇帝长期羁留此地,这样就可以统领各镇,因此并不赞同立即收复长安。而郑畋听说自己有被取代的可能,对杀贼的事就故意松懈了。那高骈继续称病不出,意图攫取更大的兵权。这几个人各怀鬼胎,每日吵得僖宗心情烦躁,但身处异地,还要仰仗他们光复失地,只得硬着头皮听。
田令孜此刻正挥舞着奏折说:“黄巢贼众兵势虽强,但并不是不可击败的。现在诸道勤王兵马总共有二十余万,已经远远超过黄巢军队,但是因为没有一个正规统帅,所以在战略调动上不能正确配合,大大消耗了兵力。高骈是本朝名将,曾在南方屡败黄巢,只要让他出任统帅,诸道兵马全部听他调遣,很快就能收复长安。”
长着一张马脸的陈敬暄嘿嘿冷笑道:“当年若不是高骈被黄巢打得吓破了胆,诈称得了风痹之症,躲在扬州不出战,放着淮河天险不守,黄巢又怎么能渡江北上,迅速攻占长安?这次若是还派这样贪生怕死误事的将领,加上黄巢势大,现在却擢其锋锐,还不如在四川耐心等待,慢慢再找机会和黄巢决战。”
“锋锐又怎么样?前日,郑畋麾下将领唐弘夫,连同河中王重荣、义成王处存,难道不是打败巢将尚让,吓跑了黄巢,收复了长安城吗?”田令孜从手边一摞奏折里翻了一份出来扔在陈敬暄脚下。
陈敬暄根本没有看那份奏折一眼:“收复是收复了,可惜那唐弘夫虽然进了长安城,唯恐别人争功,竟然没有通知其他军马来卫戍,还放纵手下在城内烧杀抢掠,想把这笔账记在黄巢头上,结果被黄巢杀了一记回马枪,进城的军马全部战死不说,还连累全城百姓又被血洗了一番。好将领,嘿嘿,打的好仗。”
田令孜也冷笑一声。他现在最痛恨的就是这个被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陈敬暄,他万万没想到,才在四川待了不到两年,这个陈敬暄竟然连他的话都不听了。他现在很后悔当初把唐僖宗带到四川来,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守在凤翔,至少那郑畋还是一心为朝廷着想,完全没有顾及个人利益。陈敬暄一说到高骈,田令孜也非常恼火。这个高骈真是不识抬举,自己苦苦做工作想要起用他,他可倒好,给皇帝来一封信,说病得越来越重连床都起不了,杀贼一事,就拜托起用别人。可现在局势动荡,各地镇守虽说不缺勇将,但原本就各自不服,没事还要自相厮杀,现在又怎能指望他们团结一心?而且这些藩镇个个只顾自己获利,有便宜可占时哄抢不止,遇到硬仗就都躲起来了,又怎能当得大事?田令孜在脑海中把几个节度使过了一遍,由不住暗叹一口气。那有勇有谋,而且可以远离自己镇地,率兵前往长安和黄巢展开决战的将领,真是一个皆无啊。
他随手翻着桌上的奏折,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镇守们派人送来的,上面写着请求皇上恩准办理的事宜,不外乎谎报胜利请求嘉奖、瞒报军情求朝廷派发军饷、倚兵自重求朝廷封号的事。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做这些?田令孜恼怒地想着,压根儿不想给皇上看这些,难道这些人就等着唐朝灭亡,然后把这些折子上给黄巢吗?他狠狠地咬着牙,眼睛瞪得圆圆的,将看过的一封封奏折胡乱扔回匣子里。
当他拿起一封奏折时,脸色突然变了,眼睛中明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