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室操戈黄埔将帅战场争锋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同室操戈黄埔将帅战场争锋录-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命令部下,不准为难徐向前一家。
  蒋介石这个时候也不得不对徐向前这个“没出息”的学生另眼相看,想出了种种笼络的手段。一天,两名军官模样的人来到徐向前家,态度非常谦恭客气,进门就对徐老秀才说:“我们是南京蒋校长派来的,蒋校长要我们问问老先生知道不知道徐向前的下落。蒋校长很关心徐向前,蒋校长还要我们问一问老先生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
  徐向前的老父亲回答说:“自从象谦考上黄埔军校,就不知道哪里去啦?连点音讯也没有,我正要找你们蒋校长要人呢!”
  徐老秀才的一席话,弄得两名蒋军军官哭笑不得,只好匆匆而去。
  

徐向前与黄杰:七里坪战斗(1)
在作战部署的地图上,两军进击的箭头全都指向七里坪。一场以七里坪为中心的争夺战即将拉开序幕。徐向前利用倒水河巧妙摆兵布阵,以大刀战法有效对抗黄埔同学黄杰的飞机大炮,使黄杰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无可奈何,兵败倒水河畔。
  人物简介
  黄杰:字达云。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党中将军衔。早年就读于长沙省立中学。1924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在学生第三队。同年11月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侦察队中尉排长、侦察队队长等职。1925年2月和10月,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1926年,升任教导第一团第三营少校营长,后随何应钦的东路军参加北伐,在松口战役中负伤。1927年,升任第十四师四十团上校团长,参加了著名的龙潭战役。1928年4月,参加蒋介石举行的第二期北伐,任第二师第七团团长。5月,在济南惨案发生时,护送蒋介石撤离济南。1929年,升任第二师第五旅少将旅长。1930年7月,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任第二师第二旅旅长,在作战中再度负伤。1932年3月,升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师中将师长,驻防河南。7月,率部参加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3年1月,日本侵略军进攻热河、察哈尔。2月,奉命率第二师由洛阳北上抗敌。3月,在长城一线的南天门、古北口等地抗击日军侵略,给日军以重创,全师阵亡官兵达3000余人。因作战有功,获得国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长城抗战失败后,黄杰率部移驻北平。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爆发时,黄杰正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并担任队长。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黄杰升任第八军中将军长,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在大场、蕴藻滨、苏州河一带,与日军浴血奋战两个多月,至11月下旬从上海撤退。1938年5月,率第八军参加兰封战役,因归德失守,被撤销军长职务。9月,被调到成都,任中央军校教育处中将处长,主持军事教育。1940年5月,调任桂林中央军校第六分校主任。1942年冬,任中央训练团大队长。1943年1月,升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六军军长,驻防滇西。1944年5月,为策应中国驻印(度)军在缅甸北部作战,中国远征军(辖十一、二十两个集团军)奉命在滇西反击日军。5月,宋希濂、黄杰指挥第十一集团军渡过怒江,开始反击。9月,宋希濂调到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后,黄杰升任十一集团军代总司令,指挥4个军11个师。11月初,攻占龙陵,中旬攻占芒市,12月初克复遮放,翌年1月中旬攻克畹町,消灭了侵入滇西的日军。旋越过国境,进入缅甸,继续追击日军,并于1945年1月27日与中国驻印军及盟军美军在芒友胜利会师。黄杰指挥的这次反攻滇西缅北战役,经8个月浴血奋战,以伤亡万多人的代价,击败日本侵略军,打通了中国到缅甸、印度的国际交通线,对争取同盟国对中国抗战的物资援助起了重要作用。因指挥对日作战有功,美国政府授予其“自由勋章”;国民政府授予其“云麾勋章”,并正式晋升为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3月,升任中国陆军第一方面军中将副司令官,并兼任中印公路东段警备副司令。1945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抗战胜利。12月,被任命为中央训练团教育长,负责对编余的30万军官进行复员转业训练。1948年7月,任长沙绥靖公署中将副主任兼陆军第三训练处处长。1949年1月,任国防部中将次长兼陆军第五编练司令部司令官。8月,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程潜和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在长沙率部起义后,黄杰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湖南省政府主席兼湖南绥靖总司令和第一兵团司令官,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0月,在人民解放军打击下,黄杰率第一兵团由湖南退到广西。12月,率第一兵团残部3万余人由广西逃入越南。进入越南后,被占领越南的法国军队监禁于蒙阳、来姆法郎两个集中营。1950月8月,又移到西贡西南的富国岛监禁。1953年5月,法国政府才将黄杰及其3万多部众遣送到台湾。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徐向前与黄杰:七里坪战斗(2)
到台湾后,黄杰于1953年8月被任命为台北卫戍司令官。10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1954年7月,升任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总司令。1957年7月,调任“总统府”参军长。1960年7月,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1962年12月至1969年7月,任台湾省政府主席。1972年6月以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
  七里坪战斗
  冯寿二遭遇战重创李默庵部以后,战场态势更加明显。北面,陈继承的四个师正在急速南下;南面,徐向前红四方面军的五个师正在迅即北上。两军作战部署的地图上,进击箭头所指的目标全都指向了七里坪。可见,一场以七里坪为争夺中心的更大规模、更具决定意义的战斗即将拉开序幕。
  七里坪是中央苏区的中心。倒水河由北向南流经七里坪西门外,河东岸自北向南依次耸立着酒醉山、大小雾山和古风岭。7月13日晨,正当卫立煌的第六纵队攻击黄安的时候,徐向前已经指挥红十一、红十二、红七十三师和黄安独一师相继到达,并立即沿倒水河东岸选择战场,部署兵力,着手作战准备。徐向前让全军在东岸一线排开:红十一师、红十二师居北,控制酒醉山;先期到达的红十师、红七十三师居中,控制大小雾嘴山;曾中生的黄安独一师和曹光南的少共国际团部署在南面,控制古风岭。各部随即挖掘工事,构筑多层阵地,组成防御体系,做好了大战的准备。
  徐向前将自己的指挥所设在大小雾嘴山山顶,然后一个团一个团地巡视各师阵地,指导各师确定防御重点,合理安排兵力。此后,又让各部在西岸设置了部分阻击阵地。徐向前准备使用的仍然是他屡试不爽的老战法:先用顽强的阻击战大量消耗敌有生力量,疲惫其士气,待敌力量与士气渐次耗尽时再发起大反击,两翼迂回包抄,分割聚歼,将敌“吃掉”!徐向前深知此战胜负关系重大,所以他还动员当地政府,积极地行动起来,组织成千上万的群众,全力支援前线。
  7月15日天不亮,敌人进攻的炮声隆隆的响了。倒水河西岸,担任主攻的黄杰第二师已到达位置,并开始行动。黄杰的第二师早在商潢战役中遭到惨败,蒋介石用黄杰取代了汤恩伯,将部队撤至信阳,“严加整饬”,用国民党军政部官员的话来说,是“全师赖以复振”。所以,此次“围剿”,蒋介石特令黄杰率部做陈继承纵队的前锋,只为一雪商潢战役之“耻”。
  黄杰1923年冬与陈赓、李默庵等20余人一同考入黄埔一期,毕业后在蒋系第一军何应钦手下东征西讨,参加过几乎每一场大战,七年中由中尉排长升为中将师长,可见其智勇兼备。对于徐向前这位黄埔同窗,黄杰虽印象不深,却对他率红军不断取得震惊全国的大胜深感畏惧。进入苏区后,黄杰一改中原大战时纵横捭阖大进大出的作风,一直小心翼翼,不愿孤军冒进,重蹈汤恩伯兵败身辱的覆辙。但今天的情况不同,他的第二师作为陈继承纵队的主力已与红军主力在七里坪地区正面相遇,直接交火了。徐向前沿倒水河布阵之日,蒋介石也亲自对七里坪之战做了详细部署:黄杰的第二师担任主攻,李玉堂的第三师第九旅配属给该师;第三师的其余部队在第二师北翼助攻,用以牵制红军兵力;南线以卫立煌部迅速北上,威胁红军南翼阵地;北线张钫纵队快速南下,威胁红军北翼阵地。蒋介石的作战意图是:争取在七里坪地区将徐向前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部队“合围尽歼”。

徐向前与黄杰:七里坪战斗(3)
黄杰在河西一座不起眼却视野开阔的小高地上设置了自己的指挥所,随即命令部队展开:以第五旅由周田过倒水河,正面突击七里坪西门外大小雾山的红军主阵地;以第六旅经小明家、双河口渡河,向红军南翼主阵地古风岭进攻;以第四旅为预备队,部署在第五旅和第六旅侧后,随时准备加入战斗;为加强中路突击力量,黄杰又将配属给他的第三师第九旅(旅长李仙洲,又是一个黄埔一期生)向大小雾山北麓攻击。陈继承的指挥所设在距倒水河西###里的白马嘶河。在黄杰开始行动同时,李玉堂的第三师一个旅在第二师北翼展开的助攻也发起了,用以牵制红军酒醉山阵地。刚刚还十分平静的倒水河两岸,一时炮声隆隆,兵势汹汹,天地似乎都要炸裂开了。
  七里坪大血战一开始便显出两军都竭力拼杀,一决雌雄的趋势,彼此具有的优势战斗打响时即被充分使用。敌军比红军多的是飞机和大炮,攻击发起之前,黄杰便命令全师所有山炮、迫击炮一齐向我大小雾嘴山、古风岭及河西警戒阵地猛烈轰击;炮击还没结束,十几架敌机又在陈继承的要求下,由汉口飞来,对红军阵地狂轰滥炸。这是敌军的火力优势充分显现的时刻,红军指战员除了将自己埋在战壕和掩蔽部里,没有别的应付对策。黄杰的攻击部队,在将近两小时的狂轰滥炸中,充分表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