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室操戈黄埔将帅战场争锋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同室操戈黄埔将帅战场争锋录-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官卫立煌),又掌握了第一战区的部分兵权。1942年1月,又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安办公厅代理主任。此外,胡宗南还兼任中央军校第七分校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四团副团长(团长蒋介石兼)。到抗战末期,胡宗南所统辖的国民党正规军队计有第二十九、第三十四、第三十七和第三十八共4个集团军,总兵力达20多个军40多个师45万多人,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外,整个西北地区均受其控制,当时被人称为“西北王”,成为蒋介石黄埔嫡系中最大的军事集团之一。抗战中,胡宗南除担任黄河河防任务,拒阻河东、山西日军外,还积极执行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的方针,封锁陕甘宁边区。在蒋介石发动的第一、第二、第三次###高潮中,曾派军队进攻陕甘宁边区。特别是在1943年7月的第三次###高潮中,曾组织四五十万大军,准备分九路闪击延安,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和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下,被迫停止闪击延安的军事行动。1944年春,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4月,日军进攻河南,汤恩伯部溃败。胡宗南曾在华阴设前进指挥部,派一六七师和十六军预三师出潼关迎击日军,战于陕州虢略镇地区。11月,日军打到贵州独山时,胡宗南的第九十八军被空运到独山、麻江一线,阻击日军。12月,陈诚调任军政部部长后,胡宗南继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1945年7月,根据蒋介石的命令,胡宗南派暂编第五十九师、骑兵第二师和预备第三师,进攻陕甘宁边区,占领淳化县爷台山地区,制造了“淳化事件”,后被八路军击败。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安绥靖公署中将主任等职,拥兵50万,控制陕、甘、宁、青各省的“国统区”,积极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1946年7月,指挥整编第一军进攻晋东南解放区,其“天下第一旅”在闻喜地区太阳镇被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纵队歼灭。1947年3月,指挥整编第一军和整编第二十九军对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3月19日,侵占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领导机关所在地延安。国民党政府授予胡宗南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和“河图”勋章。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黄龙、延青、宜川、西府陇东等战役的胜利,给胡宗南主力部队以沉重打击,于1948年4月22日收复延安。1949年5月,我军发动陕中战役,解放西安,胡宗南率残部逃往陕南汉中。此后,又担任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国防部西北指挥所主任等职,指挥川陕甘边区的国民党军队,继续负隅顽抗。11月,由陕南汉中逃到四川成都,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参谋长、代理长官职务,主持国民党在西南地区的军政事宜,企图作最后挣扎。11月至12月,我军发动西南战役,消灭胡宗南和其他国民党残余部队70万人,解放了川、康、滇、黔广大地区。胡宗南率残部逃到四川西昌地区。随后我军又发动了西昌战役,解放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西昌,胡宗南残部全部被歼。胡宗南只身乘飞机逃到海南岛海口,后又转赴台湾。1950年5月,国民党陕西籍监察委员李梦彪等46人以“丧师失地,贻误军国”的“罪名”提出弹劾胡宗南案。国民党行政院国防部认为胡宗南“自无若何刑责,足资论究”,决定“不付军###审”,宣告胡宗南无罪。此后,胡宗南被重新起用,改用“秦东昌”的化名,陆军二级上将。担任“浙江###救国军”总指挥、大陈岛防卫司令官、澎湖防守司令官、“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等职。1962年2月,在台北病逝。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徐向前与胡宗南:漫川关战役(2)
漫川关战役
  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的率领下向西转移,国民党陕西当局大为震恐,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第十七路军为防堵红军入境,急忙调集兵力,加强陕南商洛地区的防务。1932年11月11日《西北文化日报》报道:
  中央派胡宗南、刘茂思、肖之楚、范石生等部紧跟尾追,务在消灭斯股逸匪。绥署杨主任以该匪西窜必至陕边,遂派遣约一师以上兵力在商(南)、洛(南)、旬(阳)、白(河)一带边境,严密布防,准备截击。
  尽管敌人前堵后追,但仍未能阻止红四方面军入陕。11月11日,红四方面军进至漫川关东康家坪、任岭地区。
  漫川关,是湖北省和河南省交界的一道重要关口。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坡陡路险。山中只有一条崎岖的小路纵贯两座山峰之中。当地的老百姓有句顺口溜最能反映漫川关的险峻:“进了漫川关,恰似鬼门关,风吹石头响,仰脸不见天”。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由于此地为进入汉中的必经之路,因此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红四方面军进至漫川关以东地区之后即侦察得知:杨虎城部的三个团已经占据漫川关布兵防守了,从前面堵住了红军前进道路。另外,胡宗南第一师的两个旅由郧西进至漫川关东南任岭、雷音寺、七里峡、古庙沟一线,已与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的先头部队展开了激战。除此之外,敌第四十四师已占领了漫川关东北的张家庄至马家湾一线,形成了临时的防御正面,实施阻击,与红四方面军第七十三师第二一九团激战竟日;敌第六十五师、五十一师也尾追至漫川关以东的大沟口、当山地区;冯钦哉第四十二师,则经漫川关以北的石窑子展开,企图向南压缩过来。很显然,敌已经将红四方面军合围在了漫川关以东的康家坪、任岭之间只有十余里地幅的悬崖峭壁的峡谷之中了,企图将红四方面军一网打尽。胡宗南还狂妄地叫嚣:“漫川关,就是红四方面军的坟墓!”
  情况十万火急。红四方面军的两万多人,陷入了前进无路,后退无门的困境之中。已是11月中旬的寒冬天气,北风呼啸,漫山遍野一片枯黄。部队战士的给养已经消耗殆尽,草鞋磨破,一双双脚板也都裂口流血。从离开根据地老区至今,已经转战20多天,真是饥寒交迫。漫川关这一险关隘口,如果突不出去,红四方面军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于深夜进至漫川关以东的康家坪。总指挥徐向前马上召集军事会议,研究作战方案。军委主席张国焘也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由作战参谋汇报了当前的敌情态势和漫川关的地形情况,大家都感到了形势的严峻和紧迫。有的人认为:从第四次反“围剿”以来,我们红四方面军经过麻城、冯寿二、七里坪、扶山寨、新集、土桥铺等一场场苦战、恶战,转战至今,根据地都拼光了,损兵折将近一万多人。面对眼前这样的危险局面,如果再硬拼下去,红四方面军就会彻底垮了,所以,不能再硬拼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有的人认为:前有阻击,后有追兵,左右还有夹击,不打不拼,就等于坐以待毙,这正是敌人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样会全军覆灭。张国焘却主张:我想应该把大部队分散开,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这样既可以缩小目标,便于分散行动,利用从敌人的部署或队形的间隙渗透出去,以利于减少伤亡,保存军力。但张国焘的主张刚一提出,就遭到了徐向前的坚决反对。徐向前主张部队坚决不能分散,部队如果分散,形不成战斗力,而且容易被敌人逐一消灭。对此,徐向前后来说:张国焘这个人一到叫劲的时候就稀松,也不懂军事,往往瞎指挥。他提出化整为零,让部队分散打游击。这怎么行呢?我说:这支部队不能够分散,在一块儿才有办法。我们好比一块整肉,敌人一口吞不下去;如果分散,切成小块,正好被人家一口一口地吃掉。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分散游击,要想尽办法突围。陈昌浩等同志支持我的意见,最后决定集中突围。

徐向前与胡宗南:漫川关战役(3)
军情紧急,命运关天,前途未卜,必须坚决勇猛,分秒必争。
  在这危急的紧要关头迅速定下一个正确的决心,直接关系到红四方面军的生死存亡。根据徐向前的意见,方面军的领导很快就统一了认识,定下了抓敌弱点,集中兵力,乘敌立足未稳之机,组织坚决而迅速的突围,一定要保住革命力量,一定要保住红四方面军的决心。而后,总指挥徐向前通过分析敌军的各个方向的部署情况和我军转移的方向,决定从北面敌兵力部署薄弱的位置,且敌两支部队结合部的地段实施突围。徐向前要求突围部队:一是行动要隐蔽、突然,在敌人还未组织起有效抵抗或来不及封堵的时候,我突围已经成功;二是要充分发挥火力的作用。集中火力于突围地段,确保给敌人以有效压制,减少敌火力威胁;三是突围行动要坚决,来不得半点的迟疑、犹豫、退却,一鼓作气,必保成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四是突围中,各部队要搞好协同,不得混乱,互相支援,互相掩护。
  徐向前提出突围要求之后,又明确了突围任务。徐向前直接命令红十二师担任主要突击部队,在红七十三师的配合下,夺路前进,在敌合围的部署上坚决打开缺口,巩固既得阵地,保障主力部队顺利突围;命令以红十师、红十一师各一部坚决抵御南面和西面敌人的攻势,形成对外正面,以保证红十二师正面夺路开口,实施突围的翼侧安全。
  作战任务下达后,徐向前又亲自到红十二师检查作战准备情况,并当面向红十二师担任突破任务的红三十四团团长许世友交代了任务,明确了要求,反复强调:这次突围,关系全军的生死存亡,决不能掉以轻心啊!要充分准备,周密计划,以勇猛的战斗行动,突然发起攻击,打敌惊慌失措,猝不及防,在敌来不及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