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图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图腾-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意。”所有人都点头回答,尽管不是异口同声,但是每个声音都是那么响亮而且透着坚定。
  谢尔巴科夫记录完毕,站起身,将记事本拿给斯大林过目。斯大林伸手接过记事本,习惯性的放在腹部上下的位置上远远的扫了一遍,然后把记事本放在了会议桌上,平直的伸出了右手,掌心朝上。
  谢尔巴科夫会意的将手里的自来水笔递了过去。斯大林痛快的在下面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在谢尔巴科夫将命令发布出去之后,会议继续。华西列夫斯基开始向大家汇报近日的战场态势:“各位,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德军近期陆续攻占了卡卢加、莫扎伊斯克以及加里宁等地。而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还在猛攻姆岑斯克。在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我们被围困的部队的抵抗已经明显减弱,因此敌人可能还能够抽调出更多的兵力集中到莫斯科方向上来。
  从18日起,西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已经在诺沃扎维多夫斯基—克林—伊斯特纳水库—伊斯特纳郊区—扎沃隆基—红帕赫拉—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线组织起新的防线。同时,第22、第29和第30集团军组建为加里宁方面军,由科涅夫任司令员,以缩短西方面军的防御地带,保护西方面军的右翼,以粉碎德军想从加里宁向东南发展进攻并前出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后方的企图。加之从18日起,莫斯科附近又开始下起了滂沱大雨,造成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德军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无法推进,而他们的步兵由于炮兵无法跟上,害怕遭到大的损失,因此也暂时停止了向莫斯科方向的行进。总参谋部预测,如果坏天气继续下去,那么我们就可以赢得更多的喘息时间,从而将在远东地区的精锐部队陆续及时的调动到首都近郊。”
  “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您刚才提到了远东的部队。我想知道,远东现在的局势如何?”斯大林忽然插话道。
  “远东地区,由于我们提供了中国东北抗联大量的武器装备,因此东北局势已经不再如过去一样,完全是日军一边倒的情况了。尽管日军依旧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中国人出色的游击战术,使得他们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当地的清剿作战当中去。加之中国抗战日趋激烈,使得日本将大量的兵力都投入到了对中国内陆的征服作战之中,因此日本已基本无力向我远东地区进犯。”华西列夫斯基结合中国战场的形势向斯大林陈述着自己的观点。此时听到有关国内的情况的盛杰不由得想念起自己的故乡来了。
  斯大林将目光投向了静静的坐着的贝利亚:“日本方面的情报怎么说?”
  贝利亚恭敬的站了起来,翻开手里的文件回答道:“据可靠消息,日本政府近日决定,日本武装力量将全力南进,因此无意对苏作战。”他的回答简短有力,但是给予了解他真面目的人的感觉是在刻意营造一种精明干练的形象。
  “戈里科夫同志?”斯大林又转头望向坐在盛杰身边的总参情报部部长戈里科夫。
  “我们得到的情报内容大致相同。斯大林同志。”戈里科夫少将也站了起来,朗声回答。
  “既然如此,那么总参谋部可以拟定命令,尽可能多调动一些部队来加强莫斯科的防御力量。”斯大林冲两人一摆手,示意他们坐下,然后对华西列夫斯基说道。
  接着是关于莫斯科防御体系构筑情况的工作汇报。阿尔吉尼耶夫中将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莫斯科接近地的防御部署。他说,在首都接近地,莫斯科市民们以极大的勇气和热情保卫首都。全体市民已经总共组织了3个工人师,16个民兵师以及300多个巷战小组,全市约有45万人参加了防御工事的修筑工作。莫斯科防御地域包括一个保障地带和主要防御区以及城市防御地区。主要防御地区距莫斯科15—20公里,从西北、西、西南构成环形的纵深梯次防御体系。并且还在包括莫斯科河、斯霍德尼亚河、希姆基水库等沿岸建立了防御工事,以期一旦德军入城可以依托这些工事有力的杀伤敌人。而市民们还在军队教官的带领下,积极地进行军事训练,准备随时投入到保卫首都的战斗中去。阿尔吉尼耶夫还提到了首都防空部队的卓有成效的顽强防御,从10月初德军开始发动进攻开始到现在,累计对莫斯科发动了22次空袭,出动飞机约2100架次,有208架被苏联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击落,仅有72架次闯入莫斯科城市上空。
  斯大林对于城市防御计划表示了认可,并且表示要对防空部队进行嘉奖,以表彰他们与德国空军进行的顽强斗争。
  会上还作出了一项决定:为了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可靠地指挥部队,必须把总参谋部分成两个梯队:其第一梯队总计10人,由副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和盛杰领导,留下负责前线军队的指挥;第二梯队是大部分,则由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带领迁往新地点,并在次日早晨乘坐两个列车向莫斯科郊外转移。但有一条,这撤出去的总参谋部第二梯队,仍必须与大本营继续保持牢固可靠的经常联系。
  由华西列夫斯基和盛杰领导的总参谋部第一梯队,被称之为作战参谋小组。它的任务就是直接为大本营服务。它的具体职责大致有如下数条:
  1.全面了解和正确估计前线的形势;
  2.经常地、准确地、但又不过于烦琐地向大本营提供前方形势的情报;
  3.如前方形势发生变化,要及时而正确地拟定出自己的建议向最高统帅部报告;
  4.根据大本营作出的战役战略决定,迅速准确地拟定具体方案和训令;
  5.对大本营一切决定的贯彻情况进行严格的、经常不断监督,对部队的战备情况和战斗力、预备队的编组和训练情况、部队作战物质的保障情况实行监督。
  最后在下午4点左右结束这次会议。会议的最后,斯大林强调了所有人必须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精力来保卫莫斯科,保卫苏维埃祖国。
  所有人都信誓旦旦的表示了自己坚决保卫莫斯科的决心和意志,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了还在为乡愁而苦闷的盛杰。
  

第十二节 风雪莫斯科(下)
莫斯科市内的骚乱由于戒严令的颁布而受到控制,局势渐渐平息下去。斯大林的这份命令书在一夜之间,把莫斯科人的情绪由处于地狱边缘的恐慌变为了一种顽强和镇定。而由总参谋部联名各个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发布的告军队书则更加坚定了所有作战人员誓死保卫莫斯科的决心,其中写道:
  同志们!在我国面临危险的严酷时刻,每一个军人的生命应该属于祖国。祖国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贡献出最大的力量,发扬英勇顽强、英雄主义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祖国号召我们要成为无法摧毁的铜墙铁壁,堵住法西斯匪帮去莫斯科的道路。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警惕性,铁的纪律,组织性,坚决果断的行动,必胜的信心和随时准备自我牺牲的精神。
  叶廖缅科中将指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处境极端困难,方面军的大部分部队被围,艰难地向###围。经过英勇奋战,直到10月23日他们才突破了包围。尾追布良斯克方面军剩余部队的敌古德里安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占领奥廖尔后,于10月29日逼近图拉。
  10月间,图拉除了第50集团军正在组建的后勤机关外,没有能防守该市的部队。在10月下半月,有3个遭受严重损失的步兵师撤退到图拉地区。这些兵团仅有500到1500名的士兵,三个师所属炮兵团总共剩下4门火炮。而且撤出的部队已精疲力竭。
  图拉市的居民大力帮助部队赶制被服,修理武器和技术兵器。在图拉市党组织领导下,他们日日夜夜地辛勤劳动,以便使这些部队恢复战斗力。
  图拉州州委书记扎沃龙科夫领导的城防委员会在短期内就组建了工人队伍,并给他们装备了轻武器。这些工人队伍同布良斯克方面军第50集团军的部队一起在图拉的近接近地上英勇战斗,阻挡住了敌人向该市推进。
  戈尔什科夫大尉和阿格耶夫政委领导的图拉市工人团表现得特别顽强和勇敢。该团同撤出的部队一起在科萨亚戈拉地区占领了防线。为了在城市接近地上消灭德军的坦克,图拉防御司令员波波夫将军还使用了高射炮团。所有防御图拉的部队同敌人打得非常顽强。
  古德里安打算一举攻占图拉,尔后从南面迂回莫斯科。但他的这个企图未能得逞,因为他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好不容易他放弃了直接拿下图拉的想法,转而想要绕过图拉直接顺着公路攻向莫斯科。前锋的装甲坦克几经周折才冲上了通往莫斯科的大型公路,但等一上路后,他们才知道,这大路的情形也十分糟糕——由于长时间的炮击和轰炸机俯冲扫射,路面上已全是星罗棋布的弹坑。坑内灌满冰水和泥浆,德制坦克走不多远就要陷入泥潭之内,简直无法前进。后面的炮车和运输车辆也全都陷在田野里更深的泥潭中,丝毫动弹不得,连弹药和粮食都送不上来。古德里安无可奈何,只得下令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
  苏军却不想错过这大好的反击机会,那些体积庞大的远远出乎德国士兵意料的宽履带坦克群,像一群发了疯的巨形怪兽,猛烈地向德军停止进击的前线紧逼过去。它们终于找到了复仇的机会,一边狂吼般地轰鸣,一边从塔台上的旋转炮口里喷着火舌。德军士兵赶紧向这些怪兽发射步兵反坦克炮弹,有些则是特制的反坦克穿甲弹。但这些炮弹根本不管用,落到对方的甲板上只不过撞出一道火花,随后便被弹出很远。苏制的KV-I型、KV-Ⅱ型坦克,分别重达43吨和52吨,甲板厚度全在80—120毫米之间,所以这些反坦克穿甲弹击中它也毫无作用。这些重型坦克的特点是能在多种气候条件下作战,即使在严冬的季节,借助高级防冻润滑油发动引擎也丝毫不成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