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战为连战(1)
在我的印象中,连战在和包括媒体在内的人士打交道时,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谢谢”。这是连主席的真心话。八天七夜的连续奔波访问,对于年近七旬的连战主席来说无意是一次艰苦的旅程,对记者也是一次艰难的采访。难怪,他离开上海返台前作告别演说时曾动情地说:“记者朋友们真是非常辛苦,每天你们至少要比我晚睡一个小时,早起一个小时,谢谢你们!”连战先生最后给中央电视台随访记者任永蔚写了一句话:“任小姐:辛苦了!谢谢你。”
“这活儿真累!”采访中,我不止一次听到港台记者如是说。这是我第一次听港台记者说“累”。他们能说累,应该说明这次采访真的很辛苦。当年朱钅+容基总理都称赞香港记者跑得快、能吃苦,不怕累。可这一次大家都觉得累了。我认为累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连战的特殊身份和他半个多世纪后重返大陆访问的特殊性。二是大陆方面对新闻报道采取“开放式”的采访政策,上千家新闻媒体、数千名记者参与的这场新闻大战竞争异常激烈,近乎白热化。有记者朋友笑称说:“谁让我们采访的是‘连战’,‘连战’就是要连续采访、连续战斗!”
海内外各大新闻媒体,包括大陆媒体、国外媒体、台港澳媒体全面出击,报道连战首次大陆访问。大陆媒体方面,不管是中央的还是地方的,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报全数上阵。传统媒体、现代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展其能,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参与新闻大战。一时间,包括北京在内全国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人们听的、看的、读的、聊得最多的就是“连战访问大陆”的新闻。
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电视表现可说是“风光无限”,连续多场的现场直播,在第一时间满足观众的需求,形式多样的新闻、专题、评论,又为不同观众提供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的报道。无疑,电视在整体报道中凸现出自身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有学者认为,中国媒体要真正做大做强,重视内容的编辑制作,特别是在现场报道上有新的突破,显得十分重要。
此外,网络媒体的表现可谓异军突起。网络媒体虽然是“小字辈”,诞生时间比较晚,可出生以来迅速成长,让所有媒体“前辈”刮目相看。网络具有先天的独特优势。它几乎包含了目前所有媒体报道形式,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博客、播客等,使网络具有信息包容量大、方便快捷、自由、限制少等优势。眼下,许多重要的活动都采用网上直播的方式,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过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选择在网络上“读报、看电视、听广播”,了解各种新闻信息。
此次随访连战的报道中,因为要连续采访,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新闻现场和汽车上度过的。没时间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我只得抽空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了解包括连战访问的各种新闻信息。日后,人们也许不用再紧盯着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而是随手打开电脑,就可以浏览各种直播信息报道。从这个角度说,网络对电视将形成较大威胁。可以预见,随着网民数量的逐渐增大,网络新闻的前景一片光明。
电视老大的影响如日中天,网络新贵的发展咄咄逼人,那么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就真的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报纸》一书中预言:“到2044年,确切的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
迈尔教授的预言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纸质媒体的影响力正在持续衰退却是不争的事实。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人家历经数百年的考验,拥有为数众多的忠实读者。虽然有调查显示,报纸的读者群年龄偏大,但其影响依然不可小视。显示中,纸质媒体也确实不甘示弱。他们继续发挥自己固有的优势,在报道的准确、深度、角度等方面,依靠多年来大众养成的读报习惯,继续施展自己的影响。笔者发现,京城随处可见的报摊生意红火,卖报的大妈和小伙经常忙个不停。乘客在地铁和公交车上看报早成为一道风景。许多人是看着报纸度过旅途时间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媒体大战为连战(2)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行业都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规矩。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新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真实、客观、快速传播新闻信息是它的责任。如何遵循新闻规律,按照新闻规律办事,从而让新闻更好服务社会、国家和民众等问题,在我国新闻界已经研究、探讨了多年。
国际新闻界对于包括重大新闻在内的传播和报道早已形成一定的共识,客观、公正、全面、快速等都是重要的因素。所以,每遇重大事件,能否取得现场第一手资料、能否进行现场直播报道,是需要首先考量的问题。港台新闻界在这些方面的理念就非常明晰,凡是遇到有重大事件发生,媒体应尽快到达现场,并尽可能用直接形式整合、传递新闻信息,以此来提升新闻媒体实力,包括提升其竞争力和影响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曾撰文谈及传媒实力和影响力问题。其观点认为,新闻媒体实力通常由传媒基础、对内传播、对外传播和传媒经济四部分组成。其中列举的数字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中国在传媒基础建设上花费了很大资金和气力,约占美国投入的一半。报纸有近两千种,广播、电视台有千余座,网络的发展基本与世界同步,但其发挥的作用和效能却极不成比例。目前,中国对外传播实力仅相当于美国的14%,传媒在市场上创造的经济实力则更弱,仅相当于美国的和日本的25%。全中国报纸一年广告的总额抵不上路透社一家媒体。中央电视台在中国“财大气粗”,但却进不了世界50强。他们曾对加拿大渥太华、蒙特利尔100名华人进行街头和电话调查,从中国媒体首先知道连战访问大陆消息的仅6人,其余的都是从加拿大和世界其他国家媒体获悉。
我不知道这些数字是否准确。但连战大陆行的新闻报道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一成功实践值得有关方面,包括新闻界同仁们认真研究和总结,为以后的新闻实践提供新的思考和借鉴。
【书中图片说明】
1。○?连战恐怕也记不清,他向大陆民众挥了多少次手,说过多少次感谢。
2。○?5月3日下午1点19分,我拍下最后一张机场送行的照片,算是为连战送行。
3。○?连战希望杨柳青时不但忆故人,还能够跟大家再来在一起。
4。○?记者聚焦连战结束访问即将乘坐的飞机。
5。○?5月3日下午1点,不能送别连战,在机场留影。随后不久,连战回台湾,我们回北京。
6。○?新闻摄影界最有影响的报纸《人民摄影报》一版大幅刊登我的照片和文章。连战首访大陆期间,新华社照片遍地开花,令同行羡慕。
7。○?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聚焦连战,关注两岸。
8。○?2001年10月,白沙瓦。战争前线的冲突现场。在外国记者面前,我是中国新华社记者,总想为中国记者的荣誉而战。
经贸论坛再回连战
2006年4月的北京,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杨柳青。
时隔将近一年之后,我第二次见到了连战,那是在北京举行的两岸经贸论坛期间,###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再次会晤连战和他率领的经贸访问团。此刻,连主席去年在上海那句告别的话“杨柳青时不但忆故人,还能够跟大家再来在一起”仿佛尤在耳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连战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今他已不再担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而改任荣誉主席。主席的职位由55岁的台北市长马英九担任。
2005年7月20日,中国国民党按既定规划无异议通过推举主席连战在卸任后出任荣誉党主席一案。据台湾媒体报道,因为主要表决连战担任荣誉党主席一案,国民党中常会的出席率特别高。
提案给予连战高度评价。称赞他在国民党危难之时,带领国民党推动各项民主化、年轻化进程,扫除国民党黑金形象,使国民党脱胎换骨,成为制衡“###”、腐败与民粹最大的力量。对于国民党主席的选举,提案指出,连战为了落实国民党民主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办理党主席选举,以制度团结党员,以公平精神壮大国民党,堪为民主人格之典范。
提案对连战大陆之行也大加赞赏,称连战不畏压力,进行历史性“和平之旅”,建立两岸政党互信的基础,其在未来两岸和平与两党沟通上,将产生关键的影响,也为国民党之重要资产。提案顺利通过后,连战表示欣然接受并回应说:“那是他们的善意,但是我仍然把我定义为义工。”
在获悉连战被推举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后,中共中央总书记###给连战发去贺电,祝贺他当选中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连战随后复电###总书记表示感谢。连战在复电中表示:“北京一会,展开两岸两党新关系之序幕,匆已四月。此期间,承先生支持,在贵我两党共同努力下,各项有利于两岸人民福祉之措施,均在陆续推动之中,已获民众高度的肯定。海峡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为贵我两党的共同责任,也是先生与永平对中华民族以及两岸人民的共同使命。中国国民党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已将本年四月廿九日先生与永平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列入政纲,代表本党所有同志对两岸愿景的庄严承诺。”
连战在复电中还说:“永平所念兹在兹者,不仅为中国国民党之中兴,更是两岸和平双赢的实践。在历史长河中,机遇难得。两岸领袖人物,实应本于为民谋福之宗旨,掌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