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图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图腾-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整个战争期间,大本营都可以说是苏联最高统帅领导下的一个常设机构。不过,它的工作方式是很特殊的。不能把大本营简单的看作是一个最高统帅领导之下的、由经过批准的那些成员参加的、字面意义上的经常开碰头会的一个机构。作为大本营的成员,其中大多数人往往同时肩负着其他重要职务,他们经常呆在远离莫斯科的前线,比如像身为大本营成员的铁木辛哥就被任命为西方方向总司令,伏罗希洛夫则被任命为西北方向总司令,布琼尼是西南方向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在7月底被再度任命为总参谋长之前,则一直在西方方面军执行特殊任务。但是,有一点是由始至终固定不变的,即大本营的每个成员都与最高统帅保持直接的联系。斯大林非常清楚,大本营所肩负的主要职责是何等的重要,因此认为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把他们全部召齐开会。为了拟定某一战役计划或讨论有关作战的重要问题,只是把驻在该地区的大本营成员、方面军司令和军事委员召来。有时在政治局部分委员或国防委员在场的情况下,当场就把问题决定下来,即形成为所谓的大本营训令或命令等。
  因此,总参谋部便成了大本营或最高军事统帅的办事机关了。通常的情况都是,总参谋部提出必要的情报并加以整理,然后据此提出可行性建议提交给大本营,或直接与最高统帅一起商讨,待经后者批准,则直接形成为命令发往各前线部队。可以说其工作繁重程度恐怖的吓人。
  由于华西列夫斯基身兼作战部长及副总参谋长两职,工作任务及其繁重,因此急需一位比较头脑灵活,思路清晰,而且还要有相当作战经验的人协助其进行情报和战报的筛选分析工作。作为较为有作战经验,而且战绩出色的指挥官,盛杰成为了第一人选。很快,述职报告结束后一天,任命其为总参作战部副部长的委任令被递交到了盛杰的手中。
  得到任命后的第二天,盛杰前去总参作战部向华西列夫斯基报到。
  按照卫兵的指引,跨进作战部的一瞬间,盛杰就感受到了这里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忙碌氛围。作战部内挂满了各种比例和各种用途的军用地图,为了能够一边接听电话,一边随手在各处的军事地图上作上军事标记,电话机话筒上的连线都长达10米以上。10多部“博多式”电报机和数十部电话旁的接线员一刻不停地工作着。
  总之,一句话,作战部里就连空气都没有时间停下来喘口气。
  “你好,彼得罗&;#8226;伊里奇涅夫&;#8226;沃斯克列先斯基同志,欢迎您成为作战部的一员!”华西列夫斯基微笑着向盛杰张开了双臂。
  盛杰上前和他热情的拥抱了一下,然后笑着问候到:“我也非常高兴能和您共事,亚历山大&;#8226;米哈伊洛维奇&;#8226;华西列夫斯基同志。”顺带着他向四周其他人点头示意。
  接着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就切入了正题。华西列夫斯基单刀直入的问道:“沃斯克列先斯基同志,对于现在敌人的动向你怎么看?”
  盛杰也不谦虚,直截了当的走到了房间中央的大会议桌旁,指着桌上铺开的巨幅地图说道:
  “情报显示德国人的中央集群正在进行集结,大约77个师,总人数将在100万以上。虽然敌人其部队尚未展开,但是根据其战场态势来看,我认为德军下一个目标将是莫斯科,他们想要在这里实施一场规模庞大的进攻战。”
  “我的看法和你完全一致,希特勒是打算在这里彻底消灭我们的主力。虽然自入侵苏联以来他们已经损失兵员达53万之多,但他们仍在气势汹汹地猛烈向东推进。德军目前仍然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制空权,在战场总兵力和兵器方面也仍有相当大的优势。在西北地区,我们未能制止住德军向列宁格勒的挺进,随后这座城便遭到了敌人的围困;在西南战场,由于基辅陷落,致使哈尔科夫工业区和顿巴斯受到严重威胁。克里米亚的部队受到了德国人的分割包围,他们独自承受着德军的打击。但是我仍然最为关注中央方向的战局变化。我认为,虽然秋季以来这里的形势比较稳定,但这并不全是因为德军军队曾在这里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和打击。显然,德国人由进攻转入防御只是暂时的,他们正在这个方向上组织新的突击集团,以便在认为适当的时候从这里发动对莫斯科的第二次攻势。因为,希特勒一直坚持认为,只要苏联首都还是苏方战争的鼓舞中心和组织中心,那么就休想取得对苏战争的最终胜利。所以,他们一定不会放过在这里通过殊死决战来决定战争命运的机会!”
  华西列夫斯基面容严峻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盛杰点了点头。
  “我这里还有一些资料,你先看一下。”华西列夫斯基从一旁的参谋手里拿过一叠情报资料,递给盛杰。
  盛杰刚翻看了几张,华西列夫斯基就来叫他说是最高统帅召见,让盛杰和自己一起去面见斯大林。盛杰只好将资料拿在手里,边走边看。
  “沃斯克列先斯基同志,到了。”华西列夫斯基轻轻的用手肘碰了碰盛杰,小声的提醒道。
  盛杰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位身材矮小又谢了顶的办公室主任微笑着冲他们走来。
  “请跟我来,沙波什尼科夫同志已经到了。”他引领着二人来到办公室门口,将大门推开一点,先走了进去。
  很快他又半掩着门走了出来,说道:“请进吧,斯大林同志正等着两位。”
  盛杰抓着帽檐向他作了个下压的点头礼,跟在华西列夫斯基的身后走了进去。
  斯大林依旧嘴里咬着他的那个烟斗,一手背在身后在会议桌旁缓步移动着,眉头紧锁似乎在考虑什么头疼的问题。而沙波什尼科夫则坐在会议桌远离大门的那头。西面墙角处的收音机开着,电台里正在朗诵尼古拉&;#8226;吉洪诺夫在战争爆发前所作的一首诗:
  一个伦敦人向着防空洞蹒跚,
  沿柏油路拖曳湿漉漉的花毯。
  衣袋里装着冰冷的钥匙,
  可房间早已变成断壁残垣。
  我们虽还对着地图上课,
  每夜却都梦见未来的考验……
  似乎是听见了两人的脚步声,斯大林不紧不慢的转过身,用他那双狭长而又锐利的眼睛望向二人。他将嘴里的烟斗取下捏在手里,沉声说道:“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沃斯克列先斯基同志,相信两位已经拿到今天前线部队汇总来的侦察报告了吧!我和沙波什尼科夫同志很想知道两位对此的看法。”
  “是,我们已经就此交换过意见了。”华西列夫斯基先取下了头上的军帽,往左边看了盛杰一下,然后回答道,“我们认为德国人现在的部署都是在为酝酿下一步的攻击动作做准备。”说道这里,华西列夫斯基又看了一下沙波什尼科夫,总参谋长阁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对于敌人下一步的目标,我和沃斯克列先斯基同志一致认为将会是莫斯科。”
  华西列夫斯基顿了顿,继续说道:“无论是列宁格勒还是克里米亚,我们都暂时无力对敌人发起强有力的反击,而我们刚在叶利尼亚给予了敌人一定的打击,因此敌人很容易发觉我们的大部分主力都聚集在中央方向上。从敌人的角度来考虑,尽管已经在基辅获得了巨大胜利,歼灭了我们西南方面军的大量兵力,但是为了取得这场战争的彻底胜利,那么就必须拿下我们的首都,并且在这里消灭我们的有生力量,从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介绍一下莫斯科周边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吧!”沙波什尼科夫出声插话。
  “是,参谋长同志。”华西列夫斯基走到会议桌旁竖直放置的一副军事地图旁。
  “首先是在南部地区,德军古德里安的第2坦克集群正响绍斯特卡以南、科诺托普以北地域运动集中,而其第二集团军正在北起罗斯拉夫利、南至绍斯特卡的地域中展开。此方向上敌我兵力相比,炮兵为1:、坦克为1:、飞机为1:10,而且我布良斯克方面军尚未建立纵深防御,且战术密度很小,每公里正面火炮和迫击炮约为4门、坦克仅为辆。
  再看东部地区,在斯摩棱斯克以东,敌中央集群集中了其第4、第9集团军,以及第3、第4坦克集群,正向杜霍夫希纳、罗斯拉夫利地域方向运动展开。相对的在这个方向上我方也处于绝对劣势,德军与我方相比人员多倍,坦克多倍,火炮和迫击炮达到我方6倍。而且我们防御阵地高射炮和反坦克炮奇缺,防御具有基点性质,纵深不大,仅为15—20公里,且工程构筑薄弱。
  另据今晨传来的第三次侦察报告说德军中央集群总计约有74个师左右,总兵力超过180万,坦克1700余辆以及超过万门的各式火炮,另外还要加上为中央集群提供空中支援的德军第二航空队的近1400架飞机。
  而我们在莫斯科周围依次布置15个集团军,1个战役集群,共计75个师125万人,990辆坦克,7600门大炮和迫击炮,677架飞机。其中,科涅夫上将指挥的西方面军部署在维亚济马以西60英里处,布琼尼元帅指挥的预备队方面军部署在西方面军的后面,与西方面军成纵深梯次配置,叶廖缅科上将指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部署在预备方面军的南面。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听着华西列夫斯基的叙述,斯大林的眉头越拧越紧,来回踱了几步,随后他对盛杰问道:“沃斯克列先斯基同志,您有什么看法?”
  盛杰回答到:“基本一致,不过我还要补充几点:第一,我方不仅在兵员数量和武器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在武器质量上也处于劣势,我方部署的坦克和飞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旧式的。另外德军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以及摩托化兵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
  第二、敌北方集团军群也保持着对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