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史话:偷袭珍珠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洋战争史话:偷袭珍珠港-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站在旗舰舰桥上的南云头脑中一片混乱,他不知道此行是福还是祸。他深感自己对将要到来的战事的无能为力,只好乞求神灵的保佑。
  在南云的身旁,航海长三浦义四郎海军中校凝神望着前方。这支庞大的舰队,将在这位航海长的带领下驶向作战海域,他如果发生一丝一毫的差错,舰队就将偏向预定作战海区十万八千里。因此,在飞行队起飞以前,三浦义四郎肩负着关系到这次作战能否成功的重任。他深深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这位素来颇爱开玩笑的航海长,如今却变成了另一副模样:紧闭双唇,耸起双肩,而且穿上了他从来也不穿的皮鞋。
  考虑到可能有美国潜艇巡逻,机动部队自单冠湾出发以后,实施了昼夜24小时的对潜警戒。同时估计到美军巡逻机的巡逻范围,为了避开巡逻机,机动部队在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之间的海域航行。
  在进击途中,尽量避免与第三国的商船相遇,以免使舰队全貌暴露。在编队前航行的3艘潜艇,一旦在航渡中发现船舶,立即向机动部队通报情况,并马上潜航。机动部队也立即大角度改变航向,设法隐蔽,以免被发现。
  为了掩人耳目,在东京也采取了种种佯动措施。在临战前的5 ~7日这3天,横须贺海军陆战队的尉官和水兵都被弄到东京去游览。人们看到水兵们欢天喜地在东京街头尽情游逛,怎么也想不到机动部队正张牙舞爪地扑向夏威夷。
  机动部队从单冠湾出发后,连日浓云密布,天然的帷幕把机动部队遮蔽了起来,使它不易被巡逻机发现。海面一直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在这个季节往往掀起的狂涛巨浪,这对于保持舰员特别是飞行人员的体力十分有利。
  航行中的机动部队实施了严格的无线电管制——只收不发。在“赤城”号的无线电室里,几十名值更的无线电兵带着耳机,聚精会神地收听东京的广播,也没有漏掉夏威夷方面的无线电动态以及其他地方发出的电报,但他们自己一个信号也不向外发送。他们专心静候开战日期的命令。
  

偷袭珍珠港 第三部分(9)
尽管日本采取了一系列保密措施,但日军在偷袭珍珠港前仍暴露出许多征候。如果美国保持应有的警惕,损失不应当那样惨重。当然,如果美国人真的那样做了,珍珠港之战也就不会表现得那么充满传奇色彩了。
  12月1日,日本政府和大本营联席会议做出决定:向美国开战。
  12月2日,当日军机动部队进入中途岛以北的西经海域时,收到的山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在这天16时30分发来的电报命令:“12月8日为X日。”(即对美国开战打响的日期)
  日本大本营确定12月8日为开战日,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12月8日是夏威夷时间12月7日,星期日,可以利用美国舰队星期日休息时放松警惕实施突然袭击。第二,这一天是日军在马来亚登陆的日子,两者可从战略上互相配合。第三,这一天是满月后三四天的下弦月,天亮前有月光,便于部队在拂晓时行动。第四,美国舰队通常在周末从训练区返回珍珠港,根据推测,星期日早晨太平洋舰队停在珍珠港的可能性最大。综合这些条件,日本大本营将12月8日定为命运攸关的X日。
  从12月2日以后,东京连续不断地向机动部队发报,通报夏威夷方面的敌情。这种情报叫A情报。它详细说明进出珍珠港的美国舰队的动向。遗憾的是,这些情报到达机动部队时,都是两三天以前的情况了,看了它,虽然可以了解两天以前的敌情,但对最近的两天内的敌情变化则一无所知。当然,它对机动部队判断当前的敌情仍有很大帮助。
  航行中,旗舰“赤城”号收到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发来的一封电报训示:“皇国兴废,在此一战,我军将士务须全力奋战。”
  这份电示,立刻传达到了机动部队的全体人员。随后,“赤城”号上升起了“Z”字旗——日军的作战旗。
  “打仗的时刻到来啦!”狂热的战争激情使全体舰员热血沸腾。
  当日本舰队步步逼近珍珠港时,美国人也闻到了从日本方面发出的越来越浓厚的战争气息。
  12月6日,由美国海军情报翻译班和陆军通讯情报处联合组成的“魔术”室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负责“魔术”室的情报主任克雷默少校也在那里焦急地等待着破译的结果。下午2时,“魔术”室破译了日本发给驻美两位日本使者的指示电,指示电对这两位“和平使者”说,目前形势“十分微妙”,日本已决定给予美国提出的“赫尔备忘录”正式答复,由于电文较长,将分14部分拍发,收到后要严加保密,至于何时交给美方,另行通知。
  日方答复美方“赫尔备忘录”的电报整整拍发了一个下午,而且只拍发了前13个部分。美国的破译人员于当晚7时将这13部分破译了出来。在这13个部分中,日本大谈其自己“公正谦让”,极力表现出“妥协精神”,而美国则无视现实,把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他人,指责美国“企图扩大战争”,并对美国企图维持和加强其在太平洋地区的统治地位表示“绝对不能容忍”。电报基本拒绝了“赫尔备忘录”的各项建议。
  克雷默看到破译出来的电文后,当即电告所有有关上级等候收信,随后他立即赶到了白宫。
  当克雷默在白宫门口按电铃时,已是12月6日晚9时30分了。当时罗斯福总统正在椭圆形书房里同他的那位前几天刚出院的密友霍普金斯(罗斯福的私人顾问)轻松地漫谈着准备在佛罗里达州以钓鱼度过自己晚年问题。
  克雷默将情报交给总统海军副官助理舒尔茨上尉,舒尔茨走进总统书房,把情报放在总统面前的桌子上,然后站在一旁。
  罗斯福一口气把日本对“赫尔备忘录”的答复的前13部分匆匆看了一遍,随后把文件递给了霍普金斯,并对霍普金斯说:“这就是说要爆发战争了。”
  霍普金斯看完译电后说:“战争无疑将在有利于日本的情况下爆发,但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先放第一枪,以制止日本人的突然袭击。”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偷袭珍珠港 第三部分(10)
罗斯福点点头说:“不能,我们不能这样做。”
  接着,两人对何时何地可能爆发战争进行了一番分析,都感到情况难以预料。
  华盛顿时间12月7日晨5时,“魔术”室的电传打字机打出了日本对“赫尔备忘录”答复的第14部分。内容是:鉴于美国所采取的态度,“日本政府不能不认为,即使今后继续进行交涉,也无法达到妥协。特此通告美国政府,并深表遗憾。”
  看到电报译文后,克雷默想,日本拍发出前13个部分后,隔了14小时才发出这么短短的几句话,这一事态本身就说明有不同寻常的情况。为此,他立即将文件分送给各个军政首脑。
  刚刚把译电送完,克雷默立刻又看到了新破译的另外两份日本电报。日本政府指示野村:“至要,请大使将我方复文于华盛顿时间7日下午1时整递交美国政府(若有可能请交国务卿)。”这份电报是美国太平洋海岸截收站当日晨4时37分收到的,经过破译、翻译和递送,用了近6小时。克雷默看到译电时是10时20分,距离日本人所指的那个关键时间还有2小时40分。
  克雷默突然感到,这个关键性的华盛顿下午1时,在菲律宾刚好是午夜,在美国西半球重要基地之一的巴拿马运河区是中午,惟独在美国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刚刚天亮,是偷袭的最好时刻。于是,克雷默立即报送这份情报,并向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暗示了这一点。
  斯塔克也意识到,华盛顿下午1时恰恰是珍珠港的早晨7时30分,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时间。他想打电话将这一情况告诉金梅尔司令,但拿起电话听筒后一犹豫,又放下了。此时华盛顿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夏威夷则是清晨5时,离日出还有两个小时。斯塔克怕惊扰了金梅尔的早觉,引起他的不快。而且他又想到,作为华盛顿最高的海军指挥官,他也不应该在一些细节上命令和督促金梅尔“这样干”或者“那样干”。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不认为日本人真的就能对远距其本土数千公里以外的珍珠港实施偷袭。侥幸心理在这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斯塔克还是想先与总统商量商量再说。
  阴错阳差的这些细碎的原因,致使珍珠港在被炸之前,始终没有得到海军上级的警报。
  美军的参谋总长马歇尔在看到克雷默派人送来的材料后,认为“日本将于当天下午1点或晚些时候,在太平洋地区对美国某个设施采取行动”。他立即召###议研究对策。会议上虽然分析了多种可能,但没有一个人提到袭击夏威夷的可能性。讨论一番之后,大家一致同意:“以最快的速度立即给我外围地区再发一份警告。”
  于是,马歇尔撕下一张便条纸,写成一份电文,然后拿起通往白宫的电话,接通了斯塔克,把自己打算要做的事,谨慎地通知了海军作战部长。
  马歇尔拟定的电文是:“日本将于东部标准时间下午1点递交最后通牒,之后,他们将按照命令立即销毁密码机。我们不清楚该时间内涵意义所在,但必须酌情提高警惕。转告海军方面。马歇尔。”
  这封电报迅速向太平洋地区美军各指挥部下达,并由各指挥部通知海军方面。传向其他指挥部的电报都顺利到达,惟有发给夏威夷方向的电报由于天电的严重干扰未能及时到达。这样,珍珠港又失去了一次逃避灾难的机会。
  但是,当这封警告电报还在途中时,命运之神又一次向珍珠港敲响了警钟。
  这一天的6点30分整,美军太平洋舰队储存供应船“安塔尔斯”号在准备进入珍珠港时,船长克兰尼斯海军中校在右舷约1500米处发现一个外形可疑的东西。那东西稍稍露出水面,像是一艘潜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