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远的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他忘了拍手。歌声结束了,但大家还沉浸在某种情绪里,一时难以自拔。
许久,赵大年突然记起了似的从凳子上跃起继续主持他的节目。他说:“下面,大家都坐到桌子跟前,开始我们最最激动人心的压轴节目。”
所谓“压轴节目”,就是大家各自谈自己的恋爱史。
他俩相互熟悉了,所以便一个劲地怂恿姚远讲。充满期待的眼睛犹如亮起的灯泡。
可无论他俩怎么起劲,姚远就是开不了口。
赵大年说:“柱子,你带个头,新同志嘛,有点害羞。”“那我先讲。”刘金柱并不害羞,张口就讲。姚远发现他讲自己的恋爱史时,话语流畅了许多。
故事不浪漫也不生动,但讲的人有板有眼非常认真。
“下面轮到你了。”刘金柱一讲完,就迫不及待地对姚远说。四只眼睛再次放起光来。
“对不起班长,我真的没谈过对象,真的没有。”这也算实话,姚远真的没谈过对象。
“不要谦虚嘛,都是自己人,有什么难为情的。”赵大年说。
“不是,我真没有。”
“你不好意思,那我先讲。”赵大年接着说。
赵大年的故事同样不怎么精彩,无非是一场无疾而终的单相思而已。但聊胜于无,这时候姚远真的很羡慕他们。
“现在该你了,不要再推脱了。”他俩眼里的光再度燃起。
“不好意思,班长,我真的没有。”
“准备睡觉!”赵大年起身,意兴阑珊地说。同时,姚远看到他俩眼里的亮光迅速熄灭。
躺在床上,姚远心里非常难过,两位老兵失望的眼神在眼前交替闪现,让他久久不能入睡。
他想,他应该给他们讲讲铃子的故事,可他真的不知怎么开口。铃子,是他内心的一道伤口。
第二十九章 姚远的高中岁月(4)
想起铃子,姚远自然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想起那段仓惶无助、时时急于出逃的青春岁月。
正式上课那天,他用兜里仅有的一块多钱,买了支蜡烛、买了最便宜的牙膏牙刷和一个塑料杯子,连洗脸毛巾都没买,就一分不剩了。其实还差三毛钱,小卖部的老太婆看他确实掏不出一分钱,而且袖子上戴着黑纱,动了恻隐之心,就没有再要。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姚远就在校园的一个洗手池边洗漱、刷牙。他脸皮薄,怕同学看见,早晚都是摸黑去。
起初,姚远并没有为吃饭的事发愁。灶上的饭有时实在难以下咽,买一份吃不下去,他就倒掉。转眼过了一周,看着所剩不多的饭票,他突然紧张了,不敢再放开吃了。于是,早饭就省了,午饭、晚饭各打半份。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每天浑身无力,连上楼梯都得抓着扶手,一到教室,就趴到课桌上昏昏欲睡。为了自己,三姐和母亲苦撑着家,哥哥做出了那么大牺牲,他哪敢懈怠?拼命努力,可他发现自己上高中后变得非常笨,许多东西背好多遍都记不住。他不知道原因,不断地问自己,我这是怎么了?而且还变得多愁善感,动不动想哭,尤其是看到校园前侧与自家屋后那座非常想似的山梁,眼泪就会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
除了同桌革建文,他每天很少跟别人交谈,整天抱着饭盒或书本在校园里独来独往。到了晚上,经常会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偷东西吃,可从来没有吃到口,总是在即将伸手的那一刹那,会被人发觉,吓得自己敢快跑,可总是跑不动,腿上一点力气也没有。
到了深秋,整天阴雨连绵,他更想家了。有个周末下午放学,看到城里同学背书包回家,突然有了要回家的冲动。虽然天空飘着小雨,可这个念头一但冲出来,就像决堤的河水,挡也挡不住。加之班主任告诉他,课本到了,这意味着自己的学费和书本费该交了。还有欠灶上的粮票,每次打饭,他总是做贼心虚般惴惴不安,生怕有人问起。明知家里欠债很多,可不回家自己能有什么办法,这么拖着总不是个事。想到这里,他什么也不顾了,提起“书包”(上学时妈妈给他装过馍馍的小布袋)下楼冲进雨幕。
无遮无拦地走在雨里,心情在这一瞬间却无比晴朗。
县城距家三十多公里。下午四点半放学,他想,自己走快一点,估计晚上###点就能到家。
第三十章 姚远的高中岁月(5)
正值摘苹果的季节。姚远走出县城大概有六公里,路过一个村庄,看到路边堆着成山的苹果,他一下子觉得又渴又饿,目光从一堆堆鲜艳诱人的果堆上拔不出来。他甚至不由自己主伸手想偷一个。姚远被自己的举动吓了一跳。真是疯了,他想,怎么成这样了?他恨不能给自己一个嘴巴。逃也似的快步走过诱人的果堆。刚抵制住这一诱惑,又看到一个妇女挑着满满一担苹果走在前面,那个不可遏制地念头又固执地冒了出来。走了一段,妇女换肩时,一个苹果从筐里滚了出来,滚到了路边的水渠。姚远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这妇女并没有停下来,或许她没发觉,或许觉得不屑。姚远静静地站在那里,象个刚要学着偷东西的贼,心跳得异常厉害,几乎要蹦出胸堂。看着妇女渐行渐远,消失在雨雾里,姚远才快步走过去捡起苹果握在了手里。他又四下看了一下,确信一个人也没有,就势在衣服上擦了擦,把苹果刚放到嘴边,泪水一下子溢出了眼眶。他的胳膊无力地垂了下来,松开了手。
雨时断时续,天越来越暗,可他走了还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
绕公路走太费时费力了!
刚上路时,因为高兴,还没觉得累,此时,他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时时都想瘫倒在公路上不要再起来。评判断和直觉,冒然走了几次捷近,还都对了,这让他对闯捷近乐此不疲,毕竟既省力又省时。又看到一条小路时,他想都没想就拐了上去。回家的路是盘山而上的,可沿着这条路却走到了谷底。山谷的雾气更重,五六步开外就什么也看不清。四周鸦雀无声,只有自己只身一人在这空寂的山谷,姚远的头发一下子竖了起来。
等再次返回公路的时,天已经黑透了,而且雨也大了起来。他真有点绝望了,想一屁股坐下去再也不要起来。
天更黑雨更大了,几乎什么也看不清,只能凭感觉跌跌撞撞地走。偶尔有车辆驶过,不管顺路还是逆向,他都站在路边拼命地挥手,希望能够把他捎一段或重新带回县城。这时,不论县城还是家,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大半夜一个人走在雨中,别人有可能认为他不正常,总之,没有一个司机停车,更可气的是他们也不把灯光换弱,强烈的车灯每次刺得姚远睁不开眼睛,几次踏入路边的泥水里,一双布鞋早已湿透,裹上泥巴,走起来更费事了。
午夜时分,在坡陡路滑的土路上摔了无数个跟头后,浑身泥水的他终于站在了母亲面前。看到浑身泥水的姚远,并听他是走着来的,母亲和姐姐难过地哭出了声。
知道儿子还饿着肚子,母亲不顾姚远阻拦,便起来给他做饭。这时,姚远真觉得一点也不饿了。
虽说不觉得饿,可做了半锅饭他还是三下五除二吃了个精光,还感觉没怎么吃饱。姚远在家一直饭量很小,而且爱挑食,看儿子饿成这样,母亲眼泪再次流了下来,止都止不住。
第三十一章 姚远的高中岁月(6)
第二天下午,姚远返校。他从家里找了些粮票,又带了被褥,妈妈东挪西借给他凑够了学费。为怕老娘担心,他什么也没说,还骗老娘说灶上的饭很好吃,吃饭的事不用担心。可母亲还是看出来了,他走的时候,给他烙了好几张大饼。可还没等到他走上公路,就一点一点地掐着吃光了。这时的姚远,似乎已不知道饥饱了。只要手边有吃的,总想吃,而且总是吃不饱。
母亲一直把他送出了村头。她说:“到学校后专心念书,别担心家里,也别担心没钱,你看到了,我养的两头猪已经长大了,再过两个月就能卖一千多块钱。卖了钱,我什么也不干,专供你上学。”姚远走了很远,母亲还站在村头,就在这一刻起,他第一次冒出了不想上学的念头。
又过了二十来天,姚远听说哥哥回来了,已到新单位走马上任了。为了破厂能起死回生,姚家树一回来就拼尽全力,整天忙得分身无术,把照顾母亲和弟弟的暂时搁到了一边。他回来的事,还是班上的一位同学告诉姚远的,这位同学的姐夫恰好也在该厂。知道哥哥回来,姚远就利用星期天去找,他当时还把学习抓得比较紧,不敢耽误正课时间,可连找三次都扑了空。
手里的饭票只剩一张,姚远一看,再找不着哥哥确实不行了,他又冒雨利用正课时间去找。这次是找到了,可哥哥忙得是焦头烂额,根本没时间听他说什么,就让人帮姚远找了个煤油炉,找了大概有十斤白面,让他自己去做。姚远回校后,就把被褥搬回了一个二三十人的大宿舍,开始了他的住校生涯。
倍受父母娇惯的姚远,从未自己做过饭。从这以后,他开始学着自己做饭。住校的农村孩子大多自己做饭,但一般只是压些面条,自己下一下,馍都是从家里每周往回带,因为姚远兜里经常没钱,他吃得最多的是面糊糊。早饭还是没有的,许多时候,依然是熟一顿生一顿,饱一顿饥一顿。因为他衣着光鲜,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仔细,也许他的同桌革建文知道,他经常在早自习把自己的馍馍硬塞给姚远。革建文家也在农村,家境可能也不太好,经常穿得很旧,馍馍里面总是掺着粗粮,且有一股浓浓的煤油味,可这时姚远一点也不计较了。
期中考试后不久,有天三姐突然来学校找姚远,一副哭过的样子,一问才知道家里的两头大肥猪,因村里闹猪瘟,一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