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宝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林宝典-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是用来做道具的,提前进组了。我讲话的时候,公鸡就嗷嗷地叫。我们是猴年十一月份开机的,第二年就是鸡年,雄鸡报晓。我说多余的话我也不讲了,这戏肯定火。(笑)因为我心里有底,我们成功的秘诀就是整体实力。导演好,剧本好,演员的戏好,创作氛围好。
  编 者:很多情景喜剧剧本创作一半就开机,到后面剧本供不上了,《武林外传》有这种情况吗?
  张守义:是这样,我们计划拍的就是四十集(八十回合),后来编剧对拍摄、演员、包括置景都很满意,加上老郝一鼓动,咱们接着再来四十集吧。这样置景、道具、服装,继续利用,也不用再花钱了。所以我们在拍前四十集的时候,他回去就写后面四十集了。等本子,中间又赶上过年,剧组调整,就干脆放了一个多月的假。整个剧本由宁财神在上海一人完成,确实压力也很大。有几次当天的戏拍完了,晚上回到住处,等到十一点,好在现在有网络,等上海那边剧本儿发过来,这边再赶紧找地方印,印完以后再给演员对词儿。应该说剧本的成功率比较高,个别不行的就发回去,不要了,但是总体上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编 者:我采访了好多演员,他们对整个拍摄还是很怀念的。
  张守义:是啊,剧组气氛特别好。刚上去的时候是十一月,赶上寒流,山上零下十几度。一开始都不习惯,后来我们自己不断改造,现买锅炉现装暖气,每个屋都挂棉帘子,烧洗澡水,一切生活条件都在逐步改善。到后来大家住习惯了,不想回去了。到了夏天山上空气好,我们形成一个风气,睡懒觉的都不爱睡懒觉了,早起去爬山,游泳池旁边有一块场地,还有人踢足球。剧组还能去探亲,你住十天半个月,剧组全管吃管住。我就说我们剧组有几大助理,“佟湘玉”的老公是第一大助理,去了就买吃的,帮她洗帮他涮,收拾屋子;“郭芙蓉”的老公算是第二大助理,还有其他人的,都排着号。当然也面临问题,全封在山里,想见老百姓都见不着,夏天想喝喝啤酒,喝不了。你没有车出不去,离县城三十多公里呢。除了吃食堂以外,就没有什么内容。好在经常会有客串演员上来,包括剧组的朋友、家属来探班,谁来都带好吃的,全放在化妆间。香蕉、橘子、苹果、各种点心,冬天能吃到西瓜。有一次毛孩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他之前愣说不来山上,就不来,但实际上已经在路上了,路上打电话发短信还说在市里。等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所有人都是又惊又喜。他为了探这个班,琢磨了一晚上。他自己有车,买了一车东西,用大编织袋装着,可把大家感动坏了。所以说,这个戏最后赢了,火了,靠的还是这一帮人,集体的力量。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尚敬:不要拿假模假式的东西来骗人(1)
人物档案
  尚 敬 《武林外传》导演、监制
  空军政治部话剧团导演
  代表作
  小 品:
  《花盆儿》
  《鞋钉》
  《小站故事》
  电 影:
  《高原如梦》
  电视情景喜剧:
  《向阳理发店》
  《炊事班的故事》
  《健康快车》
  《武林外传》
  采访地点是灯市口的一家饭店,离尚敬的工作单位空政话剧团只有一街之隔。但是看见他向我走来的时候,仍然觉得他风尘仆仆,就像赶了远路一样。我知道这些问题他已经回答过很多遍了,但还是硬着头皮问下去,希望能给读者捕捉些新的信息。
  编 者:《武林外传》的创意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尚 敬: 2003年拍完《炊事班的故事》以后,我到上海拍《都市男女》,我做导演。这套戏的编剧班底当中有宁财神,这批剧本里我最喜欢他写的。我们俩有很大的年龄差异,生活背景也不一样,我长期在部队,他长期生活在时尚当中,但是我们对喜剧的感受,想做喜剧的想法,包括大家在创作趣味上都是基本一致的。他写的东西我很欣赏;我的这种做事方式,以及想做新喜剧的这种努力,他也很同意;所以也就聊得比较多,就聊到了想做一套新鲜的喜剧这样一个愿望。
  编 者:所谓的“新鲜”指的是什么?当时你们心里特别明确吗?
  尚 敬:就是说要让这个喜剧有戏剧的品质,而不仅仅是逗贫,靠一些语言技巧来赢得观众,来抓哏,要有真正意义上的时尚。“时尚”也不是说单纯有点新鲜感,而是它的精神内质要比较时尚。它散发的趣味、情趣、整个气息要深深地吸引年轻人,要充满娱乐精神。而这个娱乐精神还不是消极和一般意义的,要有创新意识,而且希望能够有青年趣味。不是说你穿两件名牌衣服,把头发刷成黄的,或者是时髦、炫一点、酷一点就有年轻人的趣味了。喜剧里人物的行为、语言和表达出来的所有对情感的渴望,必须是打动年轻人的;对友谊、对爱情的感受和处理的方式,必须是年轻人熟知的。
  编 者:你的这些想法在之前的《都市男女》里有体现吗?
  尚 敬:有,但是不彻底。而且《都市男女》的那个人群,虽然也属于社会底层,但它是在办公间,讲的都是跟广告公司有关的话题和经历,相比之下,《武林外传》的人物设置、环境设置都更底层、更朴实、更具有人间烟火。我觉得《炊事班的故事》和《武林外传》看上去都像乐园,这个乐园不是后花园,不是仙境,而是最有人间烟火、最底层、最为大家熟识的,就是一个吃饭做饭的地方。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一群朴素的、可爱的、傻傻的年轻人整天在一起共同欢乐,一旦遇到困难,又团结一致,用理想、勇气和智慧去战胜它。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伴随着他们的爱情、疯疯傻傻的恋爱和友谊。在年轻人看来,这些生活都是我熟知的,也是我的想法,会对这些场景和人物产生向往。实际上它是乌托邦。
  编 者:怎么会想到设置“同福客栈”这样一个环境?
  尚 敬:我讨厌武侠片当中绷着胡子、假模假式的形象,以及他们的说话方式和动不动就开打的做派。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群无聊的大傻子。在解构传统,颠覆那些假模假式的、貌似庄严的、道貌岸然的腔调、理论、形象和文化方面,喜剧是最有功能的、最有力量的。其实武侠就是一个被架起来的东西。我们通常认识的武侠都是超常的,有超常的能力,动不动就上房,一纵冲天,从树的这头跳到那头,甚至可以从山底下一路打到山上。这都是假的,都是被架空的,这种英雄是超人。我们就想拿这个来做文章。
  编 者:你讨厌的是单指这一类型的武侠剧还是包括武侠小说?
  尚 敬:不是讨厌这类武侠剧,是这类武侠剧当中的那些武侠形象,和他们假模假式地要以拯救苍生为己任的那种口号。我极其反感。
  编 者:为什么?世间有这种“以拯救苍生为己任”的英雄不好吗?
  尚 敬:真有吗?没有,没有啊!
  编 者: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没有的?
   。。

尚敬:不要拿假模假式的东西来骗人(2)
尚 敬:早就发现没有了,这都是骗人的!你学过中国近代史吧?你知道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几次鸦片战争啊?第一次就是几千个英国人,弄了个木船从英国开了几天,跑到广州打了一通没打进来,从塘沽打进来了。几千人,你知道当时中国有多少人吗?真有英雄拯救苍生?而且八国联军不就使枪使炮吗,以英雄那么超常的武功,呼风唤雨,你有这本事来一场雨给它浇灭了,不是全给灭了吗?
  编 者:有一位编剧叫史航,他说“我不是要写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我要写历史上应该有的人物。”美国电影也经常会塑造美国英雄,让人热血沸腾。而你现在要做的正好不是这样,是吧?
  尚 敬:你用那样的语气塑造了那些虚假英雄,而且已经塑造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我要这样去塑造英雄。我不是说我要让你这个东西消失,我的颠覆不是说把你拍死,谁也没有这个能力。我只是让人们看到,武侠也可以是这样的,我今天想用一种方式来塑造新武侠。新武侠是什么?普通人,不但是普通人,还是最底层的,就是年轻人自己。江湖险恶,尔虞我诈,但是尔虞我诈、险恶多端的江湖里头,也能看到人性中的美好和温暖,因为人们向往这个。所以就做了这样一个同福客栈,有福同享,主人公在客栈里经历了江湖的各种事,但是最终他们总能战胜困难,包括战胜自己,这是我们表达的一个理想。
  编 者:这一点和传统的英雄主义还是很不同的。
  尚 敬:传统的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的作品总是塑造出超常的英雄,到了《堂吉诃德》,骑士小说的时代被终结了。骑士是什么?耀武扬威,横扫一切。英雄拯救别人,可是哪儿有真正拯救人的人?即便是那些“英雄”,也是打着拯救别人的口号实现自己的权力梦想。当然了,我们的颠覆也是建设性的,我觉得《武林外传》当中,所有人的人生价值都是令人尊重的——向往好的爱情,要求好好地做人、好好过日子,追求幸福,诚实、不欺骗,碰到问题大家共同面对,不逃避,一点点建立起责任感。我一直坚持认为《武林外传》是自己狂欢的场所,喜欢的人在这里尽情狂欢。这份狂欢不包含对他人的攻击。你自己玩,就像它是一个游戏。
  编 者:恰好这本书里有篇文章叫做《庶民的胜利,草根的狂欢》,作者应该是感受到了你所说的这一点。
  尚 敬:其实就是真实的、朴素的生活,我们所有的经历都是这些。另外有两部电影对我影响挺大——当然很多电影对我影响很大,但有两部电影最特别。一个是昆丁·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那些看似无聊的人,那些最底层的人,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