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英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英雄传-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尉迟敬德这个人对钱财看得很淡,皇帝赏赐很多,但他往往把这些钱财送给别人,《册府元龟》记载说:“敬德轻于货财,所得遗赐多散之于士卒及故旧亲族。”他常把钱财送给部下士兵和亲戚朋友,你想这些人能不拥戴他吗?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对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一党痛下杀手,两人的子嗣基本被杀光了。就这还不算完,受牵累的还有一百多家。《新唐书尉迟敬德传》记载尉迟敬德站出来为他们求情:“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为首的就是李建成、李元吉,你办了他们家也就罢了,不要牵累其他人,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朝廷的稳定。李世民听了他的话,赦免了这一百多家。

    尉迟敬德还有个好处,糟糠之妻不下堂。《隋唐嘉话》卷中记载说:“太宗谓尉迟公曰:朕将嫁女与卿,称意否?敬德谢曰:臣妇虽鄙陋,亦不失夫妻情。臣每闻说古人语:富不易妻,仁也。臣窃慕之,愿停圣恩。叩头固让。帝嘉之而止。”太宗要尉迟敬德当驸马,多好的事情,但是尉迟敬德不答应,理由是“富不易妻”,这是仁义,我不能违背。李世民听了之后大为赞赏。所以对于李世民来说,这人是个能人加放心人,用着踏实。
第16页 :
    人生第三阶段,扬威玄武门。

    尉迟敬德人生最高峰就是参与玄武门事变,他堪称是这场事变的核心人物之一,居功至伟,这是他名列凌烟阁的原因,也是他后来居功自傲的原因。

    他在这场事变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作用,帮助李世民坚定决心。

    当时双方矛盾一触即发,据说太子和齐王假借抵御突厥入侵为由,要把包括尉迟敬德等人在内的秦王府猛将调到自己麾下,然后找个机会一举杀尽。秦王府这边大为紧张,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等人态度是一致的——先下手为强,尉迟来劝的时候,李世民还是下不了决心,很彷徨,于是说:“寡人虽深被猜忌,祸在须臾,然同气之情,终所未忍。欲待其先起,然后以义讨之,公意以为何如?”(《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我下不了这个手啊,能不能等他们先动手,让天下人看到他们不义,然后咱们再反击?敬德回答:“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现在大家豁出命要跟着您干大事,不能违背天意。紧跟着他又威胁一下李世民:“王若不从敬德言,请奔逃亡命,不能交手受戮。”而且还不是他一个人,他说:“敬德今若逃亡,无忌亦欲同去。(《旧唐书尉迟敬德传》)”长孙无忌也和我一起跑。太宗还在犹豫,敬德又给他吃定心丸:“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王纵不从敬德言,请自决计,其如家国何?其如身命何?且在外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入宫,控弦被甲,事势已就,王何得辞!”(《旧唐书尉迟敬德传》)犹疑,这是不智,难下决心,这是胆怯,您想想看做与不做,于国于己有何危难?而且咱们不怕他,咱在外有人,有八百勇士时刻待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尉迟敬德这话泄露了一个大秘密,什么呢?在李世民当皇帝后篡改的史书中给太子李建成和齐王元吉罗列的一大堆罪状中,有一条就是太子和齐王私蓄武装,叫作长林军,这在当时法律里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可是百密一疏,他们篡改史书时尉迟敬德还活着,等尉迟敬德死了史官给他写传记的时候把这句“在外勇士八百余人”给写进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们也不是善茬啊。他们有长林军,你们这不也有勇士八百吗?

    第二个作用,召回房玄龄、杜如晦。

    前面讲长孙无忌咱们说过,太子和齐王耍阴谋诡计,让老皇帝李渊把房玄龄、杜如晦赶到外地,不许回京,算是断了李世民一条臂膀。所以在起事前李世民派遣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一起召回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负责动嘴,尉迟敬德负责动手。李世民给他的任务就是,拿把刀,他们要是不回来就杀了他们。房玄龄、杜如晦不得不违背皇命,秘密化装潜回长安。

    第三个作用,玄武门一马当先。

    玄武门事变这一天,尉迟敬德始终紧随李世民左右,一小队人马全副武装埋伏在玄武门内一片树林中,就等着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这两人接到皇帝命令前来开会,毫无戒备,刚一进玄武门,李世民跃马而出,一箭射过去,当场将太子建成射死。李世民一直是以善射而著称,这回对亲哥哥下手了。齐王李元吉一看大事不妙,拨马向东逃跑,李世民在后面紧紧追赶,追到树林里发生险情了——李世民不慎落马。李元吉一看机会来了,他返身过来要夺李世民手里的弓,而且想掐死李世民。前面说了,李元吉是个大力士,所以李世民一时间岌岌可危,而此时恰巧尉迟敬德赶到,他一声大吼,李元吉抬头一看是尉迟敬德,撒丫子就跑,为啥?怕被没收了呗,他不是有“尉迟敬德情结”吗?所以他见到尉迟就肝颤,尉迟敬德追

    上前去将其杀死。此时太子和齐王的人听说消息了,大批人马赶到玄武门,跟禁军激战,尉迟敬德砍下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站在城楼上向底下展示,太子党的人这才一哄而散。紧跟着,尉迟敬德全副武装浑身是血地跟着李世民来见唐高祖李渊。李渊此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见到李世民和尉迟敬德这副模样大吃一惊,问尉迟敬德:“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谁在作乱,你来干什么?尉迟回答:“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太子和齐王作乱,我来保卫您。李世民抱住高祖号啕大哭,高度紧张之下的宣泄。周围人赶紧拍李世民马屁,劝李渊立秦王为太子,李渊一点头:“善!此吾之夙心也。”(《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嗯,好,没问题,这是我的夙愿!怎么答应这么痛快啊?废话,尉迟敬德站那里呢。
第17页 :
    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事变中的作用可谓一锤定音,是整个事变中具体执行环节的首席功臣。根据《旧唐书》卷五七的记载,李世民当皇帝后犒赏群臣,尉迟敬德排名第四,食邑一千三百户。

    人生第四阶段,韬光养晦。

    前面说了,尉迟敬德是个性情中人,巨大的荣誉和权势也会使他迷失方向。果然,没过多久他就犯了两个错误。

    尉迟敬德说到底是个武将,性子直,有啥说啥。而且此时开始居功自傲,他看其他和他地位相等的人就不服气,我可是救过皇帝性命的人,没我就没玄武门事变的成功,你们算啥?都是些摇笔杆子的!所以他在朝堂上经常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吵架,没事找事,最终太宗也觉得讨厌,把他放了外任,到外地去当都督了,后来又担任同州刺史。就这他还不吸取教训。有一次陪同皇帝吃饭,有人座次在他之上,尉迟敬德大为不满,骂道:“汝有何功,合坐我上?”(《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宗室江夏王李道宗劝他,他不仅不听,反过来一拳打到李道宗眼睛上,几乎打瞎了对方。李道宗不仅是宗室,还是一员名将,尉迟竟然敢在皇帝面前打他。Ж米Ж花Ж书Ж库Ж ;www。7mihua。com

    李世民十分恼怒,酒也不喝了,正色对尉迟敬德说:“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饰,无贻后悔也。”(《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我看汉史,原本还惋惜汉高祖为何杀功臣,所以当皇帝以来一心想保全功臣,现在才明白汉高祖当年杀功臣也是迫不得已啊。那意思就是说,杀功臣那是因为功臣居功自傲,不得已而为之啊。这话说得非常重了。

    尉迟敬德此时也冷静下来了,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从此他的人生观发生了巨变,再也不和人争执,从此几乎闭门不出,贞观十七年(643)以年老为名向皇帝请求辞职。也就在这一年,李世民下令将他绘于凌烟阁上。这说明什么?说明李世民并没有彻底放弃这个老臣,尉迟敬德这种性情中人,有脾气发在明处,本质是很好的,所以警告归警告,荣誉还是要给的。

    两年后太宗伐辽东的时候,尉迟敬德劝他不要去,唯恐国内空虚有变。太宗不听,还要他随行。不过此时英雄迟暮,骁将尉迟已经无力冲锋陷阵了,在战争中他担任什么职务你知道吗?军乐队队长,人老了,没办法。

    晚年的尉迟敬德与世无争,终日炼丹服药。《旧唐书》说他“尝奏清商30乐以自奉养,不与外人交通”,与所有人都不往来,唯恐带来祸事,韬光养晦。高宗显庆三年(658),尉迟敬德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一代英雄就此谢幕。

    尉迟敬德就是李世民手里的一把刀,锐利的刀,他是个直脾气,有优点,有缺点,但就是没心眼。所以说我喜欢他,因为他有血有肉,更贴近咱们普通人。

    在下一讲里,咱们看看房玄龄,这个充满智慧,充满世故的人,看看他的功绩,也看看他的小心翼翼,感受一下他与太宗微妙的关系,体会一下贞观之治背后的隐情。谢谢大家!
第18页 :第四讲 玄龄一生惟谨慎
    第四讲玄龄一生惟谨慎

    今天这一讲我们将谈谈房玄龄。李世民集团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这不仅仅指的是它的规模,还包括它的组成来源、它的抱负理想。最值得钦佩的就是这个集团的领袖李世民,他能把各种人糅合在一起,用其长处,避其短处,让一个亲王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