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的前世今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府的前世今生-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配楼只剩靠北面阔三间。从院门进去,左侧有一进四合院,是旧王府后寝所在,正房修饰一新。最后为正寝,面阔五间。其中面阔七间、上覆绿琉璃瓦的后殿的“逸仙堂”保存完好,当年由民国###谭延辏庑吹摹耙菹商谩必叶钊孕以诤蟮畹奈蓍芟拢淇睢拔窆四辍薄
  府内其余各处仍残存几处建筑,岁月沧桑,府墙已不存。原有的后罩楼和一些附属建筑被拆除。院内有不少五六层丑陋凌乱的住宅楼,以及几栋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原王府建筑十余座就拥挤错落其间。历经修缮依旧金碧辉煌的王府殿堂与杂乱无章的住宅楼房挤在一起。后殿被夹在两座住宅之间,显不出气势,殿内已非旧日格局,里面堆放了不少杂物,后殿两侧配楼尚存。除了正门与正门所见的“和乐堂”的正殿与后院“逸仙堂”,王府里的建筑多被拆除,所剩无几。
  

第二章郑亲王府(5)
郑亲王府的西边就是原王府“惠园”的遗址,曾有“京师第一”美名的王府花园早已荡然无存,在中国大学进驻时已在花园里建造了理化楼、生物楼等许多房舍,花园假山多年以前就被移到东单公园,现在是二龙路中学所在地。再往西边的二龙路西街,旧名王爷佛堂,是郑亲王府的家庙。王爷佛堂院内尚遗存一株名贵的楸树,足有五层楼高。每逢初夏,这株古楸就开满淡紫色的喇叭状小花,堪称美景。
  2006年,郑亲王府的复建工程开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睿亲王府(1)
睿亲王府小档案
  出生时间:顺治年间
  出生地点:南池子东侧南宫旧址(旧府),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新府)
  始王:多尔衮
  末王:中铨
  今日作用:普渡寺(旧府),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新府)
  多尔衮生前征蒙古、伐朝鲜、攻明朝、灭李自成、诛张献忠,战功卓著、残暴无度,死后却被顺治皇帝掘墓鞭尸,使之尊严扫地。从古到今,他的故事、他的形象和他家的房子也被糟改了上百遍:身高近两米的虬须大汉在电视剧里变成了各种各样皮肤白皙的小帅哥,睿亲王府被违章建筑簇拥、挤压着,变成了喇嘛庙、粮店、仓库、小学、税务博物馆。2001年以后,南池子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拆迁和整修,现在的睿亲王府(普渡寺)周围,环境清雅,街道干净整洁,仿古的房屋既漂亮又精致,从街道两侧停放的家用小汽车来看,住在这里的人仍是普通百姓。在这片和谐、安静的社区里,睿亲王府仅存的大殿从容地矗立在阳光明媚的高台上,总算松了口气。
  1。始王多尔衮——“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1612…1650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明万历四十年十月廿五日(1612年11月17日)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多尔衮初封贝勒,他是皇太极之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他的母亲阿巴亥是个非同寻常的女子,在努尔哈赤晚年纷繁复杂的储位之争中,原居侧福晋之位的阿巴亥曾与皇太极联手诬告大福晋富察氏与太子代善私通等罪,达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与皇太极争位的主要对手代善被废太子之位,另一对手莽古尔泰遭到了惨重打击;大福晋富察氏被努尔哈赤休弃,阿巴亥借此晋升为努尔哈赤的第三大福晋,同时,其子多尔衮兄弟地位急速上升——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晋封贝勒,并且与弟多铎被合立为一个和硕额真,同掌一旗。
  多尔衮15岁时,爱新觉罗家族发生重大变故,努尔哈赤病故。当时多尔衮兄弟已辖正黄、镶黄二旗和十五牛录,实力超过了三大贝勒,并且他的母亲阿巴亥掌握实权,且年富力强、智慧超群、颇有野心。有母亲做后盾,多尔衮成为除皇太极和代善之外唯一可能问鼎汗位的力量。但是,多尔衮毕竟年幼,对皇太极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个时候,代善的抉择就成为关键。可是,代善出于政治稳定的考虑,同时也被他的两个儿子岳托、萨哈璘说服,接受了皇太极的交换条件,立皇太极为汗。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立即率诸贝勒赶赴阿巴亥所居之处,逼她自尽,为努尔哈赤殉葬。皇太极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除掉政治上潜在的对手,同时也把他与阿巴亥之间的秘密永远隐藏起来。阿巴亥死前要求皇太极善待、“恩养”多尔衮兄弟,把他们抚养成人,皇太极答应了她的请求。阿巴亥殉葬后,年仅15岁的多尔衮父母双亡,丧失了继承大统的可能。
  皇太极没有失信于阿巴亥,作为一国之君,作为年长20岁的兄长,他把多尔衮抚养成人,严加管教,提携培养,委以重任。多尔衮也确是将才,统兵打仗,开疆扩土,屡立战功。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多尔衮在战役中获大捷,俘众万余,因功赐号“墨尔根代青”,意为“聪明的统帅”。三年(1629年),多尔衮率军自龙井关入明边,率军围攻北京,败袁崇焕、祖大寿援兵于广渠门外,又歼山海关援兵于蓟州。次年;还师先行,再败明军。五年(1631年),初设六部,受命掌吏部。同年,率军强攻大凌河城,多尔衮率骑兵在队伍的最前方奋勇冲锋,险些被城墙上密集的火炮打死。破城后,明总兵祖大寿被俘,他对多尔衮说道:“方才火炮若射中将军,可如何是好?”多尔衮耻笑其虚伪:“尔言不由衷,当真可笑也!”事后,皇太极斥责多尔衮身边的将士对其涉险冲锋不加以拦阻。到了清崇德元年(1636年),时年25岁的多尔衮已是战功赫赫,晋封为和硕睿亲王。
  

第三章睿亲王府(2)
封王之后,多尔衮与多铎率兵攻山海关,以牵制明军。后同肃亲王豪格进兵朝鲜,分别从宽甸入长山口,克昌州,攻破江华岛,获朝鲜王妃及其二子,国王李倧乞盟请降。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多尔衮封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四旗兵与扬武大将军岳托所率右翼军大举入关攻明,越北京至涿州,分兵八道,连续取得二十余场战役的胜利,破城四十余座,俘掠人口二十五万余。
  崇德八年(1643年)秋,皇太极病逝。多尔衮重新卷入皇位之争,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继承了皇太极的正黄旗、镶黄旗并自掌有正蓝旗。多尔衮与多铎掌有正白旗与镶白旗,有了足够的实力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争夺汗位,此外还有诸多王爷和贝勒的支持。但是,双方实力相当,倘若有一方强行夺取权力,必将造成爱新觉罗皇族与八旗内部的分裂,妨碍征明之大计。此时,代善又从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说服多尔衮,转而扶持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入承大统。而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左右辅政,共管八旗事务”并实际掌权。豪格在战场上虽然骁勇,但在政治上软弱且缺乏才干,于是自行退出。郑亲王济尔哈朗支持过豪格,两黄旗可以接受。这一决定化解了尖锐的矛盾,避免了八旗内的###,为满清入关奠定了基础。
  多尔衮摄政时期,清军开始大举入关,征服中原。多尔衮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谋略过人,他能善用降将与谋臣,善于把握战争全局,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对方薄弱环节,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为清王朝在中国近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多尔衮率阿济格、多铎等统满、蒙、汉军十余万攻明。在山海关接收了吴三桂部,合兵在山海关之战,击溃李自成数十万农民军。十月,多尔衮受封“叔父摄政王”。两路同时发精兵,在陕西合击李自成残部。二年(1645年)初,征山东。三月,命多铎展开江南总攻,多铎急速行军,势不可挡,四月屠扬州,五月占南京,俘弘光帝,灭各南明政权。六月,多尔衮以“重剿轻抚”一意孤行地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以“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野蛮法令强迫南方民众接受改朝换代,“剃发令”随之不断激起民众的激烈反抗,多尔衮随即派大军镇压,清军大肆屠戮,屠江阴、屠昆山、三屠嘉定。生灵涂炭,惨不堪言,江南花花世界顿成人间地狱。多尔衮以血腥和罪恶的方式问鼎中原,在累累的白骨上开始构筑一个新的王朝。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多尔衮改变策略,以“攻抚之策”相继平定江南。三年(1646年);命豪格攻四川,灭张献忠的大西农民军;命博洛征闽、浙;命多铎征蒙古;命孔有德征湖广。四年(1647年),《大清律》颁行全国。同年,罢济尔哈朗辅政,独专朝政。此时,多尔衮权势急剧膨胀,他一人独掌八旗中的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头衔也升为“皇父摄政王”。他甚至借口腰腿不便,宣称今后不再对顺治皇帝行跪拜大礼,并将小南城的摄政王府变成了第二朝廷。但这段耀武扬威、为所欲为的时光很快就结
  束了。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39岁的多尔衮因狩猎坠马身受重伤,十二月初九(1650年12月31日)卒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多尔衮死后,顺治帝追尊他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多尔衮无子,以豫亲王的儿子多尔博为后,袭亲王,俸视诸王三倍。不久之后,济尔哈朗等人对多尔衮生前之罪发起弹劾,追论他生前谋逆罪。因其独断专行、妄自尊大,自称“皇父摄政王”,并迫害肃亲王豪格致死,纳其妃、收其财。顺治帝下诏,剥夺多尔衮封号,并掘其墓,鞭其尸。多尔衮的尸体被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多尔衮的党羽皆被凌迟处死。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阅览实录,为多尔衮平反昭雪,下诏为其恢复名誉,复睿亲王封号,爵位世袭罔替
  

第三章睿亲王府(3)
2。从重华宫、摄政王府到喇嘛庙
  睿亲王府位于南池子东侧南宫旧址。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