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防守球员,虽然依然在尽职尽责的保持着防线强度,但是,澳大利亚队的这些防守球员,毕竟已经踢满了九十分钟,体能消耗巨大,在缺少中前场分担比赛压力的情况下,能不能够顶住中国队活力十足的攻击线的冲击,就不好说了。
赛后,澳大利亚队方面在面对这几分钟伤停补时时间的摇摆态度,被所有人认为,是决定这场比赛最终走势的关键!是影响这场比赛胜负的节点!
第14章 压力和球商
实际上,中国队方面真的这几分钟伤停补时的态度,虽然是要趁胜追击,但是绝大部分人,也没有想到,要在仅剩的这两三分钟时间里解决战斗,大家还是已经做好了打加时赛的准备的。
只是因为,中国队在这场比赛中被压制得太久,现在好不容易翻身把歌唱了,就决定趁热打铁,好把这种势头更好的延续下去。
而澳大利亚队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表现出的摇摆态度,也是因为他们之前表现的太强势,总要停下来歇歇脚、喘喘气。
就是一心求胜的汪萩,事先也没有想到,比赛的转折,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
+++++++++++++++++
“比赛重新开始,中国队的小伙子们被汪萩的两粒进球,刺激得士气大振,之前身上背负的包袱,也随着场上形势的变化而悉数卸下了,能够在场上展现出自己的东西了!”贺伟的解说依然中规中矩。
徐洋却被汪萩上场之后风云激变的场上形势刺激得有点脑袋发热,说话的顾忌少了许多,“说真的,中国的国脚,是相当不容易做的!十三亿人的殷切期望,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负担,没有亲身体验过的,绝对想象不到!”
“我早就想为国家队的小伙子们说几句了!是,他们在前些年的表现,确实非常令人失望,但是那个时候国内足球的大环境,就是那个样子,并不是他们不想做得更好,而是他们只能做到那样!”
“当然了,像五比一输给泰国二队那样的事情,我也无法为他们争辩什么,但是那样的比赛毕竟是极个别的现象,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用那样的一场比赛,就把国足全盘否定了!”
“咱们先不说这个,我现在最想说的,是咱们曾经,在许多要紧、关键的比赛中,高开低走,像什么‘黑色三分钟’啦,像很多保平就能出线的比赛结果输了被淘汰啦,那样的比赛我们事后可以总结出许多理由,当然球迷们对那些理由都不会认同,但是有一个客观因素,却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那就是比赛压力!”
“我现在敢放言一句,中国足球前些年为什么会搞成那个样子,与中国足球背负的沉重压力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的!”
“我这样,球迷又要开骂了,说我们希望你们赢球,还错了?没错,想赢球没错,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令中国足球蒙羞的比赛中,并不是国脚们不想赢球,而是……”
“过去的事情就不多说了,咱们说回现在,说回到这场比赛,在这场比赛之前,中国队小组赛三战三捷,打出了中国足球的士气,让球迷们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可是在这场比赛之前,我们所有人就做得很好,我们不再是像以前那样,用成绩、用硬指标来要求国脚们,给他们增添压力,而是用各种办法来给他们减压。”
“我们这样成熟的做法,现在看来,已经收到了令人惊喜的成效!这场比赛,中国队的小伙子们确实是轻装上阵,大家对这场比赛的结果都没有给予太多关注,更看重的是过程!
“而这场比赛过程,中国队虽然一直处在被动局面下,但是我们的小伙子们却表现出了与以往继而不同的精神面貌,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战斗!”
“最终的结果,我们现在也已经看到了,原本澳大利亚队已经两球领先,胜局已定的局面,被中国队的小伙子们硬生生地追成了平局,比赛的最终结果现在还没有定数!”
“我现在可以说,就算这场比赛,中国队最终还是输了,但是我们从这场比赛中获得的东西,比一场胜利要多得多!这些东西,绝对会在国家队中沉淀,融入我们的血液,与我们化为一体,让我们在接下来的崛起道路中受益更多!”
++++++++++++++++
徐洋那一番热情洋溢的评述,中国队场上的球员听不到,他们现在关注的也不是已有的收获,他们追求的更多!
澳大利亚队由于自身的原因,在比赛重新开始之后,攻防两端的协同出现了些许偏差,中前场的进攻不再像以往那么坚决,也没有做好全面防守的准备,这不仅让中国队的防守压力大减,也给中国队的进攻,留下了更多的可趁之机。
虽然剩下的时间有限,但是中国队的进攻依然坚决,只是澳大利亚队的防守阵型,并没有受到他们中前场松懈的影响,依然做得不错,虽然被中国队压制收缩得很深,与中前场产生了割裂,让中国队连续寻觅到射门机会,但是对他们的球门,威胁却不是很大。
这个,就跟中国队锋线球员的个人能力有关了。
中国队在经过三次换人调整之后,现在的锋线搭档,是武垒、余海和汪萩的组合。汪萩做为单箭头,顶在最前面,武垒和余海一左一右在汪萩的身后。
汪萩因为前面的两粒进球,在比赛重新开始之后,受到了澳大利亚队的严密盯防,但是由于澳大利亚队把防守重点放在了他的身上,就给武垒和余海留下了比较开阔的进攻空间。
武垒和余海,都是这几年国内联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锋线球员,在各自的俱乐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武垒更是在前两个赛季的中超联赛中,蝉联了中超本土最佳射手,算是国内年轻球员中,攻击力比较强的球员了。
但是,他们的技战术水平,在国内还能算得一流,但是来到亚洲杯的舞台上,就显得有所欠缺了,尤其是在水平更胜一筹的澳大利亚队面前,连续几脚射门,都没有形成什么威胁。
汪萩虽然年纪不大,职业生涯也才开始不久,这还是他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出战,但是他的球商,却确实值得称道——这也是他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在中超站稳脚跟,并且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队的一员的最重要原因!
第15章 心态轻松
汪萩能够在上场短短七八分钟的时间里,连进两球,梅开二度,帮助中国队扳平比分,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他突然觉醒的那个能够让时间的脚步放缓的感知变化能力。
但是,也不能把全部的功劳,都归于他的这个不能说的秘密。
这个秘密,是在这场比赛中,才突然觉醒,被他察觉的,而他之前在中超联赛中的表现,以及在后面的国家队集训中的表现,才是他能够在这场比赛中出场的先决条件!
可以这么说,汪萩之所以能够获得这场替国出战的机会,最重要的原因,是他那远超常人,也远胜国内其他球员的高球商!
球商,简单点的解释,就是用脑子踢球的能力!
现在的职业足球,已经不仅仅是身体的对抗了,会不会用脑子踢球,越来越成为一名球员能够获得怎样成就,站到什么高度的关键!
才刚刚年满二十周岁的汪萩,身高一米八一,体重七十六公斤,就身体条件而言,并不算非常出色;由于他接触足球的时间很短,别人都是从小,七八岁,最晚也是十来岁,就开始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汪萩却直到十六岁,上高中了,才真正的接触到足球这项运动,所以他的脚下技术,也不算出众,还比较大而化之,显得有些粗糙。
他之所以能够跟河南建业队签约,踏上职业足球的道路,最重要的,就是他表现出来的,过人一筹的球商!
他不是一个天生就会踢球的天才,但他却是一个天生就会用脑子踢球的奇才!
正是因为会用脑子踢球,他才会在上赛季河南建业队的保级关头,临危受命,就来之能用,对职业赛场根本没有什么适应期,上场就能融入其中!
正是因为会用脑子踢球,他才会在进入到国家队集训之后,逐渐被佩兰教练看重,做为国家队里绝对的小字辈,却能够被当做重点培养对象,有幸随队到澳大利亚来!
正是因为会用脑子踢球,他才会在被派遣上场之后,面对本来不是太好机会的机会,能够连续把握住,用两粒关键进球为自己正名!
会用脑子踢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能够在场上面对瞬息万变的局面,随机应变!
汪萩在觉察到澳大利亚队对他重点盯防,不再给他留下可趁之机的情况,立即自我调整,做出了应变,适时把自己的位置后撤,这样就使得中国队锋线上的三叉戟,从正三角,变成了倒三角,汪萩从顶在最前面的箭头,变成了躲在武垒和余海身后的影子。
正是由于汪萩这个有意识的调整,使得他从澳大利亚队的围堵中解放出来,游弋在澳大利亚队防线与中前场的隔离带里,获得了相当大的活动空间。
同时,也使得汪萩拿到球的机会,增加了许多,不管是从中场输送过来的传球,还是武垒和余海陷入进攻困阵之后,不得已的回传球,都会交给汪萩。
汪萩拿到皮球之后,就可以相当从容的观察澳大利亚队的防守站位,再选择传球线路了。
只是,汪萩是因为这次自主变阵,获得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却把武垒和余海扔进了澳大利亚队的防守阵型中,并没有根本性地解决中国队攻击不利的局面。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汪萩再一次拿到皮球,带球在距离澳大利亚队球门四十多米的范围内横向移动的时候,汪萩注意到,主裁这场比赛的韩国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