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那些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元明清那些爱-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活在部队的一个大院里,就像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演的那样,那儿简直就是一个封闭的王国。
  但这种高墙之下的稳定、占有、收藏渐渐地也演化出另外一种内涵出来,那就是保守与束缚。所以有个词儿叫“破除蕃篱”,这还只是破除篱笆墙,就已经具有了打破陈规、摆脱束缚的内涵,要是能把那厚厚的城墙给推倒,那在中国文化里就绝对是件惊世骇俗的事儿。所以孟姜女不是因为她跟范喜良的爱情而被后人称颂的,她之所以会被民众世代景仰,是因为她哭倒了中国最厚、最大、最长的墙!所以,当你理解了华夏文明中这种“墙文化”的内涵,我们对于那些在封建束缚中即使能翻出墙来,或者只是探出墙头来的勇气也应该刮目相看。
  最早从又厚又高的封建夫权这堵墙的墙头上探出美丽脸庞来的一位女子,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她的名字就叫“李千金”。

9 红杏枝头春意闹,肯爱“千金”轻一笑(2)
李千金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代白居易的叙事诗《井底引银瓶》,但早在宋话本就有人引进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象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演绎,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宋代话本《西山一窟鬼》其中形容女子有一句话,叫“如捻青梅窥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这个“骑红杏出墙头”来窥探小伙子的姑娘就应该是元代戏曲《墙头马上》中的那个李千金。
  请注意,我们说了这个李千金是个姑娘,也就是个未嫁的女孩子,有人会问这和我们日常所说的“红杏出墙”所指的已婚女子出轨行为的这种涵义不相符啊?
  确实如此,最早在李千金的故事里,红杏出墙的喻义本来是非常健康的,非常明朗的,甚至是非常有反封建的意义的,但民俗文化的渲染有一个特点,这也是必需要承认的,也就是很多东西在民俗化的过程中也有着低俗化的倾向。要不然我们也不叫“民俗”了,这个“俗”正是跟“雅”相对的。
  由于红杏出墙本身就跟“有女怀春”的情恋主题相关,而李千金的故事本质上也确实是个摆脱一切束缚,尤其是男性夫权社会的束缚去追求的真爱的情节,这样“红杏出墙”的形象说法就被引申到了现实普通百姓的生活层面,再加上宋元以后市民文化对性文化等俗文化的推波助澜,本来一个美丽健康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就演变成了一个稍显阴晦、低俗、甚至有些色情的“红杏出墙”。
  回过头来,我们既然说李千金是以一个未婚女子的身份来追求自己的真爱的,也就是说她的爱情历程是健康明朗的,那么为什么又说她“红杏出墙”的行为是对封建男权社会的抗争呢?
  我以为答案正与由李千金开创的那条从“私定终身后花园”到“奉旨完婚大团圆”的才子佳人的情节模式有关。
  说李千金是洛阳总管李世杰的女儿,有一天,跟丫头梅香在后花园赏春,说话间就聊到女孩儿家要找个才貌双全又疼爱自己的男人那是很难的。这李千金丝毫都不隐讳对这种男欢女爱的向往,她跟梅香说,你看别人都成双成对,我怎么样才能找个好郎君呢?哪怕先找个理想的异性朋友也好呀!所以她大概就唱着“找呀,找呀找朋友”就顺着软梯站上了墙边,或许这墙也不高,她也就伸头下意识地往外一望,这一望不禁目瞪口呆。
  因为墙外路边也正有个人抬头向墙上一望。
  两个人虽在墙里墙外,但经目光的这一偶然碰撞,一下子就碰撞出了火花,也就是“触电”了。这个“电火花”据说当时是非常猛烈的,看戏曲的台词就可以略知一二:
  当时李千金的表现是“失声道:‘呀,一个好秀才!’”
  而墙外的这个小伙子的表现则是“惊呼:‘呀,一个好姐姐!’”
  你看这两人的表现,一个失声,一个惊呼,充分说明了两人内心所掀起的情感波澜。
  有人会说这两个青年男女的表现是不是不太庄重啊?是不是这两个人本身的性格与个性就比较轻浮呢?
  这里要做一点关键性的澄清,否则还真会给人留下年青人轻浮的印象。
  墙外路过的这个小伙子乃当朝裴尚书之子裴少俊。你听这名儿取的,一听就知道他长得至少不比韩国影星裴勇俊差,要不也不会让李千金一见就失声惊呼。那么这个长得帅气的公子哥是不是个风流的公子哥呢?
  戏曲里开场介绍人物时就两次分别强调,一处是说裴少俊“年当弱冠,未曾娶妻,不亲酒色”,第二处说他“惟亲诗书,不通女色”,要知道这种强调是在情节根本尚未展开之时,而且不止一次强调“不通女色”,这就说明作者要明确这场相爱与相遇并不是风流男女的轻浮之举。
  同样,在开场作者对李千金也做了这种人品上的明确,在引出李千金这位女主人公的时候,作者白朴介绍她说:“年方一十八岁,尤善女工,深通文墨,志量过人,容颜出世。”你看,“善女工”,“通文墨”,又“容颜出世”,这就是说李千金知书达礼、有才有貌,是个很不错的女孩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处伏笔,就是两个人的年龄。李千金作者明确说了是“年方一十八岁”,而裴少俊则是“年方弱冠”,就是二十岁左右。这按当时的婚姻标准,两个人基本上都可以算是大龄青年,到这个年龄还从未有过男女之情,说明两个人并不是随便的人,而他们的初恋也是因真情迸发才显得如此浓郁。

9 红杏枝头春意闹,肯爱“千金”轻一笑(3)
有了这个前提,介绍李千金的那句“志量过人”就尤其显得耐人寻味了。一个女孩子既没像武则天那样勇敢地从政,也没像花木兰那样替父从军,哪里看得出她“志量过人”呢?
  我认为李千金的“志量过人”在《墙头马上》这出戏里当然就是表现在对爱情的态度上的。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敢选择爱。这一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私定终身后花园”。
  说李千金看到裴少俊之后就很喜欢,站在墙头那儿不肯下去。要说一般的女孩子这会儿肯定羞红了脸,蹲在墙跟儿那儿捂着砰砰跳的心口喘粗气呢。可这李千金被裴少俊看得虽也是心里砰砰跳,但立在墙头那儿就是舍不得把脸儿抹下去。
  结果裴少俊一看,太好了,这美丽的姐姐一直看着我,那说明有戏啊,就在马上写了首诗让仆人递过去。
  李千金看了诗更喜欢了,为什么呢?墙外这小伙子一是长得帅,这就够让姑娘动心的了,这诗还写得特别好,这说明有才啊,我们说郎才女貌,男人有才就行了,这小伙子有才又有貌,说明他是男人中的极品——“男人中的战斗机啊”!于是,才思敏捷的李千金当即也回了首七言绝句,并在绝句中约定晚上让裴少俊到后花园中见面。
  裴少俊看了诗,心里这个高兴呀,以为算是找到了人生的知音。我们前面说过,这两个人都不是随便的人,但越是矜持、越是稳重、越是一直没谈过恋爱的人一旦动起情来,投入得就越深,民间怎么说来着?那叫“老房子着火,没得救了!”
  裴少俊好不容易熬到天黑,跟《西厢记》里的张生一样翻墙来到李家的后花园。还好,李千金不像崔莺莺突然反悔,问“哥哥你跳墙过来干什么?”而是很大方地与裴少俊聊了起来。两个人这里两情相悦不要紧,隔墙有耳,窗下有人,正好被李千金的奶娘撞破了。在李千金的千般哀求下,奶娘为她们出了主意,让李千金跟着裴少俊走了,待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之后再来向父母禀报。于是,李千金就跟着裴少俊走了。
  这里我们不禁会有些疑惑。戏曲里说李千金的爹也不是个老顽固,相反在当时的朝廷里还是个改革派,你说李千金干嘛要私奔呢?你要喜欢裴少俊,你就跟你爹提呗?干嘛要不吭声气地就私奔了呢?
  要说这还是有缘由的,因为李千金自小许配了一门亲事,是指腹为婚。而巧的是,李千金的爹当年指腹为婚的对象刚好是裴少俊的爹裴尚书。那么既然有指腹为婚,为什么两人没早点成亲,弄得两人还“晚婚晚育”的呢?原来,等到两家孩子长大以后,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李千金的爹是改革派,而裴少俊的爹是保守派,两人在政治上分道扬镳了,两家这婚事也就搁置了起来。这少俊和千金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呀,只知道自己是定了婚的,可定了婚的对方那主儿总也不现身,现在找到自己的真爱了,只能逃了。于是就有了“私定终身后花园”的大胆之举。
  第二,是敢保护爱。这一回我们叫它“私藏终身后花园”。
  虽然都是后花园,但这个后花园跟前面那个“私定终身”的“后花园”不一样。那是李千金家的后花园,而这个“私藏终身”的“后花园”则是裴少俊家的后花园。
  两个人从李家逃出来之后,没地方去呀。裴少俊还没工作,也没功名,经济上不独立呀。所以他们连《伤逝》中的子君与涓生都不如,连租个自己的小窝也不能够。
  这时候李千金的“志量过人”又表现了出来,她跟裴少俊商量,就住你们家去,先藏在你家后花园里住,别让你爹发现喽,慢慢儿地咱再提。你看,这千金小姐她就知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道理,这眼光多么的不一般啊。
  裴少俊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悄悄地把李千金带回家藏在后花园里。这尚书家地方大呀,古代官宦之家的宅地都讲究几进几出,在后花园里藏个把人那是没问题的。问题是这一个人没过多久就变成了两个人、三个人,李千金一年后生下一儿一女,到这会儿了,裴少俊还是没敢跟他爹提。他就这么捱着,平常不让人靠近后花园,只有一个家人帮他来打理,裴尚书公务繁忙,也从不到这后花园来,于是这一藏就藏了七年。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9 红杏枝头春意闹,肯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