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他的臣子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以前在南唐时候,礼佛可谓是无与伦比地虔诚,结果还不是亡了国?现在身为亡国之君,居然还要提这种要求,说出去简直是笑话。所以,大部分臣子极力反对这个请求。
这一次李煜却生气了,训斥群臣说:“自幼就被尔等挟制,谨小慎微循规蹈矩,什么也不能做,结果亡了国。现在我要礼佛,难道还需要你们再来做主?”从这番话不难看出,李煜最终还是没有反思出亡国的根本原因,他觉得自己的雄才伟略都被臣子所压制,如果可以放开手脚无人约束,国家也不至于灭亡。
缺乏责任感,是所有亡国之君的通病,不独李煜如此。崇祯皇帝在煤山吊死,临死前还在怨恨臣子们误国;项羽在乌江自刎,索性把黑锅扔到天上让上天去背——非战之罪,是上天看我不顺眼,要令我灭亡!
接下来就是到汴梁参加献俘仪式,繁文缛节的种种仪式,把李煜痛苦的心灵折磨得有些麻木了,他行尸走肉一样任人摆布。忽然,一个名词掠过耳际,令他不由一颤——“违命侯”!自己被封为“违命侯”?
这说明了赵匡胤对他“倔强不朝”和拥兵对抗依然心存不满。
随后老赵又特意召见了徐铉和张洎,训斥这两个人:一个巧舌如簧不走正道,非但不劝李煜投降,还企图说服大宋退兵;一个不仅鼓励昏君负隅顽抗,城破之际,居然还制作蜡丸帛书,企图请辽国出兵救援。
这两人知道已无退路,索性保全一些气节,当然,不排除兵行险招,故意为太祖制造一个“忠臣”的假象。徐铉慷慨激昂地回答说:“作为臣子,自当为国家尽忠,哪有劝降献土的道理?我之所以没有殉国,是担忧国君无人陪驾。”
张洎的回答更绝,他说:“如果不是自己的主人,狗肯定会对其狂吠,何况人呢?我确实制作了蜡丸,而且还不止一个,如果因此获罪,我死而无憾。”
两人的回答令太祖十分满意,于是当即宣布赐官,留为己用。
在后来的岁月里,二人还一直和他们的老上级李煜保持着联系,特别是张洎,时不时跑过去讨要封赏,李煜后来的小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连喝的酒都是人家额外赏赐的,哪有多余的钱?没办法,只好把洗脸的银盆赐给了他。
赵匡胤志得意满,从目前的形势判断,天下一统,指日可待!在可以预测的将来,他将成为五代十国混乱之后第一个实现统一的君王,千秋伟业,大约只有秦始皇可以比肩,想起来就会热血沸腾!
只不过他忽略了一点:将来是可以预测的么?
不是!
开宝九年十月,一代雄主赵匡胤,神秘地死去了,他所留下的遗憾,甚至比柴荣还要大得多!
第八章 敏感的中年人(1)
是什么样的动力,驱使这位敏感的中年人,一步步变成一个性格复杂、城府极深的阴谋家?答案都来自本章一开始的“烛影斧声”。开宝九年是赵氏兄弟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但对于他本人而言,却宁愿希望这一年的所有事情都被从史册里彻底抹掉!
赵匡胤的去世十分突然,而且衍生出了江湖上流传千年的一则公案——“烛影斧声”。
在这个案子里,伦理学家关注的是,赵光义到底会不会丧心病狂,杀掉他的亲哥哥;法学家思考的是,赵光义如果杀了他哥哥,用的是什么兵器,栽赃也要讲证据嘛;小报记者在意的是,赵光义到底有没有调戏花蕊夫人,以至于被他哥哥发现后痛下杀手;神秘文化爱好者研究的重点在于,那一天的汴梁城里,有没有飘起鹅毛大雪;医学家一直也在讨论,以赵匡胤的体格,是死于心脏病还是脑溢血,如果是毒药,难道没有七窍流血……
够乱吧,历史就是这样,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为没人有能力回到现场,所以大家尽可以发挥聪明才智乱猜一气,反正不用担心赵匡胤来找麻烦。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基本上可以判断,对赵匡胤的死,他弟弟赵光义是负有责任的,至于用了什么兵器,用了什么牌子的毒药,这种细节我们不再追究。纵观赵光义的一生,都在为了掩盖这件事而奔忙——他终生都没能走出哥哥的阴影。
····有一个词语叫“盖棺定论”,就是说这个人死了后,我们才好说他的好话坏话,给他的一生下定论,他一天不死,这个定论就一天不能下。为此有人还写了两句著名的诗,说如果周公在流言飞语说他篡国的时候死掉,那他这黑锅就背大了,成为历史的罪人。与此相反,如果王莽在篡位之前死掉,那就是历史上的一个大圣人。
赵光义现在死了,所以可以盖棺定论,他,基本上是个“一般人”!
这个结论有没有力度?别着急,后面你就知道,我确实没有敷衍你。在当上皇帝之前,赵光义在政治和军事上,似乎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他即位后修改历史,让自己提前进入历史进程,参与了“陈桥兵变”,实际上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那会儿年轻的赵光义正在寺庙里陪着杜老太太。
仔细梳理一下赵光义的人生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所作所为全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进行的,他大力开科取士,广纳俊杰之士,为子孙留下名臣贤士;杀害自己的侄子,逼死自己的亲弟弟;频频对辽国用兵,落得军事羸弱,转向内在的守势……
是什么样的动力,驱使这位敏感的中年人,一步步变成一个性格复杂、城府极深的阴谋家?答案都来自本章一开始的“烛影斧声”。开宝九年是赵氏兄弟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但对于他本人而言,却宁愿希望这一年的所有事情都被从史册里彻底抹掉!
他心里有阴影!
后来有个和尚叫作文莹,写了一本拍马屁的书叫作《湘山野录》,在这本书里,他用“科学”的方法记述了那一晚赵家兄弟之间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用“天命论”为赵光义解了围,减轻了尴尬。
文莹记载说,老赵发迹之前,和一个混沌道人混得很熟,有一次大家喝醉了,道士手舞足蹈酒后吐真言,载歌载舞唱道:“金猴虎头四,真龙得其位。”这暗示了赵匡胤后来的登基。等后来赵匡胤回过神来,却找不到这位高人了。
第八章 敏感的中年人(2)
十几年后,赵匡胤在洛阳偶然遇到了混沌道人,不禁喜出望外,又开始喝酒,没有例外,道士再次喝高,赵匡胤趁机问他:“不知道我还有多少寿命?”
道士沉思片刻,回答说:“今年十月二十,倘若那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陛下您就还可以再活一纪十二年(这是中国古代延寿的单位,在无数善书中出现);如果那一天天气阴霾、风雪交加,陛下您就危险了!”
这句话赵匡胤一直记着,好容易挨到十月二十,那天晚间他亲临太清阁夜观天象,看到了晴空万里、满天星斗,不由得龙颜大悦,产生了“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豪情,他攥紧拳头暗暗想着:“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不料,顷刻之间乌云密布,星月无光,冰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赵匡胤暗道不好,出于对混沌道人的信任,急忙连夜召开封府尹、弟弟赵光义进殿议事,他们屏退所有宫女和太监,密谋如何将帝国的大权顺利交接。
五更时分,一代雄主赵匡胤悄无声息地辞世,他的弟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
这就是迷信版的“烛影斧声”。当然它还有一个充足的理论依据,就是在赵氏兄弟的老娘杜老太太去世之前所留下的遗训——“国赖长君”,赵匡胤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光义再传给弟弟光美(就是后来的廷美),再由光美传给赵匡胤的儿子德昭。
这里面的漏洞在于,杜老太太怎么能预见到赵匡胤驾崩时德昭还是幼年呢?更何况开宝九年德昭已经二十几岁了,完全有能力掌国。
到了写实史学家司马光那里,这个事情就有了另一种味道。司马光是个很严肃的学者,他不大可能臆测,也不会将责任推给上天鬼神,他只是按照自己所掌握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况。
不过,从司马光的《涑水纪闻》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一点“春秋笔法”的痕迹来。
司马光的描述前半部分几乎和文莹说的差不多:天气突变,兄弟二人在大内把酒言欢,喝得酒酣耳热,屏退左右,室内摇曳的烛光将二人的影子映在窗上,忽然看到弟弟连连后退,不断摆手推辞,似乎有些惊恐。
同时又看到太祖用玉斧(还记得它吧)不断戳地,口里连说:“好做!好做!”随后晋王告辞,太祖酣然入睡,鼾声如雷,在外面听得清清楚楚。
四更时分,太祖晏驾,得到消息的宋皇后惊恐万状,急忙召唤内侍都知王继恩,让他速速去找秦王赵德芳来。王继恩久在大内,深知自己现在所肩负的使命的重要性,他思忖片刻,作出了自己的抉择——一溜烟跑到晋王府,去找赵光义。
作为一名内侍,王继恩作出这样的决定,还是需要一定魄力的,毕竟皇后钦点要秦王来,以后万一秦王即位,他被满门抄斩的概率相当高。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晋王赵光义当时在朝野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个时候的赵光义,已经成功扳倒了开国元勋赵普,也为自己培植了大量党羽,不客气地说,早已经具备了政变的基础。
王继恩一路小跑,窜到晋王府门口时,看到门前蹲着一个什么黑乎乎的东西,招呼之下,才知道是医官程德玄。王继恩很奇怪,天寒地冻,这家伙蹲在这里干什么?程德玄的理由是:“二鼓时分,我正在家里休息呢,听到外面有人拍门,说晋王找我,出去一看连个鬼影子都没有。这样翻来覆去搞了三次,我怀疑晋王是不是病了,就来看看。”
第八章 敏感的中年人(3)
很自然他也反问了王继恩来做甚,王继恩急忙将来意讲明,二人一同叩门,进去见晋王。赵光义没有睡觉,据说正在家里拿着书本搞学习,这有点不正常。听二人讲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