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父皇,数年前将作监已绘好永安宫的图样,现在只要选好日子起造即可。”
李渊叹了一口气,说道:“二郎,我许是年老的缘故,近来感到心力大不如以前。
txt小说上传分享
四夷遥尊天可汗 八方搜求羲之墨(6)
唉,这日子,眼见是过一天少一天了。
我感觉在此居住甚好,没必要另造新宫,何况,等新宫造成,焉知我能否有福入住呢?再说哩,你这些年来厉行去奢省费,若大举建造新宫,谏官又会上书,会有失民心吧。”
李世民眼圈一红,哽咽道:“父皇切不可出此不祥之语,父皇龙体康健,好日子还长着哩。
父皇,母后已离别儿子多年,您这样说,莫非想让儿子在世上成为一个孤零零的失爱之人吗?儿子欲造新宫,就是想尽孝于父皇,至于谏官来谏,儿子自会说服他们。”
李世民见李渊坚执不去九成宫避暑,遂作别退出。
李世民回到两仪殿,即令人召来魏征、王?、马周及一应谏官,同时也把将作监一应官员唤来。
众人陆续前来肃立殿中,李世民开言说道:“朕刚才从大安宫出来,那里地势较低,宫内潮湿,一到盛夏又闷湿无比,让太上皇继续在那里居住,对其身体极为不利。
朕意已决,立即动手营造新宫,以奉太上皇之用。”
魏征说道:“陛下欲奉养太上皇,臣等并无异议。
只是臣曾经看过新宫的图样,其规模宏大,耗费太多,方今天下安定不久,边境还有征讨之事,臣以为不可铺张太过。”
将作监绘出了新宫永安宫的图样,其建设位置在城北的龙首原上,整体布局南部为长方形,北部呈梯形,周长二千五百三十三丈。
四面围以宫城,东、西、北有与宫墙平行的夹城,共设十一座宫门。
内设宫殿二十余座,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为三座主殿,其中以含元殿最为高敞雄伟,殿基高出平地约五丈,东西长二十五丈,南北长十三丈。
大殿如鸾凤翘首,两阁似双翼缓舒。
殿前向南俯伸出三条以阶梯和斜坡相间的砖石砌道,名曰龙尾道。
龙尾道长约二十六丈,东西宽有八丈五。
由龙尾道拾级仰登,含元殿如在霄汉,登至殿前俯视前方,显出了居高临下的磅礴气派。
魏征所说不错,若依图建造,工程浩大,耗费钱物不是小数。
李世民道:“太上皇戎马取得天下,一生辛劳,为其建造新宫并不为过。
魏卿,人以孝义为先,为太上皇建造新宫,就是朕向太上皇尽孝。
朕即位以来,致力于去奢省费,不敢营造新宫,今日若不是为太上皇着想,依旧不敢动土。
朕将你们叫来,就是想申明此意,不要再为此事举谏上书了。
马卿,记得你曾上书言称大安宫卑小,其中有‘臣愿营雉堞门观,务从高显,以称万方之望,则大孝昭矣’之语,朕营新宫,正是纳你所谏。”
马周也曾见过新宫图样,知道此宫建造工程宏大,几可与太极宫相媲美。
他当初上书时,觉得大安宫太卑小,若另选地势建同等规模的宫室即可。
不料将作监所绘图样如此规模宏大,与自己的初衷相违。
到了眼前地步,他也无话可说,只好答道:“陛下奉孝义之心,从谏如流,臣感圣恩。
只是此宫规模太大,能否缩小一些,以减少钱物投入?” 李世民摇摇头,感伤地说道:“如此巨图绘制,岂是一日之功?朕刚才见过太上皇,见其龙体每况愈下,太上皇能早日移住一日,对其龙体有益,也就尽了朕的心意,此事就不要再费周折了。
将作监从即日开始,立即营造新宫。
嗯,原将新宫定名为永安宫,难显朕奉太上皇之意,需另定新名。
王卿,此宫之名由你和魏卿商量来拟,要显示高显及明堂之意。
” 王?躬身答应。
魏征等人见李世民打着为李渊尽孝的旗号来造新宫,其于情于理不好挑剔,虽心有不甘,然无法再出口反对。
三日后,龙首原上人声鼎沸,数千名工匠开始挖掘地基。
是时,王?奉旨拟出新宫名号,称为大明宫,李世民闻奏照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四夷遥尊天可汗 八方搜求羲之墨(7)
十日后,李世民下诏让太子李承乾监国,由房玄龄、王?、温彦博等人留京辅佐。
自己带领一帮臣子,前往九成宫避暑。
为示亲切之意,李世民特旨让李靖随行,并准其弃马乘舆。
九成宫位于天台山中,这里每逢夏季,山间气候凉爽,宫室美景宜人,是皇室的避暑胜地。
李世民即位之后,因不敢造新宫,又不喜坊州仁智宫,遂将九成宫作为自己的避暑首选。
每年夏季,都要在九成宫住上一段时间。
其避暑之余,或与群臣讨论政事,或出外狩猎,日子过得很惬意。
九成宫毕竟建造已久,多处宫室显得简陋,如今又遭数年风雨侵蚀,更为不堪。
李世民初入九成宫的时候,对群臣说道:“朕不耐热,因而来此避暑。
这里宫室虽然破旧,一样能住,不求精妙。”
此后,将作监觉得这里实在不成样子,年年奏请另起新殿。
到了今年,李世民也许觉得财力许可,遂准其请。
阎立德此时为将作大匠,当即绘出图样,并前赴天台山亲自督造,三月间即将阔大新殿造成,殿内光线明亮,宽敞洁净。
李世民临行之时,令人将自己所收藏的墨宝悉数运来,意欲与群臣共同鉴赏。
李世民爱好书法,在搜求古人遗墨上,可谓不遗余力。
还在他为秦王的时候,征战之时即让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代他搜寻古人遗墨帖,若得知了一点讯息,即穷追不舍,一定要找到持墨之人,采取各种办法将此墨收购到手。
后来遭到李渊冷遇的时候,府中学士尽散,广求古代大家遗墨,似乎成了他惟一的乐趣。
当然,他最大的心力还是谋求太子之位,不能像求墨那样可以无遮拦罢了。
前代书法之人,李世民最看重的是钟繇、王羲之,其所求得的墨迹之中,以此二人的最多。
这其中,他高度推崇王羲之的书法,将其推举到书圣的地位,自称“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这些年,经过他以重金大加搜购王羲之故帖,已得其真迹凡一百五十卷,基本上将王羲之所留故帖囊括宫中。
王羲之是晋代杰出的书法家,擅长真、行、草书,尤善行书。
其以一生精力倾注于书法和书论,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传说中仓颉造字,“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像,博采众美,合而为字”。
所造文字除了能够记录语言之外,还因为其象形的特点在书写过程中能成纷呈各异的美丽字体,是为书法的基础。
自远古至初唐,书法已经经历了发展和成熟的两个阶段。
从殷商到西汉,为书法的发展期,其字体先后有甲骨文、金文和篆书;从东汉到南北朝,是书法的成熟期,其起讫标志为分书的诞生和楷、行、草的定型。
分书打破了原先篆书回环缭绕的写法,将浑然一体的字形割裂开来,分别部局并加以简化。
其点画在原先等粗的线条上,经过粗细长短和收放波磔的处理,产生出横、竖、撇、捺、点的不同笔法,从而将人性升华到线条的世界之中。
此一时期,以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为杰出人物。
却说李世民入九成宫之后,即令人将携来之墨帖张于新殿之中,供其朝夕观摩。
随来的臣子中,像虞世南、欧阳询已是名动天下的书法大家,褚遂良从虞世南学艺,近来其名气直追二人。
他们得知皇上携来了许多墨宝,艳羡之极,变着法儿想在殿中停留,以观摩字帖。
李世民明白他们的心意,爽朗一笑对三人说:“朕携来这些故帖,又刻意让你们跟从,正有一起探讨之意。
你们今后入此殿,不用禀报,随来随观,好好饱饱眼福。”
三人大喜,急忙谢恩。
这三人爱书法成癖。
四夷遥尊天可汗 八方搜求羲之墨(8)
欧阳询年轻之时,初学王羲之楷书,曾见到王献之指归图一本,遂以三百缣购之而归,赏玩数月,竟然欣喜而夜不能寐。
一次,他因公务出行,路遇晋人索靖所书之古碑立于道旁,遂下马观之,良久上马而去。
待马行了数步,欧阳询又拉转马头到碑前,再下马观之。
他或站立碑前静观,或近碑前细察,不觉间欧阳询迷恋此碑竟至痴迷,困乏之时则将布毯铺于地上,坐而仰观。
到了夜里,他竟然宿在碑旁,如此三日之后方才离去。
其痴迷书法如此,时人称之为“书痴”。
那虞世南自幼师从智永和尚,深得王羲之书法精髓,又汲取北碑之长,致力于融南北书风于一炉,其勤于苦练书法,不亚于欧阳询。
其晚眠布被中,还常以手画肚,练字不止。
褚遂良师从虞世南,也禀承其勤练不辍之良行。
三人同样爱故帖如命。
眼下李世民以皇帝之身,多年来以重金收购故帖真迹,可谓当今天下集大成者。
现在受恩遇来此避暑,又有故帖满殿,三人自然恨不得日日流连殿中,以饱眼福。
欧阳询与虞世南此时书艺已名满天下,褚遂良也渐有名气。
他们书艺各有千秋,后世所称初唐书法四家,他们就占了其中三席。
是时,他们观摩殿中的故帖,已非是单纯默识其所长,更多是欣赏书法中的神韵,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这日,李世民邀群臣出外狩猎,这三人自然推辞,说自己喜静不喜动,就留在殿中与故帖相伴好了。
李世民知道三人的心意已被这些故帖拴住,遂一笑释然,不作强求。
午时以后,李世民狩猎归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