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辆坦克,二十六门105口径的美国榴弹炮及满载弹药的几十辆十轮卡车,后来就装备成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华野特纵。
3、
我军的模范政治工作者吴岱 6团政委
吴岱,1918年11月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大田湖村。父亲早在土地革命初期就参加了中共地下党,曾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吴岱从小受革命家庭的熏陶,于1931年投身革命,年仅13岁就参加了少年先锋队,加入共青团,曾任乡团支部书记。
1933年5月,吴岱带领17名青少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任通讯员、班长。193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调瑞金补充团任二连指导员,随即又调红一军团政治部任巡视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参加了直罗镇战斗,率领一个排冲向敌人,俘敌100余人,受到上级表扬。
1936年2月,吴岱任红一军团直属队青年干事。1937年3月任红一方面军第四师青年干事,师直属队总支书记。参加了东征、西征战役和山城堡战斗,为取得同薄铁路沿线的霍县,赵城、洪洞、临汾、襄汾、曲沃等6个县的战斗胜利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岱任一一五师六八六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战前他被指派到一营做战场政治工作,战役中他先率该团二连冲向公路与日军展开肉搏,击毙日军多人,击毁日军汽车10余辆,后又代理三连连长兼指导员,率全连从日军手中夺回制高点老爷庙,消灭日军百余人,对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1937年11月后,吴岱先后任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教导队指导员,旅补充团三营教导员、晋西支队一团二营教导员。1940年6月任一团政治处副主任兼组织股长、党总支书记。部队挺进山东时,他首先提出并亲自组织了创建“模范党支部”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受到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的表彰。1941年1月,吴岱调任教导二旅四团政委,率部在山东肥东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他任四团政委期间,在团结官兵关系、军民关系、支部建设和培养英雄模范等政治工作方面富有创造性,成绩显著。八路军一一五师和山东军区授予他“模范政治委员”的光荣称号。《解放日报》发表了“模范政治委员吴岱”的报道,生动具体地介绍了他的事迹。该文被第十八集团军选入英雄模范集,同时被延安抗大总校编印成单行本,作为“学员必读”。至今还被陈列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1943年10月,吴岱调任六团政委,参加了攻打赣榆、石沟崖,讨伐吴化文、李永平、张步云等战斗,仗仗都取得胜利。11月参加了营县战役,迫使敌伪军3 500人起义。八年抗战,吴岱从山西打到山东,为开辟和壮大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他担任过政治委员的四团和六团战功卓著,被老区人民誉为“老四团”、“老六团”,令日伪军闻风丧胆。这两个团后来成为东北野战军一师、二师和“万岁军”的主力团。
抗日战争胜利后,吴贷任山东军区一师政治部副主任,部队奉命挺进东北,参加了保卫 抚顺、四平等战斗。1946年8月,一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第一师,并在松花江以南张麻子沟,消灭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一军的一个团,毙俘敌团长以下官兵1 100余人。战后,他撰写了《在运动战条件下政治工作的几个问题》一文,对新的战场条件下部队中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该文被刊登在东北局机关刊物《团结》杂志,后被军事科学院收入《战时政治工作选编》一书。1947年2月,吴岱任一师政治部主任,主持编写了《三下江南政治工作》一文,并发表在《团结》杂志上。同年9月,他任一师政委,在四战四平中,率部担任主攻,歼灭了大量敌人,解放了四平市。1948年9月,他任一纵政治部副主任,率部参加了辽沈战役。11月,一纵改为三十八军,挺进华北,参加平津战役,在天津攻坚战中,他参与了主攻部队三十八军的指挥,率部首先突破天津城防,捣毁敌警备司令部,活捉敌警备司令陈长捷等高级军政要员。尤其是在战斗中,他组织开展了创造“三好连队”活动,把政治工作搞得十分活跃,受到了四野总部的通令嘉奖。平津战役后,他任三十八军政治部主任。1949年7月他率部从宜昌以东强渡长江,9月参加湘西战役、衡宝战役,10月越过苗岭挺进广西,把红旗插到祖国南疆河口。解放战争中,吴岱从东北牡丹江到云南河口,南征北战,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美援朝期间,吴岱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代政委、政委等职,率部首批赴朝参战。他率部参加了一至四次战役和西海岸防御战等大小战斗上百次。二次战役中,三十八军毙伤俘敌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389门、汽车1 500辆,受到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的通令嘉奖,并赢得“万岁军”的殊荣。三次战役前,部队粮食极其匮乏,吴岱带领军机关干部在“三八线”以北地区进行了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筹集到300万斤粮食,不仅解决了本部队的燃眉之急,还有力地支援了兄弟部队,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的表彰。1950年除夕,吴岱率部突破了敌人设防多年的“三八线”,乘胜跨过汉江,把敌人赶到三十七度线以南。在坚守江南50多个日夜里,该部队抵御住敌军几十万人的进攻,取得歼敌万余人的重大战果。
四次战役后,吴岱撰写了《抗美援朝四次战役和政治工作》、《连续作战情况的干部工作经验》两篇文章,系统地总结了该部队入朝以后的政治工作、干部工作,着重强调了解、选拔干部应该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制度,详尽介绍了战斗中保存干部的具体措施,为兄弟部队在异国作战的政治工作和干部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文章被选入《抗美援朝战时政治工作汇编》一书。
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入朝作战三年,取得了辉煌战绩。吴岱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各一枚。1952年,他率志愿军英模代表团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5年10月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邀请,吴岱率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访问朝鲜,参加庆祝志愿军入朝参战二十五周年庆典活动。金日成主席亲自授予他一级“国旗”和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各一枚。他作为一名光荣的国际主义战士,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光辉业绩与中朝人民的友谊共存。
回国后,吴岱仍任三十八军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同年当选为共青团第二届中央委员,1956年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同年入解放军政治学院、中央高级党校研究班学习。1958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5月任旅大警备区(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62年6月任旅大警备区第二政委。他提出了“以岛为家,以苦为荣,长期死守,独立作战”的守岛建岛宗旨和方针,对辽东半岛及岛屿、海岸战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了叶剑英元帅、罗瑞卿大将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1964年,吴岱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5年1月,调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1969年10月任北京军区副政委,1971年5月,任天津市委第二书记、天津市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身心遭受摧残,但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特别是在干部工作上,积极保护和起用了一批老干部和知识分子,为稳定部队和天津局势做了大量工作。1975年10月,吴岱调回北京军区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83年5月,任北京军区顾问。随后,根据中央军委决定编纂《八路军》、《新四军》、《平津战役》史书任务,他作为编委会领导成员为之工作10年之久,出色地完成了史书编辑出版任务。吴岱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6年11月5日,吴岱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建立的功勋将永载史册,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质和光辉业绩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4、
686团长唐青山将军传略
一,苦难的童年
唐青山同志,原名唐贞扬,1918年9月11日出生于四川省蓬安县白玉乡一个偏僻的贫苦农民家庭。唐家祖辈务农,三代单传。小青山 虽是唐家的独根苗,却因家境贫寒,并没有享受到童年的幸福和欢乐。从他记事时起,就跟随母亲吃糠咽菜,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 活,其父唐敏之,身患“痨病”,干不了田地里的重活,母亲赵氏,虽很勤劳善良,却是小脚,身单力薄。青山8岁时,就跟着父亲 学会了用棕叶、稻草编草鞋,到集市上卖点钱,勉强糊口度日。他有个姐姐,比他大两岁,名叫唐翠娃。全家四口人,只有三亩山坡地,加上父亲嗜酒好赌,日子过得越过越艰难。
唐青山13岁时,父亲去世了,为安葬送殡,出卖了家中唯一的一块好地。处理完毕父亲后事,他将仅剩下的13块银元,给母亲买了一 口棺材,以备百年之后。从此家中生活更加无着。年仅17岁的姐姐,被迫嫁到几十里外的黄家。正处在少年时代的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