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国论:谋说资治通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六国论:谋说资治通鉴-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嬴政想到此恨不得把那些当初吵吵逐客的王族们全都吊起来痛打一顿。
  但嬴政此时已经顾不得和他们计较,先把那些人才留住是紧要。他立刻下令取消逐客令,然后派人飞马把已经上路的李斯追回咸阳。
  李斯回来以后被秦王当场恢复了官职。并且,秦王和李斯一聊,发现李斯很有才华,对他的治国和对外策略也非常欣赏。
  李斯的对外策略是这样的:派说客到各国游说。凡是各国有势力、有才干、有影响的人,一律收买。不能收买的就派人暗杀。然后,利用那些收买来的关系挑拨他国君臣和官民关系,让他们民心浮动、军心涣散。等到他们内部频频纷争、自乱阵脚的时候,再派秦国的重兵良将出征剿灭他们。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6。被老鼠震撼的李斯(3)
嬴政对这个策略极为赞赏,再三研究之后,决定开始施行。施行后没有几年,秦国就灭六国,统一天下。这都是后话了。
  李斯因为劝阻逐客有功,被秦王重用,开始慢慢有点飞黄腾达的意思了。而仲父吕不韦却越过越不舒心。
  在他回到封地洛阳的那一年多里,各国的使者、宾客依然纷纷前往洛阳拜访。从表面上看,似乎吕不韦仍然地位显赫。可整日宾朋满座的吕不韦却一到夜深人静之时就忐忑不安。他只希望能平平静静地在这儿待一段日子,万一哪天嬴政消气了,说不定还可以回到咸阳。可是,现在他这个状态,只能让嬴政忌惮他的势力。
  担心归担心,他又不能闭门谢客,要是被秦王怀疑别有阴谋,那就死得更快了。
  就这样,吕不韦那些日子白天风光得要死,晚上怕得要中风,一直处在煎熬之中。
  但是,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有人向嬴政报告了吕不韦在洛阳的情况。
  嬴政真的担心吕不韦会找机会叛逃到别国。以吕不韦在秦国的影响力和他对秦国的熟悉,一旦叛逃到别国再反过来进攻秦国,那对秦国的打击将非常巨大。思前想后,嬴政决定把吕不韦挪到一个更让他放心的地方住。
  挪到哪儿呢?就挪到蜀地好了。
  主意已定,嬴政立刻派使者送了一封信。那封信写得很绝情:“秦国封了你十万户的领地,那你对秦国又有什么贡献呢?秦国还尊称你为仲父,可你跟秦国又有什么关系呢?既然咸阳户口已经没有了,你干脆带着家眷迁到蜀地好了。”
  吕不韦一看这封信,一颗心立马变得拔凉拔凉的。
  迁到蜀地也早晚要被杀,还不如自己寻个痛快,还能落个全尸。吕不韦实在是抗不住那种煎熬,喝毒酒自杀了。
  他死那一年是公元前235年。
  他死了以后,家里也不敢公开发丧,只叫了几个仆人偷偷运出去埋了。有些讲义气的,知道消息,专门过来吊唁吕不韦。
  但秦王知道后,就把吊唁过吕不韦的人一律被驱逐出境。
  一代名相吕不韦,就落了个这等下场。
  他可算是投机成功,经营失败。有学人讽刺吕不韦是拿到爵位,换来了灭族。用短暂的风光博得了家族的衰亡,放着富商的好日子不过,非要贪恋权势,实在是短视。
  可是,吕不韦的失败并不在其短视。而在其不够心狠。
  既然已经做了赵姬的情人,犯了死罪,还不如所幸拿下嬴政,让秦国改个姓。如果最后吕不韦篡位成功,并带着秦国统一天下,那些御用文人恐怕又该赞扬他高瞻远瞩了吧。
  赵匡胤不就是个成功的例子?造反成功了就是太祖;失败了就是大贼。
  虽经诸多粉饰,历史的游戏仍不过如此丑陋直白而已。
  不管怎么说,吕不韦最终不得善终,不算个完全的成功者。
  那,后起之秀李斯怎么样呢?
  李斯因劝阻秦王逐客而备受秦王青睐,在秦国的地位日益提高。
  但是,一个强力威胁他地位的人很快就要出现在他的眼前了,而且,这个人还和他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7。李斯面临的新威胁(1)
此人就是李斯的贵族同学——韩非。
  韩非和李斯一样,也是齐国荀子的学生。而且韩非才智之高,连李斯也自愧不如。此外,韩非的出身也比李斯高贵。
  韩非是韩国贵族公子,虽然身在韩国,名声已经广布天下。后世公认,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但韩非和李斯不一样。他不是自己主动到秦国的。先过去的,是他的思想。
  因为盛名在外,他的著作也广为散播,其中,他的《韩非子》就流传到了秦国。
  秦王嬴政无意中得到一本,一看之下,对里面阐述的治国理念大为赞叹。于是,他马上派兵攻打韩国,目的只有一个,把韩非逼到秦国。
  韩国国君自知不敌,索性向秦国割地称臣,并按要求让韩非出使秦国。
  韩非的主张在韩国根本不受重视,韩王也从来没有启用韩非的念头。但偏偏秦国却这么重视他。
  韩非到了秦国以后,心里充满希望,觉得自己的才华终于有了施展的地方。
  可惜,他高兴得太早了。
  韩非这个人智商很高,情商很低,有大智慧,无小聪明。一句话,学究气重,政治经验不足。
  韩非来到秦国,只看到自己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却没看到危险。其中最大的危险就来自老同学李斯。
  李斯表面上见了韩非猛亲,其实恨韩非入骨。他觉得,韩非是抢自己风头来了。
  韩非的治国策略和李斯不同,如果秦王重用了韩非,就意味着李斯再也难有很大的发展机会了。
  李斯以那只吃大便的灰毛老鼠的名义起誓,这种情况绝不能发生!
  于是,李斯表面上对老同学的到来欢欣鼓舞,搞了无数个party陪韩非玩儿,暗地里却在伺机整倒那个很傻很天真的韩非。
  韩非丝毫没有防备。
  过不多久,韩非被秦王重用的机会还没来,李斯整倒他的机会就先到了。
  这一天,秦王又和韩非讨论国家大事。
  他们两个的讨论方式很有意思。因为韩非是个结巴,因此他总是把自己的观点以上书的方式提供给秦王。等秦王看完上书之后,俩人再就上书的内容进行讨论。因为秦王已经对韩非的观点有了总体了解,俩人面对面交流的障碍就会少很多。
  这次,他们讨论的是吞并六国的问题。
  韩非结结巴巴地说,“大大大大王。韩韩国弱得像个蚕宝宝,根本不具备和秦国抗衡的能力,只要秦国愿意,随时可以把它拿下下,不需要动动动用刀兵。赵国反而是秦国的更大敌人。两国早有世仇不说,而且赵国虽然昏君常有,但也名将辈出,加上赵国人生性强悍善战,对秦国的威胁更更大。如果不先把赵国一鼓作气灭掉。任它休养生息恢复元气,那秦国就麻烦大了。”
  韩非认为,当下应当先攻赵国,攻韩的事情最好还是缓一缓。
  秦王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一旁的李斯则默不作声,但心里乐开了花。
  韩非离开皇宫以后,李斯上前向秦王奏道,“大王,不知您有没有想起一个人来。”秦王还沉浸在一统天下的美丽远景中,见李斯问他,就笑眯眯地问道,“谁啊?”
  韩非神情肃穆,“郑国。”
  一听郑国这个名字,秦王眉头一皱。
  郑国这个人他太知道了。秦王对他是又爱又恨。
  提起这个郑国得从秦王嬴政刚继位时说起。
  当时,晋阳叛乱。秦王派大将蒙骜出征,很快就平定了叛乱,秦国反而士气大振。这让韩国感到十分惊恐,生怕秦国会趁势攻过来。
  于是,韩王就把水利专家郑国派到了秦国。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7。李斯面临的新威胁(2)
郑国到秦国之后,在秦王面前做出一副万分关心秦国的模样,极力游说秦王修建一个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他向秦王保证,该工程一旦修成,既能让秦国的关东一带变得比石油出口国还富,还能为秦国吞并天下提供充足的军粮。总之一句话,秦国从此就能坐享万年之利。秦王动心了,“这个工程就交给你了。”
  可是这个工程非常巨大,一开动起来就占用了秦国的大量国力,使得秦国不得不放慢了向外扩张的脚步。
  工程还没结束,秦王就察觉了韩王派郑国来的真实意图。
  秦王对着郑国骂道:“闹了半天,你是来拖老子后腿的!”
  郑国做迷茫状,“大王的前腿在哪儿啊?”
  秦王举起胳膊,“这不就是!我呸,还敢调戏我。拉出去喂狗。”
  郑国早有赴死的准备,很平静地对秦王说道:“大王息怒。我只是想开个玩笑,缓和一下气氛。大王,那个大工程虽然让您不能马上进攻韩国,给了韩国多残喘几年的时间。可是,它对秦国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就算您晚些年攻韩国,韩国也还是您的。还不如让我把工程修完吧。”
  于是秦王命他继续把工程修完。
  工程完工以后,果如郑国所言,秦国关东从此富足。即便如此,秦王还是很生气,由此埋下了对外国宾客不信任的种子。在全国下逐客令驱逐外来宾客,算是一个总爆发。
  虽然经李斯劝谏,秦王取消了逐客令。并不意味着生性多疑的秦王就从此改了性子,对外国宾客信任起来。
  他对那些人依然不信任。只不过觉得能利用就利用,那些宾客只要不做出有损秦国的事情他还是可以继续留用的。
  所以,李斯在秦王面前又把郑国事件一提,秦王心里顿时不舒服起来。
  他皱着眉头,“你再说得明白点?”
  李斯一看秦王的表情就知道有戏,继续说道:“当初郑国打着为秦国造福的旗号,实际上却是想拖延秦国进攻韩国的步伐。现在,韩非也提出来暂缓取韩国,先攻赵国。我看,他也是想来郑国那一手。说到底,韩非是韩国的贵族,终归要替韩国着想,无论您多么恩宠他,他也不会和我们秦国一心的。您要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