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象征
古长城
长城——当阿波罗号飞船上的宇航员在外太空那无边无尽的黑暗中凝眸回望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借助仪器他们发现了地球上一条蜿蜒的线——那是所能看到的人类唯一的活动痕迹——长城!中国人的长城!
有位有心人把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长城身躯画出来,在东端再把山海关的地理区划标上,他惊奇的发现:这真是一条蜿蜒蛰伏的巨龙的形象。婉蜒于中国北部崇山峻岭之上的长城,群山在淡淡的晨雾中肃立着,太阳如一个赤红的琉璃花球,射出斑斓的光。黑山静静地卧着它巨兽般的身躯,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象征。
古长城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国防工程,初建于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据考证目前的长城是明代在原来基础上修复的。中国人喜欢建墙。一个家庭,修墙围起来,这叫庭院。一个家族用围墙围起来,这叫寨子。一个城市用墙围起来,这叫城池。皇上住的地方用墙围起来,这叫皇宫,整个国家的叫长城。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着防的意识,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无。长城抗战!最初在军事上叫长城布防。布:布置,防:防守。词典是这么解释。全文应该说:在长城布置防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关于长城
蜿蜒如卧龙的长城
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绵延万余里。长城西半部是土结构,东段都是砖石结构,以巨大石条为地基,上面用城砖砌成。去过八达岭的人都见到过,城墙建筑在高山峻岭最险要之处,宽处有10余米,高有七八米,要紧之处有箭楼、烽火台等。就是在现代战争中也不愧为良好的防御阵地。
长城东段的关口,从东面算起,有山海关、界岭口、冷口、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独石口等。每个关口都是要塞,在长城抗战中都经历了残酷的血肉厮杀。每个关口死伤壮士都以数千人计。
从秦始皇到明英宗修这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落后的游牧民族。齐国修长城最初是为了和鲁国明确分野。亮兵台就是当初齐鲁会盟,展现军队英姿的地方。据专家考察,该台长八百米,分为两段。一段长500米,一段长300米。中间的低凹处为“将台”,也就是会盟时首领的所在地。以前社科院的郑振铎先生在考证研究齐长城时,所用的资料照片就是博山区内的凤凰山遗址,那时“亮兵台”遗址还没有发现。
后来鲁为楚灭,齐更是大修其城,绵延千里,“宣王乘山岭筑长城,西起齐州,东至海,以备楚”(《齐纪》)。当齐桓公九合诸侯,成就五霸之首的伟业时,他怎么就没有考虑过“备楚”的事呢?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想的是拓疆而不是守业。
以后齐、楚,包括那尽出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都被秦国铁骑冲走了,长城静静地留在了那里,像一道永不弥合的伤口。
再以后,那位统寰宇,扫六合,书写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的始皇帝竟然也想到了筑长城(当然,在这之前,燕赵等国都筑了长城,目的也是为了拒胡)。引的太史公惶惶然的写到:“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宁藩篱,却匈奴七百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当时就想,凭着秦国猛将如云,兵翼垂天,正是盛威赫赫,藐视天下的时代,蒙恬曾将十万之众,把胡人打了个落花流水。就算没有长城,胡人岂敢南下牧马么?这种单纯的防御性工事除了能明确一条疆域外,还有多大作用呢,真正威慑敌人的并不在于此。也许始皇帝那雄性的热血凉了,一往无前的心态变了。
对于汉来说,我们记住的往往是一串击匈奴破胡虏的将军、节士的名字,李广、卫青、霍去病、班超以及那通西域的张骞和出使19年的苏武。这是一个角智角力的时代。大汉雄风和边塞奇景给了后来的热血文人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留下了许多彪炳千古的不朽佳作。究其实,这是我们的感情使然。汉对剽悍的胡人向来是阴阳手,一打一拉的政治伎俩玩了几百年,期间就出了一个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的美人王昭君。这时的长城又恢复了它政区分野的作用。看看孝文帝的遗匈奴书吧:“先帝制: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
每次,只要单于反脸就入塞侵扰,杀人掠货,施行强盗的勾当,从来不把长城屏障和汉人皇帝的脸面当回事。每一个将军的去世或离任都是一段灾难的开始。长城,它没有挡住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也没有挡住纵横奔突的八旗雄师。如果真要是说作用的话,倒是帮了戚继光将军不少忙,使他带领“戚家军”抗击了那三分倭人七分奸民组成的倭寇许久。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30年代,长城防御的不再是落后民族,而是现代化装备的日本帝国主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窥伺了关内很长的时间后,向内阁发了一份请求入侵关内的报告。在列举了许多的理由之后,特别著明一点,说中国自从宋朝以后,就丧失了“侠”的精神,没有了武士的魂魄。言下之意,中国人就是弱民。这真是莫大的侮辱,利益驱使下的强盗逻辑。它忘记了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着侠的遗传基因,忘记了“弃身锋刃端,视死忽如归”的精神千年前就“扬声沙漠垂”了。只不过是普受道德礼仪教化的国人还没有认为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933年初,日本攻占山海关、热河之后,又进一步向长城沿各军事要口发起进攻。又一次,长城眼睁睁看着侵略者的铁蹄漫过了自己古老的身躯。中国军队进行了抵抗。敌我双方争夺的重点是燕山山脉的长城各关口及附近的制高点,因此这次作战被称为“长城抗战”。因南京政府态度消极,守军难抵日军凶猛攻势,他们唯一可依赖的是千百年前古人留给他们的城墙,此役尽管以失败告终,但爱国官兵们长城抗战壮举是一个军队为民族、为个人争生存的信念的体现,是古老的长城精神再一次显现,也为此后的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奠定了基础。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和他们的英名!
野心由来已久
1933年长城抗战中,中国的增援部队走过长城。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把灭亡中国、统治亚洲、争霸世界作为国策。在1894年7月25日偷袭清朝海军,接着进攻驻朝鲜的清朝陆军部队,8月1日,清朝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占领了朝鲜和辽东半岛的大片领土,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帝国主义与其它列强一起组成八国联军侵华,以镇压义和团运动,并乘机瓜分中国。清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后,英国军队从海上进攻山海关,火烧了老龙头附近的澄海楼,把宁海城做了兵营,现在那儿还留着一门大炮,就是英军留下来的。随后 法国、德国、日本、俄国军队都在山海关驻军。在1901年9月7日,强迫清朝政府签定了《辛丑条约》,在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下,山海关完全失去了防御能力。1902年日本开始在平、津至山海关驻军。此后,日本与沙皇俄国激烈争夺我国的东北,甚至在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
辛亥革命以后,在外国的支持下,中国开始了军阀混战,公元1922年、1924年,日本支持的奉系军阀和英国、美国支持的直系军阀在山海关大战。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了“东方会议”以后,在向7月25日日本天皇提交的题为《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的奏折中就称“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倘###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它小国如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显然,灭亡中国的国策已提到具体实施的日程。
打开华北的大门
张作霖之子张学良
占领全中国,进而占领全亚洲是日本的既定方针,而占领东北则是其侵占全中国的首要步骤。1931年6月日本军部制定的《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中明确了有关侵略中国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并确定将“采取军事行动”。此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就不断在我国东北制造挑衅事件,以制造发动战争的借口。虽然,我国驻东北的部队执行了蒋介石和南京政府的“忍让”、“不抵抗”的命令,但是,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仍然不宣而战,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南京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下,中国军队毫无准备,沈阳一夜之间陷于日军手中。此时,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