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繁忙,也从不到这后花园来,于是这一藏就藏了七年。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9 红杏枝头春意闹,肯爱“千金”轻一笑(4)
七年啊,多不容易!《智取威虎山》里小常保控诉在土匪的欺凌下女扮男装的悲惨经历时喊过一句“八年啦”!这七年也跟八年差不多了,而一家四口就藏在一个后花园里这又比小常保八年女扮男装要难多了。我真的无法想象李千金这个女孩子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也实在无法想象裴少俊这个男人又是怎么“拖”下来的!我估计他要去从政,那肯定是官僚,为什么呢?这做事太能拖了,儿子女儿都六七岁了,还没跟他爹说呢?说白了,是他始终不敢跟他爹说,也就是说这个男人的真情固然可贵,但胆气实在是差了点儿。这样的裴少俊也就更加能反衬出“志量过人”的李千金来。
第三,是敢拒绝爱。这一点我叫它“宁折不弯不团圆”。
纸里终究包不住火,这一年清明,裴尚书身体不舒服就呆在家没出门,裴少俊呢,代替他爹去上坟祭祖。
这裴尚书在家无所事事啊,既不用开会,又不用做报告,这当官的离开了“文山会海”他还就不适应,于是他就满园子瞎遛跶。正巧碰见两个玩耍的孩子,就在后花园里撞破了这件事儿。
于是裴尚书大发雷霆,把儿子叫回来让他立即休了李千金,否则就要以通奸罪大义灭亲把儿子送官法办,裴少俊一听软了,当即表示“我写休书就是了”。
这时候那个在后花园里隐忍了七年的李千金却忍不住了,她上前质问公公,说我们虽然私自结合,但也是两情相阅、真情相待,哪里算什么通奸罪呢?
裴老头火的来当头就一句“可不道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你败坏了我的家风,勾引了我的儿子,还不快给我滚走?”
李千金面对崔老头也没半分惧色,正义凛然地说:“为甚要拆开这连理同心结,这姻缘也是天赐的。”
裴老头一听,什么?天赐的?那好我们现在就看看是不是天意。他立马出了两个智力游戏,拿一根玉簪放在石头上磨,要磨到最细还不断就是天意;再放一个银瓶到井时盛水,用根线提上来,线不断就算天意。你说这两个测试根本就是违背物理学常识的,根本就是刁难人的,所以白居易写这首叙事诗的时候题目就叫《井底引银瓶》。
说到这儿,我们也许会奇怪,白居易怎么不以《墙头马上》为题?或者“一枝红杏出墙去”也好呀?怎么会以这个刁难人的测试为题呢?原来这个唐代的小白和这位元代的小白两个人写这个事儿的出发点根本不一样。白朴是歌颂这段爱情的,而白居易却是否定这段爱情的,《井底引银瓶》的主题是“止淫奔”,也就是要让年青的女孩子以李千金为诫,所以白居易在诗的最后总结说“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所以他才会用这个惩罚李千金的测试作为全诗的标题。
我们说在这件事上,白居易未免有卫道士的嫌疑,连白居易都帮着裴老头说话,李千金是真的没辙儿了。她哭诉道:“他毒肠狠切,丈夫又软揣些些,相公又恶噷噷乖劣,夫人又叫丫丫似蝎蜇。”
你看,这时候没一个人帮她的,连那个与他一见钟情的裴少俊在内。于是,彻底失望了的李千金只能舍下孩子一个人离开了裴家。
李千金回到洛阳,家中已父母双亡。李千金只能独守空园,与墙内的那些红杏为伴。
这样过了一年,又是“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春天,李千金并未站在墙头,却又听见了裴少俊策马而来的马蹄声。
原来裴少俊这一年里考中了进士,官授洛阳令。现在有了官职了,可以另立门户了,于是来请李千金回家。李千金不肯,也就是不原谅裴少俊,没办法,这时候裴尚书也不得已出山了。他先是说我后来才调查清楚,原来你爹叫李世杰,你本与少俊本就是指腹为婚的夫妻,都怪你当初不说明家庭身世、出身背景,弄得我还以为你是娼妓,所以才赶走你的。现在情况都清楚了,你们就复婚吧。
李千金说哪有这么好的事?你不要再磨个玉簪、吊个银瓶什么的?
崔老头脸一红,说都是我的错,此事休再提。
到这个地步,即使裴尚书和裴少俊两个人都认了错,李千金还是不肯复婚。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有些不近情理啊?在那个夫权社会,裴尚书和裴少俊怎么可能如此低声下气呢?而且如此低声下气了这个李千金居然还不吃这一套,不符合实际了吧?
其实这种猜测还是有道理的,这就可以看出白朴创作这出戏的目的了,他就是要写个离谱的结婚,再写个更离谱的离婚,再写个最离谱的复婚,以见出这段“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真情的可贵,以见出这个“敢于出墙去”的李千金的“志量过人”。
当然,白朴也不能摆脱中国戏曲以喜剧结尾的常套,在为两个孩子考虑的背景下,李千金最终还是与裴少俊复了婚,也最终跟裴老头和了解。但这个“奉旨完婚大团圆”的结局里蕴含的精神却是宁肯不团圆也宁折不弯的女性意识。这就使得整个从“私定终身后花园”到“奉旨完婚大团圆”的情节模式具有了歌颂纯真爱情、歌颂女性对封建男权社会进行反抗的内涵。
可惜,后代在继承这个模式的时候,只看到了才子佳人,只看到了这种情节模式的喜剧性效果,却看不到其中的反抗精神与积极意义,这也导致了后代所谓的才子佳人戏走上了僵化与浮套的浅俗之路。
说到后世对才子佳人戏的喜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那种离奇情节、传奇故事的喜爱。所以中国人说故事的时候喜欢说“无巧不成书”。在元代戏曲里,情节上最巧的莫过于号称四大爱情戏之一的《拜月亭》了。
请看下回:《拜月亭》的故事——“一个奇怪的亭子”。
。 想看书来
10 阴晴圆缺旧时月,悲欢离合故人情(1)
——《拜月亭》的故事
关于《拜月亭》的故事,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不长的时间内,它有很多种戏曲版本出现。也就是对于这个故事,很多文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创作热情。
关汉卿写的叫《幽闺佳人拜月亭》,后来它和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一起,被称为元代杂剧中的四大爱情戏。可王实甫也写过这个故事,他写的题目叫《 才子佳人拜月亭》。按道理关汉卿与王实甫这两位戏曲中顶尖儿的大家都写过了,别人也就没法再写了吧。可事实不然,到了南戏的发展阶段,施惠又把这个故事写了一遍,题目叫《王瑞兰幽怨拜月亭》,结果这一写出来影响更大,在当时就成为南戏的四大剧目之一。
我不禁有些纳闷,为什么大家都去写这个故事呢?为什么写出来还都那么成功呢?为什么三个人写来写去都离不开那个“拜月亭”呢?难道这个亭子有什么古怪不成?
我们就先从这个亭子说起。
中国人有一种特有的“造亭”情节,这大概是任何一个其它民族所没有的。传说中,亭子是鲁班造出来的。但据史料记载,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亭出现了,它最早可能是用是军事用途的。发展到秦汉,亭的建筑作用扩大了,变成了地方的基层组织,你比如说刘邦,《汉书·高祖纪》里就说他发迹之前“为泗上亭上”。后来,亭作为基层组织的作用渐渐弱化了,但它作为道路上固定的小建筑却可以供人休息,所以《释名》这本书里解释说:“亭者,停也,亦人所停集也。”这个作用在后代一直被保持着,李白的词《菩萨蛮》里就说“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到弘一法师李叔同作词的《送别》里,我们还唱“长亭外,古道边”呢!但是这些在中国亭文化里并不是最主要的方面。
大概至迟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亭子作为一种点景建筑,开始在园林中大量出现了。后来到了宋明之际,在山林水榭中建亭子,那是蔚然成风。你看李清照的《如梦令》里说“常记溪亭日暮”,这个溪边的亭子应该就是园林中的亭子了。
至今中国还有不同版本的四大名亭之说,一种说法是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湖南长沙的爱晚亭,还有江苏苏州的沧浪亭。但还有一种说法把沧浪亭换成了浙江杭州西湖的湖心亭。
不要小看这些简简单单的亭子,它们可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当初凤仪亭见证了吕布戏貂蝉的历史,董卓因此而灭亡;当初风波亭见证了秦桧陷害岳飞的奸诈,南宋历史因此而悲壮;当初陶然亭见证了高君宇与石评梅的断肠之爱,民国的那些爱因此而缠绵悱恻;更不用说醉翁亭,见证了醉翁欧阳修的风采,也见证了他“每将公事了亭中”的岁月,因为这个醉翁亭极具人文风采与个性气质,所以它又被称为“天下第一亭”。
那么古人为什么这么喜欢亭子呢?连说漂亮姑娘身材好都要说“亭亭玉立”!
这要从亭子的结构说起,亭子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一个“大帽子”加几根大柱子,一般四面都是空的,中间也是空的。这种空荡荡的亭子有什么作用呢?元末明初的一个诗人叫张宣的说过一句话,叫“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也就是说人往亭中一站,这无限的江山都融化到有限的亭中了,反过来亭中人有限的人生也就融化到无限的江山里去了,这样的话,人和自然之间通过一个小小的亭子就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融合。这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它缘于我们东方特有感性文化,而亭子就像现代科幻小说里的时空机,可以带着亭中人的情绪穿越时空,往来无限。
所以你看中国的亭子建筑从美学的角度看,大多很优雅,大多整体修长,再带着些飞檐画角,就显得有几分灵动与飘缈,这与它本身所负责的情绪特征是相吻合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