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传奇将领纪实-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
  在和平年代,刘震也有一次负伤的经历。
  那是在“文革”中,他受尽林彪集团和“四人帮”的迫害。在一次批斗中,他的两根肋骨被打断,造成终身残疾,以后一直不能系腰带。
  1973年5月复职后,他调沈阳军区工作,有一次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视察,他的老部下任茂如私下问他:
  “1967年挨批斗后,把您弄到哪里去了?”
  他很轻松地说:“劳动改造呗!”
  任茂如问他:“被打得厉害不厉害?”
  他说:“把我装在麻袋里,跌断两根肋骨。”
  他的老部下听了心里很难过,他反而宽慰说:
  “这都过去了,不要再提了。”
  他豁达的胸怀,深深感动了他的部下们。
  

4智勇双全(1)
刘震在我军中以“善战”而出名,他在早期的军事生涯中就显示出智勇双全的战斗品质。
  (1)
  1934年10月,红25军长征一开始,就遭到敌军的前堵后追。
  11月26日,部队在河南方城县的独树镇附近遭敌“追剿队”突然袭击,因雨雪交加,能见度差,前卫部队发现敌人较迟,加之战士们的手指冻僵,一时拉不开枪栓,以致迎敌不力,被迫后撤。敌人乘机猛烈冲击,并从两翼实施包围,情况十分险恶。正在危急时刻,军政委吴焕先赶到前线,指挥部队就地抵抗。
  刘震和连长带领1连在被敌兵占领的段庄、马庄的正面抢占了一个小山头,堵住敌兵,掩护部队突围。敌人连续冲击了四次,都被一一打退。在第五次反冲击时,连长英勇牺牲,吴焕先政委命令刘震代理连长,指挥作战。刘震当即向全连动员说:
  “这是关系到我军能否打进伏牛山和继续西进,也就是关系我军生死存亡的一仗,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吴政委的命令,打退敌人的进攻。”
  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反复冲杀,全连伤亡将近一半,只剩下40多个战士了,但还是始终坚守着阵地,决不后退一步。掩护任务完成后,他们奉命撤退,他说:“不能让一个伤员掉队丢下。”和战士们把全部伤员抬上。
  在随后的转战中,刘震带头抬担架,连续抬了十几个日日夜夜,战士们戏称他为“担架连长”。刘震说:“这些在枪林弹雨中幸存下来的伤员,如果因跟不上队伍而长眠在深山老林,那就是指挥员的过错。”
  (2)
  在指挥作战中,刘震有一个特点:善于使用突击队。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刘震为旅长的八路军4纵队4旅奉命改编为新四军4师10旅。
  由于淮上反顽斗争的失利,部队减员严重,士气低沉,战斗力大为削弱。在日、伪、顽、匪夹击之下,10旅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严峻。
  在此状况下,10旅当面之敌——国民党142师425团在地下党员、团长陈锐霆率领下受命举行起义。刘震奉命指挥28团和11旅32团前往接应,并乘机歼灭跟随425团行动的###的第14游击纵队1支队牛肃久部。28团从火神庙进至大、小郭家以东地区隐蔽集结后,发动了主攻,与此同时,11旅32团断敌退路并阻援。下午4时许,28团3营和警卫连首先向小营集发起攻击,顽军毫无准备,仓皇逃至小郭家寨,28团随即把它们包围。晚上,28团1、2营又发起了攻击,顽军凭借寨围、外壕防守,两次进攻都没能奏效。
  不久,刘震旅长来到28团指挥所,经过亲自勘察地形,决定将突破点选择在小郭家寨北面,其他方向为助攻,并重新调整了兵力部署,组织了30多人的突击队,限令必须在天明前歼灭该敌。
  翌日1时许,他亲自到前线指挥,总攻发起后,突击队在机枪火力掩护下接近敌寨,突然投出排子手榴弹,趁着爆炸的瞬间,奋勇发起冲击,随即打开了突破口,冲入小郭家寨,2营主力也紧随突击队突入寨内,东西两侧助攻部队也相继攻入,经一个多小时激战,除支队长牛肃久等几十人外,其余全部被歼,此战共毙、俘、伤敌700余人,缴获轻机枪11挺,长、短枪300支。
  小郭家寨歼灭战,是10旅在淮上反顽斗争失利的情况下在津浦路西的最后一仗,给根据地军民以极大的鼓舞和振奋。这次战斗中,突击队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后来425团改编为新四军独立旅后又发生兵变,这支部队只剩下陈锐霆等10几个人。建国之初,刘震为东北空军司令员时,陈锐霆为华东军区炮兵司令员,两人都是我军新型兵种的青年将领。这是后话。
  这年秋天,10旅将士集结在洪泽湖以东运河南岸,待命抢渡运河,准备前去淮海区创建根据地。可是,运河两岸连一只小船都没有,对岸国民党王光夏部重兵防守着。深秋之夜,河水急湍,月色昏暗,刘震来到岸边,看了看,说:“还是用老办法,用突击队上!”
  。 最好的txt下载网

4智勇双全(2)
随即,他命令一面组织好渡河的木排准备搭桥,一面挑选渡河突击队员,说:“突击队由向平和陈角榆负责。”
  向平和陈角榆是他最倚重的战将,很快他们挑选了一些会游泳的士兵和干部,组成了一支几十人的渡河突击队。渡河前,刘旅长亲自向对突击队作动员,说:
  “你们是英雄的渡河突击队员,要学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在抢渡大渡河的30名英雄,要像他们一样不怕牺牲、奋勇前进,消灭运河北岸之敌,完成党交给你们的光荣、伟大任务……”
  他的动员声音很大,铿锵有力,勇士们很受鼓舞。随即,向平带上了一挺轻机枪架在木排上,信号弹发出了,突击队开始下水抢渡,对面敌人发现10旅抢渡,一排排的枪弹扫射过来,但是,突击队都是10旅的精兵,个个勇不可挡,冒着密集的炮火在水中浮游着前进,很快就冲上了岸,然后,猛打猛冲,守敌被迫溃退,突击队随即占领了运河北岸阵地,后续大军立即汹涌而来。
  10旅进入淮海区后,实行主力地方化,在刘震的指挥下,全力分兵展开了新的战斗。
  (3)
  刘震打仗不仅有勇,而且也会来点“软刀子”,对此,他的手下称为“巧战术”。
  1942年冬,日、伪、顽和地主还乡团大举向淮海区根据地“扫荡”,刘震率部巧妙地兵分两路提前转移,让敌兵扑了一个空。但日伪随即在淮海区各地建立蜘蛛网式的据点,“实行包干”,“分片扫荡”。各个据点很近,白天互相能看到炮楼,刘震他们攻打一个据点,其他据点的炮楼立即“四方出击”来援助,因此,他们白天行动十分困难,只好采取夜间行动。可在夜间又有问题了,老百姓家养了不少的狗,他们一来狗就乱叫,据点鬼子听到狗叫又乱打枪、乱开炮。因此,淮海区形势十分紧张。
  于是,刘震将主力地方化,成立12个小团,与各个县的警卫团、县大队“混”在一起,在全区搞“拆开打”运动,所谓“拆开打”就是动员各区老百姓自己起来拆瓦房,把砖头、木料分散藏起来,使得敌兵修据点、炮楼因无原料,修建速度减慢。再就是动员老百姓自己“打狗”,庄村里无狗了,部队行动就方便,因为听不到狗叫,战士们就是走到炮楼跟前,鬼子伪军还不知,突然枪炮一响,其他炮楼听到枪炮声一来“增援”,人马还没到,炮楼就已经被解决了。另外,战士们把那些打死的狗全拖到鬼子的据点周围,摆成一个个“臭狗阵”。
  这些措施很生效,使敌人无砖头、无木料修炮楼。把打死的狗拖往敌人据点附近,三五天后,狗就开始腐烂发臭,熏得据点鬼子受不了,有的被迫熏得放弃据点逃跑。
  很快,刘震在淮海区打开了局面,一支3000人的队伍发展到了15000人的大部队。对此,战士们说:“刘旅长的软刀子真厉害!”
  。 最好的txt下载网

5战士们要把刘少奇“带到旅部去做饭”
1941年7月,刘震率新四军4师10旅抵达安徽蒙城县涡河边的龙亢镇后,突然,接到上级电报称:“胡服同志由延安到苏北,途经你部,必须派可靠部队接送,确保安全。”
  接此任务后,刘震立即选派警卫连前去接送,亲自对连长交代说:
  “你们去接送一个负责同志,名叫胡服,沿途要绝对保密和保证安全。”
  谁知这连长把旅长说的“胡服”听成了“伙夫”,说:“保证把‘伙夫’安全送到旅部!”
  警卫连立即出发了。战士们听说要接一个“伙夫”,边跑边议论说:“接一个伙夫要用一个连,这个伙夫一定是做的饭菜特别好吃。”
  有的说:“接到了旅部,一定叫他做顿饭菜给我们吃吃!”
  此话被连长听到,喝道说:“你们想的尽是美事,他至少是接送到军部给军首长做饭吃的。”
  “那就叫他给我们旅部做一次,让旅长们尝尝这高级手艺。”
  战士们七嘴八舌,对这位“大厨师”充满了好奇和新鲜。
  可是,他们到交接点一看,更是吓了一大跳:赫!这“伙夫”的气派还真不小,陪着他的5个人全都骑着马还不说,还都是身佩手枪的,在他身后跟随一个全背驳壳枪的警卫班,5匹牲口驮着书箱,还有一个步兵连护送,这架势比他们师长还都神气,别说是旅长了!这时战士们吓得个个吐吐舌:“这伙夫可真不简直啊!”
  连长说:“这大厨子,一定要保护好,千万不能在我们手里出问题。”
  结果,他们别说叫他来给自己做顿饭菜吃,路上连话都不敢多说了,一个个把全副精力集中在护送上,生怕出什么差错儿。“伙夫”被接到旅部驻地龙亢镇时,他们才松了口气,谁知此时刘震等旅干部全都亲自接迎,把他待为上宾。而这位“大厨子”也没露露手艺,旅部炊事班还专门派人外出买菜来款待他。这位“伙夫”在旅部休息几日之后启程东去。
  这下在10旅传开了,新四军来个位“天大级”的大厨师,官职似乎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