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怀着平乱报国的愿望,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料李璘暗怀和他哥哥唐肃宗李亨争夺帝位的野心,不久兵败被杀,李白也因而获罪,下浔阳狱,受判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平时爽朗大笑的诗人此时也不得不发出无声的哀泣:“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因遇大赦,得以放还。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他在当涂听说太尉李光弼率兵百万到临淮追击史朝义,爱国的热情和从政的雄心又被激了起来,决定去参加李光弼的部队,但只到了金陵,就因病折回来了。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白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里,在穷困和漂泊中结束了他的一生。
关于李白的死因,后人有多种说法。李阳冰在为李白诗集撰写的《草堂集序》中说:“公暇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这说明李白是病死的,以后的碑碣著述多沿用此说。
范传正的《墓铭》中有“至今尚疑其醉在千日,宁审乎寿终百年”的文字。李白嗜酒成性,尤其到了晚年,“狂饮”更是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醉而致疾是有可能的。大诗人杜甫所作《饮中八仙歌》中,刻画了唐代著名士人贺知章等八位“酒仙”醉酒后栩栩如生的群像图,李白的出场是全诗的高潮:“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后的李白竟敢在皇帝面前口出狂言。李白如此视酒如命,怎能不病入膏肓?晚唐诗人皮日休曾作《李翰林诗》云:“竟遭腐胁疾,醉魂归八极。”明确指出李白是患“腐胁疾”而死的。郭沫若考证说,61岁的李白曾游金陵,往来于宣城、历阳二郡间。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曾决定从军,到了金陵发病,只得半途而返,此时李白处于“腐胁疾”之初期,估计当为脓胸症。郭沫若又说,李白62岁在当涂养病,脓胸症慢性恶化,胸壁开始穿孔,成为“腐胁疾”,11月卒于当涂。
纵观李白的一生,坎坷流离,经历曲折。他爱酒、爱月,恃才而狂,傲视权贵。他才气冲天,却命运多舛。他胸怀鲲鹏之志,却只能听任命运之神的安排,发出“中天摧兮力不济”的不堪、“白发三千丈”的幽怨,无可奈何,只得呼酒买醉,可惜“举杯消愁愁更愁”,大量的酒精已经使他的肌体受到侵蚀损害,但他仍贪杯,直到病入膏肓而不可救药。因此李白病死说是可信的。
不过也有人根据李白生前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浪漫高傲的气质,认为他的结局应该是“醉入水中捉月溺死”。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说:“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说:“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也有类似的记载,不过洪迈在前面加了“世俗言”三字。“世俗言”的意思是说这是民间的一种出于美好的愿望而产生的传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美好的传说,是在李白去世后不久——而不是王定保等人记述之时——就开始广为流传的。对于李白诗歌的爱好者来说,他们当然更愿意相信李白是“揽月落水”而死。因为李白的许多诗是写月的,他把月亮看成是高尚皎洁的象征。
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1)
身份:南唐后主
死于:978年(终年42岁)
死因:被毒死
地点:河南开封孙唐李庄
评价: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李煜是最有才华的文学家,他的诗词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虽然作为一个文学家是出类拔萃的,但作为一个国君他就显得荒谬了。国破之前,李煜一直不知家国为何物,被擒至汴京后,所作的词中才不合时宜地有了一些家国之感,却因此换来了一杯毒酒。身份与兴趣的错位带给他人生的悲剧。但也正是因为这悲剧,他的词获得了不朽的地位。
赵匡胤“陈桥兵变”做了皇帝后,开始陆续消灭割据政权,以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李煜面对宋的包围之势,不是积极备战抵御,而是主动削去唐号,改称江南王。他接见宋的来使,不敢穿龙袍,只好穿紫袍。当宋发动进攻时,他急忙派使者去向赵匡胤哀求,说他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乞求缓兵。赵匡胤回答得很干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975年冬,金陵城破,李煜率群臣肉袒跪拜投降。到了汴梁,李煜穿着白衣纱帽,向赵匡胤叩拜再三,得以苟全性命,被赦免无罪,封为“违命侯”。他从此过起了生不如死的屈辱生活。李煜去汴梁时,美貌绝伦的小周后跟着他,两人相依为命,只求平安了。
赵匡胤去世后,李煜连阶下囚的生活也无法继续,因为宋太宗赵光义比赵匡胤更猜忌这个亡国之君。同样失国投降的刘长能言善道,工于谄媚,在太宗面前曲意逢迎,所以太宗对他并无猜忌之意。而李煜就不一样了,他只会拿着一支笔,吟风弄月,作几首哀怨之词,朝见太宗时,也是垂头丧气,并不开口。太宗于是认为他有怨恨,便暗中派了人监视他。
李煜在位时的宫女庆奴,在城破之时隐身民间,现已是宋廷镇将的侍妾。她不忘旧主,带了封信前来问候。李煜见信后,涕泪滂沱,便将心中的哀怨写于信中,其中有“此中日夕只以泪眼洗面”一句。监视的人暗中报告太宗,太宗勃然变色道:“朕对待李煜,总算仁至义尽了,他还说‘此中日夕只以泪眼洗面’,这明明是心怀怨恨。”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的元宵佳节,各命妇依例应入宫恭贺,小周后也去了。然而自元宵节入宫数日都不见她回来,李煜在家中急得踱来踱去,唉声叹气。一直到正月将尽,小周后才从宫中乘轿而归。原来宋太宗早就对玉貌花容、蕙质兰心的小周后垂涎三尺,这次便趁机把她留在了宫中,逼着她歌舞侍寝。小周后哪敢违抗,只能无奈地顺从了太宗。此后,小周后便常被诏进宫中。每次进宫,李煜只能坐以待旦,以泪洗面,牵肠挂肚地等待妻子回来。小周后回来后,夫妻二人抱头低声痛哭。这是何等屈辱的生活!
又是一年七月七日,回想从前的繁华,再看眼下的凄凉,李煜不由得触动愁肠,填了一阕《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周后见后,对李煜说:“你又在这里愁思悲吟了,现在虽然背时失势,也须略略点缀,不可如此悲怨!况且隔墙有耳,你不过是怀思感旧,可外人听了,便疑是心怀怨恨了。自古至今,以诗词罹祸的,不知有多少。你我现处在荆天棘地中,万不可再以笔墨招灾惹祸了。”李煜叹道:“国破家亡,触处生愁,除了悲歌长吟,教我如何消遣呢?”小周后说:“你越说越不对了,时势如此,也只能得过且过,随遇而安,以度余生。从前的事情,不要再想了。今天我备了几样小菜,一壶薄酒,且去痛饮一杯。”说完,拉着李煜直入房内。李煜见桌上的菜肴倒也精致,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道:“今日有酒今日醉,哪顾明朝是与非。我自来汴之后,将卿的歌喉也忘记了,今日偶填了两阕词,卿何不按谱循声歌唱一回呢?”小周后说:“我久已不歌,喉涩得很,还是畅饮几杯,不必唱了。”李煜哪里肯依,小周后没法,只得依谱循声,低鬟敛袂,轻启朱唇唱了起来,李煜则乘着酒兴,亲自吹笛相和。哪知这笛韵歌声,早被监视的人,报知了太宗。
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2)
太宗看了李煜的词,勃然大怒,说他“贼心不死,眷恋故园”。于是在李煜42岁生日那天赐了毒酒给李煜。李煜明知酒里有毒,还是喝了下去,结束了自己亡国之君的生命旅程。
太宗佯装刚刚知道李煜亡故,下诏赠李煜为太师,追封吴王,并厚葬了他。小周后葬了李煜后,自然要入宫谢恩,太宗乘机将小周后留在了宫中。小周后于数月后在凄楚与悲愤中死去。
据专家研究,李煜死的地方在今河南开封西北约5公里的孙李唐庄。孙,即“逊”,因为这位被俘的君主就住在、死在这里,这庄就叫“孙李唐庄”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独步千古的士林全才:苏轼
身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死于:1101年(终年64岁)
死因:病逝
地点:常州
评价: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多方面成就的艺文全才。清代张道的概括全面精当:“余尝言古今文人无全才,惟东坡事事俱造第一流地步……东坡则古文齿退之而肩庐陵,踵名父而肘难弟,故有‘韩苏’‘欧苏’‘三苏’之称。诗则上接四家(李、杜、白、陆),空前绝后。书法独出资格,不袭晋唐面目,与山谷、元章、君谟,并号大家。至标举余艺,以雄健之笔,蟋屈为词,遂成别派,后惟稼轩克效之,并称‘苏辛’。画墨竹,齐名湖州。乃复研讲经术,作《易传》《书传》,文人之能事尽矣!”经、文、诗、词、书、画,常人穷毕生心力,难精其一道;苏轼则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真是冠冕当时,独步千古。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宋哲宗亲政,###再度上台。###人物章惇、安焘等出任宰执大臣,但却不事变法革新,一意打击元祐旧臣。数月间,几十位朝臣远贬岭南。苏轼首当其冲,一月内3次降职,最后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苏轼以衰迈之年流放瘅疡之地,自感有去无回,心情十分沉痛。谪居惠州两年后,大儿子苏迈授官韶州仁化令,携家眷来会。寂寞他乡,骨肉团聚,苏轼颇感安慰,于是置田盖屋,准备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