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风陵渡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历史的风陵渡口-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调查。将每个人的阶级出身视为是对新政权忠诚度的识别标志,其方法就是借助政治运动的巨大冲击力和震慑力,采取一系列具体细致的方法:动员本人交代、填写表格、写自传、检举揭发,审干人员外出调查等,检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政治面貌(阶级出身),通过阶级成份的确定,在社会广大人群中排列区分出左、中、右,从此建立起可供查证的社会成员政治忠诚度的判断识别体系。
建国初期,执政党对农村和城市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在农村,党组织的中心工作之一就是用极大的精力来划分农村的阶级成份,加速建立党在农村的基层结构,执政党用于政治动员的思想原则和组织原则就是依靠自己人——依据阶级出身寻找自己人,以此来聚集社会基础,这主要表现在土改运动由通过严厉打击地主阶级,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的“阶级队伍”,划分敌、我、友,并迅速在此基础上建党(党支部、党小组)、建政(村委会)、建立民兵、妇联、治保小组,将党和政府的制度架构牢牢扎根在农村最底层,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中央政府通过各级机构对农村基层的垂直领导。
新政权在农村对“阶级敌人”实行专政的主要措施是“管制”,其基本方面就是强制规定被“管制”的对象:“只许规规矩矩,不准乱说乱动”,并随时接受群众的批斗。从理论上讲,“管制”是针对一小部分特定的人群,依照1950年颁布实施的《管制反革命暂行办法》,管制对象为:土匪、反动党团骨干份子、反动会道门头子、坚持反动立场的地主等。一般地主、烟鬼、游民、懒汉、小偷、反革命份子和地主家属子女不属管制范围' '。但在实际操作上,地方基层往往大大突破这项规定,在农村,一般都扩大所有“地主”及其家属和居家的子女。因为政治大气候一直强调要反对右倾麻痹思想,加强对敌专政,而是否符合“戴帽”和“管制”的条件,又无十分具体可供操作的标准,其解释权多掌握在基层干部手中。一些地区的县、乡领导为了表示站稳“阶级立场”,习惯性地采取“宁左勿右”的方针,大面积扩大被管制人群的范围,在50年代初还一度受到上级部门的批评,1953年贵州省紫云县四区的德兴乡二村共有330户,人口1627人,却管制了23户(全家所有人均被管制),共15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千分之九十二强,超过了中央规定的千分之三的30倍。贵定县都禄乡管制面竟达到该乡总人口的一半,独山县基长乡人口总数为8361人,共管制了456人,经上级部门复查,只有11人符合管制条件' '。四川省丰都县七区莲花乡七村被管制者高达250人之,而真正符合管制条件的只有3人。灌县大观乡竟将缴不起公粮的农民及调皮的小孩也予以管制。“其他如管制反革命份子家属的现象亦很普遍”' '。甘肃省武山县洛门区蓼阳乡将地主50户共340人,一律管制' '。山东省历城县一区冷水沟乡符合管制条件的只有23人,但实际管制了105人。裴家营、梁王、三会人三个乡共有地主82户,连同地主家属子女共394人,也全部被管制。这些被戴“帽子”,受到“管制”的地主及其家属,都受到公开的歧视,生存境遇十分困难,某些地区的群众甚至公开命令地主和被遣送返乡的旧官吏称自己为“爹”和“爷”' '。
相比较于城市,执政党对于农村的改造,更为得心应手,因为大体上只需将在1949年以前在根据地执行的政策拿来用即可。城市的情况则较为复杂:共产党比较不熟悉城市;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受到《共同纲领》的制约,执政党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份子。但是,执政党一定要在城市建立起自己的阶级阵线,这就是一方面执行新民主主义的方针,另一方面又要在城市居民中区分敌、我、友。执政党的办法是:在城市开展较为和缓的民主改革。所谓“城市民主改革运动”发生在1949…1953年,就是配合几个大的政治运动,在城市各工厂、机关、学校、商店、街道,对所有人员进行“阶级摸底”重点对旧人员进行细致的调查(家庭出身,1949年以前的职业、经历),包括查历史、查社会关系、查生活。
5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各单位普遍进行了“阶级摸底”,这顶工作在的50年代的整整10年里一直持续进行,50年代初只是这项工作的开始阶段。根据统一部署,华北直属第一工程公司在1952年底至1953年初,集中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冬训政治学习活动”,主要内容就是进行“忠诚老实学习”。在重点学习了刘澜涛、钱正英关于忠诚老实的讲话后,经过动员,在该公司的152人中,有134人交待了政治历史问题,仅据1953年1月15日一天的统计,就有65人交待了政治性问题,其中有:隐瞒国民党团长身份一人;隐瞒国民党排长身份一人;隐瞒“伪机关科长”一人;隐瞒国民党党员身份共14人;“国民党地下党员”一人,三青团员4人,军统、中统特务5人,一贯道23人等等。公司领导对于上述人员,采取了“稳定情绪”的指施,一方面向他们承诺“保证不失业”,并及时和公安部门联系,部署对他们展开调查工作' '。
西南财政经济委员会所属各中等技术学校学员的政治历史情况,经调查也基本摸清重庆第一土木建筑学校新生班共115人,其中参加过反动党派、反动军队、封建迷信组织的有46人;叛党政治变节份子共有26人;本人或家属被镇压或劳改者有56人(有些是一人兼几种)' '。
1953年,位於南京市的私营江南水泥厂开展了民主改革运动,经动员,该厂1022名职工中,有997人交待了个人历史,其中753人被认为“有问题”,占全厂职工总数的76%强。工人中参加过三青团的有54人,参加过国民党的有34人,参加过国民党军队的268人,当过国民党警察的有81人,曾是国民党特务的有31人' '。上述自我交代人员中有严重问题的人,经调查核实后都予以了逮捕和管制,从而使党组织进一步摸清并掌握了城市各单位人员的“政情”。
50年代初的“城市民主改革”加速推动建立起执政党在城市的组织基础(党组织、团组织、工会、妇联),1953年后,更建立起以户口制为中心的,单位、街道、派出所三位一体的综合治安保卫制度,将党在城市中的基层结构全面建立了起来。1953年上半年西南民政局为配合人口普查,对重庆市三个派出所桂花街(商业区)、王爷石堡(居民区)、小龙坎(工厂区)所辖人口的政治面貌进行了调查。三个派出所共辖人口64026人,但“特种人口”高达1 868人,占人口总数的3%,占18岁以上人口的6%。所谓“特种人口”是指被管制份子、“释放犯”、缓刑犯、在押犯、居住在城里的地主、登记自新未予管制者、“社会游荡份子”(小偷、暗娼、妓女、舞女)' '。至此,所有城市居民的各种情况也被党和国家全面掌握。
执政党对于在党内贯彻“阶级路线”,表现出更加坚决的态度。这主要体现在严格入党条件和在党、军队、政府机关、人民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对干部进行频繁的政治审查和清理。建国之初,中共开始在产业工人中大量吸收党员,知识份子入党则要经过更加严格的挑选。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执政党在朝鲜战场上吸收了一批参军的知识青年入党。但是对于和平环境下要求入党的知识份子,则取决于他们在各项政治运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家庭背景是否清白。如果阶级出身有问题,亲属中有被杀、关、管或有海外关系者即使在政治运动中表现十分积极,也不会被吸收入党。
1951年由毛泽东亲自领导和部署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清理内层(党机关)、中层(政府机关)的运动。被清洗的对象大多是“阶级异己份子”,即出身于地富家庭、对地富家庭表示同情的共产党员。1952年4月,在三反运动中,毛泽东又向全党发出指示,命令干部中“凡与帝国主义国民党和地主阶级有关系者”,必须作出交代' '。紧接着,全国各级党政干部向党组织普遍交代了各自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在这类运动中,交代阶级成份、本人历史和社会关系都是中心内容。
中共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下,从来就把清理内部,纯洁组织看成是一项事关革命成败、胜利果实能否保持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建国后,这又作为一项成功的经验加以继承与发展。事实上,建国后在党和军队国家机关的清理本身都是历次政治运动的重要内容。1952年3月刘少奇在向苏联大使通报情况时说:
审视出现的形势,党中来采取了清理党的队伍的坚决措施。所有犯有贪污、腐化、官僚主义罪行的人,都被我们清除出党。如果必要我们还不就此罢休。我们把所有这些人清除出党,用忠诚可靠的人加强党的队伍,用来自工人阶级、贫苦农民一方的积极份子和生产突击手补充党的队伍。我们把严重腐败份子、贪污盗窃份子送上法庭,关入劳改营,投入监狱,而查明的罪大恶极份子则被枪毙。随着这一运动同时还查明,解放战争时期投靠我们而很少经过考验的那部分党的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同我们在思想上格格不入,他们当中有的是地主、富农、商人、国民党份子等人的子弟。这部分人在思想上同民族资产阶级接近,所以他们一同民族资产阶级接触便产生了共同语言,走上了同民族资产阶级完全合作的道路。' '
另据董必武向苏联大使说,在清理过程中,尤其要对1947年以后入党,进入党政机关的所有人员重点进行审查,“清理非常慎重。那些过去有不大的反革命罪行而后来参加了革命的人员仍留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对有怀疑的人员进行隔离审查。查明的敌人将被逮捕”' ' 。
站在列宁主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