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贞观十四年,长安共有僧寺七十六所,尼寺二十八所。
人们到寺院之后,或叩拜祷祝,或诵经礼佛,以及参加浴佛节、盂兰盆节等节日仪式,另讲经亦为一项重要内容。
释家讲经,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仪式。
大凡释家开讲某经,均由法师和都讲两人担当,法师主讲经,即解释经文,都讲主诵经文,即唱经文。
其先唱经题名目,然后对经题进行诠释,谓之“开题”,再入文正说,正说时先摘诵经文,谓之“唱经”,次就经文解说,次吟词偈,其场面显得非常庄重肃穆。
佛经中的意义深奥,加上经词难懂,这种讲经方式渐渐仅在僧尼中实行。
为了让百姓大众能够听得懂,乐于接受,于是佛徒们借助一些通俗的手段来讲解佛经,称为“俗讲”,演讲者常常随文敷衍,援引故事来增强讲解的生动与通俗。
这样,其在宣讲佛经的同时,也起到了娱乐百姓的作用。
李锦燕此时与数尼围坐一起,其讲经说法为辅,主要是一起讨论佛经问题。
今天的议题由一尼最先开讲,其先唱道: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驱逐水草,随时诿食。
时有一虎,啖食一牛。
尔时牛主即作念言:已失一牛,俱不全足,用是牛为?即便驱至深坑高岸,排著坑底,尽皆杀之。
凡夫愚人亦复如是。
受持如来俱足之戒,若犯一戒,不生惭愧,清净忏悔,便作念言:我已破一戒,既不具足,何用持为?一切都破,无一在者,如彼愚人尽杀群牛,无一在者。
这段话以杀群牛为喻,告诫人们:要想修成正果,须严守全部佛门戒条,同时,人们违戒后要忏悔改过,不可重犯。
李锦燕此时已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她听完此喻,感叹说道:“此喻虽很浅显,然大有深意。
我佛如来在菩提树下独坐冥想获得了无上正觉,是为苦、集、灭、道四谛。
由此引申开来,人还要忍辱无垢,慈悲平等。
此牛主以为一戒已破,遂妄杀群牛,接着破戒,殊不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此时广博仁爱,抛去杀伐之心,即修炼成佛。”
txt小说上传分享
禄东赞却婚请亲 李道宗河源送女(7)
释迦牟尼佛的教义根本,是宣讲一切皆苦(苦谛),认为人生是苦海,人在生死苦海中轮回流转,永无休止。
推究致苦的原因(集谛),其以为业是苦的正因,烦恼是苦的助因。
业有身业、语业、意业三种,烦恼有贪、瞋、痴、慢、疑、见六种,因业与烦恼产生出无数苦果,要断绝苦果,就必须断绝业与烦恼。
这样,修行者才能无障无缚,从轮回中解脱出来,是为灭谛。
寂灭有道(道谛),道就是达到涅?的道。
佛家修行,以涅?为终极目的,佛教以为永无止境的生死轮回是极大的痛苦,涅?以后便能摆脱生死轮回的境界。
一年轻女尼忽然问主讲老尼道:“师父,佛说要慈悲平等,广施仁爱。
若如这位牛主,其是先修炼自身为要呢,还是不分人畜,不计善恶,对一切生灵慈爱怜悯呢?”
“阿弥陀佛。
你问此话,真是枉费修炼许多日子。”
李锦燕笑道:“师父,你说此话,心中是非动了‘瞋’念?”
李锦燕常常入寺,与寺内群尼混得厮熟,群尼以为李锦燕年仅二八,而一心向佛,大有慧根,皆喜欢与她一起谈话。
老尼正色道:“修炼自身与施惠众生实为一体,若强作分别即落了下乘。
佛说‘我即本佛’及‘众生皆佛’,即是这个道理。”
李锦燕张嘴又要说话,就见秀儿匆匆走过来,伏在其耳边说道:“王爷唤人来请小姐,让小姐回府听宣圣旨。”
李锦燕听到“圣旨”二字,莫名所以,但知道事体重大,遂起身向众尼一揖道:“家父来唤,小女子先行告辞。”
传旨太监已在李道宗府上等候多时,脸上已堆出些许不耐烦神色,因知李道宗势大,方不敢造次。
李道宗纳闷,连连询问太监,既然有圣旨,自己接旨即可,为何非要等小女?太监解释道,皇上让对任城王及其小女儿宣旨,不敢有违,至于圣旨内容,待会儿一听便知。
李锦燕匆匆赶回来,李道宗已在中堂里排好香案,二人跪伏听旨。
圣旨不长,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封李锦燕为文成公主,配与吐蕃赞普弃宗弄赞;二是让李道宗为赐婚使,持节将文成公主送到吐蕃地面上,择定贞观十五年正月十九起程。
这个消息,顿时震惊了李道宗全府。
李道宗镇静叩伏谢恩,再侧脸看李锦燕,只见两行清泪已在其白皙的面庞上流淌,再看身后,以刘氏为首,皆惊愕得呆立当地。
太监将圣旨递给李道宗,嘱咐道:“任城王,令嫒被赐为文成公主,这是皇上的恩典。
按照制度,文成公主与任城王须面见皇上谢恩。”
李道宗满口答应并将太监送出府门。
等他转身回到中堂,就见堂内已然乱成一锅粥,刘氏昏厥在地,众人七手八脚救治,乱成一片。
再看李锦燕,她依旧呆在当地,一言不吭。
李道宗让人先把刘氏抬入后堂,派人唤医生前来救治。
他又走到李锦燕身边,唤道:“燕儿,你怎么了?”
李锦燕转身,方才“哇”的一声哭出声来,然后投入李道宗怀中,其浑身抽动,哭泣不已。
李道宗怀抱娇小的女儿,想女儿今后要到万里之外,等闲难见,心中的柔情也涌动,眼中不自禁流出泪水。
过了良久,李道宗将李锦燕扶入椅子中去,唤人取过湿巾让其揩泪。
父女相对,竟无语凝噎,心中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开口。
这时,秀儿走过来怯生生地说道:“王爷,王妃醒过来了。”
李道宗点点头,注视李锦燕道:“燕儿,我们去看看你的母亲。”
李锦燕摇摇头,叹道:“女儿此时心乱如麻,若见母亲,又会大哭一场,徒增伤悲,不见也罢。
秀儿,你去,代我在母亲榻前伺候。”
秀儿领命离去。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禄东赞却婚请亲 李道宗河源送女(8)
李锦燕又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说道:“父王,常言道‘红颜福薄’,女儿在京城里空担了不少虚名,难道以此为报吗?”
李道宗也叹道:“唉,皇上事先一丝儿风都不透,圣旨下得如此突兀,连转寰的余地都没有。
燕儿,你不如带着秀儿出外躲避一阵,让皇上找不到。
我再联络孝恭等人到皇上面前求恳,定将此事扳回来。”
李锦燕此时脑海中忽然晃过那日在高冈上的情景,那名吐蕃相国直勾勾精光四射的眼睛让她过目不忘。
她此时想不到这是人家早就预谋好的事情,还以为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想到这里,她摇头道:“父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
皇上的圣旨,岂能违抗?为了小女一人,弄得全族不安,乃至父王被皇上加罪,牵扯全家,实为不智。”
“如此说,燕儿你想遵从圣旨了。”
“父王啊,让女儿嫁到偏远的吐蕃,此为皇上的国策,然女儿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女儿千万个不愿意。
可是呀,皇上金口玉言,不可抗拒。”
她说到这里,眼泪忽然又流了下来,抽泣道,“若皇上答应收回成命,别说失去一个什么文成公主的称号,就是将女儿贬为庶民,只要能与父王母亲在一起,女儿也心甘情愿。
然女儿这样想,皇上能答应吗?他断然不会答应。
何况,即使女儿不去,宗族中须有一女成行,若果真这样,父王今后能坦然面对族人吗?”
李道宗从女儿刚才说的一番话中,第一次发现她竟然有如此缜密的心智和率然的决断,其小小年龄尚且如此,假以时日,定为一非凡的女子。
李道宗此时心中又冒出燕儿为何不为男儿身的感叹,若如是,家中可谓后继有人。
他在这里胡思乱想,忽然又想起须到宫中向李世民谢恩,遂说道:“燕儿,时辰不早了,我们须到宫中谢恩。
我们父女见了皇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将此事扳过来。”
李锦燕左思右想,终然无法,遂起身入室补妆,准备进宫。
李世民在两仪殿接见李道宗父女二人。
此时,他正在殿中凝神书写自己的三篇得意之作。
其在临帖之际,潜心思考,根据自己的临帖经验,悟出习书心得。
一曰《笔法论》,行文一百零七字,阐述了写字用笔的方法;二曰《指发论》,行文三百余字,先阐###、神对写好字的重要性,最后论述执笔的方法;三曰《笔意论》,行文九十六字,论述书法的功力与风格。
李道宗父女二人入殿后向李世民行礼,李世民抬眼看到李锦燕生得如此美貌,心里无比震撼,心道那禄东赞果然有眼力,竟然将如此好女求走,心底里就泛起一丝异样。
李道宗此时口出谢恩之言。
李世民摇手道:“罢了,谢什么恩?唐蕃和亲,图的是国家大计,而非个人之福。
王昭君出塞,史家及文学之士叹为悲壮。
燕儿,你能理解朕的这番苦心,委屈接旨,已经不容易了。”
李道宗道:“皇上,燕儿毕竟太小,能否换成别人?”
李世民摇头道:“国家大事,岂能朝令夕改?道宗,非是朕心硬如铁,奈何朕已答应那吐蕃的禄东赞,又下圣旨知闻天下,朕再换人,别人会说朕言而无信。”
李世民语调柔和,不以皇权压人,显是由衷之言。
“皇上。”
一直默不作声的李锦燕忽然开口说话。
听到这委婉柔和的声音,李世民脸上浮出微笑来:“燕儿,朕封你为文成公主,从今以后,你即是朕的女儿,可称朕为父皇即可。”
“皇上,”李锦燕仍然不改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