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唐太宗需要这样一个人。想当明君是太宗的夙愿,他要用明君的名声来洗刷杀兄逼父的丑名,而明君身边都要有一个直臣,这才成全那句话“君明臣直”嘛,所以太宗需要魏徵,而魏徵也需要太宗,他需要用直臣的名声来洗刷贰臣的污名,两人可谓一拍即合。
第31页 :
说到这里您可能要说:于老师你心理太阴暗了,照你这样说贞观之治不是演戏吗?还是那句话,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只看其心理动机,更要看其行为的客观效果。唐太宗和魏徵是出于什么心理并不重要,关键就在于他们的行为客观效果就是促进了贞观之治。这就是好的,说明唐太宗和魏徵是知耻的人,有过失就知道改进,这总比那些真正的昏君佞臣强吧,那些人没有廉耻还浑然不觉,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那么,有那么多臣下,唐太宗为啥就看中魏徵能成为一个“直臣”呢?可能是魏徵刚刚归顺他时的一件事触动了他。当时魏徵被派到河北去“安辑”,也就是说去安抚,为何要安抚河北呢?估计是因为当年在平定刘黑闼叛乱的时候,太子李建成很多部下战后留在这儿镇守,所以玄武门事变后要安抚他们。结果魏徵走在路上遇到两个太子的亲信被官府押解着送往长安,魏徵说事变后已经有命令,所有的太子党、齐王党都不追究,现在却把这两人押往长安,那咱们去河北安抚还有什么用?他说:“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旧唐书魏徵传》)现在要是释放了这两人,不要追究他们的罪过,那么河北地区就会被感动,再远的地方也会被收服。最后果然释放了此二人,在河北地区起到了良好的效应。这件事被太宗知道了,他觉得这个魏徵可以啊,刚刚投降到我这边就敢提意见,而且还很中肯,所以他就开始特别关注魏徵,魏徵也开始更加兢兢业业。史籍记载说:“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旧唐书魏徵传》)要不怎么说两人是一拍即合呢?
从此以后,太宗和魏徵就一个奔着明君、一个奔着直臣而去,两人联袂塑造了中国古代史上君臣关系的典范。正如魏徵自己所说的:“陛下开臣使言,故臣得尽其愚;若陛下拒而不受,臣何敢数犯颜色乎!”(《资治通鉴》卷一九四)是您鼓励我说话,所以我忠直,假如您是个拒谏之人,我怎么敢呢?在史籍中魏徵的谏言非常多,其中绝大多数都被太宗所接受。综合一下,我觉得魏徵的谏言中透露了如下的思想特点。
第一,难。什么难?守成难。开国初期的君主一般都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战争,总觉得这世界上还有比打仗更难的事情吗?陆贾告诉汉高祖有,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魏徵告诉唐太宗有,那就是守成。太宗曾经问大家:“创业与守成孰难?”(《资治通鉴》卷一九五)房玄龄回答说国家草创的时候,群雄逐鹿,然后称霸天下,当然是创业难。魏徵则回答在艰难中得天下,在骄奢淫逸中失天下,所以守成难。太宗笑着说:“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徵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资治通鉴》卷一九五)房玄龄是和我一起打天下的,知道创业难。魏徵是和我一起治天下的,害怕我骄傲自满,所以告诉我守成难。魏徵告诉太宗的这个难字,就是提醒他不能满足于现状,要谨慎治理国家,要知道治理国家的复杂性。他告诉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要知道民意不可违,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极度危险的事情。
第二,静。有时静不代表不作为,静是力量,静是静观其变,静是一种自信。太宗刚刚即位时的唐朝,国力相当地弱,远没有隋朝强盛,人民生活水平也好,经济发展也好,人民负担也好,人口状况也好,都不容乐观,整个国家一言以蔽之还是比较凋敝的。在这种情况下魏徵提出治理国家重在一个静字,正如老子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此时的静意味着不胡闹,不乱折腾,敬惜民力,表面上看这个国家的外貌也许改进很慢,可是老百姓人心安定,这比什么都重要。魏徵曾经在唐太宗面前直言不讳地指出,您别做梦了,您的国力和隋朝没法比,他列举了军队数量、国库资产、人口数字,然后说:“度长计大,曾何等级?”(《旧唐书魏徵传》)咱们跟隋朝比,不成比例啊,但是紧跟着他又指出:“然隋氏以富强而丧败,动之也;我以贫寡而安宁,静之也。《旧唐书魏徵传》)他们强,于是他们瞎胡闹,大兴土木,伐高丽,生活骄奢淫逸,所以很快就崩溃;我们弱,可是我们不折腾,不胡闹,所以我们很安定,因此静比动好。
有时候,静甚至比动有更大的力量。魏徵就这样给唐太宗展示过“静”的力量。比如当时岭南地区有个大酋长叫冯盎,此人曾在唐初主动归降唐朝。但是在太宗时期传来了一个说法,说是冯盎叛乱了,理由是他和岭南另一个酋长谈殿互相攻打,而且长期不入朝拜见,因此大家建议太宗派遣大军去讨伐。唐太宗正准备这么做,魏徵站出来了,干吗劳师动众?这事儿用平静手段就能做好。他给太宗分析,冯盎要是叛乱,理应发兵把守岭南各处交通要道,侵犯州县,可是这都好几年了,也没见他这样做,你越告发他叛乱,他越不敢来朝见,他越不来朝见,就越有人告发他叛乱,这不是恶性循环吗?因此他给太宗的建议是派遣一个使者安抚冯盎,就能平定岭南。果然,冯盎见了使者那叫一个高兴啊,可找到组织了,很快就派遣自己的儿子进京拜见太宗请罪,岭南就此安定。太宗高兴啊,他说:“魏徵令我发一介之使,而岭表遂安,胜十万之师。”(《资治通鉴》卷一九二)魏徵给我的主意多好,派一个使者,比派去十万大军都管用。
第三,诚。在太宗即位不久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时要征召百姓入伍,本来只征召十八岁以上的男子,但是有大臣建议,如果中男中有身材高大的,也要征召。中男指的是十六岁到十八岁的男子,太宗允许。魏徵则坚决反对,辩论了一阵后太宗恼了,说出实情了,我为啥要征召中男里那些身材壮硕的?因为我怀疑他们是“奸民诈妄以避征役”(《资治通鉴》卷一九二),意思是他们是在年龄上造假,早都超过十八岁了,还说自己不到十八岁,不就为了逃避兵役、徭役吗?您还别说,隋唐时期还真的有这种现象,叫作“诈老诈小”,年龄五十多的谎称自己六十岁了,二十多岁谎称自己不到十八岁,目的都是逃避征役,太宗想整一整这些人。结果魏徵说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现有的兵源已经足够,更何况您这样做表面看来是惩戒百姓中不诚信的人,实际上你自己就在做不诚信的事情。太宗很惊讶,你这话是怎么说的?魏徵给他列举了几件事:你即位时下诏说天下欠国库财物的可以免除债务,结果呢,您的手下追缴老百姓欠秦王府的债,理由是“国库”不包括秦王府库,这不是玩文字游戏嘛?您以前是秦王,现在是天子,您家的库不是国库是什么?您还下令说关中免租调两年,关外免赋税徭役一年,可是又说已经征收的财物、已经服的徭役就算了,从来年开始计算,可是现在又要点兵,而且还怀疑人家不诚信,老百姓不诚信,难道您就诚信了?太宗听了这番话恍然大悟,是呀,官府不诚信,怎么指望老百姓诚信呢?于是他和颜悦色地说:“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号令前后不一,失去诚信。老百姓就不知所从,天下也就无法治理,我的过错太深了!于是他赏赐给魏徵一个金瓮以示奖赏。您翻看魏徵的众多奏言,里面始终贯彻一个思想就是诚信,国无信不立啊。
第32页 :
魏徵的谏言非常非常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一句话,他高度强调治国的审慎、君王的节俭、民心之可贵、诚信之必要。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谏的大臣很多,但在所有大臣里魏徵的谏言最多,态度最激昂,太宗稍微有点过错魏徵就言辞激烈地指出来,有时太宗很生气,他也丝毫不让步,有的人都觉得魏徵有点过了,但是唐太宗说:“人言魏徵举止疏慢,我视之更觉娬媚。”(《资治通鉴》卷一九四)人都说魏徵对我很不懂规矩,但是我看他觉得很妩媚嘛,这里妩媚指的是姿态美好的意思。曾经有人告魏徵谋反,结果给自己招来大祸,太宗说:“魏徵,昔吾之仇,只以忠于所事,吾遂拔而用之,何乃妄生谗构?”(《贞观政要》)魏徵的确是我昔日的敌人,但他只是忠于职守罢了,我现在提拔他就不会怀疑他。于是连问都不问就将告密者斩首。
而且唐太宗特别害怕魏徵,害怕是好事啊,害怕了他就不敢乱做事。有一次魏徵进宫奏事。说完事问,人都说陛下今天要巡幸南山,我看到外面车队人马都准备好了,怎么不走啊?唐太宗回答说:“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资治通鉴》卷一九三)没错,有这个打算,但是怕你说我出游劳师动众,所以不去了。还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鹞,古代鹞是用来打猎的,太宗很喜欢这只鹞,把它放在手臂上把玩,结果魏徵来奏事,太宗一听魏徵来了,哎呀妈呀,这鹞让他看见可不得了,老汉肯定说我玩物丧志、说我打猎劳民伤财什么的,我可受不了,可是已经看到魏徵远远地走过来了,咋办?唐太宗情急之下把鹞塞到自己怀里了。魏徵过来奏事,磨磨唧唧说了一大堆话,太宗只好陪着笑脸,嗯,好,不错,就这么办好不容易魏徵走了,太宗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