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0日于万寿路……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随访连战的日子》出版发行
拜祭祖母墓后,连战拨开树枝查看墓碑后面
2005年春天,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代表团首次访问大陆,实现国共两党领导人56年后首次会晤。连战的“和平之旅”尽管只有八天七夜,却是两岸关系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两岸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主任记者刘卫兵撰写的新著《随访连战的日子》,记录和揭示了这段难忘的历史。该书于2007年10月正式与读者见面。
作为专门采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记者,刘卫兵先后随访国民党主席长达近一个月,有过许多不平凡的经历和感受。作为近身随访连战的大陆记者,他先后陪同连战先生奔波于南京、北京、西安、上海、云南、广西、广东、江苏、海南、福建等十多个省市,走访了中国东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写作,终于完成这部著作。
在随访连战的日子里,刘卫兵不仅与连战先生一道走过了“和平之旅”,而且与其本人及亲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作者用纪实性的手法,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在文字与影像中穿梭,真实再现了连战访问大陆的种种鲜为人知的事件和场景,透露了大量两党和两岸交往的真实细节。为那段重要而特殊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参考资料。
作为大陆记者撰写的第一本记录连战“和平之旅”及多次大陆之行的纪实文学作品,本书的出版引起国共两党高层的共同关注。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先生均为该书题词。著名散文家、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先生读完书稿感慨地说,作为历史的主笔是记者的光荣。卫兵不违天时、不辱使命,为历史存照,为社会尽责。
本书特别适合关心两岸关系走向的有识之士阅读。对那些对传媒业有兴趣的人士来说,也不失为一本生动的实战培训教材。
《随访连战的日子》一书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6万字,200张精彩图片。
目录
序 梁衡
引…子
“真没想到,要采访国民党!” 1
搜索“连战” 2
“山雨欲来” 6
第一章…连战,终于来了!
春雨悄然而至 12
准备往里冲! 13
“相见恨晚” 19
第二章…拜谒中山陵
仰望中山陵 26
“连哥您好” 28
“致上最高的敬意” 35
总统府的一缕阳光 42
“连主席,台湾不能独立啊!” 47
第三章…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拥抱
跨越海峡的拥抱 50
故宫:跨越 54
第四章…北大演讲
一次特别的演讲 65
未名湖畔 73
第五章…60年来,国共领导人首次握手
路在脚下 80
胡连首次会晤 8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6
祖父、父母与连氏家族 93
第六章…少小离家老大回
“找寻小时候的种种” 100
回母校 104
第七章…回望祖母墓
清凉寺边的祖母墓 116
祭…拜 118
回…望 125
第八章…会晤汪道涵
冒雨抵达上海 134
给汪老请安 138
“敬重连战” 144
第九章…给连战“送礼”
彩扩店的夜晚 151
在连战房间 154
我认识的“阿姨”——连方瑀 159
第十章…杨柳青时
为连战送行 164
媒体大战为连战 172
第十一章…经贸论坛,再拍连战
再拍连战 179
明月何曾是两乡 186
第十二章…特别的中秋节
春城喜雨 194
帮着侃价 196
和连战一起过中秋 199
第十三章…赞叹龙脊梯田
茶马古镇 211
龙脊览胜 216
第十四章…致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拜谒黄花岗 226
重访故地 233
第十五章…连横与玛瑙寺
绿茶清芬地,两岸中华情 238
寻古玛瑙寺 241
第十六章…博鳌论农业
农业合作论坛 249
访问伊甸园 255
第十七章…眺望台湾岛
险些误大事 264
遥望金门 267
第十八章…一道浅浅的海峡
“卫兵,好样的!” 276
再别连战 278
第十九章…春天的脚步
又是一年春来到 286
小声喊起来 287
明天在我们手上 289
后…记 297
引子:真没想到要采访国民党(1)
古清凉寺上香,连战费了不少劲才把香插进香炉
2006年10月19日下午3时许,福建厦门机场。即将结束大陆访问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紧紧地拥抱,并和送行的领导们一一握手道别。
正准备登上舷梯时,连战夫妇突然停下脚步,微笑着向正在记者人群中紧张拍摄的我招招手说:“卫兵,再见啦!”我赶紧把相机从眼前移开回应道:“连主席、夫人,欢迎再来!”
连战和夫人手挽手,缓慢地登上舷梯,向欢送人群招手后,很快便走进机舱。望着连战走进机舱时的背影,我心里猛然涌起一股离别的伤感之情。和他们一起如影随形度过的日子,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快速回映。联想和连战先生一行共同度过的16个日日夜夜,我们一同走过了云南、广西、广东、上海、江苏、浙江、海南、福建等8个省市,足迹遍及了中国的西南、华南和东南沿海。
望着连战夫妇登上飞机的背影,我的心里猛地泛出几分酸楚。相识是缘分,相处就有感情。带着这缘分和感情说再见的时候,实有难舍难分的滋味。
有团聚就有分离,当时的感觉就像和亲人、朋友道别一样……
“真没想到,要采访国民党!”
时间回溯到2005年4月中旬。越过寒冬的北京,迎来温暖的春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突然接到我们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副组长鞠鹏的电话,问我愿不愿意出差去采访中国国民党主席。我以为听错了,便追问了几句。他似乎感到我有些犹豫,便说:“赶紧决定,好多人都想去呢?”我没再犹豫地回答:“好!”
“采访中国国民党!”我心里感觉很突然,毕竟我是专门从事中央新闻采访的记者呀!
一个普普通通的电话,将我拉近到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身边,让我有机会认识了这位56年来首位重返大陆访问的国民党主席,也使我亲身见证了国共两党关系史上许多难忘的历史时刻。
“国民党和共产党过去不是冤家对头吗?”我心里真有些大惑不解。从小我便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长期培养出来的政治觉悟,让我不得不生出这样的疑问。
我经常发自内心地说,自己生在共和国、长在红旗下。小时候虽然没赶上当红小兵、红卫兵,但毕竟还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佩戴过闪闪发光的团徽。就连我的名字“卫兵”也充满了时代的色彩。那个时代,“卫兵”自然就是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的。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们一开始就是“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接班人。
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党的“卫兵”如今要去采访国民党?说实话,我们从孩提时候开始,就从小人书、电影、广播里知道了太多的有关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事情,知道国民党杀害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作为革命的接班人,小学老师当年就深情地告诉我们,我们身上佩戴的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代的发展,我们对于许多事情的认知不再那么简单。我知道了,共产党和国民党除了打仗以外,还有过密切的合作,也有过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
国民党主席访问大陆竟然来得这么快!这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毕竟在此之前,两岸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紧张和对立。人们似乎还看不到改善两岸关系的出路和办法。当然,我更没有想到,自己会有机会采访中国国民党的主席。当时,我的心理准备明显不足。
搜索“连战”
连战何许人也?他的名字此前对于许多大陆民众,包括我来说并不熟悉。人们除了知道他是台湾的重要政治人物,其他知之甚少。而我知道连战应该说是从200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开始的。
2000年3月,我刚到香港分社赴任,赶上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记得当时选举进入冲刺阶段。我每天晚上把自己关在10平方米的小屋里,瞪着眼睛观看香港凤凰卫视、香港有线电视、无线电视台、台湾中天卫视里连续播放的台湾大选。宋楚瑜、连战、###纷纷披挂上阵,昼夜不停地展开最后的竞选攻势。当时印象中,宋楚瑜和###在演讲等造势活动中,既善于抒发感情,又能言善辩,颇具感召力和煽动力。比较而言,连战的表现最为平淡。他在演讲台上显得过于文质彬彬,不善言辞,缺乏感染力。即使在带领支持者高喊口号时,连战也显得不够精神。外界还评价他不够亲民,总有些高高在上的感觉,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引子:真没想到要采访国民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