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孔先生称:
“李先生所发现的密函,据称是购来的,何人所购?购于何时何地?这样的密函何以恰巧会被高阳李氏购去?”
由此可知,孔先生仅看过李宗侗《杨锐致张文襄密函跋:高阳李氏所藏清代文献跋之一》(《大陆杂志》,第22卷第4期,1961年2月28日出版);没有注意到《杨叔峤光绪戊戌致张文襄函跋》(《大陆杂志》,第19卷第5期,1959年9月15日出版)。在后一文中,李宗侗对其收藏之来源也作了说明:
“昔在北平,颇喜购名人信札,所积至万余件,带至台者不过数百札耳。此劫余之一也文襄遗物多经后门外估人之手,以其故宅在白米斜街,去诸肆甚近。忆曾购得两木箱,杂有诸人致文襄信札及文襄所批文件与亲笔电稿若干件,现回忆之,皆可谓为至宝矣。”
第42节,
由于1935年“故宫盗宝案”,时任故宫秘书长的李宗侗,避往上海租界,又于1948年受聘任台大历史系教授。我不知道他在此期间是否回过北平,但由此似可以推测,今收藏于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的“李鸿藻档案”的一部分,很可能就是李宗侗当年存留在北平“所积至万余件”的收藏,辗转入藏该馆。因其来自李家,而被错误地命名为《李鸿藻存稿(外官禀)》。如果这一推论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前引李宗侗于1959年发表的光绪二十四年六月杨锐给张之洞密信中“近事数则,别纸录呈省览”一语,很值得注意,即杨锐在该信的正件(即“丹禀”)之后,另有附件;孔祥吉发现的“百日维新密札”,就是此类“别纸录呈”的附件,且我还以为,很可能就是此信的附件。两件似本为一封,本存一处,李宗侗离京时仅带走正件而未带走附件,故附件存于今日“李鸿藻档案”之中。О米О花О书О库О ;www。7mihua。com
以上所言,还仅是一种推论,并不能加以证实,也得不出什么正式结论;但辨认作者的最可靠的方法,不是情景事由的考证,而是直接辨认其笔迹。李宗侗发表杨锐光绪二十二年九月来信时称:
“此札原至少系六页或更多,购时已佚其一,当是张文襄坐京杨锐对他的秘密报告。虽然未署名,但考证彼时文襄的坐京,共有四人,即刘恩溥(文襄之亲戚)、黄仲彛芑ㄎ南逯派嬉恢杜觯⒀钍遽饺瘢ㄎ南逯派┘拔南逯墩呕坡ケ颍娜说谋ǜ嬗嘟圆赜校员始O喽裕虼耸橙肥粞钊裾摺!
李宗侗称其认识杨锐笔迹(仅影印其中一页)。李景铭收藏的《张文襄公家藏手札家属类》贴有杨锐光绪二十二年正月密信三页,写有签条“此三纸系杨锐号叔峤所写”,李景铭也称其认识杨锐的笔迹。以上两件和孔祥吉发现的《李文正公文件外官禀》所贴“百日维新密札”(一大页),笔迹完全一样,然三件均无署名。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两条证据:其一是该图书馆所藏《梁鼎芬存札》中,亦有一信,是杨锐写给梁鼎芬的,有署名。该信的笔迹,与以上三信完全一样。其二是“张之洞档案”中还有一封杨锐亲笔的简短电文:“广州。王雪澄:洪疏讹传,彦臣乞致慰。锐。”笔迹相同。近年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赵凤昌藏札》影印出版,共收入杨锐的亲笔信12件,笔迹亦相同。此外,可以参考的还有杨锐致赵凤昌的石印信1件和宁志奇、高成英、胡昌健诸先生发表的杨锐笔迹的照片。由此,从笔迹辨认上我可以确认,孔祥吉发现的“百日维新密札”,其作者应是杨锐。
由于孔祥吉发现的杨锐该信内容及其重要,本书也多次引用,为读者阅读方便,以下再次刊出:
“康有为条陈各衙门改为十二局,先设制度局,议论一切改革之事,有储才局、会计局、农政局、工政局、商政局、海军局、陆军局、刑律局、铁路局、矿务局各名目。交总署议,驳。再下枢、译两府议,上意在必行,大约不日即须奏上。都下大为哗扰云。
孙燮臣冢宰管大学堂,康所拟管学诸人,全未用,奏派许竹筼为大教习,张菊生元济总办,黄仲彛忍岬鳎俨5确纸滔啊>薄H黄渲幸嘤幸郧胪械谜撸缤抗ⅰ⒀钍扣啤⒂喑细裰钊耍恼形镆椤K镉肿啵涤形仕犊鬃痈闹瓶肌分屑涓闹啤⒊仆醯扔锷蹒⒚7钪迹杭戳钏锎涂瞪救ァ
外间传言:康因内监王姓者以进,有所建白,皆直达御前,每日旨从中出,盖康笔也。或又云:康通李联英,以二事结慈圣知,一请大员奏事东朝,一请南巡,深当圣意,故所请无不行,以小臣而受殊知,实古今未有之奇遇也。康封奏皆径交军机大臣直上,不由堂官代奏,闻系上面谕如此。自康召对,枢臣每进见多被诮责,从前奏对,不过一二刻,近日率至五刻,诸大臣皆深嫉苦之,然以上遇厚弗敢较也。
黄仲彛⒄袍凭⑹俨H苏俣裕愀Я沃胸┧R玻送馍杏惺⒉酢⒃锛巴夤俣恕T痪美淳喽艘嗟缯偃攵裕┦⒉挥谩!度把芬延芍購|进呈,上谕令即交军机大臣,黄嫌与康同,仍由翰林院代呈。其奏对诸语,想已具渠函中,不复赘述。
现派梁启超办理译书局事务,分编、译二门。所编各书,必将删削诸经以就康学。将来科举,即由大学堂中出,人将讲王氏之新学矣。梁见寿州,谓:总教习必派康先生。孙不应。康党大失望,然恐将来尚有改动也。此时台谏中,惟杨深秀、宋伯鲁最为康用,庶僚中亦多有攀附者。李盛铎与康时离时合,虽康党亦畏恶之。
上月初四日,胡公度侍御奏劾张荫桓,有借款得赂二百余万、七口改归税司经营、有私改合同事,又议增赫德薪水,每年骤至百廿万等语。慈圣大怒,次日面谕英年查抄、拏问。崇礼故缓之,旋有立山出为恳求,其事遂解。闻廖仲山亦苦求于上前,尚未允。立一人最得力也。
荣相到津后,奏保中外二十余人,以鹿制军为居首,中间有陈右帅、黄公度诸人,李盛铎亦在其内。
陈学棻奏报岁考事,附片论时文不宜轻废,忤上意,次日撤回。陈在浙最不喜言时务,所出观风题,即分咏西湖八景,至为尘陋。浙人士皆非笑之。”
还需说明的是,孔祥吉发现并发表“百日维新密札”,意义是重大的,对该信所作的背景说明也是大体完备的,我没有须得补充的内容。
第43节, 五、张之洞营救杨锐的行动
五、张之洞营救杨锐的行动
戊戌政变发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1898年9月21日),从“张之洞档案”中可以看出,他于次日凌晨丑时(1…3时)即得知消息。由于与康有为之间的政见分歧,他对政变后的前景一开始并不是很悲观,反而对康的落难,有着几分暗喜。但听到杨锐被捕后,张的感受一下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杨锐很可能是八月初八日(9月23日)早上在家中被捕的。而在初九日的下午,张之洞就得到了消息。他于酉时(下午5…7时)分别发电给张权、黄绍箕:
“急。京。立:叔峤奇灾骇绝,究因何故?尚有复文否,念甚。必已见明发,速摘要告。凡各处函电,务即付丙。即刻复。迂。佳。”◇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京。温州馆,黄仲韬侍讲:急。叔峤受累可骇。何以牵涉?有余波否。速复。拙。佳。”
“立”,张君立,张权;“迂”、“拙”,张之洞闻政变后所改的自署。张之洞的电报,除要求查明事情的原委外,还希望了解慈禧太后的下一动作,即“余波”,并要求焚毁相关的电报函件。然仅过了几小时,张又于亥时(下午9…11时)再次发电张权:
“急。京。立:杨、刘四人必革,已见明文否,若已见,当可无余波矣。叔峤事渠何时得信?王照、端方、吴懋鼎有事否。均即复。迂。佳。”
根据张之洞的判断,杨锐、刘光第等新任军机章京四人若有革职拿问的明发上谕,将不再会有新的行动,但他仍在打听慈禧太后是否会继续对王照等人动手。“叔峤事渠何时得信”中“渠”字,说明张权在电报中透露了消息来源。到了第二天,八月初十日(9月25日)辰时(7…9时),张之洞再发电张权:
“急。京。立:闻逮问十六人,想已见明发,速详告。叔峤并非康党,何以四章京同罪,焦急亟念。岂康曾保四人耶?能知受累之故否?渠处文字、函电,事前曾预加检点?即复。蒸。”
张之洞所担心的,是杨锐等新任四章京由康有为所保,这将使案情变得极为复杂;同时也关心他发给杨锐的诸多电报及信件是否也被查抄。
在“张之洞档案”中,我还看不到张权等人此期的复电,而八月初十日张之洞关于杨锐的发电,也仅此一件,似为不全。而到了八月十一日(9月26日),张之洞开始行动了,档案中留下他大量亲笔电报。
八月十一日寅时(上午3…5时),张之洞发电其侄吏部主事张检:
“京。化石桥,张玉叔:急。叔峤受累太奇,是否有人劾?究系何故?此外有要事速电告。如须密者,专人坐火车送至天津发电,并告权。即刻复。迂。真。寅。”
张之洞恐在京发电会泄露,让张检、张权将密电派人去天津发送。与此同时,张又发电此时正在京觐见的湖北按察使瞿廷韶:
“急。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